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农民工权益保护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9284339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农民工权益保护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农民工权益保护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农民工权益保护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新农民工权益保护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新农民工权益保护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农民工权益保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农民工权益保护(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农民工权益保护此表由评阅人填写评价工程总分值得分总分教师签字选题正确15论点、论据40材料、数据20写作标准性15字数要求10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论文设计课程名称: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论文题目:农民工权益保护研究学生姓名 专 业 层 次 批 次 学 号 学习中心 年 月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摘 要农民工是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殊产物,由于其自身和社会的原因导致其权益经常遭到侵害。在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关注农民工这个庞大弱势群体的利益,赋予其应有的社会地位,依法保障其合法权益,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平安和社会的稳定,更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是构建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农民工 权益保障 和谐社会 弱势群体 法律保护目 录1 前言.4 1.1研究背景4 1.2国内外研究现状4 1.3研究目的和意义42农民工权益缺损的现状42.1农民工的社会权益缺损严重42.2农民工的经济权益缺损严重52.3农民工的社会权益得不到尊重53.形成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63.1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的难点73.2 思想观念上的惯性思维作祟是民工社会保障缺位原因74改进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的对策74.1 农民工权益保障对策探讨75 结论与建议.7参考文献.8附录.81前言1.1研究背景目前我国农民工的政治、经济、社会、人身等方面的权益严重缺损,究

3、其根源主要在于农民工利益诉求机制不完善、自身维权意识不强、城市政府政策不合理、利益组织失缺。要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必须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分类分层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劳动监察力度;帮助农民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其就业能力和维权能力;提高农民工组织化程度。1.2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外对农民工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为社会经济开展做出了重大奉献,但是由于受城乡二元体制和户籍制度的影响,其权益未得到很好的保护。这不仅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而且也给社会的不稳定埋下了诸多隐患。因此,研究怎么建立面向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已势在必行。1.3研究目的和意义

4、本文从目前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的入手,分析了形成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的原因所在,主要和我国当前的户籍制度、法规缺位以及思维惯性密切相关,并由此提出了解决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近期和长远两方面的对策。 2.农民工权益缺损的现状2.1 农民工的社会权益缺损严重。第一、在现有的户籍制度下,民工进城后没有正式身份,在婚嫁、幼托、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面临着一系列困难,而办理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都要求有本地户口。另外,在日常谋生过程中,还有名目繁多的暂住费、管理费等各种费用,增加了农民工的务工本钱。几乎没有任何用工单位像对待城市工人那样,为民工办理根本的社会保险。在陕西的一份调查中显示,265位

5、被调查者当中,只有21人参加了劳动或医疗保险,而其中劳务单位代为缴纳保险费的仅有1人 .这使民工在遭遇疾病等天灾人祸时只能束手无策。 第二、很多城市人所从事的工作,农民工不是不能干,而是因为他们没有户口而不允许干, 大量农民工只能从事收入低、工作环境差、福利低劣的工作。民工主要集中在城市的非传统就业部门,即城市人不愿干的脏、累、险、差及一些社会排序低、收入低的职业,农民工每天工作的时间较长,月平均收入也较低。 第三、城市农民工经常面临失业的窘境。 76的农民工在城市中都有没活儿干的经历,从“失业时间上看,失业在3个月以下的居多,占89。当然,一局部民工的失业情况还非常严重,在有失业经历的民工中

6、,失业4个月以上的占13 .就业过程突然中断对于农民工的打击比下岗对于城市职工的打击更为沉重。因为下岗职工还有稳定的住所,有一定数量的生活保障金,有家庭的直接支持,而农民工几乎一无所有。农民工可能会因为突然失业而出现全面生活危机。 2.2农民工的经济权益缺损严重。民工进城的首要目的是要从经济上获得比在农业领域多的好处。他们的期待只是用自己的辛苦换得稳定的生活, 他们期望能按月发工资,待遇能稍高一些。这些在城市职工看来理所当然的要求,在具有很强流动性和不稳定性的农民工那里, 变得十分困难。农民工就业的企业内用工不标准、工资待遇低、随意克扣工资的情况司空见惯。许多企业工作时间长, 没有休息日, 工

7、人加班领不到加班费, 每月工资只有几百元, 有40%多的农民工不能按时领到工资。除拖欠工资报酬外, 局部用人单位还存在克扣或变相克扣农民工工资现象。据国家统计局2022年的调查, 一些企业每月扣留员工20%-30%的工资作为 “风险抵押金, 要求农民工必须在本企业工作满三年且不能出现任何过失, 否那么这局部工资就被扣除。由于没有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在这种情况下,相当数量的私营、民营、“三资等企业没有依照法律法规标准用工行为。同时,这些企业主法律意识普遍淡薄,少数经营者唯利是图,有意克扣、拖欠工资。近几年来,各地农民工因工资被拖欠而上访、投诉的现象呈逐年上升趋势。2.3农民

8、工的社会权益得不到尊重。农民工子女得不到良好的教育。由于流动,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成为问题。法律规定我国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都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但在当前,由于现行户籍政策的限制,还有一些地区规定对农民工子女到城镇上学要收取农民工家庭难以承受的赞助费,有的地方干脆拒收农民工子女入学。这样,大多数农民工不得不将子女留在家乡就读,生活上寄养在亲戚家, 或者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照料, 成为“留守儿童。也有的那么过早地辍学,随父母在城市里“闯社会。社会歧视。农民工虽然为城市的开展做出了重大奉献,但却得不到城市社会的尊重,城市社会对农民工的社会排斥依然存在。据社会学者的调查,在被接受访谈的315位农民

9、工中,有67%的人认为在与城市人交往的过程中,存在着令农民工感到疏离的社会气氛对农民工的偏见和歧视。城市职工普遍享受五大保险 , 农民工几乎享受不到。调查显示 , 中国农民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的参保率分别是33.7%、10.3%、21.6%、31.8%和5.5% , 如此低的参保率 , 给农民工当前和未来的工作、生活 , 也给社会稳定都留下了较大隐患。3.形成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的原因3.1.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的难点首先,从就业保障方面看,保障制度执行不力。?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但实际上,许多用人单位根本不与外来的民工签订劳动合同,造成一旦发生纠

10、纷难以调查取证的后果。另外,大多数的城市民工由于就业受到限制,没有平等的就业权,很难伸张根本的权益要求,劳动力市场上巨大的供过于求的压力迫使他们明显地处于极为不利的境地,不敢对自己的工资、劳保等权益提出意见,而不得不接受极低的劳动力价格的现实,和诸多的“不平等条约。城市有关劳动监察、城管、公安、工商等一些行政执法人员对农民工存在歧视,时常出现执法不公、执法不严或面对民工权益损害时的行政不作为,使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 其次,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有效的标准。现行的社会保险法规政策中,至今没有一部综合的关于民工社会保障的全国性专门法律、法规或规章,全国性立法中对民工社会保险的规定也很少且很笼

11、统。如1991年的全民所有制企业招用农民合同制工人的规定对民工社会保险作了较为具体却不完整的规定;有的地方那么还没有出台相关地方性法规。在各地制定的法规中,有不少规定的险种不完整。由于这些法规和规章效力的层次较低,也很难保障民工的权益。3.2思想观念上的惯性思维作祟是民工社会保障缺位的深层次原因长期以来,在工业化过程中形成的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歧视农民的政策在民工社会保险权益保护上存在惯性作用,使得城市社会考虑得较多的是城市居民利益的获得与保护,出于对既得利益的维护,城市管理者还没有切实地考虑和解决这些“新来者的权益问题,并且还会对这些“新来者采取一些限制和排斥措施。在这种情况下,城市民工各

12、方面的根本权益自然就难以落到实处。城市社会由二元社会结构所形成的就业、医疗、教育、劳动保护、社会保障等制度也不可能立即得到改变。虽然政府管理部门也作出了相关反响,进行过一定的改革,但这些有限的改革与国家工业化对城市化的要求来讲仍然十分不够。以户口身份为准入条件的就业、就学、人事、保险、福利、医疗等相关制度仍将民工拒之门外。4.改进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问现状的对策4.1农民工权益保障对策探讨建立健全城市民工登记制度。目前,农民工进入城市务工,需要办理城市暂住证,应该把暂住证登记与社会保障登记联系起来一并完成,这样可以把根底工作做实,对于各地务工的农民工人员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对城市农民工实行分类管

13、理。这一工作的意义在于可以首先把流动性相当较小的、已经长期留住城市的农民工和经常处于流动状态的农民工进行划分。对于在长期在城市工作,并且已经在城市已经有固定住所的农民工,可以在到达规定的年限之后,给予其享受城市居民权益的资格,包括转为城市户口,纳入当地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流动性较大而且今后不一定在城市安家生活的农民工先不予考虑。这项工作比较细致,并且有一定难度,但这应该是目前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一项重要的根底工作,应该抓紧做好。 建立农民工的工资保障制度。农民工进城的首要目的是要增加收入,这比给他们提供社会保障来的更加直接和实在。现在的问题是农民工应该得到的劳动报酬却无法得到,再让他们参加

14、社会保障、缴纳各种社会保险费就显得勉为其难了。如果要在当前的形势下保障农民工的切身利益,那么保障农民工能够如期得到他们应得的工资是最现实的。因此,必须坚决贯彻、严格执行?劳动法?,对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单位和个人要下大力气整治。5 结论与建议在农民工自身来看,要对农民工的进行法律意识的启蒙与教育。所以,在国家“送法下乡的过程中,重要的是送思想,送观念,而不仅仅是送制度和送标准,在教育、启蒙农民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吸取以往普法的经验教训,必须要把真正的法律精神和现代法律意识告诉农民,努力培育他们具有现代法律所必须具备的“平等意识而非“专政意识,“公民意识而非“百姓意识,“权利意识而非“义务意识。在农村具体的普法过程中,我们不一定要让每个农民懂得法律的具体规那么、规定是什么,但一定要让农民懂得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根本权利是什么,权利受到侵犯后,救济的方法和保障在哪里,法律的权威和地位有多高。农民不管缺乏法律保护意识还是法律监督意识,都会放纵违法犯罪行为。一旦合法的权益缺少了法律之剑的保护,那么还会有多少人担忧自己犯法后的后果呢。所以,强烈的法律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