2022春北师大版数学六下《比例尺》word教案(共三课时)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9318301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春北师大版数学六下《比例尺》word教案(共三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2春北师大版数学六下《比例尺》word教案(共三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2春北师大版数学六下《比例尺》word教案(共三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2春北师大版数学六下《比例尺》word教案(共三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2春北师大版数学六下《比例尺》word教案(共三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春北师大版数学六下《比例尺》word教案(共三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春北师大版数学六下《比例尺》word教案(共三课时)(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春北师大版数学六下比例尺word教案(共三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比例尺,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过程与方法: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认识比例尺,能根据三个量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认识比例尺,能根据三个量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用具:小黑板教学过程:一、 呈现情境图二、 思考并讨论1、引导观察。他们画得合理吗?与同伴交流

2、一下。 小组讨论、汇报。 2、引导探索。师:在笑笑画得这幅图上你们发现了什么?比例尺1:10000是什么意思?师:因为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时,经常要用到“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我们就给它起一个名字叫比例尺。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是1的最简整数比。图上距离比例尺=- 实际距离师:你们在什么地方看见过比例尺?3、出示例题。 (1)小组交流。 (2)全班汇报。 师板书:400米=40000厘米 4000010000=4(厘米)4、探讨线段比例尺。线段比例尺与前面的比例尺有什么不同?你知道它的意义吗?三、课堂练习完成试一试四、 作业。完成练一练。板书设计: 比例尺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

3、的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比例的应用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练习,巩固对比例尺的认识。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重点:把比例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教学难点:熟练掌握用比例尺知识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提高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1、什么叫做比例尺?2、说一说(1)1:800是什么意思?(2)400:1是什么意思?二、做一做:(1)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6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2)在一幅比例尺1:xx000 的地图上量得

4、北京到天津的距离是5.2厘米,求两地的实际距离。(3)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两城相距500千米,如果画在比例尺是1:500000的地图上,应画多长(独立完成,指名展示并讲解,集体订正。)4、判断:(1)比例尺的前项一定都是1. (2)一个精密零件,长7毫米,画在图纸上是5.6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8:1(3)学校平面图的比例尺是 三、能力提升(1)在一幅比例尺是1:400的平面图上,量得某小学长方形阅览室的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这个阅览室的实际面积是多少?(2)在比例尺为1:3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为3.6厘米,如果汽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道乙地,多少小时可以到

5、达。(3)一种机器零件长6毫米,画在设计图纸上是8.4厘米,求这幅图的比例尺。(4)在一幅比例尺是1:xx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20厘米,如果在另一幅图上,甲乙两地的距离是10厘米,另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四、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巩固了哪些知识?(2)评价:你认为哪一位同学或哪一个小组表现最棒,好在什么地方?五、作业:练习二第5、6、7 比例尺第3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练习,使学生深刻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运用比例尺寸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计算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6、深刻理解比例尺的含义。教学难点: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1.什么叫比例尺?2.怎样求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3.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的第2题图。(1)小东家到学校的实际距离是1000米,图上距离是()厘米;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的实际距离是()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2)渺茫家到健身中心的图上距离是()厘米,实际距离是()米。(3)电影院在小东家西偏南30度方向,实际距离为500米的地方,请在图书馆标出电影院的位置。(4)根据上面的示意图,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然后全班交流。二、解决问题。1

7、.在一幅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量得成都到北京的距离是4.8厘米,成都到北京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2.在一幅比例尺是8:1的精密零件图上,量得一个零件的长度是40毫米,这个零件的实际长度是多少?3.北京与天津大约相距120千米,在比例尺是1:600000的地图上的距离约是多少厘米?4.某小学的校园长200米,画在平面图上是20厘米,量得校园的宽是150米,在这张平面上应画多少厘米?附送:2022春北师大版数学六下比例的应用word教案(共3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 : 1、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体现解比例在生产生活中

8、的广泛应用。3、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及情感、价值观的发展。教学重点:使学生自主探索出解比例的方法,并能轻松解出比例中未知项的解。教学难点: 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比例。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 1.前面我们学习了比例的基本性质,你能说说它的具体内容吗? 2.请你用比例的相关知识判断下列哪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并且说明理由。5:7和8:13 1/2:1/3和1/4:1/6 3、 想一想,括号里该填几:14:( )=35:5 ( ):5=4:10二、导入新知 我们知道比例中共有四项,如果知道其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

9、解比例。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解比例的方法,大家对自己有信心吗?三、探索新知1.教学例题。呈现情境图,解决实际问题。呈现情景图。你如何理解4个玩具汽车换10本小人书?尝试解答。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学生交流。(5)尝试用比例的方法解决问题。尝试解答。学生交流,形成方法。解:设14个玩具汽车可以换x本小人书。4:1014:x 4x1410 4x140 x35答:14个玩具汽车可以换35本小人书。教师指出: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板书:解比例。2、比较、小结。 (1)提问:解比例的方法和解方程的方法有哪些相同处和不同处?方法小结:解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我们处处都有可能用到,要是遇到

10、这样的问题怎么来解决呢?我们先来总结总结:(在这道题里,我们先根据问题设X再依据比例的意义列出比例式然后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方程最后解方程)。其实,比例就是一种特殊的方程,不论在书写格式还是验算方法上他与解方程都是相同的。 三学以致用,巩固新知。1解比例。5 :8 = X :40 X/9 = 7/3 1/2:X = 1/6:2/5 1.5:0.6=x:0.42.按下面的条件组成比例,并求未知数的值。(1).12和5的比等于3。6和X的比。(2).X和1/3的比等于4 :3。3、拓展延伸。(1)、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正好互为倒数,已知一个内项是3,另一个内项是多少?(2)、在一个比例

11、中,两个内项的乘积是最小的质数,已知一个外项是2,另一个外项多少?四、课堂总结:(1)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什么叫解比例?怎样解比例?(先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方程,再解方程求解。) (2)现在你们知道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另一个作用是什么了吗?(用来解比例) 五、作业。第20页 练一练。比例的应用第2课时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2、经历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过程,体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广泛应用。3、能综合运用比例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重点:解比例。教学难点:解比例的方法,运用比例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具学具

12、: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教师提问:什么叫做比?什么叫做比例?什么叫做解比例?解比例的依据是什么?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2、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1)6:9和9:12 (2)1.4:2和28:40 (3)1/2:1/5和5/8:1/4 (4)7.5:1.3和5.7:3.1二、提高练习1、解下面的比例 (3) := X:9 2、博物馆展出一个高为19.6cm的秦代将军俑模型,它的高度与实际高度的比是1:10。这个将军俑的实际高度是多少?3、育新小区1号楼的实际高度为35m,它的高度与模型高度比是500:1。模型的高度是多少厘米?三、达标练习1、

13、= = = 6.5:X =3.25:4 2、如果a = b(a,b0),那么 ,(ab 、ab、a b) 。3如果a3= b5,那么a :b = : ; : = : 6。4、按照下面的条件列出比例,并且解比例。(1)5和8的比等于40和X的比。(2)等号左端的比是1.5:X,等号右端的比的前项和后项分别是3.6和4.8。(3)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2和5,两个外项分别是X和2.5。(4)X和3/4的比等于1/5和2/5的比。四、全课小结:和同桌分享你的心得体会。五、布置作业:P20第1、2、3题。 比例的应用第3课时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2、经历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过程,体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广泛应用。3、能综合运用比例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重点:解比例。教学难点:解比例的方法,运用比例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填空题。1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要看( )。218:624:( )( )3( )%。3甲数是乙数的1.5倍,用最简单的整数比表示( ):( )。4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是最小的合数,一个外项是 ,另一个外项是( )。5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4.5,另一个内项是( )。6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是最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