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知识点总结食品中的有机物沪教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926875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知识点总结食品中的有机物沪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考知识点总结食品中的有机物沪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考知识点总结食品中的有机物沪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考知识点总结食品中的有机物沪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知识点总结食品中的有机物沪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知识点总结食品中的有机物沪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食品中的有机物 一、有机化合物1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即含碳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即不含碳的化合物.2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多数含有氢元素,其次可能还含有氧、氮、氯、硫、磷等。3有些含碳的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和碳的金属化合物等,因它们的组成、结构和性质与无机物相似,仍属于无机化合物。4由于有机化合物在结构和组成上的特点,使其种类繁多。现在人们知道的有机物有1千万种以上,而无机物的种类还不足10万种。5不同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相差很大,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为甲烷(CH4),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称有机高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达到上万的有机化合物。如聚乙

2、烯就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一般很多有机材料都是有机高分子。 书写有机物的化学式,元素符号一般是C、H、O、N、Cl等顺序。二、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1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物质:水、糖类(淀粉)、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 其中,淀粉、脂肪、蛋白质、维生素为有机物。2淀粉(糖类)主要存在于大米、面粉等面食中; 油脂主要存在于食用油、冰激凌、牛奶等; 维生素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等; 蛋白质主要存在于鱼、肉、牛奶、蛋等; 纤维素主要存在于青菜中,有利于胃的蠕动,防止便秘。 其中淀粉、脂肪、蛋白质、纤维素是有机高分子有机化合物。(一)淀粉:1淀粉的来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水在光照及叶绿素的共同作

3、用下,能生成氧气和葡萄糖2淀粉的检验:使用碘酒(或碘水) 淀粉与碘作用后使之变为蓝色。3淀粉的存在:大米、面粉、玉米、土豆等食品中,富含淀粉。4淀粉的转化:淀粉、纤维素等经过在酶等物质的催化作用下,与水作用逐渐转化为葡萄糖(二)葡萄糖:1葡萄糖:是一种有甜味、易溶于水的白色粉末状固体。 葡萄糖在体内经缓慢氧化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热量,提供人体活动的能源。酿酒的过程:淀粉先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发酵生成酒精C6H12O6 2C2H5OH(乙醇) + 2CO2;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为C2H5OH或C2H6O),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和

4、实验室燃料。75%酒精是常用的消毒剂。酒精在空气中燃烧或者在体内完全氧化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C2H6O + 3O2 = 2CO2 + 3H2O工业酒精中含有少量的甲醇(CH4O),有毒,少量使人失明,较多会致人死亡。2糖类物质的作用: (1)糖类:葡萄糖、淀粉、纤维素等有机物,称为糖类,习惯上称为碳水化合物。 单糖:不能水解的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如葡萄糖、果糖等。 (2)糖类 二糖:水解后生成两分子单糖的糖。如蔗糖、麦芽糖等。 多糖:能水解生成许多分子单糖的糖。如淀粉、糖原、纤维素等。 (3)糖类常根据其来源而用俗名,糖类不一定都有甜味。 正常人每天要摄入一定量的淀粉等化合

5、物,在血液中也要维持一定浓度的葡萄糖。如果摄入的这些化合物不够,就会造成血糖含量太低(医学上称为“低血糖”),出现乏力、疲倦、昏迷、休克等症状。葡萄糖在体内代谢不正常,会造成“糖尿病”。葡萄糖会随尿液排出。3葡萄糖的检验:(配制氢氧化铜时,要注意氢氧化钠溶液要大大过量,使溶液呈碱性) 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滴加至待测溶液中,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如果看到红色沉淀(氧化亚铜,Cu2O),则说明原来溶液中含有葡萄糖。如果没有产生红色沉淀,则原来溶液不含有葡萄糖。现象可能会生成黑色物质Cu(OH)2=CuO + H2O, (三)油脂:1油脂的存在:猪油、牛油、奶油、花生油、豆油、菜油、椰子油等。2油脂的作

6、用:油脂在人体内被消化,氧化分解,释放出热量。3油脂与淀粉的区分: 油脂的组成元素与淀粉相同,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但是它们的分子组成及结构不同,所以其性质也有所不同。4油脂的分类: 动物性油脂:如牛油、猪油等来自动物体的脂肪层,常温下通常呈固态; 植物性油脂:如花生油、豆油等来自于某些植物种子的油脂,常温下呈液态。5油脂的溶解性: 油脂不溶于水,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如汽油、己烷、氯仿等)6大豆中提取油脂(1)用研钵将大豆碾碎,放入试管中,加入10mL己烷,振荡后,静置一段时间;(2)过滤;(3)将滤液转移至烧杯中,用热水浴蒸发己烷;(4)得到的液体便是大豆油注意: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过程。

7、(四)蛋白质:1蛋白质的存在:人体及动物的肌肉、血液、毛发和各种酶中,富含蛋白质的食品有肉、鱼、牛奶、豆类及豆制品(如豆腐)、虾、酱油等。2蛋白质的作用:是人体必需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 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如果蛋白质摄入量不足,会使人生长发育迟缓、体重减轻、发生贫血。3蛋白质与氨基酸的关系: 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主要是碳(C)、氢(H)、氧(O)、氮(N)等。 食物中的蛋白质在胃、肠中的酶及体内水的作用下,逐步分解,生成可被小肠吸收的氨基酸。氨基酸被人体吸收,再重新结合成人体所需的各种蛋白质。一部分蛋白质和氨基酸在体内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会生成含氮的尿素等物质。 味精的

8、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松花蛋(皮蛋)表面的松花即谷氨酸钠。4、蛋白质在盐溶液中,其溶解性变小,该过程又称为盐析,属于物理变化。蛋白质在受热或者遇到浓硝酸、重金属盐(如铜盐、铅盐、钡盐、汞盐)等化学物质后,会发生变性,失去原有的生理功能,是化学变化。除此之外,蛋白质遇到70%酒精溶液及甲醛等也会发生化学变化而变质。注意:人如果重金属中毒后,应该立即食用鸡蛋清或牛奶来解毒。在许多食品中,都容易霉变,注意,该类物品发生霉变后,能产生一种毒性较大的物质黄曲霉素。故,在日常生活中,不要食用霉变的食品。实验内容:鉴别棉线、羊毛线、化纤实验方法:取样,点燃后,观察现象。实验现象:棉线燃烧后,没有气味,产生灰烬松脆。 羊毛线燃烧后,产生一股烧焦羽毛的气味,产生的灰烬松脆; 化纤燃烧后,没有气味,燃烧剩余物产生熔球现象,较硬。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该方法进行简单的鉴别。(五)维生素:1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及制剂:蔬菜、水果、鱼肝油、复合维生素含片等。2维生素的作用:保证人的正常发育,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3维生素的来源:人体所需的大部分维生素不能在体内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故不能偏食4维生素的组成:维生素是分子组成和结构都较为复杂的有机物。 /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