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地基道路不均匀沉降的处理措施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9299104 上传时间:2024-01-2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软土地基道路不均匀沉降的处理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软土地基道路不均匀沉降的处理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软土地基道路不均匀沉降的处理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软土地基道路不均匀沉降的处理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土地基道路不均匀沉降的处理措施(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软土地基道路不均匀沉降的处理措施摘要:在道路的建设过程中,如果遇到软土路基的施工环境,容易出现沉降现 象。为此,基于软土地基的特点,分析了软土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的原因,然后 选取实际工程的软土区域进行软土地基加固试验,结果表明:格栅室筋砂层所带 来的沉降量最低,是防止地基沉降现象的一种较好方法。关键词:软土地基;不均匀沉降;地基加固引言1引言随着公路建设发展,散体材料处理的复合地基不能满足高路堤对地基承载力 和抗剪能力要求,长期对高路堤软土路基处理经验中,常用复合地基有碎石桩复 合地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灰土桩复合地基 等。碎石桩在松散粉土、粉细砂、塑性指数较小密

2、度不大的粉质黏土中效果较好; 而在饱和软黏土、密度大的黏土中效果较差。灰土桩适用于非饱和欠压实的湿陷 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填土地基,处理厚度宜为315m。夯实水泥土桩适用于地 下水位以上粉土、黏性土、素填土和杂填土地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适 用于处理黏性土、粉土、砂土和自重固结已完成的素填土地基。在公路软土路基 中,主要用于解决地基承载力、地基沉降和路堤与地基稳定性问题。2软土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2.1地质结构勘测问题工程地质报告要正确反映土层性质、地下水和土工试验情况,并结合设计要 求,对地基作出评价,对设计和施工提出某些建议。如果地质报告不真实,就会 导致设计人员分析、判断的错误。2.

3、2缺乏完善的设计方案在设计方面也有一些原因。有些建筑物单体太长的,平面图形复杂;有些建 筑物高差和荷载显著不同,地基土的压缩性显著不同,未在适当部位设置沉降缝; 基础刚度或整体刚度不足,不均匀沉降量大,造成下层开裂;设计马虎,计算不 认真,有的未进行计算,照抄其他建筑物的基础和主体设计。2.3缺乏合理的施工程序施工企业在软土地基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期间,还没有制订完善的施工方案, 不能保证工程建设程序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如果地基处理或者施工工序控制不合 理,那么都会导致软土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人员没 有严格按照施工工序进行施工,就会因为后期施工沉降幅度的增加,使得整个工 程出

4、现不均匀沉降的现象。3软土地基加固试验3.1试验方法(1) 地基首先选取某一在建的工程项目,而后选取其中的一段软土区域。规格方面, 该地基总长为320m,所选区域的地势普遍平坦,具有显著的软土性质。土层共 由三层构成,即软沙黏土、松软砂黏土以及砂黏土。(2) 加筋砂垫层设计整个试验区域的堤高不得低于5.0m,但应限制在5.9m范围内,断面形状表 现出明显的坡脚护道式结构,区域路基的宽度标准为13.0m,对应的边坡度维持 在1: 1.25水平;试验区域护道高度为0.9m,宽为1.5m,对应的边坡度应维持在 1: 2.0水平。应当在路堤底层展开防护处理,可以添增筋垫砂,使其厚度达到 0.6m。3.

5、2布置传感器及加筋砂垫层材料(1)布置传感器在引入水压式监测系统后,可以实现对地基结构的实时监测,应当将剖面沉 降管安放至砂垫层最底端。加筋砂层断面类型可以归结为4种,应当设置6个检 测点,每个点之间应保持4m的距离。在对土工格栅进行拉力测试过程中,上层 检测点数量应当为4个,各点之间应保持5m的距离;下层检测点数量应当为6 个,各点之间保持4.5m的距离。(2)加筋砂垫层材料以路基表面为基础,在对其0.8m范围内进行填料时应当优先使用级配碎石; 而后在0.83.0m范围内应当优先使用砾砂土;对于路堤底层而言,应当使用中粗 砂,并确保材料的含泥量控制在3%范围内。土工格栅室的高度应为180mm

6、,所 使用的材料应为具有高密度性质的聚乙烯,并确保其厚度维持在1.5mm水平,对 应的拉伸强度不得低于20MPa,耐开裂时间应当超过1050h。对于单独土工格栅 而言,其对应的材料应为具有单向拉伸性质的聚丙烯,当拉伸力达到20kN/m时 所带来的幅宽应当达到1200mm,并且屈服伸长率不得超过9%4试验结果及数据分析工程进展方面,在2017年3月展开砂垫层的填筑施工,随后一个月填筑路堤 下层,6月对应填筑高度介于0.82.5m范围内;以地基表面为基准,8月份填筑 高度应在其0.8m范围内,而后9月份完成填筑预压土施工,对应的宽度为13.5m, 对应的高度达到2.0m,整体容重达到20kN/m3

7、。此后的12个月里均展开堆载预 压处理,在2018年10月进行预压土堆卸载操作,11月份将工作延展至地表层, 整个施工耗时20个月。4.1地基沉降试验结果分析(1)地基沉降基于土体对应的各类参数(典型的有含水率、容重等)均一致的背景下,选 取了 2017年3月一2018年9月份这一阶段内的数据,结果显示伴随着载荷的增 加,带来的沉降也显著上升,在预压过程中沉降现象逐步趋于稳定,具体的加砂 垫层沉降情况可参见下图1。图14种筋砂层地基沉降比较由图1可知,在初期阶段,随着载荷的不断增加,与之对应的地基沉降也显 著增加,以最初填筑为起点,此后的300d内表现为地基沉降发展阶段,此时伴 随着堆载时间的

8、延长,对应的沉降参数也随之显著增加。(2)格栅拉力基于土体对应的各类参数(典型的有含水率、容重等)均一致的背景下,选 取了 2017年3月一2018年9月份这一阶段内的数据,进而得出该阶段内的格栅 拉力变化规律,具体如图2所示。图24种筋砂层布置格栅拉力变化趋势由图2可知,以开始施工为起点,此后的300d内,伴随着时间的延长,对应的格栅拉力 表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4.2加固施工试验结果分析以2017年4月为起点,以2018年3月为终点,在充分掌握该区间内的试验数据后,可 以为后续阶段(即2018年4月至同年9月)的施工提供参考,并综合使用加筋砂垫层处理 后,可得到对应阶段的地基沉降以及格栅拉力

9、等指标的准确数据。加固后地基沉降分析结果。对地基浅层的加工方式共有4种,具体的类型以及对应的沉 降变化值可以参见表1。表1加固后地基沉降变化值由上述数据可知:在使用4种方式进行加固后,无筋砂层方式所带来的沉降量最为明显, 而格栅室筋砂层所带来的沉降量最低,因此它是防止路堤地基沉降的最佳方法。5结语综上所述,本文基于软土地基中常出现的沉降问题展开相应研究,通过对压缩层内各土 层的参数分析后,获得了地基沉降对应的变形总量。在使用人工合成材料进行加筋砂垫层加 固后,可以显著缓解地基沉降现象,具有显著的参考意义。参考文献:1 陈大豹.软土地基上道路桥梁施工不均匀沉降防治措施研究J.西部交通科技,2018(8): 74-752 张嘉凡,张慧梅.软土地基路基不均匀沉降引起路面结构附加应力J.长安大学学报(自 然科学版),2003, 23(3):21-25.3 毛成杰.软土地基上道路桥梁施工不均匀沉降防治措施分析J.科技与企业, 2013(11):164-164.罗皓天.对软土地基上建筑施工不均匀沉降防治措施的探讨J.黑龙江科学,2014, 5(4):66-6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