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成本控制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9287557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237.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成本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财务成本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财务成本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财务成本控制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财务成本控制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成本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成本控制(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财务成本控制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本章,你应该能够:1. 了解财务控制的含义、原则和类别;2. 了解成本控制的程序和方法;3. 掌握目标成本控制法、定额成本控制法和标准成本控制法4. 理解现金流量控制的原理。第一节 财务控制概述一、财务控制的意义与特征财务控制是指按照一定的程序与方法,确保企业及其内部机构和 人员全面落实和实现财务预算的过程。财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 成部分,是内部控制的核心,是内部控制在资金和价值方面的体现。财务控制系统具有以下特征:1采用价值形式控制手段。财务控制以实现财务预算为目标,而 财务预算所包括的现金预算、预计利润表和预计资产负债表都是以价 值形式予以反映的,所以财务

2、控制必须借助价值手段进行。2以综合经济业务为控制对象。财务控制以价值为手段,可以将 不同岗位、部门和层次的经济业务综合起来进行控制。3以控制日常现金流量为主要内容。由于日常的财务活动过程表 现为组织现金流量的过程,因此,控制现金流量成为日常财务控制的 主要内容。在财务控制过程中要以现金预算为依据,通过编制现金流 量表来考核评价现金流量的运行状况。二、财务控制的基本原则 财务控制的基本原则包括: 1目的性原则。财务控制作为一种财务管理职能,必须具有明确 的目的性,为企业理财目标服务。2充分性原则。财务控制的手段对于目标而言应当是充分的,应 当足以保证目标的实现。3及时性原则。财务控制的及时性要求

3、及时发现偏差,并能及时 采取措施加以纠正。4认同性原则。财务控制的目标、标准和措施必须为相关人士所 认同。5经济性原则。财务控制的手段应当是必要的,其产生的价值应 当大于所耗的费用。6客观性原则。管理者对绩效的评价应当客观公正,防止主观片 面。7灵活性原则。财务控制应当含有足够灵活的要素,以便在出现 任何失常情况下,都能保持对运行过程的控制,不受环境变化、计划 疏忽、计划变更的影响。8适应性原则。财务控制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应与组织结构中的 职位相适应。9协调性原则。财务控制的各种手段在功能、作用、方法和范围 方面不能相互制约,而应相互配合,在单位内部形成合力,产生协同 效应。10简明性原则。控

4、制目标应当明确,控制措施与规章制度应当 简明易懂,易为执行者所理解和接受。三、财务控制的种类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标志对财务控制进行分类。1按照财务控制的内容,可分为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两类。一般 控制,是指对企业财务活动赖以进行的内部环境所实施的总体控制, 包括组织控制、人员控制、财务预算、业绩评价、财务记录等项内容; 应用控制,是指作用于企业财务活动的具体控制,包括业务处理程序 中的批准与授权、审核与复核以及为保证资产安全而采取的限制措施 等项控制。2按照财务控制的功能,可分为预防性控制、侦查性控制、纠正 性控制、指导性控制和补偿性控制。预防性控制,是指为防范风险、 错弊和非法行为的发生,或减少

5、其发生机会所进行的控制;侦查性控 制,是指为了及时识别已经存在的风险、已经发生的错弊和非法行为, 或增强识别能力所进行的控制;纠正性控制是对那些通过侦查性控制 查出来的问题所进行的调整和纠正;指导性控制是为了实现有利结果 而进行的控制;补偿性控制是针对某些环节的不足或缺陷而采取的控 制措施。3按照财务控制的时序,可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三类。事前控制,是指企业为防止财务资源在质和量上发生偏差,而 在行为发生之前所实施的控制;事中控制,是指财务活动发生过程中 所进行的控制;事后控制,是指对财务活动的结果所进行的分析、评 价。4按照实施控制的主体,可分为出资者财务控制、经营者财务控 制

6、和财务部门的财务控制。出资者财务控制是为了实现其资本保全和 资本增值目标而对经营者的财务收支活动进行的控制,如对成本开支 范围和标准的规定等。经营者财务控制是为了实现财务预算目标而对 企业及各责任中心的财务收支活动所进行的控制,这种控制是通过经 营者制定财务决策目标,并促使这些目标得到贯彻执行来实现的。如 企业的筹资、投资、资产运用、成本支出决策及其执行等。财务部门 的财务控制是财务部门为了有效地组织现金流动,通过编制现金预算, 执行现金预算,对企业日常财务活动所进行的控制。如对各项货币资 金用途的审查等。通常认为出资者财务控制是一种外部控制,而经营 者和财务部门的财务控制是一种内部控制。5按

7、照控制的依据,可分为预算控制和制度控制。预算控制是指 以财务预算为依据,对预算执行主体的财务收支活动进行监督、调整 的一种控制形式。预算表明了其执行主体的责任和奋斗目标,规定了 预算执行主体的行为。制度控制是指通过制定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并 以此为依据约束企业和各责任中心财务收支活动的一种控制形式。制 度控制通常规定只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与预算控制相比较,制度 控制具有防护性的特征,而预算控制主要具有激励性的特征。6按照控制的对象,可分为收支控制和现金控制。收支控制,是 对企业和各责任中心的财务收入活动和财务支出活动所进行的控制。 控制财务收入活动,旨在提高收入;控制财务支出活动,旨在降低成

8、本,减少支出;收支控制的根本目标,就是实现利润最大化。现金控 制是对企业和各责任中心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活动所进行的控制。 由于企业财务会计采取权责发生制,导致利润不等于现金净流入,所 以,对现金有必要单独控制。现金控制应力求实现现金流入流出的基 本平衡,既要防止因现金短缺而可能出现的支付危机,也要防止因现 金沉淀而可能出现的机会成本增加。7按照控制的手段,可分为定额控制和定率控制,也可称为绝对 控制和相对控制。定额控制是指对企业和责任中心采用绝对额指标进 行控制。一般而言,对激励性指标确定最低控制标准,对约束性指标 确定最高控制标准。定率控制是指对企业和责任中心采用相对比率指 标进行控制。一

9、般而言,定率控制具有投入与产出对比、开源与节流 并重的特征。比较而言,定额控制没有弹性,定率控制具有弹性。四、财务控制的方法财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财务控制要以消除隐患、 防范风险、规范经营、提高效率为宗旨,建立全方位的财务控制体系 和多元的财务监控措施。全方位的财务控制,是指财务控制必须渗透到企业的法人治理结 构与组织管理的各个层次、生产业务全过程、各个经营环节,覆盖企 业所有的部门、岗位和员工。多元的财务监控措施,是指既有事后的监控措施,更有事前、事 中的监控手段、策略;既有约束手段,也有激励的安排;既有财务上 资金流量、存量预算指标的设定、会计报告反馈信息的跟踪,也有人 事委派

10、、生产经营一体化、转移价格、资金融通的策略。第二节 成本控制一、成本控制概述(一)成本控制的意义成本控制是根据预定的成本目标,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劳动 耗费进行约束和调节,发现偏差,纠正偏差,以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 促使成本不断降低。成本控制在现代成本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1成本控制是现代成本管理的核心现代成本管理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核算、 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环节。从管理的时序看,成本预测 决策和计划属于事前成本管理,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属于事中成本管 理,而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属于事后成本管理。在这里,成本预测、 决策和计划为成本控制提供依据,成本核算为成本控制提供反

11、馈信息 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则反映了成本控制的结果。由此可见,成本控制 是成本管理的核心内容。2成本控制是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所谓经济效益就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劳动消耗与劳动成果之间 的对比。只有以最小的劳动消耗实现最大的劳动成果,才能获得最佳 的经济效益。成本是劳动消耗的具体表现形式,降低成本是实现经济 效益的重要基础。要降低成本,必须加强成本管理,其中的一项重要 内容是强化成本控制。因为成本控制实际上是对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 的一切耗费进行约束和调节,使其朝着预定的成本目标发展,促使企 业不断降低成本。显然,如果成本控制不力,成本目标就不能实现, 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也就无从谈起

12、。3成本控制是加强整个宏观经济控制的重要基础 成本控制是整个宏观经济控制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在整个宏 观经济控制中起着基础性作用。成本控制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 宏观经济控制的效果。长期以来,我国企业成本普遍存在着失控现象。 由于成本失控,一方面造成企业损失浪费日趋严重,成本不断上升, 经济效益下降,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失调,另一方面也导致了物价失控 呈现出“成本上升物价上涨成本再度上升”的恶性循环,进 而影响整个宏观经济的控制。面对严峻的现实,必须清楚地意识到成 本控制在整个宏观经济控制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系统的成本控制意 识,强化成本控制,才能为加强整个宏观经济控制奠定重要的基础。(二)成

13、本控制的原则 成本控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下面是成本控制的一般原则: 1系统性原则 成本控制是一个经济控制系统,这个系统要对成本实施有效控制 必须遵循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要求成本控制做到事事有人管,处 处有控制,人人有责任。因此,成本控制既要有纵向控制,又要有横 向控制,既要有总指标控制又要有分指标控制,既要有前馈控制也要 有反馈控制,既要有控制的组织体系又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从而形 成上下左右、纵横交错的全员成本控制网络体系。成本控制只有遵循 系统性原则,讲求系统的一致性,才能使成本控制行为与成本控制目 标相协调,从而实现成本控制的总目标。2效益性原则任何系统的控制都要讲求效益。效益性不仅是

14、系统追求的目标, 而且也是评价系统有效性的重要标准。成本控制遵循效益性原则,要 求成本控制指标的确定、成本控制方法的选择、成本控制组织体系的 建立,都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着眼点。凡是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的成 本行为都要积极地给予激励、促进和支持,凡是不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的成本行为,都应予以调节、约束和限制,从而引导企业精打细算, 增产节约,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3例外管理原则例外管理是指企业管理人员对于控制标准以内的问题,不必事无 巨细,逐项控制,而应将注意力集中在成本实际值脱离成本目标值差 异的例外事项上。所谓“例外事项”,一般有以下情况:一是成本差异 额较大的事项,二是经常出现差异额的事项;

15、三是可避免原因引起的 性质严重的事项,四是影响企业决策的事项。对于这些例外事项,成 本控制人员必须实行重点控制。成本控制遵循例外管理原则有利于将 管理人员从繁琐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力量抓住主要矛盾,从 而提高控制效率。(三)成本控制的程序与方法1成本控制的程序 成本控制的程序一般分为制定标准、执行标准和检查考评三个步 骤。(1)制定标准。这属于事前控制。制定标准就是确定生产过程各 阶段、各部门、各环节的成本费用标准、目标、预算或定额。对各种 资源消耗和各项费用开支规定数量界限,作为衡量实际消耗和支出是 否合理的依据。成本控制标准包括目标成本、费用预算、材料定额、 工时定额、工序成本、零件

16、成本、责任成本等等。(2)执行标准。这属于过程控制或事中控制。即在生产过程中根 据预定的标准控制各项消耗和支出,随时发现节约还是超支,并预测 其发展趋势,采取措施,把差异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执行过程控制, 主要依靠成本信息的及时反馈和数据的统计分析,建立严格的责任制, 实行全员控制和全过程控制。(3)检查考评。这属于事后控制。即阶段性地集中查找和分析产 生成本差异的原因,判明责任归属,对成本目标和标准的执行情况作 出考核评价,奖优罚劣,并采取措施,防止不利因素重复发生,总结 和推广经验,为修订标准提供可靠的参数,把成本控制的科学方法标 准化。以上三个步骤相互联系,循环往复,构成成本控制循环。每一次 循环,成本控制标准都应有所改善,成本控制手段也更加科学。2成本控制的方法成本控制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