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八年级语文上册22短文两篇练习2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9262742 上传时间:2023-12-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八年级语文上册22短文两篇练习2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5-2016八年级语文上册22短文两篇练习2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5-2016八年级语文上册22短文两篇练习2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2016八年级语文上册22短文两篇练习2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2016八年级语文上册22短文两篇练习2新版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2短文两篇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德馨()鸿儒()调素琴() 案牍()可爱者甚蕃() 濯清涟()亵玩() 陶后鲜有闻()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3.“之”字通常有以下五种用法,指出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A助词“的”B代词C动词,“往,到”D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E宾语提前的标志(1)孔子云:何陋之有?()(2)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3)无案牍之劳形。()(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5)莲之爱,同予者何人?()4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晋/陶渊明/独爱菊B可

2、远观/而不可亵玩焉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D山不/在高,有仙/则名5揣摩作者的精妙构思,完成下面的填空。(1)陋室铭处处紧扣“_”一句来写。开头以类比发端,用_、_喻陋室,自然引出正题:颂扬陋室。中间从_、_、_三个方面来写“陋室”不陋,最后奇峰突起,连举三位古人事例来证明“陋室”不陋。寥寥81字,珠圆玉润,浑然一体。(2)爱莲说以_为线索;以_和_作为莲的正衬和反衬;借花喻人,表达了作者对争名夺利者的厌恶,对完美道德的礼赞。6理解填空。(1)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_。(2)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_。(3)“好向濂溪称净植,莫随残叶堕寒塘”是鲁迅的七律莲蓬人中的诗

3、句,其中“濂溪”即宋代哲学家_,“净植”出自他的爱莲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710题。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可爱者甚蕃蕃:_。(2)濯清涟而不妖濯:_。(3)不蔓不枝枝:_。(4)陶后鲜有闻鲜:_。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9从作者

4、对莲的赞美来看,“君子”应是怎样的人?(用自己的话回答)10本文题为“爱莲说”,却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结尾,你如何理解其中深意?【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114题。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

5、“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陆游筑书巢)注:椟(d):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觌(d):相见。1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1)有仙则名()(2)妻子不觌()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孔子云:何陋之有?(2)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13用原文句子填空。甲、乙两文中的主人公都热爱自己的居室。陋室的主人自评“_,_”,书巢主人的朋友评价“_”;居室的主人都情趣高雅,与朋友谈笑风生,这个意思可以用甲文中的“_,_”来表达。14背景资料:刘禹锡写陋室铭时,唐王朝正一天天地衰落。在宫中,宦官专废立之权,皇帝受制于家奴;在朝廷

6、,牛李两党互相倾轧,妒贤嫉能,任人唯亲。在这种情况下,官僚士大夫阶层大多只顾寻欢享乐,不以国事为念。刘禹锡对此深感忧虑,却无力回天,只能独善其身,避而不与那些庸俗的官僚往来。联系以上背景,说说甲文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表达交流】15爱莲说一文中,作者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托物言志,用莲来自比,又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联系你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喜爱的一种花,并简要概括喜爱的原因。【体验中考】16.(2010湖北黄冈中考)生活中的小浪花是校刊中的一个随感栏目。这些作品是由平常事物而生发情趣,蕴涵丰富,语言精练,深得同学们喜爱。下面是其中的两则,请你认真品读,然后仿照

7、它的写法,自选事物,创作一则,并在其后的括号中写出所蕴涵的道理。其一:石灰石别人向你泼冷水,你却更加热气腾腾。(专注事业,坚守热情)其二:拖拉机出一丁点力,便大喊大叫。(嘲讽自吹自擂的人)参考答案1.xnrtiodfnzhuxixin2.(1)香气,文中指品德高尚(2)博学的人(3)美丽而不端庄3.(1)E(2)A(3)D(4)D(5)A4.D5.(1)惟吾德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环境清幽宁静交往高雅脱俗生活欢畅无虞(2)爱莲菊花牡丹6.(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周敦颐7.(1)多(2)洗涤(3)长枝节(4)少8.(1)我则唯独喜爱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

8、。(2)(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9.具有不慕富贵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品德的人。(或君子的美好形象: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正直不苟,豁达大度,不慕名利,洁身自好。)10.表达了作者对知己甚少的感慨,对追名逐利世风的鄙弃和嘲讽,深化了主题。11.(1)出名(著名)(2)妻子和儿女(子女)12.(1)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2)(陆游)就自己笑自己说:“这不就是我所说的书窝吗?”1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信乎其似巢也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14.委婉地表达了作者对官僚士大夫阶层不以国事为念、只顾寻欢作乐的腐败生活的鄙弃,对官府公事的厌倦。15.示例:(1)我喜欢兰花。孔子说:“芷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我喜欢兰花所代表的这种淡泊和高雅的品质。(2)我喜欢梅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它冰肌玉骨、凌寒留香,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16.示例:稻穗越是丰满的,越是低着头。(有真才实学的人,往往更谦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