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产业的大体概念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9313411 上传时间:2023-12-2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产业的大体概念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生态产业的大体概念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生态产业的大体概念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生态产业的大体概念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生态产业的大体概念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态产业的大体概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产业的大体概念(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态产业的大体概念 生态产业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以生态学理论为指 导,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应用生态工程的方式。 突出了整体预防、生态效率、环境战略、全生命周期等重要概念,模 拟自然生态系统$成立的一种高效的产业体系,可持续进展是20 世纪 80 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1987 年世界环境与进展委员会在咱们 一路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论述了可持续进展的概念。取得了国际社 会的普遍共识。可持续进展是指既知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 知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 进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进展经济的目的,又要 保护好人类赖以生

2、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丛林等自然资源和 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进展和安居乐业。很明显生态产业不同于 “传统产业”及“现代产业”,但又是“传统产业”及“现代产业” 的继承和进展。生态产业的理论基础是产业生态学。产业生态学也是一门“研究 可持续能力的科学”产业生态学起源于20 世纪80年代末。等模拟生 物的新陈代谢进程和生态系统的循环再生进程所开展的“工业代谢研 究”。工业代谢是模拟生物和自然生态系统代谢功能的一种系统分析 方式。其实现代工业生产进程就是一个将原材料能源和劳动力转化为 产品和废物的代谢进程。1991 年美国国家科学院与贝尔实验室一路组 织了第一次“产业生态学”论坛,对产业生

3、态学的概念、内涵和方式 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贝尔实验室的以为:“产业生态 学是对产业活动及其产品与环境之间彼此关系的跨学科研究”,是继 经济技术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进展的第3 代产业。生态产业是包 括工业、农业、居民区等的生态环境和生存状况的一个有机系统。通 过自然生态系统形成物流和能量的转化,形成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 态系统、产业生态系统之间共生的网络。生态产业,横跨低级生产部 门、次级生产部门、服务部门,包括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服务 业(第三产业)。生态产业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 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生态进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集团型 产业。不

4、同于传统产业的是生态产业将生产、流通、消费、回收、环 境保护及能力建设纵向结合,将不同行业的生产工艺横向耦合,将生 产基地与周边环境纳入整个生态系通通一管理,谋求资源的高效利用 和有害废弃物向系统外的零排放。以企业的社会服务功能而不是产品 或利润为生产目标,谋求工艺流程和产品结构的多样化,增加而不是 减少就业机缘,有灵敏的内外信息网络和专家网络,能适应市场及环 境转变随时改变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工人再也不是机械的奴隶,而 是一专多能的产业进程的自觉设计者和调控者。企业进展的多样性与 优势度,开放度与自主度,力度与柔度,速度与稳度达到有机的结合, 污染负效益变成资源正效益。生产产业建设需要在技术

5、、体制和文化 领域开展一场深刻的革命。1 生态工业中世纪以来,人本主义思潮的泛滥,致使了以蒸汽机的诞生与利 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煤、石油、天然气、电力、核能等为驱动力, 使工业化进程不断加速。这也标志着人类利用资源的范围由农业社会 主要利用地表资源进展到工业社会主要利用地下资源(矿产资源)。 而矿产资源是不可更新的资源。工业革命对社会生产力进展的作用能 够大书特书,生产力的空前进展所形成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和主宰” 的观念、征服自然的人类行为,也带来了诸如资源破坏、环境污染、 生态危机等全世界性问题。 社会生产从自然界取得的物质中,被利 用的仅3%4%,而其余96%则以有毒物质和废物的形式被从头

6、抛 回自然界。工业国家每人每一年要消耗大约 30t 物质,其中仅有 1%变成消费品,而剩下的则成为对整个自然界极为有害的废物。 即工业革命创造的庞大社会财富,是以捐躯自然资源和环境质量为代 价的。因此,现实问题的严峻性和解决问题的紧迫性,要求从传统工 业范式向新的工业范式过度,确立“生态工业”范式。生态工业是指按照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现代科学技 术所成立和进展起来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变工业排泄物 为原料、实现循环生产、集约经营管理的综合工业生产体系。生态工 业与传统工业相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工业生产及其资源开发利用由单纯追求利润目标,向追 求经济与生态相统一的生态经济目标

7、转变,工业生产经营由外部不经 济的生产经营方式向内部经济性与外部经济性相统一的生产经营方 式转变。二是生态工业在工艺设计上十分重视废物资源化、废物产品 化、废热废气能源化,形成多层次闭路循环、无废物无污染的工业体系。三是生态工业要求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工业的生产经营决 策要素当中,重视研究工业的环境对策,并将现代工业的生产和管理 转到严格依照生态经济规律办事的轨道上来,按照生态经济学原理来 计划、组织、管理工业区的生产和生活。四是生态工业是一种低投入、低消耗、高质量和高效益的生态经 济协调进展的工业模式。国外典型的生态工业园区1.1.1 丹麦卡隆堡生态工业园卡伦堡地处北海海滨,位于丹麦哥本哈根西

8、部约120 千米,是一 个仅有 2 万居民的工业小城市。60 年代初,这里的阿斯内斯火力发 电厂和斯塔托伊尔炼油厂等6 个核心企业开始生态工业方面的探索, 但那时并未有生态意识,而是为了降低本钱和达到环保法规的要求, 致力于一种革新性的废料管理和利用的工业共生途径。6 家公司缓慢 但超级有效的拓展,最终形成了目前这种有利于环境的工业共生关 系,开创了生态工业园区的先河。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通过几十年的探索、转动进展和优化组合, 目前已经进展成为一个包括发电厂、炼油厂、生物技术制品厂、塑料 板厂、硫酸厂、水泥厂、种植业、养殖业和园艺业,和卡伦堡镇的供 热系统在内的一个高效、和谐的生态工业园区,可

9、谓工业生态学中的 经典范例。截止到2000 年,该园区已有6 家大型企业和10余家小型 企业,它们通过“废物”联在一路,以能源、水和物质的流动为纽带, 形成了一个举世注视的工业共生系统。在该园区内,各类企业依照自 然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的协调共生原理成立了一种和谐复杂的互惠互 利合作关系,产生了明显的环境和经济优势:各企业通过贸易方式彼 此利用对方生产进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副产品,作为自己生产中的原 料,或替代部份原料,大大减少资源消耗,为相关公司节约了本钱, 增加了经济效益,同时大大减少了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排放和对该地 域空气、水和陆地的污染。1.1.2 日本的藤泽工厂的日本的荏原公司的大体理念是

10、依据零排放理念建设新型社区、振 兴环境产业。荏原制作所是1912 年以制造泵起家的流体机械厂家(世 界产量最大的制造商)。目前作为半导体相关的环境综合工程公司, 因在水处置、固体废弃物处置、大气治理方面业绩突出而进展壮大到 今天。该公司在中国有八个下属公司,常年从事泵、冷冻机及环保成 套设备的制造。在深度污水处置、硫化床式燃烧、气化熔融、沼气发 酵、堆肥、排气电子辐射、石膏法脱硫脱氮都有自己的特色技术。在 能源等领域,该公司以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燃料电池、气轮机等 独特的环境技术著名于世。日本的藤泽生态工业园将工业、商业、农 业、住居和休闲等组成一个多属性社区。按照住、工、农对水电的需 求不

11、同,进行工业温水的民用化;有机废弃物的甲烷发酵发电;有机 废弃物的堆肥化处置;和将燃烧残渣的用于道路透水材料的利用等 等,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该园区包括能源保护和梯级利用、可再生 能源、废物转化为能源、太阳能温室、废水的湿地利用和回收,能耗 减少了40%,水耗减少了 30%,水的排放减少了95%,二氧化碳排放 减少了30%。藤泽工厂位于距东京约一小时的行车路程,面积约 47 公顷的一 个台地上,富士山、江之海岸的景色尽收眼前。该公司“21 世纪的 循环共生型零排放型小区实验项目”有以下重要特点。(1)住房 建筑:100 年长寿型的抗震结构、室内房型可自由改变设计、适合高 龄人士、太阳能蓄热系统

12、、真空抽水马桶、厨房垃圾处置机、直接给 水系统、垃圾分类装置、小型燃料池等。(2)设施:太阳能发电、太 阳能热水器、燃料电池、风力发电、地域供给热水系统、太阳能街灯、 下水热泵、冰蓄热系统、雨水利用、防火用雨水贮存、中水利用、真 空下水系统、垃圾气化溶融系统、沼气发酵等(3)其他:通透式排 水路面、林荫道、斜面绿地、过道、能够看见海和山的广场、浅滩、 凉亭、为避免热岛效应用植物绿化屋顶、环境负荷数据分析、环境监 控系统。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行,连同情报网络系统都有机地纳入自然的生 态系统中。让人们自然地走进生态型的生活,实现生活模式的转变。 另外,在创建社区方面,荏原对城市整体计划进行科学论证,虽

13、然其 他地域很少用数据表征地域环境负荷,但荏原在地域内全数运用CAL (CALLife Cycle Assessment是对环境负荷进行科学、客观分析的一种 评价方式,最近几年来在一些发达国家备受关注.这种方式从原材料供 给开始,经设计、制造、利用和再利用,直到最后废弃处置,对产品 通过这一完整的寿命周期利用的判定、评价,进而对产品潜在的环境 影响进行评价)开发地域评价系统。与传统的居住区相较,零排放型 住宅区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减少23%,能源消耗减少 38%,水源消耗减 少 28%,废弃物减少 96%。1.1.3 德国双元系统模式德国是世界上实施循环经济最先、进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德 国包装

14、废弃物搜集和处置的双元系统模式是循环经济实践和运行机 制的典型模式。1990 年 9 月,德国95家包装公司和工厂企业及贸易 零售商联合成立了德国的双元回收系统(DSD)。DSD同意企业的委 托, 组织收运者对企业的包装废弃物进行回收和分类,然后分送到 相应的资源再利用厂家进行循环利用,能直接回收的则送返制造商。 DSD 系统的成立增进了德国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玻璃、塑料、 纸箱等包装物回收利用率达到 86%,包装拉圾的产生量已从过去每一 年 1300 万吨下降到此刻的 500 万吨。二、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与生态经济的原理,运用系统工程及现代 科技方式组建起来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1

15、962 年 Rachel Carson 发表 寂静的春天,对人们大量利用杀虫剂所带来的生态灾难进行了描 述,引发了人类对自己行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进行反思。1970 年,美 国土壤学家威廉姆阿尔波维奇提出了生态农业的概念,指导思想: 要用生态学原理指导农业生产。提出概念的学者是英国农学家M. Worthington。那时对“生态农业”的概念:生态上能自我维持, 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同意的小型农 业。20 世纪 70年代出现的西方生态农业,主张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低投入,不用化肥农药,减少机械利用,再也不追求农产品的数量和 经济收入,排斥现代科技的应用。而是极力强调生

16、态环境安全、稳固, 农业生产系统良性循环。国外生态农业进展背景20 世纪初以来,为了克服常规农业进展带来的环境问题,许多 国家进展了多种农业方式以期替代常规农业,如“生态农业、生物农 业、有机农业”等,其生产的食物称为自然食物、有机食物和生态食 物等。虽然叫法不同,但宗旨和目的均是指在环境与经济协调进展思 想的指导下,依照农业生态系统内物种共生,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 利用的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相结 合,充分发挥地域资源优势,依据经济进展水平及“整体、协调、循 环、再生”原则,运用系统工程方式,全面计划,合理组织农业生产, 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持续进展,达到生态和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 环和“三个效益” 的统一。简单地说,生态农业吸收了传统农业的精华,借鉴现代农业的生 产经营方式,以可持续进展为大体指导思想,实现农业经济系统、农 村社会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的同步优化,增进生态保护和农业资源的 可持续利用。2.1.1 人类面临的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