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有效性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9313625 上传时间:2023-08-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有效性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有效性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有效性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有效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有效性(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有效性大庆路小 学廖华敬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前学生对于课程教学的安排一般都心中无数,而且从自由活动进入学习状态也要有个过渡,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导入环节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并使他们沿着教师指导的思路进入学习状态。导入,就是运用导入语引导学生快速进入教学情境的手法。有效地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导入的目的1、吸引和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2、迅速与学生的心理上建立沟通,师生共同进入新课内容教学与学的协调状态。3、帮助学生建立对学习的内容充满信心,启迪他们学习的

2、主动性和积极性。二、导入的要求1、要紧扣教材导入是为了学生关注新的学习内容,是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的内容。所以,设计导入环节,一定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内容,为完成教学任务服务。在紧扣教材的前提下,教师要将一节课所要学的内容巧妙而自然地引导出来,把教学的目的巧妙而自然地传递给学生。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我设计了:“请同学们拿出平行四边形纸片(统一规格的)和小剪刀、刻度尺等学具,你能用准备好的工具和已学过的知识想办法求出手中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在教学“乘数是一位数的进位乘法”时,我设计了:“今天老师和同学们继续研究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你能不能自己写一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

3、法算式?”。上述的导入过程,不但体现了教师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达了教学意图,而且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1)、利用学生手中的学具探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是一个具有探索性的同时又具有挑战性的问题;(2)、利用学生自写一道两位数乘以一位数乘法算式,体现了教师注重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2、要启迪开导导入是为了能有效地引起学生对新知识、新内容的强烈探求,这就要求导入必须具有启迪开导的作用,启迪开导的关键在于学生的思维活动。所以,导入的设计要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寻求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使他们产生新奇感,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提高教学效率

4、。例如:在教学“等腰三角形的认识”时,我设计了:“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学具(一张长方形纸片、一把小剪刀),然后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沿着虚线剪一刀,把剪下来的直角三角形打开,你会发现什么?”;在教学“平面图形的复习课”时,我设计了:“今天请同学们当小设计师,有一块长方形的空地,长10米,宽8米,现要在空地上建造一个花圃,使种植花草部分的面积占整块空地面积的一半,请你设计出最佳方案。”从上面两个例子中可以看出积极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出发,又深入到问题之中,它始终与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折长方形纸片,然后剪开,再在观察中去发现问题,这就由一个个疑问为核心构成的启发性导入情节,从而激发学生

5、的好奇心,产生探索追究的欲望,引起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教师让学生在长方形空地上设计建造花圃图,这一问题打开了学生智慧的大门,激励学生动手当小设计师的愿望,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从不同的方面设计出很多方案。有的学生设计的花圃是长方形的,有的学生设计的花圃是正方形的,有的学生设计的花圃是梯形的,还有的学生设计的花圃是由多种图形组成的。这就充分说明有效的导入,不但能起到启迪开导的作用,而且还能起到打开学生思维想象和创新的闸门的作用。3、要富有趣味导入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导入必须做到新颖活泼,富有情趣。所谓新颖活泼,就是指形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不能总是老一套。所谓富有情

6、趣,就是指生动有趣,有幽默效果,能够在轻松的气氛中吸引住学生,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令学生耳目一新的“新异的有趣刺激”,可以有效地强化学生的感知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设计了:“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就为大家说上一段。话说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天经过一座荒山野岭,身体已筋疲力尽,肚子饿得咕咕直叫,悟空想:这样下去,可要把师傅饿坏的。不一会儿,悟空不知从哪弄来一些桃子,贪吃的猪八戒见了,直流口水,未等悟空站稳脚,就抢了几个,刚想往嘴里塞,悟空说:八戒,吃桃子可以,不过我得考考你,答对了才能吃。八戒说:行。悟空说:把两个桃子平均分给你

7、和沙僧二人,每人分得几个?请你把这个数写下来。八戒连想都不想,就把它写下来了。同学们知道是几吗?悟空又说:把一个桃子平均分给你和沙僧二人,每人分得几个?请你把这个数写下来。八戒左想右想也不会写。同学们能帮助八戒一下吗?请同学们把这个数写在纸上”。本例子是教师运用故事把学生引进新课的学习,这种小型故事,不但简单易懂,而且情趣浓厚,小学生特别感兴趣,再加之小学生具有好强的心理,认为八戒不会的自己肯定会。所以,同学们就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帮助八戒解决难题当中去。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设计了:“五年级举行套花比赛,10人一组,花的位置是固定的,10个人不能站在同一位置,但是每个人的机会是均等的,请你设计

8、一个图案。”我刚一说完,同学们就迫不急待地在纸上画了起来。因为,小学生具有很强的自我表现的心理,有了自我表现的欲望,就有了学习的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就有了探索的意愿,有了探索的意愿,就有了创新的结果。所以,兴趣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重要的内驱力。成年人还可以靠抑制力来强迫自己参加某种不感兴趣的活动,但未成年人完全是依赖兴趣,才能真正地投入到学习活动当中去的。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我设计了:“今天。教师想请同学们评评理:小明和小芳两位小朋友,一人做了一个不同的长方形相框。小明做的相框是:长6分米,宽2分米;小芳做的相框是:长4分米,宽3分米。他们一起来到玻璃店,为相框安玻璃,在付钱时,老板却让

9、他们付同样的钱。这合理吗?为什么?”这种导入法,实现了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既有利于学生凭借生活的经验主动探索,又利于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使原来枯燥乏味的数字计算,转化为日常生活实际入手,展开讨论,引入课题,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和亲切感,使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探索精神,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的理念。三、导入要注意的问题首先,要注意数学教学课的类型。课有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等,所以,导入环节要根据课的类型进行设计。如复习课,就要练习已掌握的知识,精选复习内容,从已知的带出未知的,把新知识的学习同已掌握的知识紧密相连

10、,揭示出新旧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其次,要注意数学教学课的内容。课的内容又初步认识、计算、几何形体、应用题等等。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导入环节,绝对不能为了追求时髦,而刻意地设计出奇异的导入情节,这样不但脱离教材内容,而且会导致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新课的讲授。第三,要注意年级的特点。导入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兼顾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态和知识能力基础。对于低年级学生,运用内容浅近的故事、生动的寓言作为导入素材;对于高年级学生,在联想、设疑上具有一定深度、广度的内容,更适合提高其思维水平的需要。总之,在实际的教学中,导入的方法很多,但是,教师应根据教学的目的、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最恰当、最生动的导入情节,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