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人教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9274985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下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二下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二下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二下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二下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下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下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人教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二下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人教版) 【高二下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第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分,每题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毕3题。 中国的桃花文化 桃花,作为一种自然物,本来不具有“文化”的涵义。但是,桃花以它俏丽的色彩、缤纷的落英触动了中国人的某种情绪和情感,被渗入、融汇了审美主体的心理因素,并且作为人们共同承认的一种信息载体,世世代代承袭相传,于是,犹如中国的“梅文化”、“菊文化”同样,“桃花”也成为我们民族集体记忆和心理深层的积淀物,形成了中国的“桃花文化”。 中国的“桃花文化”和女性有不解之缘。早在先秦的诗经周南中,就有一首有关桃花的诗。“桃之夭夭”,描写茂盛、火红的桃花,并用桃

2、花来比方年轻美貌的女子。春秋时代,息国的国君夫人息妫容貌美丽,被人称作“桃花夫人”。唐代的崔护在京都郊游,邂逅一少女,次年再访,人去桃花在,崔护感伤不已,题诗慨叹,“人面桃花相映红”一句就成了千古名诗。尚有清初孔尚任的出名悲剧桃花扇,曹雪芹在红楼梦里为黛玉葬花写的葬花辞和桃花行。源远流长的桃花文化,从古代诗经始终唱到今天那桃花盛开的大江南北。 在中国,“桃花文化”是非常普遍的一种文化现象,在民间吉祥喜庆活动特别是恋爱、婚姻此类人生喜庆之事里,桃花是“尚红”礼俗的重要角色。桃花坞、桃花酒、桃花运,涉及“桃花”一词的人名地名更是不胜枚举。国内由历史沿袭形成众多的桃花欣赏景点,早春二月,人们踏青采撷

3、归来,多是几枝早开的桃花。至于与桃树桃花桃实有关的文化现象,几乎无处不在:传说桃都山有一巨大的桃树叫“桃都”,上有天鸡,天鸡一叫,天下的雄鸡也跟着叫。在中国神话中,仙桃又是长寿的象征,神话中的王母娘娘有“蟠桃宴”。桃树可家植于屋前舍后,更多的是漫山野生,人们又用“桃李满天下”比方教师的学生之多 那么,中国桃花文化为什么如此独特呢? 桃花文化,反映了中国文人的自然观。大自然最美的季节是万物复生、欣欣向荣的春天,中国文人对春天倾注了十分火热的情感,“咏春”的诗文特别发达,而春天又美在桃花盛开的时节,于是,自我们所能见到的诗经始,铺陈春景,不能不写桃花。永恒的自然界,极富生命力的桃花,激发了中国文人

4、的艺术想象力和热爱生活的心愿。中国文人把自然界的桃花作为自己的生命、自己的本质力量和自己情感意识的相应物加以抒写。她们借桃花歌颂自然美、劳动美、发明美,体现对永恒自然和永恒生命的向往。 桃花文化还渗入着“儒与庄禅互补”的文化精神。“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中国文人两种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文化心理。一方面,她们要身体力行,去实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经世致用”的人生抱负;另一方面,由于现实不断击碎她们的抱负之梦,于是导致了她们的失落心理,她们只得“穷则独善其身”,寄情山水,回归田园,在庄禅的境界中求得精神上的休憩和解脱。于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她自己,也为与她同样的失意文人发明了

5、一种虚幻的抱负世界。桃花源作为中国文人的精神栖息之所,世世代代吸引着文人学士,形成了她们的“桃花源情结”。她们并不是不懂得桃花源之不可寻,她们寻找桃花源,几乎与屈原的天问同样,上升为一种摸索宇宙、社会和人生哲学的思维模式。 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对的的一项是()(3分) 中国的“桃花文化”和女性有不解之缘,因此源远流长的桃花文化,从古代诗经始终唱到今天那桃花盛开的大江南北。 .“桃都”、“蟠桃宴”、“桃李满天下”等美好传说都与民间“尚红”的礼俗有关。 C中国文人虽有“经世治国”的人生抱负,但是现实往往击碎她们的抱负之梦,因此她们对桃花就有了一种特殊的情结。 D.独特的中国“桃花文化”反映了中国文

6、人对自然和社会的一种思考和结识。 .根据文意,不符合中国“桃花文化”形成条件的一项是( )(3分) .桃花俏丽的色彩和缤纷的落英会使人触景生情,产生丰富的联想。 B.人们用比方、象征手法,把审美情感寄托于桃花,使其成为一种共同承认的移情物。来& .桃树可家植于屋前舍后,更多的是漫山野生,而与桃树桃花桃实有关的文化现象,更是几乎无处不在。 D.中国的“桃花文化”的形成要有世代沿袭相传的民族积淀。 3.对作者把文人学士寻找桃花源上升为“一种摸索宇宙、社会和人生哲学的思维模式”的因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在中国,“桃花文化”是非常普遍的一种文化现象,融汇了审美主体的心理因素。 B.“桃花源

7、”是一种抱负社会的象征,探寻桃花源就是对抱负社会的探寻和追求。 C.探寻桃花源,是中国文人的自然观的反映,她们寻找桃花源,歌颂桃花,体现对永恒自然和永恒生命的向往。 D探寻桃花源,体现了儒家与庄禅思想互补的人生哲学。“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二、古代诗文阅读(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毕4题。 童华,字心朴,浙江山阴人。雍正初,为知县。时方修律例,大学士朱轼荐其才,世宗召见,命察赈直隶。乐亭、卢龙两县报饥口不实,华倍增其数。怡贤亲王与朱轼治营田水利,至永平,问滦河形势,华对甚晰,王器之。寻授平山知县,邑灾,不待报,遽出仓粟七千石贷民。擢真定知府,权按察使。此

8、前在平山发粟事,部议免官,特诏原之。 怡贤亲王奏以华理京南局水利,华度真定城外得泉十八,疏为渠,溉田六百亩,先后营田三百余顷。滏阳河发源磁州,州民欲独擅其利。自春徂秋,闭闸蓄水,下游永年、曲周滴涓不得。时改州归直隶,以便控制。华建议仿唐李泌、明汤绍恩西湖遗规,计板放水,数县争水之端永息。华又以北人不食稻,请发钱买水田穀运通仓,省漕费,民得市稷黍觉得食,从之。 调江苏苏州,会清查康熙五十一年以来江苏负课千二百余万,巡抚督责急,逮捕追比无虚日,华固请宽之。巡抚怒曰:“汝敢逆旨耶?”对曰:“华非逆旨,乃遵旨也,上知有积欠,不命严追而命清查,正欲晰其来历,查其委曲,或在官,或在役,或在民,或应征,或应

9、免,了然分晓,奏请上裁,乃称诏书意。今奉行者不顾名思义,徒以十五年积欠立求完纳,是暴征,非清查也。今请宽三月限,当部居别白,分牒以报。”巡抚从其请,乃尽释狱系千余人,次第造册请奏。时朝廷亦闻江南清查不善,下诏切责,如华言。 浙江总督李卫尝捕人於苏华以无牒不与卫怒蜚语上闻世宗召见责以沽名干誉对曰臣竭力为国近沽名实心为民近干誉。上意解,命往陕西以知府用。署肃州,佐经略鄂尔泰屯田事,凿通九家窑五山,引水穿渠,溉田万顷。以忤巡抚被劾罢官。乾隆元年,起福州知府,调漳州。颇好长生术,招集方士,习丹家言,复劾罢归。数年卒。 (选自清史稿循吏二,有删改)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对的的一项是()(3分

10、) A.问滦河形势,华对甚晰。 形势:河流状况。 B此前在平山发粟事。 此前:从前,以往。 C当部居别白,分牒以报。 部居:分门别类。 .次第造册请奏。 次第:根据顺序。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对的的一项是( )(分) .浙江总督李卫尝捕人於苏/华以无牒不与/卫怒蜚语上闻/世宗召见/责以沽名干誉/对曰/臣竭力为国/近沽名实心为民/近干誉/ B.浙江总督李卫尝捕人於苏/华以无牒不与卫/怒蜚语上闻世宗/召见/责以沽名干誉/对曰臣竭力为国近沽名/实心为民近干誉/ .浙江总督李卫尝捕人於苏华以无牒不与卫/怒蜚语上闻/世宗召见责以沽名干誉对曰/臣竭力为国近沽名实心为民近干誉/ D.浙江总督李卫尝捕

11、人於苏/华以无牒不与/卫怒/蜚语上闻世宗召见责以沽名干誉/对曰/臣竭力为国/近沽名/实心为民/近干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对的的一项是( )(分) A童华心怀百姓,做事敢于担当。她去检察赈灾事宜,发现乐亭、卢龙两县上报饥荒人口不实,就增长了一倍的数额;在平山闹灾时,来不及等上级批准,就开仓济民。 .童华尽职尽责,管理有方。她在治理水利时,把泉水疏通为渠,灌溉了六百亩田地;采用对的的措施解决民间纷争,因地制宜,节省开支,以便百姓。 C.童华刚直敢言,不媚上官。任职苏州,她反对巡抚附和朝廷强征拖欠赋税的做法,并竭力建议缓期清查,最后巡抚采纳了她的建议。 D.童华不畏权贵,仕途不

12、顺。当受到李卫谗毁时,她敢于为自己辩解,得到世宗理解;她毕生官场数度起伏,晚岁终老田园。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分) (1)巡抚督责急,逮捕追比无虚日,华固请宽之。(5分) (2)今奉行者不顾名思义,徒以十五年积欠立求完纳,是暴征,非清查也。(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毕题。 望江南池阳道中 李 纲 归去客,迂骑过江乡。茅店鸡声寒逗月,板桥人迹晓凝霜。一望楚天长。 春信早,山路野梅香。映水酒帘斜扬日,隔林渔艇静鸣榔。杳杳下残阳。 .结合词中的有关内容,分析词人的两种重要感情。(分) 9.李纲词中的“茅店鸡声寒逗月,板桥人迹晓凝霜”两句,化用了唐朝

13、温庭筠的诗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你觉得谁的诗句更妙?请阐明自己的理由。(5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 (孔子语录) (2)子曰:” ,_,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 (3)鹤汀凫渚, ; 桂殿兰宫, 。(王勃滕王阁序)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毕()(4)题。(2分) 莲池老人贾大山 庙后街,是县城里最清静、最美丽的地方。那里有一座寺院,山门殿宇早坍塌了,留得几处石碑,几棵松树,树顶上蟠着几枝墨绿,气象苍古。寺院西南两面是个池塘,清清的水面上,有鸭,有鹅,有荷;池塘南岸

14、的一块石头上,常有一位老人抱膝而坐,也像是这里的一种景物。寺院虽破,里面却有一座钟楼。那是唐代遗物,青瓦重檐,两层楼阁,楼上吊着一只巨大的铜钟。据说,唐代钟楼,全国只有四个半了,可谓吉光片羽,弥足贵重。只是年代久了,墙皮酥裂,瓦垄里生满枯草。若有人走近它,老人就会隔着池塘喝喊: “喂不要上去,危险” 老人很有某些年龄了,头顶秃亮,眉毛胡子洁白,嗓音却很雄壮。文物保管所的所长告诉我,她是看钟楼的,姓杨,名莲池,195年春天,文保所成立不久,就雇了她,每月四元钱的补贴,始终看到目前。 我喜欢文物,时常到那寺院里散心。有一天,我顺着池塘的坡岸走过去。 “老人家,辛苦了。” “不辛苦,每天歇着。” “今年高寿了?” “谁晓得,活糊涂了,记不清晰了。” 聊了一会儿,我们就熟了,谈得很投机。 老人独身独居,老伴儿早故去了。她的生活很简朴,一日三餐,有米、面吃就行。两个儿子都是菜农,可她又在自己的院里,种了一畦白菜,一畦萝卜,栽了一沟大葱。除了收拾菜畦子,每天坐在池边的石头上,看天上的鸽子,看水中的荷叶,有时也拿着工具到寺里去,负责清除里面的杂草、狗粪。这项劳动也在那四元钱当中。 她不爱说话,可一开口,便有自己的思想,很有趣味。中秋节前的一天晚上,我和所长去看她,见她一人坐在院里,很是寂寞。我说: “老人家,买台电视看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