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考试大纲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9277900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DOC 页数:319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考试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319页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考试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319页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考试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319页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考试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319页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考试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3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考试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考试大纲(3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考试大纲目 录一、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二、 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第一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第二章 化学平衡第三章 化学反应速率第四章 酸碱平衡第一节 酸碱理论第二节 弱酸和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 酸、碱溶液中酸、碱组分的分布分数第四节 酸、碱溶液H3O+、 OH-浓度的计算第五节 缓冲溶液第五章 难溶强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第一节 难溶强电解质的标准溶度积常数第二节 难溶强电解质沉淀的生成和溶解第三节 分步沉淀和沉淀的转化第六章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基础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节 原电池第三节 电极电势第四节 电极电势的应用第五节 电解第六节 化学电源第七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第一

2、节 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理论第二节 微观粒子的特性第三节 单电子原子的薛定谔方程及其解第四节 氢原子的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图形第五节 多电子原子的结构第六节 元素周期表第七节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第八章 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第一节 离子键和离子晶体第二节 共价键和分子结构第三节 分子间作用力、氢键和分子晶体第九章 配位化合物第一节 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第二节 配位化合物的空间结构和异构现象第三节 配位化合物的价键理论第四节 螯合物第五节 配位个体的标准稳定常数和各级配位个体的分布第六节 配位个体的稳定性第七节 配位平衡的移动 第十章 S区元素第十一章 P区元素第十二章 过度元素第十三章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与

3、数据处理第一节 误差及其产生的原因第二节 误差的表示方法第三节 实验数据的处理第四节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第五节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第十四章 滴定分析法第一节 滴定分析法概述第二节 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第三节 滴定分析法的计算第十五章 酸碱滴定法第一节 酸碱指示剂第二节 酸碱滴定曲线第三节 酸碱滴定的终点误差第四节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第五节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第十六章 沉淀滴定法第一节 莫尔法第二节 佛尔哈德法第三节 法扬司法第十七章 配位滴定法第一节 配位滴定法概述第二节 配位滴定的副反应系数和配位个体的条件稳定常数第三节 配位滴定曲线第四节 金属指示剂第五节 配位滴定的终点误差和准

4、确滴定的条件第六节 配位滴定的方式及其应用第十八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第一节 条件电极电势第二节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第三节 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第四节 高锰酸钾法第五节 碘量法第六节 重铬酸钾法第十九章 吸光光度法三、 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附录:题型举例一、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一) 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学习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独立本科段)必不可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综合了以往的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两门基础化学课程的内容,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大一学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二) 课程的设置目的。本课程是通过学习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与工科院校相关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无机及分析化学的理论解决一般无机及

5、分析化学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相关专业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三) 课程考核重点。本课程的重点章是第五章、第六章、第八章和第十三章至第十五章,次重点章是第九章、第十六章至第十八章,一般章是第四章和第七章。二、 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第一章化学热力学基础(本章不做考核要求)第二章化学平衡(本章不做考核要求)第三章化学反应速率(本章不做考核要求)第四章 酸碱平衡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熟悉酸碱理论,掌握酸碱理论的计算,重点掌握酸碱质子理论及酸碱溶液中H3O+ OH-浓度的计算。二、课程内容(一)酸碱理论。(二)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三)酸度溶液中酸、碱组分的

6、分布分数。(四)酸碱溶液中H3O+ OH-浓度的计算。(五)缓冲溶液。三、考核知识点(一)酸碱理论。(二)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三)酸度溶液中酸、碱组分的分布分数。(四)酸碱溶液中H3O+ OH-浓度的计算。(五)缓冲溶液。四、考核要求(一)酸碱理论。1. 识记:阿仑尼乌斯的部分电离理论要点和电离度的概念、路易斯电子理论的酸碱定义和酸碱反应的实质。2. 领会:质子理论酸碱的定义 、质子理论酸碱反应的实质。3. 简单应用:质子酸或碱的解离常数与酸碱强度的关系、共轭酸碱对ka和kb的相互关系。(二)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1. 识记:了解电荷平衡的概念。2. 领会:弱酸碱解离平衡的概念。3. 简单应用

7、:共轭酸碱对标准解离常数关系。(三)酸度溶液中酸、碱组分的分布分数。1. 识记:一元弱酸溶液中酸碱组分的分布分数和多元酸溶液中组分的分布分数及。2. 领会:分布分数的含义。3. 简单应用:影响分布分数因素。(四)酸碱溶液中H3O+ OH-浓度的计算。1. 识记:一元弱酸(碱)和多元酸(碱)溶液两性溶液中H3O+ OH-浓度的计算公式。2. 领会:公式运用条件和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的影响。3. 简单应用:能用最简式计算一元弱酸(碱)和多元酸(碱)溶液中H3O+ OH-浓度、两性物质溶液中H3O+ OH-浓度。(五)缓冲溶液。1. 识记:缓冲溶液的概念和缓冲作用和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的概念。2. 领会

8、:影响缓冲容量的因素和常见的标准缓冲溶液。3. 简单应用:掌握缓冲溶液中pH值的计算和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第五章 难溶强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难溶强电解质的沉淀和溶解相关知识,熟悉关于难溶强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内容,掌握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重点掌握难溶电解质的标准溶度积常数、溶度积规则。二、课程内容(一)难溶强电解质的标准溶度积常数。(二)难溶强电解质沉淀的生成和溶解。(三)分步沉淀和沉淀的转化。三、考核知识点(一)难溶强电解质的标准溶度积常数。(二)难溶强电解质沉淀的生成和溶解。(三)分步沉淀和沉淀的转化。四、考核要求(一)难溶强电解质的标准溶度积常数。

9、1. 识记:难溶强电解质的标准溶度积常数。2. 领会:难溶强电解质的标准溶度积常数的意义和溶解度。3. 综合应用:难溶强电解质的标准溶度积常数和溶解度换算。(二)难溶强电解质沉淀的生成和溶解。1. 识记:溶度积规则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2. 领会:强电解质的生成、溶解条件。3. 简单应用:运用溶度积规则判定沉淀的生成和溶解。(三)分步沉淀和沉淀的转化。1. 识记:分步沉淀和沉淀的转化含义。2. 领会:分步沉淀和沉淀的转化的条件。3. 简单应用:学会判定能否进行分步沉淀和沉淀的转化。 第六章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基础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基础,重点掌握原电池、电

10、极电势的产生及应用等相关知识。二、课程内容(一)氧化还原反应。(二)原电池。(三)电极电势。(四)电极电势的应用。(五)电解。三、考核知识点(一)氧化还原反应。(二)原电池。(三)电极电势。(四)电极电势的应用。四、考核要求(一)氧化还原反应。1. 识记:氧化值、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还原电对。2. 领会:氧化值的意义。3. 简单应用:熟悉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二)原电池。1. 识记:原电池概念。2. 领会:原电池组成。3. 简单应用:掌握原电池表示方法。(三)电极电势。1. 识记:标准电极电势的测定。2. 领会:金属电极的电极电势的产生。3. 综合应用:熟练掌握能斯特方程及有关能斯特方程的

11、计算。(四)电极电势的应用。1. 识记: 电极电势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强弱、元素标准电极电势图定义。2. 领会:原电池电动势的计算。3. 简单应用:应用电极电势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限度、元素标准电极电势图的应用。第七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微观粒子的特性和基本理论,掌握关于原子结构的知识和元素周期律的性质,重点掌握多电子原子的结构。二、课程内容(一)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理论。(二)微观粒子的特性。(三)单电子原子的薛定谔方程及其解。(四)氢原子的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图形。(五)多电子原子的结构。(六)元素周期表。(七)元素性质的周期性。三、考核知识点(一

12、)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理论。(二)微观粒子的特性。(三)单电子原子的薛定谔方程及其解。(四)氢原子的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图形。(五)多电子原子的结构。(六)元素周期表。(七)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四、考核要求(一)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理论。1. 识记:连续光谱、不连续光谱的概念和氢光谱理论和玻尔理论。2. 领会:量子化。3. 简单应用:认识玻尔理论的优缺点。(二)微观粒子的特性。1. 识记: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2. 领会:海森堡不确定原理。3. 简单应用:结合实验解释微观粒子的特性。(三)单电子原子的薛定谔方程及其解。1. 识记:单电子原子的薛定谔方程各物理量含义、单电子原子概率波、概率和概率密度概念。2

13、. 领会:单电子原子的波函数的解与主量子数、角量子数、磁量子数和自旋量子数的意义及取值规则。3. 综合应用:掌握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四个量子数的确定及应用。(四)氢原子的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图形。1. 识记:原子轨道、电子云、等密度面、界面图概念。2. 领会:径向分布函数和径向分布图。3. 简单应用:了解s、p、d原子轨道(波函数)角度分布图、电子云角度分布图应用。(五)多电子原子的结构。1. 识记: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概念。2. 领会:多电子原子轨道鲍林近似能级图和能级交错的概念。3. 综合应用:掌握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则,多电子原子的结构表示方法。(六)元素周期表。1. 识记:周期、族、电

14、子组态、元素的分区。2. 领会: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和周期、族、区、电子组态的关系。3. 简单应用:周期表排布规律。(七)元素性质的周期性。1. 识记:原子半径、元素的电离能、电子亲和能号电负性的概念。2. 领会:原子半径、元素的电离能、电子亲和能号电负性的变化规律。3. 简单应用:学会解释上述概念变化规律产生原因。第八章 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离子键和离子晶体、共价键和分子结构相关知识,掌握分子内化学键及晶体结构的内容,重点掌握共价键和分子结构、分子间的作用力、氢键这几个知识点。二、课程内容(一)离子键和离子晶体。(二)共价键和分子结构。(三)分子间的作用力、氢键和分子晶体。三、考核知识点(一)离子键和离子晶体。(二)共价键和分子结构。(三)分子间的作用力、氢键和分子晶体。四、考核要求(一)离子键和离子晶体。1. 识记:离子键概念。2. 领会:离子键的基本特征。3. 简单应用:离子极化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二)共价键和分子结构。1. 识记:共价键的基本特征、共价键的类型、原子晶体结构特点。2. 领会:掌握现代价键理论、.轨道杂化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基本要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