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环保的法律法规都有哪些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9278873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环保的法律法规都有哪些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年环保的法律法规都有哪些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年环保的法律法规都有哪些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年环保的法律法规都有哪些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年环保的法律法规都有哪些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环保的法律法规都有哪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环保的法律法规都有哪些(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 年环保的法律法规都有哪些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和改进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连续发展,拟定本法。第二条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计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 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整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 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 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农村等。第三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 其他海域。第四条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国家采用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改进环境、促进人 与自然友善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 相协调。第五条环境

2、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加 损害担责的原则。第六条所有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地区的环境质量负责。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范、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 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肩负责任。公民应当加强环境保护意识,采用低碳、节约的生活方式,自觉 履行环境保护义务。第七条国家支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激励环境 保护产业发展,促进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提高环境保护科学技术 水平。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大保护和改进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 公害的财政投入,提高财政资本的使用效益。第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和普及工作,激励基

3、层公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环境保护志愿者睁开环境保护法律 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创建保护环境的优异风气。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培 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新闻媒体应当睁开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对 环境违纪行为进行舆论监察。第十条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推行一致 监察管理 ;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地 区环境保护工作推行一致监察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军队环境保护部门,依照有关法律 的规定对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工作推行监察管理。第十一条对保护和改进环境有显然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 府

4、恩赐奖励。第十二条每年 6 月 5 日为环境日。第二章监察管理第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公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规划。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照公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规划编制国家环境保护规划,报国务院赞同并宣告推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照国 家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编制本行政地区的环境保护规划,报同级 人民政府赞同并宣告推行。环境保护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的目标、任务、 保障措施等,并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整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等 相连结。第十四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拟 定经济、技术政策,应当充分

5、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听取有关方面和 专家的建议。第十五条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拟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 项目,可以拟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 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已作规定 的项目,可以拟定严于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国家激励睁开环境基准研究。第十六条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依照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 经济、技术条件,拟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 项目,可以拟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 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 规定的项目,可以拟定严

6、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 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第十七条国家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制度。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拟定监测规范,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监测 网络,一致规划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站 ( 点)的设置,建立监测数据共 享体系,加强对环境监测的管理。有关行业、专业等各种环境质量监测站 ( 点) 的设置应当吻合法律 法规规定和监测规范的要求。监测机构应当使用吻合国家标准的监测设施,遵守监测规范。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正确性负责。第十八条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也许委托专业机构, 对环境情况进行检查、议论,建立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体系

7、。第十九条编制有关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 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议论。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议论的开发利用规划,不得组织推行 ; 未依法 进行环境影响议论的建设项目,不得动工建设第二十条国家建立跨行政地区的重点地区、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 破坏结合防治协调体系,推行一致规划、一致标准、一致监测、一 致的防治措施。前款规定以外的跨行政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防治,由上 级人民政府协调解决,也许由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协商解决。第二十一条国家采用财政、税收、价格、政府采买等方面的政策 和措施,激励和支持环境保护技术装备、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服务 等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第二十二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

8、产经营者,在污染物排放吻合 法定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污染物排放的,人民政府应当依法 采用财政、税收、价格、政府采买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予以激励和 支持。第二十三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改进环境,依照 有关规定转产、迁居、关闭的,人民政府应当予以支持。第二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环境 监察机构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察管理职责的部门,有权对排放污染 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进行现场检查。被检查者应当如实反响情况,供应必要的资料。推行现场检查的部门、机构及 其工作人员应当为被检查者保守商业奥秘。第二十五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罪律法规规定排 放污染

9、物,造成也允许能造成严重污染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 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察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查封、扣 押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施。第二十六条国家推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核查议论制度。县级 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对本级人民政府负 有环境保护监察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负责人和下级人民政府及其负 责人的核查内容,作为对其核查议论的重要依照。核查结果应当向 社会公开。第二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也许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环境情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 对发生的重要环境事件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 告,依法接受监察。第三章保

10、护和改进环境第二十八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照环境保护目标和治理任务 采用有效措施,改进环境质量。未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重点地区、流域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 应当拟定限时达标规划,并采用措施按期达标。第二十九条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纤弱区等 地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推行严格保护。各级人民政府对拥有代表性的各种种类的自然生态系统地区,珍 稀、濒危的野生动植物自然分布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区,拥有 重要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出名溶洞和化石分布区、冰川、火 山、温泉等自然遗迹,以及人文遗迹、古树名木,应当采用措施予 以保护,严禁破坏。第三十条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应当合理开发,保护生物多样

11、性,保 障生态安全,依法拟定有关生态保护和恢复治理方案并予以推行。引进外来物种以及研究、开发和利用生物技术,应当采用措施, 防范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第三十一条国家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国家加大对生态保护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有关地方人民政 府应当落实生态保护补偿资本,保证其用于生态保护补偿。国家指导受益地区和生态保护地区人民政府经过协商也许依照市 场规则进行生态保护补偿。第三十二条国家加强对大气、水、土壤等的保护,建立和完满相 应的检查、监测、评估和修复制度。第三十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环境的保护,促进农业 环境保护新技术的使用,加强对农业污染源的监测预警,兼备有关 部门采用措施,防治土壤污染和土地沙化、盐渍化、困穷化、石漠 化、地面沉降以及防治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体富营养化、水源 枯竭、种源灭绝等生态失调现象,推行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县级、乡级人民政府应当提高农村环境保护公共服务水平,推进 农村环境综合整改。第三十四条国务院和沿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海洋环境 的保护。向海洋排放污染物、倾倒荒弃物,进行海岸工程和海洋工 程建设,应当吻合法律法规规定和有关标准,防范和减少对海洋环 境的污染损害。第三十五条城乡建设应当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保护植被、水 域和自然景观,加强城市园林、绿地和风景名胜区的建设与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