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传统民居聚落空间观探析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9307770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徽州传统民居聚落空间观探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徽州传统民居聚落空间观探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徽州传统民居聚落空间观探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徽州传统民居聚落空间观探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徽州传统民居聚落空间观探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图1 黟县宏村南湖的整体景观徽州传统民居聚落空间观探析 程晖汪坚强徽州传统民居聚落的界定,是指安徽省境内长江以南地区清末(1911 年)以前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 值的民居、祠堂、书院、牌坊、楼台 亭阁、水口等民用建筑群体。其中心 地带为原徽州府一府六县即歙县、黟 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六县。 由于徽州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状况、 社会结构诸因素的特殊性和徽文化 发展的自身规律,使得徽州地区至今 仍较完整的保留了明清时期的乡村 原貌格局,以及历史、文化风俗信息, 人们延续着传统的生活习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全球范围内 达成共识的今天,人们开始重新认识 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人文精神 及各民族

2、文化的价值,不断探寻“异 质文化”和“本土文化”的重构,越 来越发现内涵丰富,风格独具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性。徽州传统民居聚落作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一 个重要组成部分,亦越发显示对其进 行现代意义上的诠释的重要性和必 要性。一、天人合一、物我同一的空间 自然观把建筑空间和大自然沟通汇合, 融为一体,是中国传统空间观的精 髓。徽州传统民居聚落在对自然的巧 于因借方面显得尤为突出。清代顾炎 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卷三二云, “徽之为郡在山岭川谷崎岖之中。”徽 州传统民居聚落多依山筑室,择水定居,必因地制宜,顺乎自然。1、整体构筑顺其自然 徽州境内群山逶迤,丘陵连片,谷溪较多。无数幢单体民居建筑与地

3、 形环境有机的结合,才会形成颇具规 模的民居建筑群体。徽州传统民居聚 落的布局巧妙地利用自然环境和自然 水系脉络特点,多依山傍水而聚。有 的利用大自然的坡、坦、谷、坎等不 同地形,造成高低错落,空灵通透颇 具特色的建筑群体。如黟县境内的宏村背枕雷岗山, 北围月塘,南附南湖,其间层楼叠院 鳞次栉比,层层跌落。整个村落大都 处于平坦地带,靠山脚出房屋依山而 上,背山起楼,面坡垒园;石径通幽, 信步盘桓; 一庭一院,无不独具匠 心。(如图一)有的村落前二溪汇流,如黟县西 递村四面环山,两溪自村北,村东经 过村落在村南汇聚,整个村落坐落在 两峡夹峙的平坦山湾里。民居大都临 溪而建,村西河畔建村口水口园

4、林, 书院,牌坊,村落在一条主轴线上, 环境优雅,风光自别。(如图二)有的却让河流穿村中而过, 如碧 山村(如图三),屏山村。有的沿河两 侧设置村落,如际联镇的宏村和际 村。两村间石桥相贯,景物宜人。村 镇山水互相点缀渗透,有着丰富的景 深。2、聚落形态隐喻自然 隐喻指人在经验基础上通过联想对形象的理解。受中国传统自然观和美学的影响,徽州人以“自然化” 的语言和审美情绪,将聚落和建筑归 纳为自然的一种形式。典型的如“山 为牛头树为角,桥为四蹄屋为身”的 “牛形村落”宏村。全村以耸峙 高昂的雷岗山如牛身苍郁青翠的村 口古树为牛角,通村鳞次栉比的屋舍 为牛身,碧波荡漾的塘湖为牛胃和牛 肚,穿堂绕屋

5、,九曲十弯的人工水圳 为“牛肠”,整个聚落的形态宛如一 头牛静卧于山水之间,极具仿生学的 意味。西递村(如图二),东西长 700 米,南北宽 300 米,两溪自村北,村 东经过村落在村南汇聚,整个村落坐 落在两峡夹峙的平坦山湾里,从高处 俯瞰,整个聚落的形似航船。徽州民 居聚落这种仿生学的布局和科学的 聚落规划,形象生动的改变了自然环 境。3、建筑空间沟通自然 “山前村落乱高低,云意模糊远近迷。万叠峰峦如画展,黄山恰在小 楼里。”峰峦浮云都纳入小楼里来了。 这不是文人的神来之笔,而是徽州民 居的现实存在。徽州人开门立窗,兴 建楼台,非常注意这种空间的“因 借”。突破室内空间,把窗扉,天井, 庭

6、院作为吐纳大自然之风光者,在徽 州民居中比比皆是。这类建筑空间一 般只有粉墙环绕,上无顶盖,实际上 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它是每户人家最小城镇建设2004/45 7 Historical & Cultural Towns and Villages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又用墙体分割成前园,中园,后园。饰以拱形门洞,嵌以方形大漏窗园中 堆山植树造池。透过前园的漏窗隐约 可见中园和后园之景这种空间的序 列,不让人一览无余,从而使这个狭 长的庭院有了一种灵活的动感和幽深 的美感。再如宏村的德义堂(如图五)。叩 开庭院的木制小门,只见由两株猕猴 桃藤覆盖着的矮墙下方有一方形水 塘,塘南侧一幢二楼三间厅堂座北朝

7、南面向水圳,厅堂前墙为十六扇花格 木扇窗,室内外通透,坐在厅间,堂 外水池、盆景历历在目,真是“通透 花窗遮不住,满园花香进堂来。”更 为有趣的是进院右边即为一水榭亭 间,一美人靠木椅悬于水塘之上,塘 中碧水长流,金鱼摆尾,实为品茗聊 天之绝佳处。塘西的粉墙上开一圆形 石窗,借得墙西花园中的果木葱绿。 小小一方天井,因为与自然的巧妙沟 通,被处理的如此赏心悦目。外向封 闭的徽州民居内天井上空晴阴雨雪变 化,即使漂几点雪花,拂几丝雨点, 或是洒进几缕阳光,都会使厅堂里的 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活化了民居 的空间环境。二、时空一体、动静交替的时空 时空美学是徽州传统民居聚落 空间观的又一显著特征,

8、 即在表现一 个空间情景时,同时也在表现一种时间的节奏。 徽州传统民居聚落的空间布局,首先就是具有动的节奏感。如黟县宏 村,穿村而过的九曲十八弯的水圳两 旁,街景不断转换着,既是空间场景 的转换,又是时间进程的延续;到村 落中央的月沼,空间突然放大,时间 和空间在此凝固,形成一曲动人的乐 章。(如图六)又如歙县唐模村,从村外“水口”开始,一条青石板路,伴着小溪贯串起路亭,牌坊,檀干园, 一直导向村内,穿过门 洞, 又和水 街连在一起。再如歙县棠樾村口石板 路贯串起的十三座明清两代的牌坊 (如图七),置身其中,宛如走进一部 历史画卷。徽州传统民居聚落从空间构图 上分析就是把巨大的空间分解,串联

9、成许多小空间横向蔓延,从而空间便 具有动感的意味。漫步徽州的村落, 类似于欣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时间进程积累的映像,宛如长卷中散点透视表达的时空合一的长卷画面。此外,徽州传统民居聚落由于其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还具有另一种 动态的韵味。山岚云气,使村落忽隐 忽现;村溪山瀑,使山村充满生机; 粉墙黛瓦,春夏秋冬,阴晴雨雪,朝 朝暮暮都在更替着色调和光影,好一 派运动着的空间,一派活生生的环 境。三、情理交融、雅俗兼备的空间 意境观赋予建筑物以文学的灵魂,借以 点化,升华建筑空间的意境,是徽州 传统民居聚落空间观的又一特征。徽 州人遵从儒道哲学,宋明理学,他们 既是“盖尚风雅”的儒士,又是“贾

10、而好儒”的商人,在建筑空间意境的 营造上表现为情与理交互融合,雅与 俗兼容并蓄。传统的儒家美学思想,把审美的 情感经验与道德伦理融为一体,把艺 术纳入,重在生活情调的感染熏陶, 并有着极大的包容性。如徽州的三雕 艺术,常常刻画“岳母刺字”、“卧冰 求鲤”、“苏武牧羊”、“孔融让梨”,以 喻“忠教节义”等等。又如许多民居中楹联字画都起为活泼的空间,处理手法也丰富多彩;有以种植为主题的;有的平面就 是一方水池; 有以盆景盆栽为主题 的,也有的设计成序列空间。如西递村西园 (如图四)。一字 形排开的三幢楼房,用一个狭长的庭 院将其连为一个整体。而庭院之中,5 8 小城镇建设2004/4Histori

11、cal & Cultural Towns and Villages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到升华空间意境的效果。如“南楼高耸入云霞,四面江山壮观夸。俯瞰一 城空壮阔,浓烟深处几人家。”仅仅 二十几平方米的一个堂屋里,由于这 样的佳句,让你的思绪冲破这有形的 界限,融入壮阔的满城山色。除了那 些真正的文人墨客之外,徽州的庄稼 人也都爱给自己的宅居取上诸如“耕 读园”、“种春圃”等雅号。许多天井 小院门洞上方往往嵌以精制的磨砖 题额,如“秋月”、“春风”等等。它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提升了空间的 精神境界。徽州传统民居聚落的空间意境 还体现在它的庭院和天井的空间营 造上。徽州民居的天井院内往往紧靠 院墙处

12、置青石条案,上置竹子、兰花、 梅花等品格高雅的盆景,院墙常饰以 石雕镂空花窗,天井院尺度小,但富 有丰富变化,供人以丰富体验。正所 谓空间虽小,意蕴无穷。四、结语 徽州传统民居作为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它有我们今天创作手法上 的很多借鉴之处;而作为精神领域里 的建筑空间观, 则是我们今天在理论 和实践的结合上探索地域现代建筑 创作思想的一段不可割裂的历史渊 源。对徽州传统民居聚落空间观的剖 析,其意图正如吴良镛先生指出“要 从大地中去追求,从乡土人文中去追 求,去吸取营养”,来激发当代徽州新 的乡土建筑的创作思路。3、汪双武. 中国皖南古村落宏村.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 20004、吴永发. 徽州民居和文化的现代诠 释. 安徽建筑. 1998/55、吴良镛. 开拓新世纪的人居环境学.建筑学报. 1995/3作者单位:程 晖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汪坚强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建筑系 (编辑:王金鸿)参考文献:1、单德启. 中国传统民居图说. 徽州 篇.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2、李先逵. 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五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7小城镇建设2004/45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