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9285066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5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第1 课时教 学 目 标知识目标1识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2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3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4.简述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能力目标1通过图片、照片、视频、课件使学生形象地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学生通过构建模型,清晰地理解负反馈调节和自我调节能力。情感态度 和价值观目标1认冋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关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 影响。2.通过对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关系的学习,确立辩证统 的 思想。重点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难点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区别及相互联系。知识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抵抗力稳定性和恢

2、复力稳定性的内涵。考试点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能力点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自主探究点概括出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含义易错易混点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区别及相互联系。训练点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区别及相互联系。拓展点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教法与学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二段六步”教学模式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创设 复习引入目标导学一、导入:出示图片,提出问题1. 少量砍伐森林中的树木,为什么森林的结构 和功能不会破坏?2. 草原上适量放牧,为什么草原不至于破坏?3. 适度捕捉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为什么不会导 致种群

3、严重减小,更不会灭绝?这些冋题的解决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密切相 关。二、展示学习目标并进行解读课件展示:1.识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2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3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4. 简述提咼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思考,并尝试 回答。阅读学习目标设疑激趣 味,明确学 习内容。自主学习师生互动 讲练结合 交流展示三、出示“自学指导”引导学生自学指导学生结合“导学案”上“自学提纲”部分,阅读教材109-111页,并完成相关内容。四、合作交流、展示,教师疑难点拨组织小组进行合作讨论。各组选派代表展示自学成果,教师对疑难问题进行点拨,并适 当拓展。(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概念(1)

4、 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或自身和 相对稳定的能力叫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扩展(2)要点 生态系统必须发展到成熟阶段;(此时,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类群齐全,能量的输入输出保持稳定,物质的输入和输出相对 平衡。) 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稳定;结构稳定:动植物的数量及种类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保持相对稳定;功能稳定: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相对稳定。 生态系统稳态是一种相对的稳定,生态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处于一定的动态变化之中。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生态系统维持正常生态平衡的能力,主要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过渡:生态系统为什么能维持相对稳定?生态 系统的稳定性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 能力。(二)生态系统的

5、自我调节能力师:那什么是自我调节能力呢?我们先来看课本中的两个实例:自学教材内 容,完成“自 学提纲”相关 内容学生代表回答。培养学生自 主学习获取 知识的能 力。补充相关内 容使学生明 确概念的范 畴。师牛互动 讲练结合 交流展示师生互动 讲练结合 交流展示河流:河流受到轻微污染时,可通过、思考、讨论得 出“负反馈” 现象并通过举 例感知“负反 馈”现象常见。通过举例帮 助学生深刻 理解负反 馈。和很快消除污染,河流中生物种类与数量受到严重影响。森林:当害虫数量增加时,食虫鸟由于食物 丰富,这样害虫种群数量就会受到抑制。引出负反馈调节,那什么是负反馈调节?它的 作用是什么?它调节的对象又是什

6、么呢? 思考与讨论:用文字、箭头,构建一个食虫鸟 种群与害虫种群之间负反馈调节的概念模型。 找学生代表到黑板展示。点拨:在生物群落内部所有的捕食者和被捕食者 都存在着这种关系。那除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 负反馈调节外,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有没有这 种关系呢?(举例说明:森林局部大火过后,植物数量少 了。但是,土壤中的养料增多了,植物的种子 就能获得更好的养料、水、阳光等等,快速长 成新的植株,使数量保持相对稳定。)1负反馈调节过渡:负反馈调节非常关键,它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学生思考讨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呢?是不是无限大的呢?(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

7、力的大小与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多少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 关。一个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多,结构越复杂,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途径越复杂,这个生态 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2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3自我调节能力有限度: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 力是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师牛互动 讲练结合 交流展示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难以恢复。图片展示黄土高原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多媒体展示资料1.话说乾隆下江南时,到了苏州。苏州 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豕。看到水乡人豕上 游淘米洗菜,下游洗澡洗衣,可是即便如此, 水仍然很清澈。这番景象让乾隆大为惊奇。思考、讨论1. 水乡人在河流中淘米洗菜、洗澡洗衣

8、,河水 为何仍能保持清澈?(存在抵抗力稳定性)资料2.可是,他也发现苏州虎丘外围的河流被 众多染坊流出的废水污染得肮脏不堪、臭气熏 天,于是他立即下令严禁商贾平民在虎丘一带 开设染坊。迫于官府的法令,虎丘一带原有的 数十家染坊不得不搬迁至远离虎丘的苏州远 郊,从此以后虎丘重现绿水青山。2. 虎丘外围河流在染坊废水污染下,还能保持 稳定吗?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自我调节能力有限)3. 染坊停止排污后,虎丘外围的河流出现了什 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表现在抵抗力稳定性和恢 复力稳定性两个方面。三.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一)抵抗力稳定性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何谓生态系统

9、的抵抗力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的内涵、原因和制约因素是什么?(1)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 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抵抗力稳定 性就越低。如:北极苔原生态系统(2)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的生物种类多,营 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高,抵抗力 稳定性就强。如: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二)恢复力稳定性观看视频和图片阅读资料思考、讨论思考、讨论通过视频和 图片让学生 明确生态系 统自我调节 能力的有限 性。通过资料分 析让学生先 大致了解抵 抗力稳定性 和恢复力稳 定性师生互动 讲练结合 交流展示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何谓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 性的内涵和原因是什么?课件展示判断:

10、1.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2. 受到轻微污染后,河流能通过自净能力保 持原状。3. 当草原上旱季来临时,动物会进行夏眠来 躲避酷暑或迁徙来寻找水源和食物,保持种群 数量的稳定,进而保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4. 河流受到严重污染,稳定性被破坏。后经 过人们对环境的整治,河流逐渐恢复原状。5. 森林受到合理砍伐后,仍能恢复原状,提 供可持续性的资源。6. 森林生态系统中某一生物灭绝后,仍能由 其他生物来代替其位置,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性。提问学生回答课件展示:森林生态系统和人工林生态系统。 分别由学生介绍两个生态系统的特点。探究:两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 稳定性有何不同?有何规律可循

11、?一般的说,一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与恢 复力稳定性呈相反关系;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让学生画出坐标曲线图反例:如热带雨林大都具较强的抵抗力稳定 性,但遭到一定强度破坏后也能较快恢复。极 地苔原的抵抗力稳定性极低,遭到过度放牧或 火灾等干扰后,恢复时间也十分漫长。因此要 对一生态系统的该两方面进行说明,一般强调 它们所处的环境条件。破坏程度小,环境条件好,生态系统的恢复力 稳定性较高,反之亦然。过渡:我们学习的目的就是要把所学的知识归 还到生活中,来解决实际问题。下面我们来看学生判断:1. 恢复力稳定 性。2. 抵抗力稳定 性。3. 抵抗

12、力稳定 性。4恢复力稳定 性。5恢复力稳定 性。6.抵抗力稳定 性。学生阅读教 材,画出坐标 曲线,并比较 抵抗力稳定性 与恢复力稳定 性的关系。深入理解两 种稳定性的 概念。通过判断进 一步理解两 种稳定性。课堂 小结当堂达标一下提咼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法。四.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如果你是环保局长,将釆取什么措施提高生态 系统的稳定性?提问学生回答思考: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从哪些方面着手? 一方面要控制对生态系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i ,不应超过其;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 的,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课件展示相关图片课堂小结(1) 生态系

13、统的结构和功能总是处于不断变 化的过程中,生态系统的稳定只是相对的稳 定。(2)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生态系统所具有的 一种自我调节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基础是负反 馈调节。(3)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 恢复力稳定性。(4) 生物圈是人类生存的唯一环境,而人类 活动的干扰正在全球范围内使生态系统偏离 稳态,我们要保护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达标练习】1维持生态稳定性最强的生态系统是A北极苔原生态系统B.温带草原生态系统 C热带雨林生态系统D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2能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法是A减少捕食和寄生者的数量B.控制生产者的数量C增加食物链和扩大食物网D.保持现有物种数目不变3

14、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具备的特征是: 该系统处于幼年到成年的过渡阶段; 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比例相对稳定; 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相对平衡;学生通览课 本,小组讨论, 抢答,相互补 充,总结正确 答案。各小组充分发 表意见,相互 补充学生回忆再现 本课核心内 容。通过小结进 一步巩固重 点知识。通过当堂达 标练习进一 步巩固所学 知识。 有完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能量的收支随气候周期性变化; 有定的自我调节能力ABCD4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措施:()A减少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B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保持动态平衡C增加生态系统中物种数量D限制生态系统中一个演替系列的演替过程5下列有干旱区域的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 叙述正确的是()A干旱区域的生态系统食物链少,抵抗力稳 定性强B干旱区域的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弱,恢 复力稳定性强C经干旱环境的长期诱导,生物体往往发生 耐旱突变D种群密度是限制干旱区域生物种群数量 增长的关键生态因素6内蒙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