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位差计的原理和使用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9261390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5.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位差计的原理和使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电位差计的原理和使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电位差计的原理和使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电位差计的原理和使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电位差计的原理和使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位差计的原理和使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位差计的原理和使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八 电位差计的原理和使用【实验目的】 1掌握电位差计的工作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加深对补偿法测量原理的理解和运 用。2训练简单测量电路的设计和测量条件的选择。【实验仪器】UJ31型直流电位差计、SS1791双路输出直流稳 压电源、标准电池、标准电阻、AC15/5灵敏电流计、 町31型直流分压箱、滑线变阻器、直流电阻箱、待 校验电表、待测干电池、待测电阻、开关和导线等【实验原理】如图5.8.1所示,电位差计的工作原理是根据电 压补偿法,先使标准电池E与测量电路中的精密电 n阻R的两端电势差Ust相比较,再使被测电势差(或电 压)E与准确可变的电势差U相比较,通过检流计XXG 两次指零来获得测量

2、结果。电压补偿原理也可从 电势差计的“校准和“测量两个步骤中理解。校准:将K2打向“标准”位置,检流计和校准电路联接,Rn取一预定值,其大小由标 准电池ES的电动势确定;把K1合上,调节Rp,使检流计G指零,即E=IR,此时测量电路的S1Pn n工作电流已调好为I= En/Rn.校准工作电流的目的:使测量电路中的Rx流过一个已知的标准 电流I。,以保证Rx电阻盘上的电压示值(刻度值)与其(精密电阻Rx上的)实际电压值相一致.测量:将K2打向“未知”位置,检流计和被测电路联接,保持I。不变(即Rp不变), K1合上,调节R,使检流计G指零,即有E = U = IR o1x。E由此可得E =-R

3、由于箱式电位差计面板上的测量盘是根据R电阻值标出其对应 xRxxn的电压刻度值,因此只要读出R电阻盘刻度的电压读数,即为被测电动势E的测量值。所以,电位差计使用时,一定要先“校准”,后“测量”,两者不能倒置。【实验装置】1o UJ31型电位差计图5.8.2 UJ31型电位差计面板图UJ31 型箱式电位差计是一种测量低 电势的电位差计,其测量范围为lpV - 17.1mV ( K 置 x 1 档)或10R V - 171mV ( K 置 x 10 档)。使用15.7V 6.4V 外接工作电源,标准电池和 灵敏电流计均外接,其面板图如图5.8。2所示。调节工作电流(即校准)时分别调节R (粗p1调

4、)、R (中调)和R (细调)三个电阻转盘,以保证迅速准确地调节工作电流。R是p 2p3n为了适应温度不同时标准电池电动势的变化而设置的,当温度不同引起标准电池电动势变化时,通过调节R,使工作电流保持不变。R被分成I(x 1 )、ii(x0.1)和111& 0.001) nx三个电阻转盘,并在转盘上标出对应R的电压值,电位差计处于补偿状态时可以从这三个x转盘上直接读出未知电动势或未知电压.左下方的“粗”和“细”两个按钮,其作用是:按下“粗铵钮,保护电阻和灵敏电流计串联,此时电流计的灵敏度降低;按下“细”按钮,保护电阻被短路,此时电流计的灵敏度提高. K 为标准电池和未知电动势的转换开关.标准2

5、电池、灵敏电流计、工作电源和未知电动势E由相应的接线柱外接。xUJ31 型电位差计的使用方法:(1)将K置到“断”,K置于“ X1 ”档或“ X10 ”档(视被测量值而定),分别接21上标准电池、灵敏电流计、工作电源。被测电动势(或电压)接于“未知1” (或“未知2”)。(2)根据温度修正公式计算标准电池的电动势E (t)的值,调节R的示值与其相等。nn将 K 2置“标准”档,按下“粗”按钮,调节 R 、 R 和 R ,使灵敏电流计指针指零,2p1p 2p 3再按下“细”按钮,用R和R 精确调节至灵敏电流计指针指零。此操作过程称为“校准”。p 2p3(3)将K置“未知1”(或“未知2”)位置,

6、按下“粗”按钮,调节读数转盘1、112使灵敏电流计指零,再按下“细”按钮,精确调节读数转盘III使灵敏电流计指零。读数转盘I、II和III的示值乘以相应的倍率后相加,再乘以K所用的倍率,即为被测电动势(或电压)E 。此操作过程称作“测量”.x本实验室使用的UJ31电位差计的准确度等级为0.05级,在周围温度与20C相差不在的条件下,其基本误差限A为 Ux5。 8。 1)=( 0.05%U + 0.5AU)x式中的AU为电位差计的最小分度值,即当倍率取“ x 10 ”时AU为10卩V,当倍 率取“ x 1 ”时AU为1卩V2. 标准电池 标准电池的使用参阅3。6.3。FJ31型直流分压箱分压箱是

7、用来扩大电位差计量程的,它实际上是由若干个准确度很高的电阻串联组成的分压器分压箱上分别标明了每一档的倍率,使用时,选择合适的分压比n,将分压箱的“输入端与待测的电动势(或电压)相接,“输出端”与电位差计的“未知”端相接,则所测电动势(或电压)等于电位差计上的读数乘以分压箱上的倍率数 n, 即V = n x电位差读数值.x4. 灵敏电流计灵敏电流计的使用参阅3.5。【实验内容】1.用电位差计校准量程为3V (或75mV)的电压表(参考电路如图5.8.3,图5。8.4) (1)设计较准电压表的控制电路,要求控制电路的电压调节范围在03V (或075mV) 间连续可调.(2) 根据电位差计和待校电压

8、表的量程,选取适当的分压比。(3) 作AU -U校准曲线,对待校电压表的精度作出评价。xx标准检流计5.7-6.4V未知1未知2UJ31型电位差计图5.8.3用电位差计校正毫伏表(4) 估算电表校验装置的误差,并判断它是否小于电表基本误差限的1/3,进而得出校 验装置是否合理的初步结论。小 +心住6 Q +出6 + 0 +C标准检流计5.7-6.4V未知1 未知2UJ31型电位差计图5.8.4用电位差计校正伏特表2 .用电位差计校准量程为15mA (或 30mA)的毫安表(参考电路如图5。8。5)(1 ) 设计较准毫安表的控制电路. 要求控制电路的电流调节范围在 0.00 15.00mA(03

9、0mA)内连续可调。(2) 选取适当的取样电阻和变阻器阻值。(3) 作AI I校正曲线,对待校电流表的精度作出评价。xx(4) 估算电表校验装置的误差,并判断它是否小于电表基本误差限的1/3,进而得出 校验装置是否合理的初步结论.3. 用电位差计测量干电池的电动势(参考电路如图5.8。 6)(1) 根据电位差计的量程和被测干电池,选取适当的分压器的分压比。(2) 测量次数不少于6次,并进行误差分析,写出干电池的测量结果E A。xE图5.8.5用电位差计校正毫安表图5.8.6用电位差计测量干电池4 .用电位差计测电阻值(参考电路如图5。8.7)(1)令稳压电源固定输出1.5V,设计测定电阻的控制

10、电路,由于实验室提供的UJ31 型直流电位差计有两组输入测量端,则应设计一个能对标准电阻和待测电阻的端电压作连续 测量的控制电路。十口 -dRRX(2)选择合适的测量条件,包括:标 准电阻,控制电路的工作电流和变阻器的阻 值。+6 右 +占标准检流计5.7-6.4V未知1未知2(3)测量次数不少于6次,计算不 确定度.给出测量结果R +A。xRUJ31型电位差计上述实验内容可任选两项完成。图5.8.7用电位差计测电阻【注意事项】1. 实验前熟悉 UJ31 型直流电位差计各 旋钮、开关和接线端钮的作用。接线路时注 意各电源及未知电压的极性。2. 检查并调整电表和电流计的零点,开始时电流计应置于其

11、灵敏度最低档(X0O01档), 以后逐步提高灵敏度档次。3. 为防止工作电流的波动,每次测电压前都应校准.并且测量时,必须保持标准的工 作电流不变,即当置“未知1”或“未知2”测量待测电压时,不能调节Rp之“粗、“中 、“细”三个旋钮.(为什么?)4. 测量前,必须预先估算被测电压值,并将测量盘I ,11,111调到估算值.5使用UJ31型电位差计,调节微调刻度盘III时,其刻度线缺口内不属于读数范围,进 入这一范围时测量电路已经断开,此时检流计虽回到中间平衡位置亦不是电路达到平衡状态 的指示.【思考题】1. 箱式电位差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使用箱式电位差计时,为什么要“先校准,后测 量” ?2

12、. 为什么要使工作电流标准化?3. 电位差计的面板上的粗、中、细三个旋钮的作用是什么?4 .在接线、拆线或调节未知电压Ux之前,必须先把0(或K2)置“断”处,其目的是什么?5 .箱式电位差计左下角之“粗”、“细两个按钮的作用是什么?如何使用?6.测量时为什么要估算并预置测量盘的电位差值?接线时为什么要特别注意电压极性 是否正确?7 校准(或测量)时如果无论怎样调节电流调节盘(或测量盘),电流计总是偏向一侧, 可能有哪几种原因?8 .什么是“补偿法” ?用这种方法测电动势有什么特点?9.如果电位差计没有严格校准,工作电流偏大,将使测量结果偏大还是偏小?【附录】1. 在用电位差计校准电流表时,是

13、通过用电位差计测量标准电阻上的电压来转化成标准电流,进而对电流表各点进行校正.估算电表校验装置的误差,并判断它是否小于电表基本误差限的 1/3,进而得出校验装置是否合理的结论.估算时只要求考虑电位差计的基本误差限及标准电阻R的误差,可用下式确定:s(A (A )-Ur +Ux)Rs42显然,电表校验装置的误差还应包括标准电动势 E (t) 欠准、工作电流波动、线间绝缘 n不良等其它因素的影响,但考虑这些因素对教学实验就过于复杂了.式中电位差计测电压的不确定度A用上面(5.8.1 )式式来估算;f级的标准电阻(本实验f _ 0.01级)的不确定 x度 A 可用下式简化估算RsA _ R f%RssA十_ f %Rs2. 用电位差计测干电池电动势的B类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用下式计算A _n ABU_ n(0.05%U + 0.5AU)x式中 n 为分压箱的分压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