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教案Word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9294369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教案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教案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教案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教案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教案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教案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教案Word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 ,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生物第一单元第二章的第一节内容。本节课安排两课时完成。我主要是对第一课时的教学作简要分析说明。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有:生态因素、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等概念;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第一课时,突出概念教学,围绕材料中小麦田里各种生态因素对小麦影响分析。再通过搜集实例,利用多媒体或图片展示,帮助学生了解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密切关系,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生物与环境是统一的整体,建立关爱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最终认识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

2、自己。二、学情分析:通过对第一章学习,学生对什么是生物有一定了解,还没有把生物放到环境中去定位。本节课主要讲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其知识内容不深,自然界中的实例较多,通过演示实例后再进行归纳就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举例说出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举例说出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思考、分析问题等能力。 学会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与相互影响的观点。 培养学生关爱生物,树立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举例说明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关系。难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3、、对资料及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的能力等。五、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和教学相关图片,如:沙漠、草原和森林分布图和小麦田示意图,打斗的北极熊,竹节虫的拟态等图片。六、教学方法联系实际生活法、观察法、讨论法、启发诱导、多媒体、提问法,开展师生互动等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七、教学课时 1课时八、教学过程教 学内 容 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教 学意 图同学们通过对身边的生物进行调查活动后,已知道生物是生活在一定环境中的,同学们还记得生物具有特征吗?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即进入第二章的学习,并提出生物圈的概念。开门见山引入新

4、课,通过问题设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导入新知识的学习。导入新课联系旧知,回答:生物具有特征环境的概念生物圈是由生物和环境组成,从而提出什么是环境?完成教材12页的想一想,议一议问:鱼生活在什么环境中?鱼能离开这种环境吗?鱼即使生物在这种环境中,就能正常生长吗?还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问:环境是不是仅仅指生物生活的地点呢?不是,那什么是环境呢?学生思考、分析归纳出环境的概念环境:不仅仅是指生物生活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了解环境的概念生态因素让学生观察小麦田示意图问:影响小麦正常生长的因素有哪些?讲述:生态因素的概念问:你们能将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吗?分类的依据是什么?教

5、师引导概括:阳光、水、土壤营养物质等是无生命的,称为非生物因素,麦蚜、瓢虫、杂草是有生命的,称为生物因素。观察图并思考,学生找出影响小麦生长因素:阳光、空气、水、土壤、杂草、瓢虫、麦蚜等,并按有无生命对这些因素进行分类:即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让学生了解生态因素的概念和类型。问:小麦田中非生物因素是如何影响小麦正常生长的呢?问:非生物因素对其他植物的生长和分布有没有影响呢?学生展开讨论回答:没有阳光,小麦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温度过低,麦苗生长缓慢。水分过多,小麦易烂根。土壤肥沃,小麦生长好,土壤贫瘠,小麦生长差。让学生了解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展示图片:高山上针叶林和阔

6、叶林分布图,沙漠、草原和森林分布图问:植物的分布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呢?教师引导分析图片,问:在高山上,阔叶林和针叶林分布与海拔高度有什么关系?。热带雨林地区和沙漠、草原 相比,是什么原因使得他们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有那么大的差异?教师讲述:热带雨林地区,水分多,动植物种类繁多,缺水的草原和沙漠,只有少数耐旱的动植物生存问:非生物因素对动物有没有影响呢?这在以后的学习中进行探究。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图片,可知:在高山上,阔叶林分布在海拔较低,温度较高地方,针叶林分布在海拔较高,温度较低地方得出结论:温度和水分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分布。通过分析,让学生认识到非生物因素对植物生长和分布的影响。留下悬念,为下

7、节课做铺垫。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刚才分析了小麦田中非生物因素对小麦生长的影响,而老鼠、麦蚜、杂草、瓢虫等生物因素对小麦生长又有什么影响?这些生物之间又有什么关系?教师引导:影响小麦生长的生物因素间的关系,如:麦蚜与小麦间是寄生关系,麦蚜与瓢虫间是捕食关系,杂草与小麦间是竞争关系。展示:猫捕老鼠,树苗与杂草,足癣与人的脚趾,蛔虫与人体图片,让学生说出他们之间的关系。问:生物与生物之间除了捕食、竞争、寄生关系外,还有什么其他关系吗?展示:蜜蜂群、蚂蚁群、打斗的北极熊图片。问:他们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教师讲述:蚂蚁、蜜蜂共同寻找或搬运食物的故事等,引导分析同种生物之间存在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学生讨论回

8、答小麦田中生物因素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老鼠会破坏麦苗,麦蚜取食小麦茎、叶内汁液,危害小麦生长,杂草与小麦争夺阳光、水、空间等学生看图说出:猫与老鼠间是捕食关系,树苗与杂草间是竞争关系,足癣与人体的脚趾和蛔虫与人体间是寄生关系学生观察、思考、讨论让学生了解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了解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的几种关系:捕食、竞争、寄生关系。让学生理解同种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合作与竞争关系。问:利用刚学过的生物与生物间关系的知识,说出:同种生物之间存在着几种关系?不同种生物之间又存在着几种关系?学生回忆、分析讨论,学生归纳出: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有:竞争、合作关系。不同

9、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有:捕食、竞争、寄生关系。了解生物与生物间的关系分为两种:同种生物间的关系和不同种生物间的关系。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问:生物的生活既受到生物因素的影响,又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那么,生物如何才能生存呢?让学生观教材17页的“资料分析“,并完成教材中相关的讨论讨论:1、骆驼和骆驼刺是怎样适应缺水环境的?2、海豹是怎样适应寒冷的环境的?3、蚯蚓是如何适应环境的? 4 、仙人掌是如何适应干旱的环境的?教师讲述:仙人掌的特点,它的叶退化成刺减少蒸腾散失水分,茎有储水作用,根发达深入地下吸收水分。 5、你们还能举出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吗?展示:竹节虫(拟态)、雷鸟(保护色)、黄蜂(警戒色)等图

10、片生物适应环境是普遍存在的,还是个别现象?问:生物为什么能适应环境?教师引导归纳小结:生物适应环境是因为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或特征。可见,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学生看图和资料,回答: 1、骆驼在炎热的沙漠尿液少,在体温达到46C才出汗。骆驼刺的地下根系非常发达,深入地下,可从地下吸收水分,地上部植株矮小,可减少水分的散失。 2、海豹的皮下脂肪很厚。3、蚯蚓身上有刚毛和黏液,有助于在洞穴中呼吸和运动。学生观图,结合“资料分析”,得出结论:生物适应环境是普遍存在的。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是因为具有适应环境的特点 通过资料分析和实例,让学生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利

11、用图片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扩大学生视野,让学生认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让学生认识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问: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绝对的吗?请举例说明。教师讲述:虽然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又不是绝对的。例如:蛾类结茧固然有利于保护自身,然而,金小蜂正是借助于茧对棉红铃虫的束缚作用,顺利地将卵产到它的体内学生思考、讨论、判断、回答“是”或者“不是”。让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生物对环境的影响问:环境会影响生物生存,生物会不会反过来影响环境呢?让学生观教材中蚯蚓图片,思考:蚯蚓生活在适应的环境中,又是如何影响和改变环境的?教师讲述:蚯蚓以植物枯枝落叶为食,经常在地下钻

12、洞,使土壤疏松,排出的粪便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元素,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利于植物生长。可见,蚯蚓对土壤有松土、肥土作用。问:同学们还知道哪些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展示:1、泥石流、沙尘暴的图片,问,它们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教师小结:沙尘暴、泥石流是人类修建公路、房屋等,大量砍伐树木,使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等造成的。2、人类排放废水、废气的图片,问:这对人类有什么影响?讲述:人类向水中排放废水,使水质发生变化,造成鱼虾等水生生物死亡,人饮用这种水,对其生命健康是有影响的。人类向大气排放废气,使空气受到污染,直接影响人类身体健康,使呼吸系统疾病上升。学生看图、思考、讨论、并试着回答学生观图、讨论、回答 学生观图、讨论、思考过渡作用让学生了解生物对环境的有利影响让学生了解生物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课堂总结 问:生物对环境的影响都是不利的吗?小结: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有:有利和不利影响。 本节课知识点:1、环境影响生物生活、生存。生态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非生物因素:温度、光照、水、土壤等。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2)、生物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环境(3)、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因此,生物与环境是统一的整体。我们应关爱生物,保护环境。其实,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