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思维及方法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9270235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逻辑思维及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逻辑思维及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逻辑思维及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逻辑思维及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逻辑思维及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逻辑思维及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逻辑思维及方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第十章逻辑思维及方法一、逻辑思维的特征与作用二、逻辑思维的形式三、逻辑思维的方法四、逻辑思维的训练一、逻辑思维的特征与作用(一)什么是逻辑思维(二)逻辑思维的特征(三)逻辑思维的作用(一)什么是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就是人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以概念为操作的基本单元,以判断、推理为操作的基本形式,以辨证方法为指导,间接地、概括地反映客观事物规律的理性思维过程。逻辑思维又称抽象思惟,是思维的一种高级形式。抽象思维既不同于以动作为支柱的动作 思维,也不同于以表象为凭借的

2、形象思维,它已摆脱了对感性材料的依赖.是以理论为依据,运 用科学的概念、原理、定律、公式公理,常识等进行判断和推理。(二)逻辑思维的特征普遍性、严密性、稳定性、层次性(三)逻辑思维的作用1. 逻辑思维对创新目标的实现有引导和调控作用2. 创新结果的正确与否需要通过逻辑推理检验3. 逻辑思维可以直接产生创新结果4. 逻辑思维可以准确表达创新成果进入科学体系5. 创新成果推广应用需要逻辑思维 “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判断出因果关系”爱因斯坦“理论物理学的完整体系是由概念,被认为对这些概念是有效的基本定律,以及用逻辑推 理得到

3、的结论这三者所构成的。这些结论必须同我们的各个单独的经验相符合;在任何理论著 作中,导出这些结论的逻辑演绎几乎占据了全部篇幅”爱因斯坦各门独立科学的系统体系都是由逻辑概念、逻辑判断、逻辑推理、逻辑证明建立起来的。 在学术交流、教学实践、认知原理中、在科学家的思考过程中、在阐述各个学科的系统理论中 不难看出逻辑思维在学习、工作中的重要性和核心地位。(四)逻辑思维的形式 形式逻辑、数理逻辑、辨证逻辑 1形式逻辑 抛开具体的思维内容,仅从形式结构上研究概念、判断、推理及其联系的逻辑体系,就是 形式逻辑(又叫普通逻辑,我们平常说的逻辑,一般也指的是形式逻辑)2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形式逻辑以保持思维的确

4、定性为核心,帮助人们正确地思考问题和表达思想;思维要保持 确定性,就要符合形式逻辑的一般规律即: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3数理逻辑(定量的数理分析) 数理逻辑是在普通逻辑(形式逻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逻辑分支学科。数理逻辑是在 深度和广度上推进了传统逻辑,使它更加精确和严密。由于数理逻辑使用了数学的语言和符号, 揭示了事物和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不仅深化了传统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而且对计算机科学、 控制技术、信息科学、生物科学等学科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4辨证逻辑 “不是关于思维的外在形式的学说,而是关于一切物质的、自然的和精神的事物的发展规 律的学说,即关于世界的全部具体内容及对它

5、的认识的发展规律的学说。”列宁辨证逻辑就是按照辨证唯物主义哲学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方法和思维方式。它的思维原则主 要有:全面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具体性原则。(五)逻辑思维的方法 演绎推理法、归纳推理法、实验法、比较研究法、证伪法1演绎推理法 演绎推理就是由一般性前提到个别性结论的推理。按照一定的目标,运用演绎推理的思维 方法,取得新颖性结论的过程,就是演绎推理法例如:一切化学元素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惰性气体是化学元素,所以,惰性气体 在一定条件下确实能够发生化学反应。这里运用的就是演绎推理方法。演绎推理的主要形式是三段论法。三段论法就是从两个判断中进而得出第三个判断的一种 推理方

6、法。上面的例子就是包含着三个判断。第一个判断是一切化学元素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 化学反应-提供了一般的原理原则,叫做三段论式的大前提。第二个判断是惰性气体是化学元 素-指出了一种特殊情况,叫做小前提。联合这两种判断,说明一般原则和特殊情况间的联系, 因而得出第三个判断:惰性气体在一定条件下确定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结论。只要作为前提的判断是正确的,中间的推理形式是合乎逻辑规则的,那么,必然能够推出 “隐藏”在前提中的知识,这种知识,尽管没有超出前提的范围,但毕竟从后台走到了前台, 对我们来说,往往也是新的,而且由于我们常常是为了某种实际需要才做这种推理,其结论很 可能具有应用价值。这样演绎推理的结论

7、就可能既具有新颖性,又具有实用性2归纳推理法1)完全归纳推理2)不完全归纳推理方法之一简单枚举归纳推理3)不完全归纳推理方法之二科学归纳推理1)完全归纳推理从一般性较小的知识推出一般性较大的知识的推理,就是归纳推理。在许多情况下,运用 归纳推理可以得到新的知识。按照一定的目标,运用归纳推理的思维方法,取得新颖性结果的 过程,就是归纳推理法。1000 只大象都是灰色,第 1001 只大象为白色的可能性总是存在。所有的金属都有导电性 但电阻大小一样,使用场合与效果也不一样,用铁丝充当保险丝就难以胜任,强而为之,后患 无穷。2)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简单枚举归纳推理是列举某类事物中一部分对象的情况,根据没

8、有遇到矛盾的情况,便做 出关于这一类事物的一般性结论的推理。例如:花开的时间、天鹅的颜色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意义虽然它的结论是或然的,但不一定是错误的,有的是正确的,也就可以提供新的知识在它的结论的基础上,可以继续研究,如果证明是正确的,就得到了新的知识。即使证明 了是错误的,也从另一方面给了我们新的知识3)科学归纳推理科学归纳推理是列举某类事物一部分的情况,并分析出制约此情况的原因,以此结果为根 据,从而总结出这一类事物的一般性结论的推理方法。两种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区别:它们的根据不同,前者只要没有发现矛盾的情况就可以做出结论,后者要根据发现的因果 之间的必然联系才能下结论前者的结论是或然性的,

9、后者的结论要可靠的多 提高前者结论的办法是多找事实,提高后者的结论是对事实情况作出科学的分析,找出因 果关系演绎法和归纳法的关系 演绎法和归纳法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两种对立的认识方法的总结。两者既是对立的,又是 统一的,缺少任何一面,都无法认识真理。演绎法和归纳法,仿佛是相反的两种方法,实际上 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两者是辩证的统一。没有归纳就没有演绎,因为演绎的出发点正是归纳的结果。演绎必须以可靠的归纳为基础。 没有演绎同样也没有归纳。因为归纳总是在一般原理、原则或某种假说、猜想的指导下进行的弗兰西斯培根在新工具书中也写道:我们不能像蚂蚁,单只收集,也不可像蜘蛛, 只从肚子中抽丝,而应像蜜蜂,既

10、采集又整理,这样才能酿出香甜的蜂蜜。培根强调的既收 集又整理,指的就是要善于运用归纳和演绎的科学思维方法。3实验法 实验是为了某一目的,人为地安排现象发生的过程,据之研究自然规律的实践活动。实验 的特点是必须能重复,能够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地做同一个实验,并产生相同的结果,这是一个 实验成功的标志,不能重复的实验就不是成功的实验,其结果就没有可信度,就不能作为科学 依据,这是符合逻辑思维原理的1)实验法研究的优点 实验能够纯化研究对象 实验能够人为地再现自然现象 实验可改变现象的自然状态 实验可以加速或延缓对象的变化速度实验可以节约费用,减少损失4比较研究法 比较研究法,可以简称比较,是通过两个或

11、两个以上对象的同和异来获得新知识的方法。 在比较研究中,主要起作用的还是逻辑思维中的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所以, 比较研究是运用逻辑思维进行创新的一种方法1)比较的种类 空间上的比较(横向比较) 时间上的比较(纵向比较) 直接比较 间接比较2)比较的作用鉴定真伪,区分优劣明察秋毫,解决难题确定未知,发现新知取长补短,综合改进追踪索迹,建立序列5证伪法 根据形式逻辑中的矛盾律,在同一时间、同一关系上,不能对同一对象作出不同的断定。 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就是:A不能在同一时间、同一关系上是B又不是B根据形式逻辑中的排中律,在同一时间、同一关系上,对同一事物是两个相互矛盾的论断 必须作出明确的

12、选择,必须肯定其中的一个。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就是:A或者B,或者不是B, 二者必居其一,不可能有第三种选择根据以上两个规律,运用逻辑思维方法,可以在证明一个结论是错误的同时,证明另一个 结论是正确的。用这种方法来取得正确答案的方法,就是反证法,或证伪法。证伪法在许多情 况下,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疑难问题,取得创新结果。例如:纸上写的是谁的名字。思维过程1、分析与综合分析是在思维中把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因素,分别加以考察的逻辑方法。综合是 在思维中把对象的各个部分或因素结合成为一个统一体加以考察的逻辑方法。2、分类与比较根据事物的共同性与差异性就可以把事物分类,具有相同属性的事物归入一类。具 有不同

13、属性的事物归入不同的类。比较就是比较两个或两类事物的共同点和差异点。通 过比较就能更好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分类是比较的后继过程,重要的是分类标准的选择,选择的好还可导致重要规律的 发现。3、归纳与演绎归纳是从个别性的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结论,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性的。演绎是从一般性的前提推出个别性的结论,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必然性的。4、抽象与概括抽象就是运用思维的力量,从对象中抽取它 本质的属性,抛开其他非本质的东 西。概括是在思维中从单独对象的属性推广到这一类事物的全体的思维方法。抽象与概 括和分析与综合一样,也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5、证实与证伪逻辑证明:直接证明;间接证明【反证,证伪

14、】:归谬法;穷举法。略显“笨重”战场上,仅靠逻辑思维是不行的2010年07月16日11:19新华网1997年,超级电脑“深蓝”一举战胜国际象棋冠军卡斯帕罗夫,标志着人工智能水 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2006 年,在一场中国象棋人机大战中,电脑横扫数位象棋 大师,其棋力令专业棋手汗颜。然而,当人们惊异于电脑象棋棋力之深厚时,电脑 围棋棋力水平却一直徘徊不前,让世人大失所望;即使是多次取得世界电脑围棋大 赛冠军的“手谈”,仍然不是业余段级以上棋手的对手。同样是棋类,为何电脑象 棋与电脑围棋的棋力差距竟然如此悬殊呢?众所周知,电脑的优势在于运算速度。据脑生理学家测定,大多数人脑平均每 秒钟大约只能处

15、理2030比特的信息,而当前即使是普通的个人电脑,其CPU运算 速度也达到了每秒 2G 赫兹以上,运算速度快过人脑数千万倍。但是,人脑除逻辑思 维外,还具有形象思维、 经验思维、灵感思维、 直觉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在思 考复杂问题时,会取长补短,融合使用。相比象棋,围棋显然要复杂得多,其每步 棋的下法是象棋的近10倍。据人工智能专家估算,“深蓝”计算国际象棋和围棋同 样数量的棋步,前者只需要3秒钟,而后者却需要3万年。因而,在对弈相对简单 的象棋时,电脑运算速度的优势尚能抵消其思维方式单一的缺陷,但面对复杂的围 棋,这种缺陷就会暴露无遗。让我们将视线转移到战争领域,棋理与兵法其实有诸多相通之处。汉代马融在 围棋赋中说到,“略观围棋兮,法于用兵。三尺之局兮,为战斗场。”毛泽东 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也以围棋对局来形容战争形势,“由是敌 我各有加于对方的两种包围,大体上好似下围棋一样,敌对于我我对于敌之战役和 战斗的作战好似吃子,敌之据点和我之游击根据地则好似做眼。”当然,战争是敌 对双方的殊死博弈,比下围棋要复杂得多,尤其是未来的信息化战争。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对精确作战、精确管 理、精确后勤的不懈追求,人们往往突出和强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