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人口迁移》知识点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9274341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人口迁移》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地理《人口迁移》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地理《人口迁移》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考地理《人口迁移》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考地理《人口迁移》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人口迁移》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人口迁移》知识点(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地理人口迁移学问点【什么是人口迁移】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的变更。【人口迁移缘由】不同地区的人口和生活资料在数量上的不平衡,地区的生存环境有很大差异。【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自然灾难二、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因素:交通和通信的发展文化教化事业婚姻和家庭三、政治因素政策斗争政治变革【人口迁移的影响】对迁入地影响:获得足够的劳动力;有利于当地资源的开发;给城市环境造成影响。对迁出地影响:加强与外界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沟通;有利于缓解当地的人地冲突;有利于增加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上海成为

2、人口迁入地缘由:经济发达,收入高,就业机会多)人口流向城市的影响:一、有利影响:人口流淌给城市供应大量廉价劳动力,为城市经济发展创建了条件;促进了城市商业的发展,增加城市的收入;变更城市的经济结构,为城市经济结构体制改革深化发展作出贡献;促进城市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城市四周地区的农、牧、渔、副业的发展;二、不利影响:大量流淌人口的涌入,增加城市的住房、交通等压力;加剧城市的环境污染;给城市的社会治安管理带来问题;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人口迁移练习题】1、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中科院发布的2019年全球政治与平安报告显示,中国正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移民输出国,“第三波移民高潮”在本世纪第

3、一个十年中呈愈演愈烈之势。中国移民的主要目的地为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材料二: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我国将推动人才强国战略,激励和引导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工作,为国服务,主动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1)分析材料1和材料2,说明目前国际人口迁移流淌的基本方向是什么?由发展中国家移向发达国家,由经济欠发达地区移向经济发达地区。(2)为什么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会成为目前我国移民的最主要聚集地?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经济相对落后,而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是典型的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工作、生活环境好,收入水平高,而且这些国家和地区人口诞生率低,人口老龄化严峻,劳动力短缺日益成为其经济增长的

4、瓶颈,这客观上形成了对移民的吸引力,因此这些地区成为我国移民的最主要聚集地。(3)我国海外移民数量逐年增多,对我国产生的负面影响是什么?我国的海外移民逐年增多,且以出国留学、工作为主,迁移人口的科学文化素养较高,在肯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的人才流失,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4)我国为什么要激励和引导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我国的海外留学人员是我国的高素养人才,激励和引导其回国工作会对我国的社会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有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解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全球范围内的人口移动规模越来越大,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成为影响人口移动的最主要因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

5、差异导致人口大量地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这样的人口迁移在肯定程度上造成了发展中国家的人才流失,这也是我国激励和引导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工作的缘由。2、依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黄河决口泛滥次数。朝代 西汉 唐朝 明朝 清朝泛滥次数 5.7 10.3 37.5 37.5材料二:我国古代人口分布柱状图(甲)和1978年以来民工流淌方向示意图(乙)。(1)依据“我国古代人口分布柱状图”,说明我国古代各时期人口分布状况,并从社会经济因素分析缘由。西汉时期北方人口比重大,因为北方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是政治和经济中心,开发较早;唐代南方人口接近北方,这是由于两晋和南北朝时期为躲避战乱,北

6、方人口大量南迁;北宋时期南方人口大大超过北方,是由于唐朝末年的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北方战乱不断,出现了北方人口南迁的又一次高潮。(2)结合材料1,从自然地理环境的成因及变更的角度,分析为什么唐代以前人口重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而北宋以后转移到南方地区。唐朝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暖和潮湿,植被茂密,耕地广袤,浇灌便利,相宜农业发展,所以人口稠密。唐朝以后,由于人为对黄土高原及周边地区植被的大量破坏,水土流失严峻,使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常常决堤泛滥,土地的生产力下降。而南方地区则气候温柔潮湿,土地肥沃,水源足够,更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所以北方人口大量南迁。(3)依据“1978年以来中国民工流淌方向示意图”,说明1978年以来民工主要集中分布地区,并谈一谈“民工流”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动影响。主要分布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大城市和东南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主动影响:有利于这些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市场的旺盛;有利于实现劳动力的重新合理配置;有利于增加农夫的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有等。解析:我国古代主要受开发历史和斗争两方面的影响导致人口的迁移。自然灾难等因素也是导致特定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要素。民工不仅给流入地带来丰富的劳动力,而且也增加了农夫的收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