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彩花-《落花生》-教学设计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9298054 上传时间:2023-11-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郑彩花-《落花生》-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郑彩花-《落花生》-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郑彩花-《落花生》-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郑彩花-《落花生》-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郑彩花-《落花生》-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郑彩花-《落花生》-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彩花-《落花生》-教学设计(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堂教学设计表填表说明 :本表包括十个部分,请根据课题填写完整。灰色的单元格是提示语,请勿更改或删除。学员根据提示语,填写在对应的空格内。本表自动根据填写的文字内容,扩大表格范围。本次研修自选小课题(请根据本次专业发展的研修主题“运用信息技术组织学生课堂学习活动”,自定一个研修小课题,在下面的单元格中说明所选小课题的内容以及对这个课题的思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学生去探索新的知识、挖掘新的潜能。但是,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要靠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去引导、启动和发展起来的。而现代教育技术有刺激感官的作用,运用媒体,充分利用多种感官实现

2、多渠道信息的传递,加强学生对知识认知的透明度,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消化。小学生天真、稚气, 好奇心强, 喜爱艳丽、动态的景物。在教学新知识时,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 选用适当课件, 配以教师得当的体态、语言,激发学习兴趣。比如我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时,学生对知识的探知欲是十分浓厚的,但极为有限的课本文字、插图,激不起学生过高的学习兴趣,注意力难以集中。导入时我问学生:“你们见过落花生吗?落花生是什么样的?”学生七嘴八舌。我利用形、声、色俱备的教学课件,展示有关图片,让学生观察欣赏。播放课文录音,在极短的时间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从而

3、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接下来,请自选所任教学科学段的一节课或一个单元,按表格要求完成教学设计,要求能够体现出以上所选的小课题方向,重点思考教师如何在课堂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章节名称15落花生学科语文授课班级502班授课时数一课时设计者郑彩花任教的学校汕头市濠江区珠浦第一小学一、本课学习内容概述(简单说明本课的学习内容) 落花生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以“生活中的启示”为主题的一篇精读叙事散文。它真实的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

4、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要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 二、依据标准(摘录最新版课程标准的目标语句)课程标准: 1.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2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综

5、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三、本课学习目标(按最新版课程标准中的目标维度)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本课7个生字、正确读写第10自然段,会用“居然”造句。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段。3、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4、理解课文中深刻含义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5、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学习作者的写法写一写身边的事物。二、过程与方法1、自学

6、生字新词,并用“居然”造句。2、理解课文中的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懂得做人的道理。3、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写写身边的食物。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四、学情分析(分析学生前需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课堂学习行为)1、学生的心理特征:五年级学生有探索欲望,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比较喜欢小组合作学习,喜欢和同学一起交流探究,并能做出自己的判断。但是探究的成果还有待提高。 3、知识结构:学生基本能自己理解课文的内容,但对于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

7、子理解上有 一定的困难。五、学习重点和难点项 目内 容解 决 措 施学习重点 1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2掌握详略得当的写法。1、利用课件的展示,出示句子“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通过朗读、默读、讨论、交流等方式来引导学生理解、体会,懂得做人的道理。2.比较,交流。学习难点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联系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六、使用信息技术情况(描述在课堂上将使用什么样的信息技术)课件七、学生学习活动概述(描述本课中学生将会开展什么样的学习活动)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3、说说

8、哪些部分是详写,哪些部分是略写吗?(认识详略)二、细读课文、重点感悟:1、略学第一自然段。(1)自由读、指名读(2)课文中哪些词语写种花生的经过?这些词语能颠倒吗?为什么?(3)抓住对“居然”理解(什么意思?用在什么情况下?课文为什么要用“居然”呢?练习用“居然”造句。)2、学习“尝花生、议花生”(1)分角色朗读课文,(2)三个人分别说花生的好处是什么?(3)学生根据收集的课外资料补充花生的好处(4)父亲认为花生的好处是什么呢?指名读父亲的话。(5)父亲认为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默读第10自然段,小组讨论,完成表格。花生桃、石榴、苹果位置外表印象(6)所以,父亲仅仅是在说花生吗?父亲希望我们学习

9、花生什么?(再读读父亲说的话,引出“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7)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人也像这花生一样,外表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举例子(清洁工、送报员)(8)作者明白父亲的希望吗?从哪一个句子可以看出,引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理解句子: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体面”什么意思?什么叫“只讲体面”?什么是“有用的人”?(9)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三、总结全文,深化主题:1结合“我”的一段话,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八、教师指导活动概述(描述本课中教师将会针对上述学生活动进行哪些方面的指导)1.通过电脑多媒体课件激

10、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通过多种学习形式,如读一读、议一议,来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感情。 3.用板书来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脉络与写法。九、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方法评价内容(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哪些行为进行评价)学生课堂发言的踊跃程度,语言表达能力,讨论观点的理解深度.评价方法(采用什么样的评价方法)教师表扬,同伴的评价,小组评价十、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本栏为课堂教学设计的重点,应详细阐述)学习阶段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活动信息技术应用评价方法(一)激情导趣,揭示课题1、 出示谜语,猜猜它是哪种植物?2、出示花生的图片,解题1、说说花生的作用。3、思考:为什么叫落花生呢?课件教师表扬集体

11、鼓掌表扬(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根据学生的回答同步板书,帮助整体感知文章脉络。1、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2、思考: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哪些部分是详写,哪些部分是略写?课件教师表扬同伴评价(三)细读课文、重点感悟1、 指导朗读,引导学法2、学生根据收集的课外资料补充花生的好处3、引导理解父亲的话;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并指导朗读1、 自学第一自然段(1)想想课文中哪些词语写种花生的经过?这些词语能颠倒吗?为什么?(2)抓住对“居然”理解什么意思?用在什么情况下?课文为什么要用“居然”呢?练习用“居然”造句。2、学习“尝花生、议

12、花生”(1)分角色朗读课文,(2)三个人分别说花生的好处是什么?(3)学生收集花生的好处(4)父亲认为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小组讨论,完成表格。花生桃、石榴、苹果位置外表印象3、理解句子: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课件教师表扬同伴评价小组评价(四)总结全文,深化主题总结1、结合“我”的一段话,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2、讨论交流:作者为什么以落花生为笔名,文章为什么要用“落花生”做题目?课件教师表扬集体鼓掌表扬(五)总结写法,课外拓展小结写法:1、 课文的详写与略写处理2、“借物喻理”的写法:花生的果实长在泥土里,桃子、石榴、苹果只是根据各自的生长特点将果实挂在枝头,由此,体会到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朴实无华可贵的品质。学习这种是借助花生讲明道理的写法叫“借物喻理”。参与发言课件教师表扬集体鼓掌表扬(六)布置作业布置并简介写法小练笔: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结合生活实际,你从身边的人和事物中领悟到了什么?试着选择一种写一写。课件同伴互评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接上表,上表已经足够填则此表留空)学习阶段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活动信息技术应用评价方法十一、研修反思(说明在以上的教学设计中,哪些地方的设计体现了所选的小课题,哪些环节的设计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反思内容请在校本研讨中汇报)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