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格魅力的培养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931454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人格魅力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学生人格魅力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学生人格魅力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大学生人格魅力的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生人格魅力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人格魅力的培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人格魅力的培养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我国高校在强 化专业知识素质教育的同时,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完善教育方法,加强大学生综 合素质培养与人格魅力养成。一、综合素质与人格魅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体现在思想品德素质,智力素质,心理素质,角色质 和健康素质五个层面上。这五个层面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决定着大学生的 综合素质。思想品德素质体现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行为等 一系列道德要素的有机结合;智力素质反映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分析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知识面的广博等情况;心理素质主要指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如气质、 性格、能力,以及个性倾向性;角

2、色素质为角色规范、角色认同、角色适应、角 色调整诸方面的素质;健康素质则指体力、精力、耐力、毅力等生命指标,同时 还与其他四因素紧密联系。人格魅力则表达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 引人的力量。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和能力等特征以及人的思想、道德、情感、 学识、素质的内在结构与行为表现的有机融合,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 征的总和,也指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能力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的资格;魅力 是人们很能吸引人的力量,它不同于一般的能力、魄力。在今天的社会里,一个 能受到别人欢迎、容纳的人,他实际上就具备了一定的人格魅力。二、综合素质培养与人格魅力养成的重要性认识随着

3、新时代的到来,社会发展不再是仅仅需要掌握单一技能的高精尖人才, 更需要综合素质高、知识面宽、基础雄厚、具人格魅力的高精尖复合型人才,以 能应付新的挑战。(一)职业发展趋势要求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人格魅力社会职业变迁比较显著,专业完全对口的岗位越来越少,职业变动的可能性 越来越大,行业特征也不像过去那么鲜明,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更新周期加速, 复合程度提高。这些特征将使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格魅力的要求空 前提咼。(二)市场经济发展趋势要求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人格魅力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遵守国家法律,遵守市场规范,强化为顾客服务 的理念,重视产品的科技人文内涵。这些,使得

4、用人单位在聘用员工时掌握的标 准从单纯注意专业变化到注意综合素质,如理想、信念、境界、人际关系、特长、 爱好、心理素质和工作经验等等。(三)知识经济创新趋势要求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人格魅力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作为当今最重要的资源,正在发 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的兴衰成败、实力强弱首先在于知识的拥有和创新 能力,取决于是否善于进行知识管理和积极推进知识创新。谁能拥有更多更高级 的知识和科技,谁就会获得最高的经济回报和经济效益;谁能不断创新以满足社 会需求的知识产品,谁就会掌握竞争优势,赢得发展和进步;因此,用人单位更 需要创新型的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人格魅力的人才。同

5、时经济全球化趋势要求大学生对于我国、外国甚至整个世界现代的政治、 经济、文化有比较丰富的知识;对于我国历史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较多的了 解;对于国际交往的礼仪及各国风俗习惯有较多的了解。(四)人才市场竞争趋势要求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素质和人格魅力在现在的就业市场上,复合型、双能行、创新性、外向型、经验丰富性、技 能型和学习型人才较受欢迎,要成为这些类型的人才,必然要求其具有良好的综 合素质和人格魅力。总之,高校要培养出知识面宽广、人文修养较高、道德情操高尚、理论思维 能力强、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强、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必须加大强化大 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与人格魅力养成。三、综合素质培养与人格魅力

6、养成一个人的素质修养和人格魅力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 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影响,通过自身的认识实践和社会发展逐 步形成的。那么,怎样去培育和增强综合素质和人格魅力呢?(一)实施素质教育和人格魅力的养成,高素质修养教师是关键环节。有高 素质修养的教师才能担负起培养高素质新一代的重任,具体体现为:1高尚的道德品质。因为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思想品质无不渗透于每一个 教育过程。2.高度的敬业精神。以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这种强烈的感情出发,对事 业全身心地投入将对学生有一种无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作用。3自身人格修养。高度的人格品质修养使教师抛开世俗,愉快地播种知识

7、, 传播文明,塑造灵魂,使学生愉快地接受知识,继承文化,设计人生。4学识渊博。良好的学识在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中对学生可以产生极大的可信 度。5提高教师素质团队协作精神。要求每个教师团结协作,互通有无,取长补 短,并借助社会力量,紧密配合家长,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在全校乃至全社会营 造一种良好的育人环境。(二)实施素质教育和人格魅力的养成,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关键因素。综合素质提高和人格魅力养成没有什么固定不变的模式,对他人的东西机械 地模仿,极易出现“不伦不类”,“张冠李戴”现象。这就要求勇于探索,大胆创新, 这样每个人都会有也应该有自己的人格特点和魅力特色。人格魅力源自较高的综合素质,体现人的性

8、格特征,是一个人心理素质和修 养的外在表现,他能反映一个人的道德品格、思想情感、性格气质、学识教养、 处世态度等。1在对待现实的态度或处理各种社会关系上,表现为对他人和集体的真诚热 情、友善、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和交往,关心和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对待自己 严格要求,有进取精神,自信而不自大,自谦而不自卑;对待学习、工作和事业, 表现的勤奋认真。2在理智上,表现为感知敏锐,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在思维上有较强的逻 辑性,尤其是富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3在情绪上,表现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开朗,振奋豁达 的心境,情绪稳定而平衡,与人相处时能给人带来欢乐的笑声,令人精神舒畅。4在意志上,表

9、现出目标明确,行为自觉,善于自制,勇敢果断,坚忍不拔, 积极主动等一系列积极品质。综合素质提高和人格魅力养成,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尤为重要。首先必须认清当前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趋势,深刻认识综合素质提高和人格 魅力养成的意义和长远利益,养成主动力、积极的习惯;其次必须克服思想障碍,大胆探索创新,认真学习实践,注重形成特色; 再则充分完善人格,自觉主动培养信仰坚定、矢志不移的坚强毅力;品行高 洁、才学逸群的吸引力;沉着果断、潇洒自如的感召力;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的 亲和力;举止得体、言谈机智的感染力;勇于开拓进取的创造能力。(三)在实施素质教育和人格魅力养成过程中,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是基本 保障。(

10、四)高校教学管理中努力使学校的改革、发展与稳定相结合,从教育思想 观念、教育体制、人才培养模式到教学方法、课程建设诸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更新, 抓好数量、质量与效益的综合发展,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走数量、质 量、效益相统一的发展道路,做到科学教育、人文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将以 科学知识传授为内容的科学教育和以人文知识传授为内容的人文教育统一起来, 实行素质教育。学生管理中构建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确立服务的观点,以学生的 自我认识同和积极参与为过程。加强与学生的平等对话,进行情感和思想交流, 了解和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独立的人格、尊严和个性需要。充分研究人的需求, 使学生心理、物质、文化等合理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不合理的需求不断得到引导 和校正,单一和浅层次的需求不断得到丰富和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