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院固定资产管理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9305073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医院固定资产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医院固定资产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医院固定资产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医院固定资产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医院固定资产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医院固定资产管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摘要随着2009年新医改方案的正式出炉,2017年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全面推行,要求建立现代管理机制,控制药费的不合理增长,实行医药分开,逐步取消药品加成;同时扩大医保覆盖范围,实行全民医保。医改的这些举措势必会影响总体收入,医院必须转变观点,改变以依赖高检查费、高药费获取收入的模式,改变高消耗运营模式,建立科学内部控制管理机制。为了实现收入支出的平衡,保证医院平稳发展,除了提高自身服务态度、技术水平、医疗服务以外,还需要更有效的进行内部控制管理。固定资产作为医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金额上已经达到了几亿甚至几十亿,并且所占比重也在逐年增加。如何通过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管理

2、,为医院带来收入的增长,并降低不必要的消耗支出,从而达到对医院经济的正作用,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关键字: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一、研究背景公立医院主要职责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医疗服务,主要特征是公益性,其主要目的是服务优质性而非盈利性。在医疗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公立医院必须直面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经营理念和机制,以“非盈利性”为特色,充分利用优惠政策,开展科学的管理,完善内部机制,更好地体现公益性。医院的固定资产是医院赖以生存的经营发展基础,也是医院开展医疗活动的重要保证。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5统计,截止至2014年卫生和社会服务行业新增固定资产达到2814.6亿元,比上一年度

3、增加了30%。医院硬件设备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医院的医疗诊治水平,优质的医疗设施能保障患者在良好的环境中得到治疗。因此,管理好医院的固定资产,充分发挥固定资产在医院经营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医院要生存发展,就必须改革医院内部管理制度,走优质、高效、低耗的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建立科学的医院固定资产内控方式。二、固定资产的含义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是指单位价值在 1000 元以上(其中:专业设备单位价值在 1500 元及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使用时间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大批同类物资,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4、医院固定资产分四类:房屋及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其他固定资产。三、内部控制的含义财政部2012年印发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中定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单位建立和实施内控应当遵循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制衡性原则和适用性原则。四、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必要性1、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目前,绝大部分医院虽然建立了资产管理部门,形成了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归口管理,固定资产使用科室负责实物使用管理,财务部门实行账务管理的基本管理格局。但从实际操作来看,无论是从制度内容还是具体操作流程,缺乏明确的奖惩机制,

5、责任没有落实到责任人,相关职能科室的职能、权限不明确,对于管理固定资产缺乏有效沟通。2、购置环节控制力度不够强化购置固定资产没有进行可行性分析,缺乏相应的规划和计算,缺乏共同配置、调剂使用的观念,导致固定资产配置和布局不合理,固定资产利用率低,存在投资风险。在建造、购置固定资产前进行科学、专业、全面的可行性论证是防止盲目建造、产生资源浪费的有效措施。3、信息化建设发展滞后很多医院的财务部门都很早启用财务软件对固定资产的财务信息进行记录,但是对固定资产的其他信息记录的不是很详细,而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信息化进程较慢,有的只是使用单机版的固定资产管理软件对固定资产进行日常管理。没有形成设备全生命周期

6、管理,不能利用其他部门釆集的数据对固定资产进行精细化管理,功能相对简单,不利于固定资产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的提高。五、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管理对策1、投资规划医院应当依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考虑医院的规模,承受能力以及运营能力,以集体讨论的方式对医院的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进行讨论并决定,编制投资规划报告。在购买固定资产前,必须进行科学的调查论证,分析该固定资产能否给医院带来经济效益,在权衡利弊的基础上来决定是否购买该项固定资产。由于购买固定资产不但具有长期性,收益性和不可逆性的特点,而且在未来具有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所以投资决策必须建立在对未来收益的预测上,充分估计未来的不确定性,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拟定的投资

7、方案进行分析,测算一定的投入是否能带来最佳的回报。2、预算控制固定资产的投资如果不能给医院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流入,就会导致投资风险的形成,所以医院必须根据经批准的投资规划,对要投入的固定资产进行论证之后编制预算,防止盲目购置。所谓的预算控制不仅仅局限于购置前的估算,还包括按照审批通过的预算进入执行期,以及执行结束后将结果与预算对比分析并落实考核机制。着力强化固定资产指标考核,将固定资产管理作为科室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比如将固定资产折旧纳入到科室成本核算中,使用时间越长则资产的价值就越少,若在使用中不注重维护保养,造成资产的过早报废,将会影响科室效益。其中大型专用设备要加强设备效益分析,在

8、信息网络建设较为完善的医院,可以通过整合其他信息资源,做到数据共享。比如与HIS、PACS、电子病历等系统对接,提取关于设备收入、支出等数字信息,通过选取不同指标进行数据分析。在设备购入前、使用中和使用后三个环节都应该进行相应的效益分析,除了为现有设备分析提供使用情况外,也为日后购置提供相关数据材料。3、购置验收固定资产直接购入的,采购部门依据批准的预算进行固定资产的采购、安装调试,验收时,使用部门应当签署验收意见后方可办理交付使用手续。购置金额如果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要按照规定进行招标和投标,择优选择供应商,对每一项完工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要组织施工单位及相关部门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办理交付

9、使用手续。4、使用环节固定资产使用要严格遵守操作手册规定的操作程序,日常保养应与定期维护、检修相结合。资产使用科室对固定资产日常管理负主要责任,固定资产各使用科室需设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应对设备尤其是大型设备的使用地点、人员等情况进行记录。建立固定资产维修制度,强化维修流程,将资产设备的维修工作分配到相关的责任人,也就是维修人员。除了固定资产设备使用和维修之外,应该对其进行维护和保养,不能只有在出现损坏的时候才对其进行维修,而是应该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就应该对其进行定期的检查保养,这样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存在的潜在危险情况。设备的使用者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应该加强保护意识,养成爱护设

10、备的习惯。5、处置环节处置固定资产的环节包括清查盘点、报废、转移等环节。为了能够使固定资产达到账实相符,必须每年至少一次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的实地盘点,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制度。人员变动或装修、库存搬迁时要及时盘点。要加强固定资产核对工作,对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查明原因和责任后及时进行帐务调整,对利用率低的闲置固定资产进行内部调拨。这种做法就算没办法做到开源,至少有一定的节流作用,可以节约医院的管理成本,减轻固定资产管理压力。固定资产报废、转让环节,应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专业技术鉴定,并正确评价,经过严谨的规划审批程序方可办理。六、结论固定资产管理是公立医院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随着公立医院固定资产投入力度的不断增加,对医院固定资产进行规范性管理是医院一项必须要完成的重要内容。在进行资产管理过程中,实行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管理,合理配备、防控风险。除了要对现有问题进行严格分析并制定对性处理措施之外,还应该学会高瞻远瞩,通过以人为本的方式进行管理,从提高管理人员积极性开始,真正推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发展。 / 文档可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