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责任教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9311165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责任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责任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责任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责任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责任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责任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责任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九年级政治第一单元 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责任教案 第一单元 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责任第1课 公平、正义人们永恒的追求第一框 我们向往公平一、教育目标:1、知识目标: 了解公平感的产生;公平(不公平)的含义;社会公平的含义; 为什么要维护公平? 如何维护社会公平?怎样做一个有公平感的人?我国社会公平的现状如何?2、 能力目标:(1)在社会生活中,与人进行良好的合作,提高自己与别人公平合作的能力。(2)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能力,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地做出选择。(3)分清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的要求。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树立公平意识,积极参与良好的合

2、作。(2)维护社会公平,积极承担社会责任。(3)树立规则意识,遵守正义制度,敢于、善于同不公平现象、行为做斗争。二、教学重点、难点:1、合作公平、社会公平的含义是重点;2、为什么要维护公平?是重点;3、应该如何维护公平?是重点4、公平感的产生;公平的必要性的认识是难点;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小活动等的运用。四、教具教学手段:(略)五、教学过程:引言部分的讲解:在这个故事中,让同学们思考老人的同学提出“比赛不符和公平正义的要求”,为什么违反了比赛规则,比赛就是不公平的,也是不正义的?什么是公平?什么是正义?公平正义对个人与社会的发展有什么积极的作用?通过问题的列出,激发学生对课本内容的探

3、究心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带着问题学习课本。 并且在引言的第二段上初步认识公平正义的重要性,向学生提出追求公平,维护正义是时代对我们的期望和要求。 正文:(一)、良好的合作需要公平通过课本P3P4材料分析,让同学门思考几个问题:1、为什么会产生公平有不公平感?(教师点拨)合作就利益关系,从作中产生了利益分配的公平与不公平感。2、认识什么是公平?什么是不公平的含义?在这里要抓住判断公平的标准是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都要实现权利和义务的对等和统一。否则就是不公平。 通过对教材P4P5的阅读分析让同学们理解讲究公平的必要性。联系前面的知识思考王某的做法对刘某是否公平?学生讨论,教师点拨:王某李某是好

4、朋友,二人合作开店,王某在合作中,对自己应承担的责任承担的越来越少,而在合作中的获利并没有减少,按照公平的标准就是不公平的。那么,这种做法会导致什么结果呢?他们的合作就很难继续下去,必然导致失败。的出结论,良好的合作需要公平。在此可以举一些例子如:当今世界的谈判要双赢、外商投资也要照顾外商的利益、遵守国际交流的准则等。3、所以,合作的必要性也就解决了。可见,生活中我们与他人合作时,需要树立公平意识,努力维护合作公平。另外,通过P5填一填的小活动交流,进一步认识合作公平的表现、要求和必要性。既然公平是必要的,那么维护公平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就要学习下一个标题的内容了。(二)、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 1

5、、让同学们知道,除了在个人与个人合作公平外,还有社会公平。(1)什么是社会公平?含义,区别合作公平。它们主要是产生的具体途径不同。社会公平是社会为个人提供的权利、机会和利益中产生的。(2)认识我国社会公平的表现。见P6图片、P7材料填空部分,充分交流介绍在各方面的公平表现。(3)通过公平表现认识我国社会公平的现状。明确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当家作主,社会公平得到了基本实现;但在现阶段,由于种种原因都还存在着一些不公平现象。对此国家采取了许多重大措施,以努力实现社会公平。 在这里要以正面教育为主,但也要正视不公平现象的存在。所以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了必须要维护社会公平。自然而然的引出下一个问题

6、。2、维护公平有什么意义、重要性?(教师点拨)注意:这个意义要从个人与个的合作公平以及社会公平两个角度去分析。教材有三点作用,前两点是从个人合作的作用上看的,第三点主要是从社会公平的角度看的。阅读教材下面的材料加深对维护公平意义的理解。温家宝总理帮民讨工资主要体现了第三点作用,总之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三)、维护公平的途径和对我们的要求:(注:这是本课的落脚点)1、维护的途径有:一要靠国家政府的力量(制定公平的法律制度、行为规范,并且打击和制裁、纠正不公平现象和行为);二要靠各种社会组织的力量(宣传、监督、履行);三要靠每一位社会成员的努力,包括我们每一位青少年学生。2、对每一位

7、公民的要求:必须树立社会公平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而又不侵犯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等,这是对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完成填一填 说一说 的内容,增强责任意识,维护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六、 板书设计: 1、公平的产生(合作利益比较) (一)良好的合作 2、公平的含义(注意判断的标准) 需要公平 3、不公平的含义 4、合作公平的必要性及人们向往公平 对社会成员的要求启示 1、社会公平的含义 (二)公平有利于 2、社会公平的表现 社会稳定 3、社会公平的现状 4、维护社会公平的意义()略 (三)维护公平的途径及对我们的要求(略) 七、作业布置(见练习资料部分)八、教学

8、后记(略) 第二框 为正义高歌一、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社会正义的重要性;(2)明确正义非正义行为的含义;正义制度的含义;正义制度正义性的体现;(3)明确对待正义非正义行为的正确态度。(4)掌握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的要求、措施。2、能力目标:(1)通过正义非正义行为的含义的认识掌握区分正义非正义行为的标准;(2)正确对待正义、非正义行为;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以坚持正义为荣,以实行非正义行为为耻;(2)树立规则意识,尊重规则,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追求公平、正义,具有强烈的社会正义感;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正义非正义行为的含义标准;正义制度的含义、正义性的体现;如何做

9、个有正义感的人?难点:正义制度正义性的体现以及正义制度对社会公平的作用;认识做个有正义感的人的要求措施之间的关系地位;三、教学方法:讲授法、交流讨论法、小活动的形式等。四、教具、教学手段:图片、收集的资料、小品的准备等五、教学过程:(一)分清生活中的正义和非正义行为首先,要认识我们为什么要维护社会正义这个问题,理解正义的重要性作用。在这里要强调两点一是,社会正义是我们共同的目标;还有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情,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在这里可以利用书本的图片和材料引出讨论,引导到什么是正义行为、什么是非正义行为的认识上来。其次,认识什么是正义、非正义行为的问题,把握区分衡量的标准。第三、正义的要

10、求、正义的规则如何体现和确定呢?人们按照什么来做才是正义的呢?所以就要引导学生讨论有关正义制度的知识。在此要讲清以下几个知识点:(1)什么是正义制度?有哪些具体的正义制度?这里可以让同学们看P9下面的几幅图片来说说。比如:大到道德、各种各样的法律,小到劳动纪律、行业规定、学生守则、课堂纪律等的人们必须遵守的规则和程序就组成了正义制度。(让学生列举、交流感受)(2)那么怎样的制度才是正义的呢?可以让学生讨论,以班级公约的制定为例如何才是对没一位同学都是公平的。而且通过这个讨论也就引出了正义制度对维护公平的意义所在。(3)理解正义制度对社会成员的要求及与公平的关系。既然是为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制定的

11、正义制度,所以每个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正义制度。所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是这一体现。第四、树立正确对待正义非正义行为的态度。教师可以提醒学生注意对不道德行为、违法行为、违纪行为会受到什么结果,分别交流,在交流中形成共识。既然,正义和非正义行为要受到不同的对待,那么作为一个正常的人我们该如何对待呢?就引出一个结论和要求那就是“要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二)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1、从书上吕毅的选择开始分析问题:吕毅为什么还要投何雯的票?他在投票的时候考虑的是什么?从这个事例中你看可以明确,我们在遇到事的时候应该怎样做?从这些问题中,来了解做个有正义感的人的前提是什么?那就是要树立规则意识,尊重和遵守

12、制度、规则和程序,是一个现代人应有的品格。2、那么,怎样才是遵守了正义制度呢?那就是要按照正义标准对人对事、做人做事,违反正义标准的事解决不做,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的集中体现。、3、做个有正义感的人的最起码的要求是什么呢?阅读之后有学生回答、交流。4、那么要使自己做的更好,更有正义感呢?那就是要不仅对自己要求好,还有就是在对别人的非正义行为要勇于揭露,敢于和善于跟这些行为做斗争。在这里要注意这四点要求之间的内在关系。让同学们认识到做个有正义感的人是对没个人的要求,也是可以做到的,有标准可循的。以坚持正义为荣,以实施非正义为耻! 六、板书设计: 1、维护社会正义的重要性 2、正义非正义行为的含义

13、(一)分清生活中的 3、正义制度(含义、正义性的理解、要求) 正义和非正义行为 4、对待正义非正义行为的正确的态度为正义高歌 1、前提:树立规则意识。 2、集中体现: (二)要求、启示: 3、最起码的要求 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4、更高的要求: 七、作业布置:(见联系资料部分)八、教学后记: 第2课 在承担责任中成长第一框 责任对于你我他一、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责任的含义、产生途径;分析责任的特点和要求;(二)能力目标:在不同的身份和时间中责任的交流和探讨,认识总结责任的特点;树立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分析社会事物;(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清自己各个阶段、各个方面的责任,扮演好自己的各种社会角色,作出符合自己身份要求的行为,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负责任的社会成员。二、教学重点、难点:1、责任的含义、特点;(重点)2、认识责任的特点,这不仅是重点也是难点所在。三、教学方法:讨论交流法、讲授法四、教具:(略)五、教学过程:引子: 要讲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