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复工复产工作方案范本最新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9309895 上传时间:2023-10-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疫情复工复产工作方案范本最新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疫情复工复产工作方案范本最新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疫情复工复产工作方案范本最新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疫情复工复产工作方案范本最新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疫情复工复产工作方案范本最新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疫情复工复产工作方案范本最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疫情复工复产工作方案范本最新(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疫情复工复产工作方案范本最新疫情复工复产工作方案范本最新根据_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_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进一步落实建筑工 地防疫有关要求的通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 情防控工作指挥部令第4号和市府办关于做好机关、企事业单位延迟上班、 复工和返金员工防疫管控的通知以及集团公司关于落实好节后防疫期间复工工 作的通知相关文件精神,结合集团公司工作实际,特制订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坚决贯彻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 央、国务院要求,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按照回来前有准 备、回途中有秩序、回来后有制度的要求,坚持“有序放开受控”,扎实做有序 复工和

2、疫情防控工作,确保集团公司各项工作平稳过渡,逐步恢复正常经营秩序。二、复工管理1.严格复工程序。根据建设单位要求结合集团公司以及本项目 施工要求,按照分批次、分阶段复工要求,优先对管片吊装、运输工序进行复工。 复工时间为2021年3月6日。2. 严格进场人员管理。复工人员有序分批进场,首次进场人员6名管理人 员,6名施工作业人员。所有拟进场人员均要携带村(居)委会出具的健康证明,返 厂途中必须严格按要求采取租车或自驾点到点直达方式,严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3. 严格隔离制度。设置定点隔离房间10间,人员进场后上报建 设单位和当 地政府,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隔离14天进行医学观察,每间宿舍不得多余2名

3、人 员,每天对隔离人员进行2次体温测量,对隔离房间进行2次消毒。4. 严格物资保障。建立稳定的防疫物资供应渠道,根据人员数量和场所数 量,储备不少于五天的消耗量。三、施工防疫管理1.防疫宣传与培训。在现场醒目位置张贴疫情防控宣传教 育图片和科普知识宣传资料,营造良好的疫情防控氛围。疫情防控小组根据职责规 定,开展日常防疫培训工作同时要组织好施工人员文体生活,加强心理疏导,及时 解释政策和辟谣,保证施工人员的身心健康,并保留文字记录。2. 实行封闭管理。生活区、办公区、施工现场应封闭管理,减少出入口数 量,并配备门岗监控人员,对进入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对于远郊、空旷等不能物理 封闭的区域,应配备配

4、备保安,建立场区24小时巡逻制度。杜绝非作业人员进 出。3. 建立入场人员登记测温制度。施工现场和生活区、办公区入口使用期间, 设立医学检查点,必须由专职卫生员对进入人员进行测温、登记、核对人员情况, 与本工程项目无关的人员严禁进入。快递邮件在门岗由专人负责接收,消毒后交予 本人。4. 加强外联管理。设立外联专用场所,对外业务联络在专用场所内进行。对 于管片吊装运输等外联较多的场所,要建立严格的管理措施,在指定地点进行消 毒。进出车辆司乘人员原则上不下车,单据交接采取防护措施。供应商的物资供应 采用“点到点”模式,工地接收点应固定,接收和卸车人员应固定。延伸指导供应 商从出发点至接收点的防疫措

5、施,供应商所用人员、设备等满足防疫要求。5. 设立临时性医学观察室。项目部须设置临时性医学观察室,根据防疫需要 须实施监督性医学观察的人员,由专职卫生员早晚监测体温和身体状况,并做好记 录。监督性医学观察期间,不得离开临时性医学观察室,因故确需在医学观察期间 离开的,须向属地社区、街道报告。6. 加强宿舍管理。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设置宿舍,每间不超过6人,分班组安 排居住,按照网格化管理要求建立室长制,减少宿舍间人员聚集和流动。宿舍必须 设置可开启式窗户,经常保持室内通风。.7.加强食堂用餐管理。食堂采购人员、 作业人员、服务人员应分开不交叉,岗前或作业前应做测温等必备健康检查。食堂 外出采购要索

6、票索证,严禁擅自从外部订餐。食堂用餐取消集中就餐,采用错时分 散用餐和送餐制。所有员工采用自带餐具,并严格消毒。食堂设置密闭式泔水桶, 并及时清理。8. 加强卫生清理和消毒。施工区域的密闭空间、生活区和办公区的宿舍、办 公室、厕所、盥洗区域、食堂、会议室、文体活动室等重点区域应勤开窗、常通 风,保持卫生清洁,专职卫生员应每天进行不少于两次的消毒,并做好记录。现场 不乱扔垃圾,各场所均应配备防疫废品回收桶,废弃口罩等防疫物品统一回收,按 当地政府要求集中处理。其他生活垃圾定点集中收集,及时处理。9. 加强现场人员日常管控。建立人员健康档案,安排专人对所有项目人员进 行身体状况巡查,每天早晚进行不

7、少于两次的体温监测,并作好记录。发现体温异 常的,要先行隔离、立即上报。减少不必要的外出,确因工作需要外出的人员,必 须安排自有车辆,外出返回后,要做好外出路径、交通方式、接触人员等记录。上 班路上采用专车接送,途中禁止接触陌生人。10. 加强现场人员自我防护。现场人员应按要求佩戴口罩,按疫情防治要求勤 洗手,如无必要减少外出和场内活动,遵守相关防疫规定,如实报告个人情况,主 动接受健康检测。现场专门负责疫情调查的人员人员,进行检查时应佩戴 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等防护用品。11. 减少聚集性活动。暂时取消集体活动及大型会议,采用微信等信息手段安 排工作或召开视频会议等。如确有需

8、要,需向上一级管理层报告并取得同意。12. 加强防疫物资保障。项目必须配备齐全的疫情防控物资,包括口罩、体温 表、体温检测仪、消毒物资等,疫情防范小组定期核查必须的防护用品库存量和核 算近期使用量,并建立稳定的供货渠道。口罩应储备满足现场总人数3-5天以上使 用的数量,消杀用品按需消毒场所使用量计算,满足3-5天所需。四、防疫突发情况应急处置一旦发现有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的新型冠状 病毒感染肺炎的疑似病人,须立即实施有效隔离,并立即报告属地社区、街道(乡 镇)和上级管理部门,并通知公司,按当地政府要求转运至定点发热门诊。立刻对 现场实施封闭,开展现场消毒工作,第一时间将与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转

9、移至临时 监督性医学观察室,在有关部门和机构的指导下,采取隔离治疗和隔离观察等措 施,并为隔离人员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医疗保障,配合做好相关后续管理工作。为指导企业科学有序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高企业防控能力,有效 防范疫情在企业发生、扩散,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企业生产秩 序,制定本方案。一、建立机制(一)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要建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企 业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成立工作专班,负责企业疫情防控工作。(二)制定防控方案。包括领导体系、责任分工、排查制度、日常管控、后勤 保障、信息报告、应急处置等内容,要细化落实到车间、班组,明确专人负责。(三)健全信

10、息报告和联络员制度。要建立与辖区街道(乡镇)、卫生健康等部 门的信息通报机制,指定专人负责。建立疫情信息报告制度,明确流程和责任人。二、严密排查(一)分类返岗。企业要做好员工健康状况排查登记,确认员工健康后方可返 岗。目前仍在疫情重点地区的人员,暂不返岗;对有其他疫情较重地区旅居史、曾 与确诊或疑似病例有密切接触史的员工,实行集中隔离或居家医学观察14天;对省 内其他各市返回的无流行病学史、无相关症状的员工,确因生产需要返岗的,可按 照“厂区内上班,14天内不得离开厂区、宿舍或指定区域”的方式返岗。(二)建立台账。实行返岗职工健康状况“一人一档”管理,全面掌握职工返 岗前14天内的行动轨迹(地

11、点具体到门牌号,时间具体到某日某时)、身体状况是 否良好、是否与发热患者有过密切接触、是否接触过野生动物、返程交通工具及行 程等情况。要与返岗职工签订诚信承诺书,并每日开展健康监测。(三)设置临时隔离点。依托医务室或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医疗保障, 在企业医务室、集体宿舍等区域按照要求设置临时隔离室。不具备设置隔离场所条 件的企业,根据县(区)和园区统一安排,确定具体的隔离观察地点并按要求向所在 园区和街道(乡镇)报备。三、做好防护(一)防护准备。统计、购置、储备所需的口罩、消毒剂、手套等防疫物资,定时排查库存 量,要确保每一名进场作业人员均能按规定佩戴口罩,安排专人负责废弃防护用品 处置。

12、(二)通风消毒。1. 日常消毒。复工复产前,对企业所有场所进行一次消毒,之后定期开展消 毒。对重点区域要安排专人每天早晚各消毒一次。通勤车使用后要立即消毒、更换 椅垫套。2. 日常通风。工作场所每天至少两次保持30分钟开窗通风。要关闭中央空 调,确有需要的,按相关规定采取进风消毒过滤;对有回风的集中式空调系统,要 在回风口设置低阻中效空气过滤器,并加强新风口空气过滤器的清洁和更换。(三)人员防护。1. 个人防护。所有员工、体温检测人员上班期间要全程配戴口罩,作业岗位 保持安全间隔距离。企业物业、保洁等要按要求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2. 手卫生。企业工作和生活场所要设置洗手设施和消毒用品。3

13、. 住宿安排。集体宿舍要尽量减少同房间入住人数,尽量分散布置在四个方 位,建议床外围设布帘隔断,避免头顶头休息。集体卫生间要设置洗手消毒设备, 个人生活用品严格分开。(四)人员管控。1. 减少聚集。鼓励采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办公,减少会议频次和开会时间。如 确需开会的,要选择相对宽敞、通风的空间,参会人员要佩戴口罩。2. 优化招聘方式。提倡线上招聘员工,要做好应聘人员的健康预检,严格核 查其过去14天内的流动情况并做好登记等工作,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办理入职手 续。3. 通勤安排。鼓励工作人员自驾、骑行或步行上班,尽量减少使用公共交通 工具。外地员工原则上14天内不得离开厂区、宿舍或指定区域。(五)

14、就餐管理。1. 食堂安全卫生。按照食品安全规范执行,不得采购未经宰杀、未经检疫的 活禽活鱼肉品。2. 规范操作服务。每日岗前对食堂服务人员开展健康检查、体温测量,并做 好记录,食堂服务人员作业中要统一佩戴手套、口罩、防护鞋等。3. 合理安排就餐。尽量个人单独用餐,推行分餐制、盒饭制,可采取分时段 进餐、用餐人员之间保持1.5米以上距离并减少交谈、送餐到各单位等方式减少人 员聚集。食堂餐厅要加强日常消毒与通风。四、开展监测(一)落实门岗体温监测登记制度。企业要每日开展两次体温检查,多渠道及 时了解员工健康状况。在厂区、园区大门及集体宿舍区等地建立体温检测点,加强 门卫管理,落实24小时人员值守,

15、对进出人员、车辆实行严格检查,做好信息登 记,一旦发现发热/呼吸道感染症状者,要求其暂停上岗,并及时就医。(二)落实员工健康监测报告制度。做好员工日常缺勤登记,及时了解缺勤原 因。有通勤车的企业,应配专人在员工上车前进行体温测量,发现异常,按应急处 置流程及时处置。五、处置疫情企业要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及时处置突发情况。(一)疫情处置程序。发现发热、咳嗽、胸闷、气促等可疑症状者,要第一时 间报告辖区卫生健康部门及主管部门,并采取隔离等措施。(二)密切接触者管理。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对密切接触 者采取暂时隔离管理措施,并做好思想安抚工作。(三)终末消毒。疫情发生后,在当地疾控机构指

16、导下,按照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防控方案(第四版)中的特定场所消毒技术方案(第二版),做好病例生产 生活等疫点的终末消毒。(四)暂停生产经营。根据疫情波及的范围、发展趋势,由辖区政府决定。必 要时采取临时停止生产经营措施。六、开展宣传(一)广泛宣传。收集有关防疫知识、宣传片和宣传视频,通过宣传板、企业 微信、电子大屏等开展宣传。(二)技术培训。加强体温检测、消杀等相关工作人员操作技能培训。(三)健康教育。普及新冠肺炎预防知识,让每一个员工都知晓新冠肺炎预防 知识,教育引导员工注意个人卫生。每日佩戴口罩,与人交流保持1米以上距离。一旦出现任何身体不适及时告知管理人员,及时就医,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隔离治 疗和调查。根据省政府有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