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实践活动方案范本(三篇)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9286220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科学实践活动方案范本(三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幼儿园科学实践活动方案范本(三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幼儿园科学实践活动方案范本(三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幼儿园科学实践活动方案范本(三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幼儿园科学实践活动方案范本(三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科学实践活动方案范本(三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科学实践活动方案范本(三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科学实践活动方案范本活动目标1、认识蜗牛,初步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2、萌发对事物的探究兴趣。活动准备1、蜗牛图片2、放大镜等活动过程一、认识蜗牛1、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1)蜗牛的身体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讨论。教师小结:蜗牛的背上有壳,像小房子,它的壳是一圈一圈的。(2)蜗牛的头上有什么?让幼儿知道,蜗牛的头上有两根细细的脚,叫触角。(3)蜗牛的眼睛长在哪里呢?告诉幼儿蜗牛的眼睛就长在触角上。(4)蜗牛是怎样走路的呢?它有脚吗?2、让幼儿自由讨论:蜗牛有没有脚教师讲解,蜗牛有脚的,你知道为什么看不到蜗牛的脚吗?二、观察蜗牛的脚教师:蜗牛到底有没有脚,让我们一起去找找,仔细地看一

2、下。通过观察,幼儿发现蜗牛真的有脚,而且是一只脚,就像鞋底一样。三、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1、蜗牛爬行。你们知道蜗牛走过的地方会留下什么?教师:你们看,小蜗牛在爬的时候身体在蠕动,它的腹部就会分泌出这种白色的沾液,看上去就像白线一样。原来蜗牛是靠身体蠕动来爬行的,它分泌这种白色的沾液,是为了让身体更润滑,这样在爬行的时候就不会擦伤皮肤了,而且前进的更快。2、交流蜗牛的生活习性(1)在什么季节我们可以看到蜗牛?(2)最近你看到过蜗牛吗?为什么?交流后让幼儿知道,蜗牛不但要冬眠,还要夏眠。四、探索知识螺蛳,跟蜗牛相比,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的地方?幼儿园科学实践活动方案范本(二)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探索动物

3、尾巴奥秘的兴趣,培养幼儿喜爱动物的美好情感。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探究学习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3、引导幼儿进一步认识各种动物尾巴的外形和作用。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物质准备:“有趣的尾巴”多媒体课件,“谁的尾巴看”音乐磁带、录音机,“动物尾巴作用”录像,与动物有关的图书、图片、毛绒玩具和自制找尾巴转筒玩具,自制动物尾巴、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精神准备:学习歌表演谁的尾巴看,活动前请幼儿家长帮助幼儿搜集关于动物尾巴的图片、录像、图书等各种资料,鼓励幼儿去观察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探索动物尾巴的作用。活动重难点重点:通过了解动物尾巴的外

4、形和作用,激发幼儿运用各种学习方法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运用资料搜集法、讨论法与游戏法突破。难点:能够把关于动物尾巴的零散的知识形成系统的认知,运用启发提问法、课件突破。活动过程一、导入:带领幼儿做“谁的尾巴看”的歌表演,轻松地导入课题。师幼谈话:歌曲里都唱了谁?都唱了动物的什么?那咱们今天就来谈谈动物的尾巴吧?二、展开:1、引导幼儿与各种关于动物的观察操作材料进行互动,从中初步探索发现动物尾巴的外形和作用。(1)幼儿在图片、图书、毛绒玩具、滚筒拼图玩具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动物去观察、思考、讲述、看看动物的尾巴长得什么样,都有什么本领。(2)大家共同交流探索结果。提问:你选的动物尾巴长得什么样

5、?有什么本领?(3)教师进行过渡性小结:动物们的尾巴有的长,有的短,有的粗,有的粗,有的细,还有的像把伞呢!可真有趣啊!咱们就来玩个猜尾巴的游戏吧。2、引导幼儿与课件互动,在游戏中进一步认识各种动物的尾巴,激发幼儿喜爱动物的美好情感。(1)做课件互动游戏“谁的尾巴”、“尾巴哪去了”、“尾巴错了”,进一步了解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2)小结(过渡):咱们小朋友可真能干!帮尾巴找到了主人,也帮动物找到了它的尾巴。还知道不能给动物安错尾巴,因为尾巴对每种动物的生存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动物的尾巴到底都有什么作用呢?3、引导幼儿观看动物世界录像,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作用,关于动物尾巴的零散的知识形成系统

6、的认知。(1)播放动物尾巴作用录像,请幼儿观看并讲述各种动物尾巴的作用。(2)师小结:动物世界可真奇妙,动物的尾巴不仅长得各种各样,而且还有很大的用处。有的动物尾巴能保持平衡,就像:猎豹等;有的动物的尾巴能驱赶蚊虫、保护自己,就像小马等;有的动物尾巴能支撑身体,就像啄木鸟等;还有的动物尾巴能使它前进,控制方向,就像金鱼等。三、结束:请幼儿自选动物的尾巴和相应头饰,扮演小动物,玩“找朋友”的游戏,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动物尾巴的探索兴趣。幼儿园科学实践活动方案范本(三)活动目标1.探索“水中的宝贝”的各种办法,引导幼儿多动脑,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2.激发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3.通过实验初步感知大

7、气压的存在和力量。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活动准备1.瓷盘、蜡烛、大号玻璃杯、颜色水、小号弹珠,戒指,耳环、打火机等。2.镊子、夹子、小勺、叉子、筷子等若干。3.狐狸手偶一个、录音机、磁带。活动过程1.用手偶进行表演,激发幼儿兴趣。师:“我是狐狸大婶,看我长得多漂亮呀!我是世界上最神气的狐狸,因为我有许多戒指.耳环等首饰、宝贝。唉,可是现在我很伤心。因为昨天夜里下了一场大雨,地上到处是水,刚才我走路不小心,把我的许多宝贝都掉到水里去了,怎么找也找不到.小朋友们:你们能帮我找找吗?”2.出示盘子,请幼儿观察

8、瓷盘里都有什么(中间有根站着的蜡烛和蓝颜色水)。师:“狐狸大婶的宝贝都在水里面,小朋友想想办法,看怎么帮狐狸大婶把宝贝弄出来?但是(语气加重)手不准碰到水。”幼儿互相讨论,商量解决办法。3.出示工具试探解决的办法。师:“小朋友很聪明,想了那么多好办法。今天老师准备了一些工具,说说它们都叫什么名字?”(叉子、小勺。夹子、筷子等。)让幼儿动手试一试,用哪种工具(要提醒幼儿别把蜡烛碰倒了)。教师巡回指导,注意发现幼儿有创意的行为。请几位幼儿将自己探宝的办法表演给大家看,并说说谁的办法。4.出示大号玻璃杯,引导幼儿感受科学实验的奇妙。师:“小朋友真能干,想出了很多办法。那么,怎么才能知道宝贝都捞出来了

9、呢?”幼儿讨论片刻。师:“老师也想出了一个办法,你们帮老师来试一试这个办法好不,好?”,老师点燃蜡烛,把玻璃杯轻轻罩在燃烧的蜡烛上火苗越大,效果越佳),让幼儿仔细看发生了什么:蜡烛慢慢熄灭,彩色水进入杯子内,盘子里的水逐渐干了。这时,宝贝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很小的“珍珠”也能用手拿出来。请幼儿再操作一遍,要求幼儿仔细观察,火是怎样熄灭的,水是怎样进入杯子的。教师巡回指导,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成实验,要让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5.提出疑问,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求知的欲望。师:“真是太奇妙了,水怎么会像变魔术似地一下就钻入杯子里呢?小朋友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幼:想。)老师也想知道。这样吧,今天你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实验,找出答案;咱们下次实验课再一起揭开这个谜好吗?”(幼:好。)6.做律动“转转、想想”。师:“今天狐狸大婶太高兴了,她丢失的首饰、宝贝都被聪明能干的小朋友找了回来。现在,请小朋友把捞出来的宝贝送给狐狸大婶吧。”然后,随音乐和狐狸大婶一起做律动“转转、想想”,结束活动。第2页共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