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镇河道清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9300015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通镇河道清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大通镇河道清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大通镇河道清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大通镇河道清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大通镇河道清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通镇河道清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通镇河道清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道清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河道清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目录1. 工程概况2. 施工总平面布置3. 总体施工布暑4. 主要施工技术方案.河道清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5. 施工总进度计划6. 质量目标、质量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7. 安全目标、安全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8.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河道清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TL 市郊区九龙岗镇 2010 年新建片河道清淤疏浚工程 TL 市郊区九龙岗镇位于长江中下游 TL 市南部,总面积 70.72 平方公里,总人口 2.3 万人,共 7 个行政村, 3 个居委会, 2 个社区。九龙岗镇小型河流沟渠纵横交错,全镇河沟总长约42 公

2、里。本次主要为原新建乡金华村、民主村、新建村三村12.39 公里河道清淤工程。详见招标文件及图纸。水文气象和工程地质(1)水文气象条件本工程地段地处北亚热带,东亚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一般59 月份为多雨季节,降雨集中,89 常伴随有台风出现形与强降雨。多年平均年降雨量1385mm,其中汛期 69 月,降雨量约占全年总雨量的 60.8%。(2)工程地质工程区属于沿江丘陵起伏地形,为较厚的第四纪红色粘土和下蜀黄土,呈强风化状,风化胶体被水流迁移,风化沙粒残留于此。周边环境本工程地处城区, 有有利条件也有不利因素,施工时需特别注意施工范围的管护。对外交通条件本工程地

3、处 TL 市南部城区,主要通过沿新路和村村通公里之施工现场,可以满足施工材料、机械设备的进退场需要。.河道清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水、电施工用电由我方负责用电申请、增容、设备安装,另需配备发电机以保证电源不足或停电期间必要的用电负荷需要。生活用水:施工生活用水接用城市管网自来水至工地。生产用水:水力冲挖施工用水就近使用长江淡水,部分使用循环水。工程项目和工程内容12390 米河道疏浚,即招标图纸范围。本项目主要工程量有:建筑垃圾清理、垃圾、清淤等。施工工期及质量等级(1)本项工程 2011 年 2 月 1 日前完成主体工程。根据本工程的情况,我公司计划于 2010 年 11 月 1 日开工,

4、2011 年 3 月 10 日完成,总工期为 130 天。(2)本项工程的质量等级要求为合格 等级。施工总平面布置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施工场地布置原则上按业主指示、施工区域或征地范围进行布置。在具体布置中、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地段的地形、地质条件及现场实际条件,避开河道及两岸的设施,合理布局,力求紧凑、经济实用、方便管理,确保各施工时段内的施工在不破坏河道和两岸既有设施的前提下均能正常有序和安全高效地进行。同时,对施工区及周围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水电及通讯系统(1)、施工供水.河道清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本工程清淤采用水力将淤泥冲挖成泥浆, 由泥浆泵抽吸集中后经高压浆泵加压泵送

5、至滩面。因此施工过程中用水量较大,考虑到该过程用水对水质要求不大, 我方将利用高压泵抽取水补水进行先期冲挖施工,并开挖 1m 0.8m 排水沟将集泥池泌水回流利用。这样回流利用结合高压泵补水,工程所需的施工用水就能保证。详细施工供水方案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生活区内用水可自来水公司协调,直接从城区给水管网接入,安装水表。(3)、施工供电本着就近配送、安全用电的原则进行协调接入以供施工及生活用电,根据本工程的现场勘察,在河道南岸有高压线路,我们将向供电部门申请,拟在 CS25 处架设临时变压器,并配置相应的接入配电和功率补偿设施。功率需求估算:本工程泥浆冲挖设备运行共 4 台套,每套需动力 37

6、KW(含取水);高压泥浆泵 1 套,动力为 450KW ;施工照明用电共 12 套,每套用电为 1KW ;施工排水共 6 套,每套动力为 7.5KW;项目部生活用电为20KW 。总用电功率需求为: 675KW 。另配 250KW 柴油发电机组 1 台,作为备用电源。(4)、通讯系统项目经理部安装一台程控电话机,作为对外联络通讯工具。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 项目技术负责及质检负责等主要管理人员均配备手机,方便联络。另外配备4 台对讲机,便于指挥调度和管线检查联系。.河道清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场内施工道路由于冲挖泥浆由管路进行运输,冲挖机组自重较小,故对场内运输道路要求不高。材料设备等的大型运输车

7、辆可经通往江南桥的沥青公路运至江南桥,冲挖机组则可由此驳运就位。建筑垃圾通过河岸两侧堤顶道路经江南桥公路弃运。其它临建系统布置(1)、停车场考虑到施工过程中仅需停留挖掘机、 自卸汽车。在清淤施工时利用河道两侧的岸坡灵活布置 3 处。每处约 200 m2,合计约 600m2。(2)、集浆池围筑集浆池是为了将泥浆泵收集抽送来的泥浆进行集中和通过泌水提高泥浆浓度以提高后续高压浆泵的输送功效。 拟将集浆池建在河岸底部,不占用堤顶道路,确保交通安全畅通。工程将开挖回流明沟和垄沟出来的粘土装袋填筑围堰形成集泥池,如不足部分可购进部分黄粘土。集浆池位置如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所示。(3)仓库1)、物资库、工具库和

8、综合仓库等主要布置生活区附近,采用彩钢瓦钢管结构,面积 240m2。2)、油库:属危险品仓库,由供货部门直接供货到现场。3)、机修间:可在工具库附近搭建,采用彩钢瓦钢管结构,面积 60m2。(4)配电房配电房采用砖砌简易房,搭建面积为15 m2。.河道清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5)生活设施生活设施可布置在业主指定的临设场地,经场地平整后布置职工宿舍、办公室、食堂等设施采用活动式组合房:a 、办公室本工程办公人员按总人数的20%计算,每个办公人员占用面积10 m 2 计算,计 6 人 ,占地面积 60 m2 。b、职工宿舍按场内职工人数计算,每个职工3.5m 2 ,计 90 人 ,占地面积315m

9、 2 。c、职工食堂按每个职工 1 m 2 计算,计 90 人,占地面积90m 2 。d 、厕所厕所现场搭建,占地面积30m 2,并派专人进行维护和清洁。具体见附表及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以上临建设施见下表:临建系统房建及占地面积表名 称房建面积占地面积备注一、停车场600二、仓库240300彩色钢瓦钢管三、油库00四、机修间6090彩色钢瓦钢管五、配电房1520砖砌六、生活设施办公室6080活动式组合房职工宿舍315350活动式组合房食堂90100活动式组合房.河道清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厕所3040活动式组合房七、其他棚建100150合计9101730总体施工布暑本工程的特点、难点及应对措施

10、(一)、本工程特点及难点1)清淤量较大,本工程设计清淤总量为4.5 万 m3,工期紧,而且在施工期跨年度;2)由于是在城区进行河道清淤,应防止二次污染环境。3)外排输泥管铺设困难:本工程陆上输泥管线长约2700m,输泥管道沿线交通不便, 管道布设困难大,而且管道必须穿越引航道口,引航道河口宽约300m,这一区域有水上交通、渔业要求,不能采用浮管过河,陆上输泥管有部分在滩地, 对管道铺设也带来一定的困难。4)建筑垃圾沿清淤河道两侧散落布置,河堤高差大,给垃圾装运带来一定的困难。5)建筑垃圾现场没有堆弃场地,只能外运。因此,对文明施工、安全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施工电源远,需架设一定长度的输电

11、线路。7)弃泥区紧临长江堤岸,应做好泥库围堰的防护,同时应加强对长江堤防的检查与维护。(二)、施工方案的编造原则以清淤施工为主线,尽量避免交叉作业,尽量减少清淤区周边、.河道清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输排区沿线居民生产、 生活的影响;控制疏挖对周边水域的二次污染;搞好施工人员的劳动保护,防止施工人员发生疫情。(三)、应对措施根据本工程的特点与招标设计要求,对照有关施工规范,结合本单位自有施工机械设备和历年来类似工程的施工实践经验,经分析,研究确定本工程的总体施工方法为:以清淤施工为主线贯穿施工的全过程。清淤与建筑垃圾清运工程采取平行流水施工作业。清淤调配轻便、灵活、易组装的 NL125 20 型水

12、力冲挖机组4 套和 250ZM-85A型接力泵 1 台进场施工,同时开辟三个建筑垃圾清理作业点。所清运的建筑垃圾运到市城东垃圾场。施工顺序,先进行建筑筑垃圾清运,同时,场外输浆管线的铺设以及必要的临建设施建设同时实施,当垃圾清理一段后就可进行清淤。这样可提前设备组装时间,开工后 20 天就可出土,有利于工期的提前。河道清淤其机泵与管线都布设在河道区域内,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对周边居民生产、生活基本没有影响。外排加压接力泵和外排输浆管线按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规划位置布设,基本避开了居民密切区与工矿企事业所在地。 对穿越引航道部分的输泥管采用潜管过河,潜管长约 300m。外排输浆管采用钢质管,不会产生跑、冒、漏、滴,对输送区沿线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对沿线居民的行走基本没影响。弃泥库围堰按要求构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