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测定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9290768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三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测定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实验三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测定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实验三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测定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实验三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测定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实验三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测定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三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测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三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测定(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三-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测定实验三 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测定一、目的要求1、掌握复方片剂中各成分含量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2、掌握复方片剂的分析特点。二、基本原理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中含有对乙酰氨基酚、乙酰水杨酸和咖啡因三种主成分各成分之间性质差异大。乙酰水杨酸为芳酸类药物,具酸性,Ka=327X 10-4, 可用酸量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为芳酰胺类药物,具酰胺基,呈中性,但具潜 在芳伯氨基,可将其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后用重氮化法测定;咖啡因为黄嘌呤类 生物碱,碱性极弱,Kb=0.7X 10-14,不能采用一般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但 可将其与碘发生定量沉淀以后,剩余的碘用硫代硫酸钠滴

2、定从而求得咖啡因的 含量。反应式表示如下:1、乙酰水杨酸的测定原理00HO0C CHNaOHOONa0O CCH3H2O等当点时,由于生成物水杨酸钠的水解,溶液呈微碱性,所以选用碱性区域变 色的指示剂-酚酞。2、对乙酰氨基酚的测定原理3、咖啡因的测定原理OI2(剩余)+2Na2S2O3CHH3CH3+ 2I+KI+H2SO4NCH3HI I4+KHSO42NaI+Na2S4O6三、实验方法取本品 20片,精密称定,研细备用。(一)乙酰水杨酸的含量测定药典规定每片检品中含乙酰水杨酸应为0.219 g0242 go精密称取上述细粉适量(约相当于乙酰水杨酸0.4g),置分液漏斗中,加水 15ml,摇

3、匀,用氯仿振摇提取4次(20 ml,10 ml,10 ml,10ml),提取氯仿液 用同一分水10ml洗涤,合并氯仿洗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中性乙醇(对酚 酞指示液显中性)20ml溶解后,加酚酞指示液3滴,用0.1mol/L氢氧化钠液滴 定,即得。每1ml 0.1mol/L氢氧化钠液相当于1802mg的(904。按下式计算每片含乙酰水杨酸的克数g /片=T V f x WW平均片重称样量其中:T为滴定度;V消耗滴定液体积;f-为滴定液浓度校正因子酚狀指示液 取酚旣1,加乙輕100ml使溶解,即得“变色范围31D.CK无色*红人(二)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测定药典规定每片检品中含对乙酰氨基酚应为0

4、.120 g0.132 go精密称取上述细粉适量(约相当于对乙酰氨基酚0.25 g),置锥形瓶中,加 稀硫酸25 ml,缓缓加热回流60分钟,冷却至室温,将析出的水杨酸滤过,滤 渣与锥形瓶用盐酸液(1-2)40ml,分数次洗涤,每次5m1,合并滤液与洗液,加 溴化钾3g溶解后,将滴定管的尖端插入液面下约2/3处,在不低于20C的温度 下,用 0.lmol/L 亚硝酸钠液迅速滴定,随滴随搅拌,至近终点时,将滴定管尖 端提出液面,用少量的水将尖端洗涤,洗液并入溶液中继续缓缓滴定,至用细 玻棒蘸取溶液少许,划过涂有含锌碘化钾淀粉指示液的白瓷板上,即显蓝色的 条痕,停止滴定, 5分钟后再蘸取少许,划过

5、一次,如仍显蓝色的条痕,即达终 点。每lml的0.l mol/L亚硝酸钠液相当于15.12mg的C8H9NO2o按下式计算每片含对乙酰氨基酚的克数:M0.01512 x Vg /片= f x平均片重=01 x WWW平均片重称称样量式中:M 为亚硝酸钠液的实际浓度,0.1为亚硝酸钠液的理论浓度NaNO2含锌碘化钾淀粉擋示液取水lOOmL加确化钟籀液(#亠20)5ml与氮化锌溶(1 5)101111,煮沸加症粉屈悬被 (取可落性淀粉酒加水引)询搅匀制成几随加糙搅拌,绷缮 盍沸2分钟。放挣,耶得本液应在原处密闭保存(三)咖啡因的含量测定药典规定每片检品中含咖啡因应为27031.5mgo精密称取上述

6、细粉适量(约相当于咖啡因50mg),加稀硫酸5ml,振摇数分 钟使咖啡因溶解,滤过,滤液置50ml容量瓶中,滤器与滤渣用水洗涤三次,每 次5m1,合并滤液与洗液,精密加0l mol/L碘液25 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 匀,在约25C避光放置15分钟,摇匀,滤过,弃去初滤液,精密量取续滤液 25m1置碘量瓶中,用0.05mol/L硫代硫酸钠液滴定,至近终点时,加淀粉指示 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即得。每lml的0.1mol/L 碘液相当于 5.305 mg 的 C8H10N4O2 H2Oo平均片重x 20x W平均片重按下式计算每片含咖啡因的mg数W称样量-V )

7、M 空样Na S 0,223W称样量碼硫酸 取硫酸阳現,加水郵释至iQogmh即得“本液 含应为淀粉指示液 取可落性淀粉0爲I加水3ml搅匀后.缓 缓倾人 烦口1沸水中-隅抑随推拌胡米续鳶沸2分钟*放冷十倾 取层清液,即得爲本癥应临用新制四、预习提要1. 采用三种方法分别测定乙酰水杨酸、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含量的原理及有关问 题讨论。2. 测定乙酰水杨酸、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时,各自的取样量如何计算?3. 画出乙酰水杨酸提取及洗涤的装置草图。4. 画出对乙酰氨基酚水解回流的装置草图及滴定装置图。5. 测定乙酰水杨酸时,加入中性乙醇的作用是什么?如何配制?6. 测定乙酰水杨酸时,为什么要提取?7

8、测定对乙酰氨基酚时,加入KBr的作用是什么?如何控制到达近终点的一次滴 定量?8. 外指示剂指示终点的原理、方法及缺点。如何尽可能克服这一缺点?9. 咖啡因能否采用一般含氮碱的方法测定之,为什么?10. 咖啡因含量测定时,为什么要在滴定近终点时才加入淀粉指示液?过早加入会 出现什么现象?如何掌握近终点?11测定过程中如何防止碘厲)的挥发?12. 计算三成份测定时的滴定度。13. 请比较乙酰水杨酸的中国药典法即直接酸量法 (原料)和两步滴定法 (片剂) 与本法提取酸量法的优缺点。附: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处方乙酚水杨酸230 g对乙酰氨基酚126 g咖啡因30 g制成1000片实验指导复方对乙酰氨基

9、酚片为一复方制剂。所谓复方制剂指含有二种或二种以 上主成份的制剂。在分析复方制剂时,既应考虑赋形剂等附加成份的影响,又 要考虑主成份之间的相互影响。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中含有三种主成份,乙酰 水杨酸、对乙酰氨基酚和咖啡因 。乙酰水杨酸为酸性,对乙酰氨基酚为中性, 含潜在芳伯氨基,咖啡因为弱生物碱。由于性质差异大,可以采用酸量法、水 解后重氮化法、碘量法分别测定三者的含量,相互之间互不干扰。通过本实验, 应掌握复方制剂分析的特点及三种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技能。一、乙酰水杨酸的含量测定(一)提取酸量法乙酰水杨酸为酸性物质,采用酸量法测定时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对它无 干扰,但是处方中加入酒石酸或枸椽酸为稳

10、定剂影响测定,故用氯仿提取以消 除稳定剂的影响。由于乙酰水杨酸易水解成水杨酸和醋酸,要多消耗氢氧化钠,所以应在中性乙醇中进行分析,并控制滴定温度在515C,以防水解。(二)操作要点与技能训练本实验进一步加强提取分离的技能训练。1. 片剂的取样方法(1)取样量计算W胆W取样量 0.23 平均片重(2)粉末制备及称量取 15 片或 20 片置称量纸或干燥洁净的小烧怀 (预先称重)里精密称重 (求 得平均片重),置研钵中研细,不允许有大颗粒存在。按取样量的 10%为范围精密称定粉末量。2. 定量提取检查分液漏斗并检漏在提取前,首先要检查分液漏斗,注意漏斗塞及活塞是否严密、配套,尤 其要注意上口活塞边

11、上有无放气的小孔。然后用少量提取溶剂振摇,检漏。活 塞用甘油淀粉糊润滑,因为与活塞直接接触的是与水不溶的有机溶剂氯仿。 振摇方法参见实验三有关内容。如有少量液体冲至漏斗玻管部分,应用少量氯仿冲 洗使之回入漏斗中。如果上口活塞有放气孔,只需将两孔对齐即可放气,然后 错开两孔,再轻轻旋摇或振摇。分层将分液漏斗置分液漏斗架上,静置待分层后,打开玻塞 (或对齐上口小孔), 用少量水冲洗玻塞瓶口。旋转活塞,缓缓放出下层液至接收器中 (如下层液体需 进一步用溶剂提取或洗涤时,可用另一分液漏斗接收之)。因尽量将两相恰好分 离。分得的两相必要时可经过过滤或洗涤。提取次数及用量提取4次,氯仿用量依次为 20 m

12、1, 10 m1, 10 m1, 10 m1。 提取及洗涤方法a. 提取洗涤过程中,不能让水层长时间地接触活塞部分,以免甘油淀粉 糊被溶解而发生渗漏。b. 每次提取液都置第 2只分液漏斗经同一份水洗涤,洗涤液收集入锥形瓶, 并合并洗涤液。即经过四次提取,四次洗涤,然后将 4次提取-洗涤液合并入同 一锥形瓶中。3. 蒸除溶剂在水浴上蒸馏回收,蒸馏所得氯仿液应收集于磨口锥形瓶中,不能敞口蒸 馏或敞口接收馏液。4. 所加中性乙醇,是用酚酞为指示剂调配的。5滴定温度控制在515C,终点粉红色应保持30秒不褪。二、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测定(一) 解释两个问题l. 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粉的水解对乙酰氨基酚、阿

13、斯匹林在酸性中水解,生成的产物有对氨基酚2. 水解水而沉淀析出。2加入KBr的作用在盐酸条件下,重氮化反应过程为:NaNO2 十 HClHNO2+NaClHNO2 十 HClf NOCl 十 H2OMNH2 VT1- A厂N。匚 Ar n=NOH 加一N=N NCl-反应速度取决于慢反应的一步即第一步。根据质量作用定律,反应速度 =KAr一 NHJNO+,亦即增大Ar 一 NH2和NO+的浓度,都能加速反应。由于反应物吃 _ oh是一个具斥电子基的化合物,所以使氮上电子云密度增大,碱性 增强,成盐性增强,游离原形浓度下降,会使反应速度下降。为了加快反应速 度,那么势必要增加另一个反应物NO+的

14、浓度,为此在溶液中加入KBr,KBr+HClHBr+KClHBr+HNO2TOBr+ H2O产生NOBr的平衡常数比产生NOCl的平衡常数要大300 倍,亦即加入KBr 后, 溶液中NO+的浓度大大增加了,从而有效地增加了反应速度。(二)操作要点及技能训练水解完全是本实验的关键。如果水解不完全,轻者含量偏低,重者致使快 速滴定失效。为确保水解完全,应在直火上(2000瓦电炉)加热回流 40分钟,若 用 3000 瓦以上的电炉,则应加石棉网,以免加热太猛烈使回流液冲出。3. 滤过及滤渣洗涤(1)在此条件下对乙酰氨基酚水解产物对氨基酚溶于稀硫酸中,而乙酰水杨酸的水解产物水杨酸不溶于酸而析出。将回流

15、液放冷至室温或用自来水冲洗外 瓶壁使之冷却,冷却过程中轻轻旋摇,以生成有利于过滤的大针形结晶。(2) 过滤时可采用上倾法过滤,即将上层液体置入漏斗,滤渣及锥形瓶用盐 酸液(1-2)40m1分数次洗涤,仍用上倾法过滤并将洗液并入滤液中,以免样品 损失。4. 滴定(1) 在 200 或 250m1 的烧杯中进行,烧怀置搅拌器上,在烧杯中加搅拌子一粒 或二粒。(2) 在酸式滴定管前加一小段滴管,用乳胶管连接。(3) 按下限预先计算近终点加入量。(4) 将滴定管尖端插入液面下约2/3处,不低于20C的温度下,用0.lmol/L亚 硝酸钠液迅速滴定,边滴边搅拌。当滴至按下限计理论量前12m1,即至 近终点时,将滴定管尖端提出液面;并用少量水将尖端上的样液洗净并入。(5) 此时,应缓缓滴定,逐滴滴入并不断搅拌,因为这个反应为分子反应,尤其 是近终点时反应物浓度小,速度更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