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类书籍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1篇).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9266659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类书籍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1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教育类书籍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1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教育类书籍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1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教育类书籍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1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教育类书籍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1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类书籍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1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类书籍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1篇).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类书籍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1篇教育类书籍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1篇教育类书籍读书心得体会篇1初读教育有悟感觉是一本再普通不过的书籍了,这本书是由95篇教育随笔组成的,里面描绘的都是工作在教育一线的老师们所记录的发生在老师和孩子们之间或发生在孩子们自己之间的小事,同时也是一些琐细得不能再琐细的事件,如学生考试作弊、新生点名、老师板书、课堂上表扬故事中一幕幕场景,有些我们多么熟悉的,甚至是自己亲身经历。或许你会觉得这样的书记录的事太平凡,但细想,教育,不就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琐碎繁杂吗?不就是日复一日的鸡毛蒜皮吗?这本书分五个板块,其中第一章节告诉我们,老师不仅仅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因为学生作为老

2、师的教育对象,其一言一行都会形成反应,从而使老师从中学习、体悟,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从而使整个教育成为一个双向动态过程。而其中的第三章节是关于针对后进生一些教育的机制,它告诫我们只要目中有人,就没有后进生。“后进生”不等于“后进人”,事实甚至相反,老师们只要把“学生”当成“人”,就不会再有“后进生”了。因为教育的奇迹在于:老师之光,能使远远近近的心都披上绚丽。书中所写,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没有抽象的理论,有的只是生动的教育故事以及故事中蕴含的考虑。内容鲜活而真实,文笔朴素而流畅。朴实的文字中包含着真挚的情感,读着读着,我被故事内容所吸引和感动,这更引起了我深深的思索。它犹如一面镜

3、子,折射出我们日常教育教学中存在的诸多缺乏:你派遣你的学生为你做私事了吗?哪怕只是举手之劳;你注意批评学生的方式了吗?哪怕只是换个谈话场所;你尊重学生的“杂念”吗?哪怕它有时会扰乱课堂;你能耐心倾听学生的辩白吗?哪怕他确实有错它又如一位指点迷津的导师,为我们解决工作中的各种困惑而指明方向:它告诉我们如何激发中间生的学习热情;它告诉我们如何让班干部乐于奉献而毫无怨言;它告诉我们爱得不恰当也会造成伤害;它告诉我们什么是宽容的魅力感谢这些教育的有心人。他们让我们更多的老师分享了他们的成功的经历与体会,让我们静静地吸吮“名师”们带给我们的精神食粮,让我们明白如何使用一个微笑,一句称赞,一个亲切的动作,

4、如何用爱温暖学生,亮丽自己!教育类书籍读书心得体会篇2新教育行动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开展,我们也积极的参与其中。又一次的读了新教育这本教育典著,又一次的豁然开朗,又一次的被深深的震撼。再一次的重读新教育,这一次对它的理念“过一种幸福而完好的教育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这也燃起我对教育的新的期望。教育也可以是幸福的、完好的。这句话,不只说我们老师要过幸福而完好的教育生活,学生也应该是幸福的。这本书中我最欣赏的一句话是:行动就有收获。朱永新教授说的是,只要你去做,你就能行;只要你去做你就会成功。是的,在人生的漫漫长河中,我们总是想要的、希望的很多,而实现的却很少。原因有很多种,自身的惰性,是最重要的是,

5、没有去行动,没有去坚持。我们不需要华而不实的话语,我们不需要夸夸其谈的口号,我们只需要踏踏实实的去做、去行动,就一定会有所收获。而整本书里,我感受最深的是没有老师的幸福,就不会有快乐的学生。老师是教育活动的支撑点,一切为了老师,为了老师的一切。让老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共同成长,共同开展进步。让老师和学生一样,也能享受教育的幸福感和愉悦感。我们校长也常说,一个学校开展的最最核心的的东西就是老师用自己的专业开展带动学校的开展,进而去影响学生的成长。那就很清楚了,假如没有老师的成长,也就不会有学生的成长;没有老师的快乐就不会有学生的快乐。老师不快乐,他就没有激情去拥抱他的教育生活,那么幸福的教育生活

6、从何而来?一个人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阅读让我们精神起来!因此我们老师应该把阅读当成一个自己的习惯,就像每天起床、吃饭一样,每天读每天都有收获。在收获中成长,在收获中快乐,自己快乐,孩子们也就快乐了。朱永新教授还说过:“只有追求理想,超越自我,才能培养积极的态度,真正的让老师、学生和学校一起成长。每个老师都应该有自己的梦,都应该给自己一种挑战自我的勇气,一种超越的精神。这样每一个老师、每一位学生都要成功、都会成功。为师者,不断进步自己,用心阅读,用心成长,用心总结。让我们在新教育这条路上,越走越坚决,越走越平坦。教育类书籍读书心得体会篇3彭兴顺老师,我记得前几年暑假教育局组织学校中层领

7、导进展培训时曾给我们上过课,如今拿着他新出版的教育就是唤醒一书,一一阅读下来,感受颇深。让我们来欣赏欣赏其中的一些语句吧。“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鼓励、鼓舞和唤醒。”教育的功能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唤醒人们心灵中最美妙的东西,使人性发出灿烂的光芒;唤醒人们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使蕴藏在人脑中的宏大潜能得以开发;唤醒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深切感悟,使人们在创造生活中享受幸福的人生。才为德之资,德为才之帅。唤醒老师,就要唤醒老师的爱与责任,自觉践行师德标准;唤醒老师对职业的审美情趣,不断升华职业境界;唤醒老师的雄心壮志,追寻专业开展之道;唤醒老师的育人担当,不抛弃,不放弃,不让一个孩子落伍。要改变孩

8、子,先改变家长。唤醒家长,就要唤醒家长的示范意识,抓住习惯培养的教育根本,着眼孩子的终身开展;唤醒家长的发现智慧,开发孩子的优势潜能,帮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育人先育心,浇树要浇根。唤醒孩子,就要唤醒孩子的责任与良知,使人格得以健全完善;唤醒孩子追逐人生梦想,成就自己美丽人生。不一而足,有见地的语句比比皆是。全书分为七讲,内容分别是守望道德星空、发现老师职业之美、就这样成为名师、没有教不好的孩子、教育就是培养孩子习惯、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点亮孩子心中的那盏灯、用美德占领孩子心灵。希望老师们认真读读。教育类书籍读书心得体会篇4第一次接触华东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这本书是在灌南交流学习期

9、间。还记得是在去年10月份,灌南县六塘小学教科室相帆主任荣膺灌南县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称号,县教育局为了勉励大家,特选赠了几本具有纪念价值的教育专著作为奖品。而教育走向生本就是其中的一本。随后,相主任就在每周举行的“主题分享”活动中,将这本书推荐给了学校的每一位老师,从而,在六小校园内掀起了一股研读“生本”,践行“生本”的改革热潮。现如今,我县教育局也将郭思乐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列为我县老师今年上半年的必读书目,足见这本书的教育指导意义非同一般了。郭教授在书中的上篇的引子中介绍到,他是通过以一个低年级成功的教育实验改革实验,作为引发思辨的点,真实生动地阐述了生本教育体系。生本教育体系似乎创始了新的教

10、育思路即让学生处在真正自主的状态中,学生的潜能得到激发,学生的天性得到开展,学生的收获像鲜花怒放。“我们把这样的依靠学生,为学生设计的教育和教学,称为生本教育体系。”随后,提出了“各个年级都行吗?”迫切疑问,继而通过大量的,真实的,鲜活的案例佐证这样的观点“只要保持生本状态,只要不断开发学生的认知才能而不是封闭它,只要始终保持情境的适度挑战性,只要让学生有合适其年龄特征的舞台,只要永远使学习带有与他们个体相联络的意义,在他们所认识到的越来越多的事物的比拟和启发之下,他们的求知和表现的要求就会更为强烈。”生本教育实验的目的是要让儿童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依靠儿童的内部自然来进展教育

11、或教学。笔者认为,生本,生本,即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可持续性开展为根本,以学生的自我教育为根本,以充分开掘学生潜能为根本,以强力保持学生追求的天性为根本。生本教育理念的提出是对现行教育的深入反思,是对人性回归的深切呼唤,郭教授作为“生本理念“的呐喊者,倡导者以及践行者,很是关注现行教育是否可以根据“人”自身开展的规律进展教育教学,他显然是教育改革征程中标杆,是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的“教育理想”的追随者:找一种教育方法,使老师因此可以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闹、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教育类书籍读书心得体会篇5最近,我认真阅读有效老师,捧读此书,我收获很

12、大。这本书所给出的教学上的许多建议,使我在原来教学中的许多疑虑一下烟消云散。每次读到其中的案例时,我不由联想到了自己,假如我遇到了类似的情况,我会如故事中老师一样对待如此的学生吗?当意外发生时,当学生的行为已经超越了底线,我会如何呢?我会和故事中的老师一样一笑了之,灵敏地应付,还是会大发雷霆,以自己的威严压载学生个性的闪现?我不得而知,但是我已经在渐渐转变我自己,渐渐融入到孩子们中间,成为他们最为可亲的朋友。对于我们老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老师只有再度作为学生,拿起书本,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与时俱进,不断以全新的目光来观察和指导整个教育过程。其中讲到“优秀的老师,让差生变好,让好生更优秀。学生

13、失败的同时,我们也失败了。”结实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创造性地开展教书育人工作。比方向更重要的是态度,比态度更重要的是毅力。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做最好的老师”呢?编者在有效老师一书中将影响老师一生的中外教育家经典感言对于我们老师具有深入的借鉴和指导意义。本书中提到狄德罗提出:“老师要有丰富的情感热爱孩子,是老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不允许漠视学生的情感,因为老师的漠视就是一种摧残,这是不能容忍的。情感冷淡使人平庸,情感衰退使出色的人失色,有意摧残情感是绝对的蠢事。我们当以自勉不管对自己还是对学生。”在老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等老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因此

14、,老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斥掉自己缺点的杂草。在教学工作中,应关注全体,特别是对处在困境中的学生进展关心、鼓励、帮助、引导,时常对他们报以“你真行,你真棒”的暗示,这犹如涓涓细流,流淌在学生心灵之间,让他们享受到教育的温暖,激发起求起的欲望。学生的茁壮成长,是我们老师不可推御的责任。作为一名老师,要更新观念、努力创新,担负起教育下一代的责任,主动考虑,虚心请教,肯干、实干,不断在理论中探究总结,尽全力把工作做得细致、扎实。同时,细心总结工作经历,在探究中前进。“昨天的孩子,课本是他们的世界;今天的孩子,世界是他们的课本”,身处课改大潮中的一名

15、普通老师,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今天的教育?我想,我应该快乐地迎接每一天,以正确的态度面对自己的事业,面对自己的工作,面对自己的学生,全身心去研究课程、教材、学生、教法等,让自己的教育教学程度得以提升,做到德才兼备。抓住“课改”带来的开展机遇,树立较强的科研意识,走进新课程,刻苦钻研课堂教学艺术,争做擅长吸收的学习型老师,擅长研究的反思型老师,敢于探究的创新型老师。其实,做名好老师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我们有一颗擅长发现的眼睛。只要我们大家都行动起来,从如今开场认清老师岗位职责,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我们的素质教育就不会落空,那么,每一位老师都会成为一名好老师。教育类书籍读书心得体会篇6我经

16、常对家人说,当老师的我很忙,没有时间干家务活。对朋友说,当老师很累,没有意思。确实没有老师不抱怨自己的时间不够用的,天天是上课、改作业、备课辅导、谈话开会理论学习等等,连一分钟空闲的时间都没有。这里面除了没有很好地安排自己的时间而觉得时间不够用外,整天被迫着去做这些事,心累,恐怕问题还是出在疲于应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着自己,简单的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没有主动去做。老师的任务比拟繁重,时间总会在不知不觉中流淌,就看自己能不能把握得住了。谈到如何解决时间这个问题,苏霍姆林斯基举了这么一个例子:一位有_教龄的历史老师上了一届公开课,区培训班的学员和区教育局的指导员都来听课。课上的非常出色,听课的老师和指导员本来打算记一些记录,可是他们听的入了迷,竟然连记录都忘记了,就像自己也变成了学生一样。这是多么令人惊叹啊!课后有一位老师问他:“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