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反思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9294394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术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美术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美术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美术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美术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教学反思(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 美 术 教 学 的 反 思 方正县第一中学孔庆春对 美 术 教 学 的 反 思高中美术课欣赏课 中国民间美术上好一节美术课,除了要好好研读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外,我认为首要的是要了解高中生的特点,抓住高中生对艺术欣赏的认识及思维特点,然后在备课环节上多下工夫,认真设计,大量搜集资料,大胆主动创设教学情境,注重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这样才能做到知己知彼,把每一节课都上好 ,讲出特色。 通过中国民间美术这一节课的教学实践,我对上述认识更加肯定。 首先,高中生普遍感到压力很大,学业负担过重,在长期应试教育的思想和考学的双重影响下,高中生习惯性的把美术欣赏课视为副课,休息课,而得不到学生的足够

2、重视,不能正确认识学校开设美术欣赏课的真正用意和目的,这样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其次,由于基础学科学习压力大,高中生不愿意在他们认为对高考无用的学科上花费精力来获取新的知识.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他们不会拒绝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取有趣的新知识。这一点非常重要,是否能够把你所讲的内容很好地寓教于乐,是能否达到预期授课目的的首要环节。 再次,由于高中生课内外阅读量的增加,对于美术欣赏课本中的图片,文字资料大多比较熟悉,因此过多局限于书本知识的美术欣赏对于高中生来说是毫无吸引力的,他们渴望获得书本以外的更多有趣的知识。 在中国民间美术这一课,考虑到学生们的以上诸多问题,我做了一些十分有益的课前准备工作,

3、首先基于课本查阅大量史实资料进一步了解中国美术史上的几大重要发展时期,上网了解与作品密切相关的几个重要人物以及发展概况,同时要通读一些关于本课内容的文学评论。这样均是为了增加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能够找到课本外有益的知识,故事,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知识性。让学生们从历史故事中更好地了解人以及人所处的时代环境,以及人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创造出来的艺术。 此外,美术课不能光高高在上的谈经典,这样会使学生对艺术产生距离感,从而使他们失去对艺术的兴趣。因此,美术更应该接近生活接近学生。由于中国民间美术年画和刺绣等,本身已是时代久远的一种艺术形式,距离感的产生很自然,要做的就是使同学们感受到现代生活中存在的

4、形式以及年画和刺绣、风筝等产生的一种自然性,必然性与其制作的传统手法。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节日活动、祭祀活动中,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和美的观念。它的创作和流传方式是集体的,它与宗教、风俗有密切联系。对此,在讲课之初,我便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的视角出发,以学生自己搜集的形式,引出民间美术的分类及定义,通过同学们的回答反应及整堂课的最终效果能够看出这样做的益处。通过欣赏中国民间美术,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民间美术和民间美术的特点,对我们伟大民族灿烂丰富的民间美术有所了解,增加知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审美能力,培养热爱民间美术的情感。从这一讲来看,根据课堂的实际

5、情况,课堂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教学安排,教学设计,来做一些准备工作是十分科学的。而我们在大多数时候总是在课本里转圈子,打迷糊,这是不是应该改进的地方呢? 答案是肯定的。 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把学习仅仅局限在书本上,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在这种学习观念下,不仅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创造精神,而且会泯灭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影响学生的发展。 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生活相联系,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自

6、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在教学中,我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关注学生的情感,改进教学和组织形式,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创设教学的新境界。面对新课程教学我认为还不能一味追求创新,这样往往会让我们丢掉最根本的目标,美术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美术课堂去学习如何取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只要我们的教学能达到这个目的我认为就是成功的。美术课堂教学首先是让学生去认识美,知道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不美的,这就要求我们把美术鉴赏应作为基础课认真学习,认真领会,特别是教师要把欣赏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从而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形成美术鉴赏能力。在形成一定的美术鉴赏力之后我们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去创造美,运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情感,老师只是起到一个引领方向,协助者这样一个角色。这样就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环境,更有助于启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今后,摆在我们美术教师面前的任务将更加艰巨,在以后的工作中要继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以适应发展中的教育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