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人物之杨过论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9281451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0.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庸小说人物之杨过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金庸小说人物之杨过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金庸小说人物之杨过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金庸小说人物之杨过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金庸小说人物之杨过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庸小说人物之杨过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庸小说人物之杨过论(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庸小说人物之杨过论毕 业 论 文 金庸小说人物之杨过论 内容摘要杨过是神雕侠侣中的主人公,他的一生坎坎坷坷,富有传奇色彩。他不是一个传统的侠士,他叛道离经,行为古怪,与众不同。他是性情中人,敢于做常人不敢做的事情,敢于说常人不敢说的话。但是,他在经历了许许多多的磨难之后,终究成为了人人夸赞的神雕大侠。少年时的他狡黠油调,壮年时的他至情至性,个性张扬,不可一世,直至到中年时的以国事为重,以天下为已任,豁达豪放,展示出了一个人成长历程的不平坦。他为爱痴为世俗狂,被金庸先生最后称之为“西狂”,的确是名副其实的。 关键词神雕侠侣;纯真;“西狂”杨过;性情中人 神雕侠侣是金庸先生“神雕三部曲”里的第二

2、部,它是在射雕英雄传的基础上写成的。神雕侠侣之后,还有第三部倚天屠龙记,所以说在这三部曲里面,神雕侠侣是部过渡性很强的作品。神雕侠侣中的男主人公杨过与前一部中的郭靖和后一部中的张无忌不同,他不是根正苗红的侠士,更确切地说能够成为风陵夜话中人人夸赞的神雕大侠,在他自己来说也是始料不及的。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 天资不高, 容貌普通, 憨厚老实;倚天屠龙记中的张无忌是英雄的后代,老实、厚道、随和、做事优柔寡断,跟郭靖有许多相似之处。而杨过则不同,他热情、善变、敏感、脆弱,离经叛道、玩世不恭、放荡不羁。从一开始,他就是一个流浪者,一个孤儿,没有依靠,一切只能靠自己。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是能够生存下来。他

3、桀骜不驯,精明刁钻,是一个浪子,却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怎么死的,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去做些什么,刚开始的时候他只知道要为父亲报仇。为了报仇,他努力地活着,不惜用一些卑鄙的手段来保护自己。我们先来看看小说中对杨过刚出场时的描写: 就在这时,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左手提着一只公鸡,口中唱着俚曲,跳跳跃跃的过来,见窑洞前有人,叫道:“喂,你们到我家里来干么?”走到李莫愁和郭芙之前,侧头向两人瞧瞧,笑道:“啧啧,大美人儿好美貌,小美人儿也挺秀气,两位姑娘是来找我的吗?姓杨的可没这般美人儿朋友啊。”脸上贼忒嘻嘻,说话油腔滑调1。 这个说话油腔滑调的少年就是神雕侠侣中的男主人公杨过,这时的他就是一个浪子,一无所有,

4、天不怕,地不怕,什么也不怕;也不知道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这是由他自己的身世造成的。杨过从小父母双亡、流落江湖,是一个孤儿,没有人管教,在流浪中就变成了一个为了生存而不择手段的人。这就是刚出场时的杨过的少年形象,放浪不羁,无惧无畏。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当我们刚开始读到这儿的时候,或许怎么也想不到这个孩子在以后会成大器,还能够成为一代武林宗师。但是,事实就是这样的,苦难是最好的老师,像杨过这样的孩子他的社会阅历十分丰富,只要他自己能够回心转意,那前途的确也是不可限量的。 再往下看,看一下金庸对杨过少年时期就爱耍小聪明,狡黠的一面的描写: 怪人转过身来,说道:“好,你发个重誓来。”少年此

5、时左臂麻木已延至肩头,心中越来越是害怕,只得发誓道:“公公若是救了我性命,去了我身上恶毒,我一定听你的话。要是不听,让恶毒重行回到我身上。”心想:“以后我永远不再碰到银针,恶毒如何回到身上?但不知我罚这样一个誓,这怪人肯不肯算数?”2 在这一段的心理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时的杨过与同龄的孩子不一样,他有心机,他通过自己在社会上的体验,已经学会了保护自己。没有人教他去防范别人,出于自己的生存本能,也出于避免别人的欺负,他总是把自己装成傻瓜一样。 杨过父母死的早,他体会到的别人对他的爱很少,一生当中他自认为只是从孙婆婆、欧阳锋和姑姑那里得到了温情。当欧阳锋让他当自己的义子后,他的一举一动,更是把这

6、种从小缺少父母关爱的孩子的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了。且看下 1 面的描述: 杨过自幼没有父亲,母亲也在他十一岁那年染病身亡。穆念慈临死之时,说他父亲死在嘉兴铁枪庙里,要他将她遗体火化了,去葬在嘉兴铁枪庙外。杨过遵奉母亲遗命办理,从此流落嘉兴,住在这破窑之中,偷鸡摸狗的混日子。穆念慈虽曾传过他一些武功的入门功夫,但她自己本就苦不甚高,去世时杨过又尚幼小,实是没能教得了多少。这几年来,杨过到处遭人白眼,受人欺辱,那怪人与他素不相识,居然对他这等好法,眼见他对自己真情流露,心中极是感动,纵身一跃,抱住了他脖子,叫道:“爸爸,爸爸!”他从两三岁起就盼望有个爱怜他、保护他的父亲。有时睡梦之中,突然有了个慈爱

7、的英雄父亲,但一觉醒来,这父亲却又不知去向,常常因此而大哭一场。此刻多年心愿忽而得偿,于这两声“爸爸”之中,满腔孺慕之意尽情发泄了出来,再也不想在心中讨还便宜了。3杨过固然大为激动,那怪人心中却只有比他更是欢喜。两人初遇之时,杨过被逼认他为父,心中实是一百个不愿意,此时两人心灵交通,当真是亲若父子,但觉对方若有危难,自己就是为他死了也所甘愿。那怪人大叫大笑,说道:“好孩子,好孩子,乖儿子,再叫一声爸爸。”杨过依言叫了两声,靠在他的身上。4 在这两段的描写中,“怪人”西毒欧阳锋不但没加害杨过反而帮其疗毒治伤,充满关爱地抚摸他,在欧阳锋是联想到了自己亡故的儿子,在杨过则是多年来处处遭人白眼,受人欺

8、辱,做梦都盼望有个爱怜他,保护他的父亲,如今看到“那怪人与他素不相识,居然对他这等好法,眼见他对自己真情流露,心中极是感动,纵身一跃,抱住了他脖子,叫道:爸爸,爸爸!他从两岁起就盼望有个爱怜他、保护他的父亲。此刻多年心愿忽而得偿,于这两声爸爸之中,满腔儒慕之意尽情发泄了出来,再也不想在心中讨还便宜了。” 杨过身世的不幸造就了他的敏感与偏激、倔强与傲岸。他热切地期望获得温情与呵护,并非常珍视所获得的每一份温情,在倔强与傲岸的外表下潜藏着对情感的特殊的敏感。他处理自己与别人关系的一个根本原则就是:看别人对自己怎么样。他对小龙女说:“谁待我不好,他就是打我,我也不肯输一句口。谁待我 2 好呢,我为他

9、死了也是心甘情愿,何况讨一句饶?” 少年杨过是令人同情的,他的身世让他备受煎熬,父亲杨康认贼作父,让他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而他自己又不知道事情的真相,所以说他要为自己的父亲报仇,却又不知道仇人是谁,更不知道父亲是人人唾骂的卖国贼。父仇,国恨,生命,爱侣,自身的幸福,满城人民的惨祸,注定了他人生的道路是不平坦的,也决定他自己悲剧性的命运。我将从他性格的以下三个方面对他在小说中的形象进行分析,来透彻地了解一个人成长中的性情表现。 一、杨过的“真” 杨过自出场时就是一个孤儿,乞讨为生,常遭白眼,频遭欺侮,得不到人世间一点温情,所以他对欧阳锋的关爱的感激是再自然不过的了。活死人墓里的孙婆婆怜爱杨过,所以

10、他在郝大通打伤孙婆婆时,杨过伏在她身上,叫道:“你们要杀人,杀我便是。谁也不许伤了婆婆。”然后张开双手,护住了她,背脊向着郝大通等人,竟将自己安危全然置之度外。这自然也是真情流露。两个曾给杨过关爱和温暖的人都死了,所以杨过与他的“姑姑”小龙女这两个同是孤苦无依的人互相照顾、互相关心,渐渐产生了至死不渝的爱情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他敢在桃花岛打郭靖、黄蓉的爱女郭芙的耳光,用蛤蟆功打伤武修文,骂祖师爷柯镇恶为“老瞎子、老混蛋”,敢反出全真教另投古墓派,以至于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要娶自己的师父小龙女为妻,甚至敢公然在全真教的开山祖师王重阳的遗像前与小龙女拜堂成亲。似乎他天生就是一个爱我所爱,恨我所恨的

11、人。其实不然,他的这种倔强与决绝在某种程度上是为情势所逼,性格使然。这样,他至情至性的个性魅力和自由、独立的人格魅力,使得他成为了金庸小说中颇受欢迎的人物。 一个从小无依无靠,四处飘零,混迹于下层社会的人,人世界的黑白冷暖,事态炎凉,只怕是看的不能再透了,他的能力他的经历也只能让他用一个孩子的眼光来对待这个世界。他追求的其实是再也简单不过的东西就是温情。因此欧阳峰对他好的时候,他会那么感动,郭靖在喊他的时候,他也会忍不住跑出去,他和小龙女由此而产生出来的感情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即使他扬名天下,做了神雕大侠,有再多的鲜花,再多的掌声,在杨过的心中,只怕也难以比 3 的上当时小龙女打他屁股时

12、的温暖。 对于他来说什么都可以不在意的,只要有真心的关心他就满足了,只是一个很简单的想法,很纯真的愿望。但在那样的环境里,他实现不了,更给他带来了灾难,也让他的纯真付出了难以言说的代价。 杨过的纯真,也使得他看起来似乎有些“风流”。近乎于可以说是“调戏”陆无双, “轻薄”完颜萍, “轻佻”公孙绿萼, “抱吻”程英, “诱惑”小郭襄。但这些都只是他在寻找小龙女的过程中,由于过于想念自己心中的小龙女,而做出轻薄的举动。其实,在他的心里面只有一个人,只是那个打他屁股的姑姑,其他的那些女子只是他心目中姑姑的幻影。或许在某一段时间里会扰乱他平静的心,这只能是暂时的,长久地萦绕在他脑海里的永远只是那个温柔

13、的叫他“过儿”的姑姑。 二、杨过的“痴”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我们从小说中可以读到的不仅是李莫愁在追问什么是爱情,什么是真情,书中所有的人物都在追寻,追寻各自不同的爱情。在杨过的心目中,“大苦大甜,总胜过不苦不甜”,爱也深深,恨也深深,少了些中庸酸腐,多几份真心真意,这样的生活难道不比那虚度几十年却从未有过真心待人的日子,要自在快意的多。难怪小龙女对杨过说:“别人活得十年的光阴, 也没有我们一天的快活。” 杨过与小龙女在与世隔绝的“活死人墓”中朝夕相处几年,尝到了纯真的爱。 他“痴”,对小龙女的爱其实又岂是一个痴字能表达的,为了小龙女,他可以不要性命、名誉及一切。小龙女的第一次

14、离去,他近乎疯了,把所有女子的表情都联想成小龙女,以致惹上相思债。小龙女第二次离去后,他受伤昏迷时想的除了小龙女还是小龙女。在绝情谷里为了让小龙女相认,将生死完全置之度外,公孙谷主的剑在抵在胸口,而他的眼里还是只有小龙女。在鳄鱼潭里,明明知道已是无生还之路却还在期望能将绝情丹送上去。小龙女的第三次离去,在重阳宫小龙女重伤欲死,他在群敌环绕的情况下抱着小龙女旁若无人,最后在重阳祖师画像前,抛开一切师徒名分、贞节清白,终于和小龙女结为夫妇,完成了毕生的心愿!在古墓里的洞房花烛,更是全书的精华,两个人在生离死别中度过最甜蜜也是最凄美的时光。两个人背后流泪面前欢笑,对镜咬牙忍泪微笑,那种感情真是天下无

15、双,每次我看这段时候都忍不住要流泪!小龙女的第四次离去,是纯粹为了杨过的生存而“死别”,杨过发现小龙女不见时,那种如痴如癫的样子,失魂落魄 4 的神情,实在是让人心碎!当他拿起龙女花,摸着小龙女的名字,近乎疯狂,完全没有生念。听了黄容的谎言后,唯恐自己先死,完完全全表现出了他的“痴”。十六年的折磨,让一个三十多岁的壮年高手,变得满面尘土鬓发如霜,他对小龙女的日夜思念可想而知。当黄药师说没有听说过南海神尼这个人的时候,他心如乱麻,仰天长啸,震动屋瓦,泪珠滚滚而下。“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十六年的等待,皆成虚无,此情此景,如何教人不泪垂呢?他狂奔如飞,只想疲劳累死,但他没有放弃希望,坚

16、持要等到三月十七那一天。当相约的那一天随着夕阳而去时,他疯狂的追逐太阳只求小龙女在日落前来相会。当十六年的相思成空时,他万念俱灭,那声“为什么失约!”叫得是何等凄凉无助,最后纵身一跃,跳下了断肠崖。最终金庸先生让他的“痴”得到了回报,把一个好好的小龙女还给了他,实是不幸中之万幸! 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份在传统观念看来是离经叛道的爱情,终于用它的痴情、等待、毫不妥协,谱写了一段传颂后世的佳曲。 那么后世呢?后世是否依然还存在着如此美丽动人的故事呢?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还有几个人愿意只守着一份感情,承担着一份责任,陪伴着一个人,看小桥流水,数细水长流呢?也许这样的说法太过迂腐陈旧了。情感,原本就是一件复杂的事物,每个人都渴望有一份稳固、长久的爱,便如杨过和小龙女一般,纵然分开十六年,两人的心始终如一。但是,现代都市男女分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