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宣城市直属培训团队第五期简报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9282585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93.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宣城市直属培训团队第五期简报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5宣城市直属培训团队第五期简报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5宣城市直属培训团队第五期简报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5宣城市直属培训团队第五期简报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5宣城市直属培训团队第五期简报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宣城市直属培训团队第五期简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宣城市直属培训团队第五期简报(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编:高跃庭中国教师研修网“国培计划(2014)”安徽省中小学培训团队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安徽省宣城市直属培训团队工作坊学 习 简 报第五期2014年12月12日作为培训管理与辅导者应如何去引领教师积极参加培训?并使之卓有成效? 时下,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关键在是否按需施训。管理与辅导者如何去顺应举国教育上下的“国培”,以更好地应对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为此,管理者要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学术魅力、文化魅力去感染教师的身心、去稀释教师的困惑、去引领教师的成长,不要以“行政长官”的形象或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势去评判教师学习与工作的优劣,更不可以偏概全地去评定教师的形象。在培训的目的上,要围绕同

2、一个目标,坚持以质取胜,避免以量定性;在培训的内容和途径上,应尊重教师的选择权、自主权和决策权。比如,多倡导教师自由有选择地学习,多引导教师常写学习和教育日记,多激励教师开展个性化研究,多鼓励教师参与各种形式的培训研讨,把培训的内容和形式落实到需要和实效上;在培训效果的评估上,要以批判的眼光看现实,以尊重的眼光看教师,以赏识的眼光看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课堂。这样尝试,才有最大可能激发教师自我培训的活力,培训也才会伴随教师的工作与生活得以可持续发展。高跃庭此次培训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中,希望学员们每天学习先关注一下项目主页中的培训动态,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参加各项有效培训,请未加qq群交流的老师尽

3、快加入“国培计划(2014)”安徽省中小学培训团队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宣城市直属培训团队工作坊” qq群,群号364226855,及时获取信息,便于交流探讨,促进学习。在我和全体学员的共同努力下,本班学员很快加入工作坊QQ群(群号364226855),积极参与交流,及时登陆注册学习,截止到十二月十二日,全体学员已登陆进行学习培训,早早实现了参训率、学习率双百(均达100%)。合格率不断猛升!工作坊学情统计坊主项目考核情况坊/学员项目考核情况我的总成绩:73.63引领性研修阶段个人工作坊成员平均成绩79.068.26我的总成绩:73.63,引领性研修阶段个人工作79.0,坊成员平均成绩

4、68.26窗体顶端窗体底端窗体底端窗体底端培训团队校本实践作业表单作业要求:请从以下作业中任选其一来完成: 1.请将您设计的“培训需求调查”方案付诸实践,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本作业适合于第三阶段来完成) 2. 请将您设计的参与式主题研修活动方案付诸实践,撰写一份研修活动记录(本作业适合于第四阶段来完成)提交人:周声高提交时间:2014-12-10基本信息姓名:周声高网络班级:宣城语文班学段:高年级学科:语文单位:绩溪县实验小学培训团队校本实践作业培训团队校本实践作业 教师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师培训的质量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更关系着当前教育改革的成

5、败。培训需求分析是整个培训管理活动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决定着培训能否应对正确的目标,影响到能否制定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的培训方案,最终对培训的有效性高低起着重要作用。为此,我们采用教师培训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全体小学教师培训需求问题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分析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主要调查对象为全校小学教师。问卷围绕教师的培训需求进行设计,调查内容共分为三部分:一是关于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学历、职称、教龄、年龄、任教学科、所带年级等;二是培训需求情况,主要包括教师参加培训的目的、期待、形式,培训时间安排以及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培训效果评价、培训内容需求、影响教师参加培训

6、的因素等。问卷发放覆盖各学段、各学科的教师群体。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8份(其中男教师120人,占40.3%,女教师 178人,占59.7%),有效回收率为99.33%,问卷数据经过筛选、整理,输入计算机,主要运用EXCEL2007、SPSS13.0等相关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与分析。二、结果与分析1、教师参加培训的动因调查显示,有39.94%的教师参加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与水平;24.43%的教师参加培训的目的是建立关系,学习先进经验;21.03%的教师参加培训的目的为了走出去开阔视野;服从上级安排的教师占8.18%;评先晋职需要仅占到6.00%,关注度

7、较低。结果表明,大多数教师渴望学习,提升素质。他们对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态度端正,认识正确、目标明确。可见,内部动机是大部分被调查者参加教师培训的主导因素。但不可忽视的是,仍有一少部分被调查者参加培训是属于外部驱动,缺乏持久的积极性,不利于自身的专业进步。2、培训内容需求调查发现,教师认为最需要的培训内容依次是:教育实践与教学新技能(23.11%)、现代教育技术(19.71%)、教师心理健康教育(16.90%)、专业发展与教科研能力(15.71%)、教育理论与学科新知识(11.53%)、职业道德与素养(9.23%)、教育政策与法规(3.45%)、其他(0.37%)。由此可见,老师们迫切希望得到教

8、育实践、教学技能;其次是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和教师心理健康方面的培训;第三是对专业发展与教科研能力;教育理论与学科新知识等涉及个人专业发展的理论和知识也有一定的需求。可以看出,教师对培训内容需求方面体现出强烈的实用取向,培训内容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教育实践与教学新技能、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发展与教科研能力四个方面。因此,培训机构应根据教师的需求确定相应的培训内容。3、培训方式需求对于培训方式,当问及“您认为下列哪种培训方式对您是有效”时,结果表明,排在前三位的培训方式分别是:经验交流(23.29%)、观摩考察(18.60%)和名师带教(16.49%),而对于自主研修、网上学习和课题研究

9、形式选择的比例较低。比较发现,对于实践性、指导性、可操作性较强的学习内容,老师们需要更多的是面对面的直接指导和借鉴。4、培训模式需求在培训模式上,认为效果最好的培训模式选项中,“集中培训”排在首位,占25.59%;“远程与校本相结合”和“以远程为依托,整合集中和校本的混合学习模式”分别占17.11%、14.68%;“校本培训”占13.90%;“远程培训”占13.37%;“集中与校本相结合”占11.35%。结果表明:从排在前三位的情况来看,集中培训、校本研修、远程培训相结合是大家认为更有利于各种培训模式的扬长避短,因而大家更乐于接受。5、培训时间需求在培训时间安排上,有47.95%的教师希望在“

10、学期中”组织培训,43.84%的教师愿意在“暑假”接受培训,愿意在“双休日”和“寒假”接受培训的仅分别占3.10%和5.11%。由此可见,大部分教师希望培训时间安排在工作期间,不希望培训占用休息时间。6、培训师资需求对于培训师资,问卷中列举了专家教授、教育行政官员、教学名师、教研人员、进修学校教师和教材编写者等几种主要的培训者。调查结果显示:位列前三的培训师资是“专家教授”、“名师”和“骨干教师”,分别占28.40%、25.43%、16.38%,“优秀教研员”、“教材编写者”和“进修学校教师”分别占16.38%、7.03%和6.83%。结果表明,一方面,老师们希望得到既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又能将

11、实践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的“专家教授、名师和骨干教师”的培训引领,专家教授掌握着最新的教育理念和理论,是教师的专业引领者,名师和骨干教师拥有丰富的经验,又比较了解教育教学的真实情况,其授课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比较高,自然欢迎程度就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教研员”和“进修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亟待进一步提高。7、目前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调查表明,教师们认为目前教师培训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依次是: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31.73%);培训目标缺乏对课程改革进行有效指导(29.05%);培训方法陈旧(20.34%);培训管理不严(12.06%);培训者水平不高(6.46%);其他(0.37%)。因此,对于负

12、责教师培训的机构而言,要反思现存的这些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之策,从而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和有效性。三、思考和建议通过实地调研,我们发现教师对培训认可度较高且具有强烈的培训需求,他们对参加教师培训,态度端正,认识正确、目标明确。但调查同时也显示,教师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模式、培训时间和师资,培训过程等方面的需求没有让教师完全满意,相关问题的存在导致培训偏离了教师的需求,从而使得培训效果缺乏实效。为此,提出如下建议。1、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教师培训管理制度,加强督导评估力度 。首先,既要落实约束机制,又要建立激励机制,要通过制度的完善落实来提高教师参训的积极性、主动性。其次,要加强

13、对教师培训工作的督导评估,以推动教师培训工作的持续开展。可以建立自上而下的教师培训工作评估制度,通过评估,促进教师培训,提高培训效果,使培训学校、中小学和教师个人均获得相应的收获。第三,要加强培训管理,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做好培训后跟踪指导。制定相应的培训要求和管理标准,从培训方案设计、学籍管理、过程监控、结果评价、关注培训后教师对培训工作改进的建议等方面加强教师培训管理,分层推进,分类实施,实现培训管理的科学化。2、要从教师的现实需要出发,以加强现代教育技术为突破口,科学设计培训内容。当前,新课程改革正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正在向追求“有效”、“高效”的方向发展,一线教师最普遍、最迫切的需求就是如

14、何有效引导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有效学习,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为此,教师培训必须围绕“如何提高教师指导学生有效学习的能力”为核心内容进行设计,要强调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唯有如此,培训才有实效。此外,教师培训要顺应当前社会变革和教育改革发展形势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其他培训内容也是必需的,如: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班主任工作、师德师风建设、专业知识更新和学科素养提升、电子白板的建设与应用等专题。3、要满教师多样化的需求,可采取多元化的培训方式,建立分层分类分岗的培训体。从教师的希望和教师培训工作发展的趋势来看,集中培训、远程培训和校本研修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模式是开展中小学

15、教师全员培训的主要途径,但在实施过程中,三种培训方式一定要既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又能互相弥补各自不足,成为有机结合的整体。集中培训主要解决培训的组织部署、交流研讨、阶段性总结和问题指导等;远程培训主要解决问题指导、交流展示、专业引领等。4、要加强培训者队伍建设,提升培训师素质,整合培训师资力量,使之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加强一线骨干教师、学术带头人、教研员作为培训者的遴选,聘请理论功底扎实且熟悉教育教学实践的高校专家教授,形成开放多元的培训者专家库。针对培训对象的不同需求,提供相应的培训者。同时,要不断强化培训者培训,可通过岗位研修、外出学习、基层实践等方式,创造条件组织培训教师深造、学习,增强与各地教师培训机构的横向沟通与合作,提升培训者的教学科研能力,严格培训者的考核评价,以适应教师培训工作的需要,提高培训者的施训能力。5、要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切实解决好教师培训的工学矛盾一方面,对培训机构而言,要根据教师培训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如学分积累培训制度培训方式、“自助餐”培训模式等,使教师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和个人的需要,自由选择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间,缺什么补什么,只要获取规定的学分即可。另一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