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幼儿数学教育》练习题---副本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9252157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sc-《幼儿数学教育》练习题---副本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sc-《幼儿数学教育》练习题---副本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sc-《幼儿数学教育》练习题---副本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sc-《幼儿数学教育》练习题---副本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sc-《幼儿数学教育》练习题---副本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sc-《幼儿数学教育》练习题---副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c-《幼儿数学教育》练习题---副本(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练习题一、选择题8 .学前儿童数学教学活动所采用的主要形式是(D )0A.集体活动B.分组活动C.个别活动D.集体与分组相结合的活动9 .几何形体是对客观物体形状的(B )0A.分析与比较B.抽象与概括C.归纳与综合D.描述与反映10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研究围主要是(B )的儿童。A. 06 岁 B. 36 岁 C. 27 岁 D. 35 岁11 .对于学前阶段的数学启蒙教育而言,其首要任务是(C )。A.发展幼儿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B.为幼儿提供和创造促进其数学学习的环境和材料C.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欲D.促进幼儿对初浅数学知识和概念的理解12 .初步认识10以数的守恒属

2、于以下哪个年龄段教学容(B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学前班13 .提供给儿童合适的材料、教具、环境,让儿童在自己的摆弄、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获得数学感 性经验和逻辑知识的是以下哪种方法(D )。A.游戏法 B.发现法C.寻找法 D.操作法14 .把蜡笔、铅画纸、手工剪刀归成一类都是学习用品;把毛巾、茶杯、牙刷归成一类都是生活用品, 属于以下哪种分类(D)0A.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B.按物件的材料分类C.按物件的外部特征分类 D.按物件的用途分类15 .幼儿数学教育容包括(D )0A.数、量、形B.数、形、时间和空间C.感知集合、数、形、量D.感知集合、数、形、量、时间和空间16

3、.为了让幼儿对某一数学概念有所感受和体验,最佳的教学方法是(A )。A.操作法B.讲解演示法C.谈话法 D.比较法17 .在下列四种平面图行中,学前儿童最容易认识的是(A )。A.圆形B.三角形 C.梯形 D.长方形18 .儿童学习按物件的数量进行分类一般从(C )开始。A. 23 岁B. 34 岁 C. 45 岁D. 56 岁19 .判断学前儿童是否具有最初的数概念的指标是(B )。A.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B.会数数C.认识数字D.会写数字20 .哪种教学方法是幼儿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A )。A.操作法B.演示讲解法 C.谈话法 D.观察法21 .下面各种数量关系中,不宜作为小班数学教育容的是

4、(B )。A.对应关系B.守恒关系 C.大小关系 D.多少关系22 .在数学操作活动中,活动设计的重点是(B )。A.教育目标的确定B.材料的提供和活动规则的确定C.操作材料的活动方式D.教师的指导和评价23 .“学习不受物体的大小、形状和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判断10以物体的数量”这容的安排在(B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各班24 .儿童空间概念发展的特点是(B ) oA.从相对的空间概念逐步过渡到绝对的空间概念B.从以自我为中心的参照逐渐过渡到以客体为中心的参照C.进行空间定位时,儿童最初是以视觉估计物体之间的空间安排D.儿童对空间方位关系的辨别与他的思维能力无关25 .儿童数

5、概念的发生始于(A ) oA.辨数 B.认数 C.点数 D.数数26 .如看数拍手,按要求摸图形等游戏属于(A )。A.运用多种感官进行的数学游戏B.竞赛性的数学游戏C.结合音乐的数学游戏D.结合体育活动形式的数学游戏27 .教师要求幼儿按照形状对物体进行分类,不能随意乱分,这有利于培养幼儿的(B )。A.对应意识B.规则意识C.活动意识D.合作意识28 .儿童计数能力发展的关键是(C )。A. 口头数数 B.按物点数C.说出总数D.按数取物29 .儿童在计数时,最初需要用手点着物体逐一计数,逐渐发展到可以用眼看着物体默默计数,这反 映了儿童在数学学习中具有(D ) oA.从同化到顺应的心理特

6、点B.从个别到一般的心理特点C.从具体到抽象的心理特点D.从外部动作到部动作的心理特点30.下列属于学前儿童小班认识几何形体教育要求的是(A )。A.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正确说出图形的名称。B.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简单关系。C.学习区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D.学习不受颜色、大小和摆放位置的影响,正确辨认图形。31 .数组成中两个部分数之间存在着互换关系和(A )。A.互补关系B.大小关系C.差数关系D.传递关系32 .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的核心是(A ) oA.培养情感、态度 B.传授知识C.培养技能D.发展能力33 .学前儿童对数的理解首先理解的是(A ) oA.基数 B.序数 C.自然数

7、 D.数的组成34 .儿童的计数能力标志着他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程度,也标志着儿童(A )运算能力的初步 形成。A.加法 B.减法 C.编应用题D.综合35 .儿童数概念的产生是在其模糊认识的基础上,逐渐地产生了对物体整个数目的知觉,最后才能 进行逐一点数。这说明儿童数概念的发生开始于(D )0A.数数 B.认数C.逐一点数D.对集合的笼统感知36 .在数学教育活动中,不论是集体很多形式,还是小组活动形式,儿童的(B )都是教育活动 的基本部分。A.学习活动 B.操作活动C.自主学习 D.练习37 .把一个正方形分割为两个三角形,将分出的三角形合起来又成为一个正方形,这可以让幼儿感 知到(C

8、)0A. 一一对应的关系B.传递关系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D.序列关系38 . 一次数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两组物体的数量,并问幼儿.“5个扣子和6个扣子能不能 变成一样多?怎样让它们的数量变成一样多呢?谁想到办法了?”以上的教学是为了让幼儿体验到两数之间 的(C )0A.传递关系B.次序关系 C.数差关系 D.守恒关系39 .幼儿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要建立在(A )基础上。A.多样化的经验和体验B.已有知识C.现有水平D.思维能力40 .幼儿数学知识的巩固有赖于(A )的活动。A.练习和应用 B.反复背诵 C.及时操作 D.活动41 .幼儿理解应用题比(A )容易。A.算式题 B.列式 C.

9、 口编题 D.计算42 .在一个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两组图形的数量,并问幼儿:“4个圆形和3个三角形能不能 变成一样多?怎样让它们的数量变成一样多呢?谁想到办法了?”以上的教学是为了让幼儿体验到两数之间 的(C )0A.传递关系B.次序关系 C.数差关系D.守恒关系43 .运用(B )进行加减,是幼儿学习加减运算的主要手段。A.操作 B.表象 C.点数 D.组成44 .某幼儿编的应用题是;“小华上午吃了两块糖,下午吃了许多糖,他一共吃了多少糖?”这道应 用题存在的错误是(A )。A.条件不清楚 B.结构不完整 C.容不符合生活逻辑45 .幼儿能以自身为中心判断左右,却不能以客体为中心判断左

10、右,这主要是由于其(D )。A.动作能力发展的局限 B.语言能力发展的局限C.想像能力发展的局限 D.思维能力发展的局限46 .在进行数学活动时,教师提供若干活动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这主要是为了培养幼儿的A )1,A.自主意识 B.规则意识C.活动意识 D.合作意识47 .幼儿的测量活动一般是(A )0A.目测 B.估测 C.自然测量 D.标准测量1 .下面各种数量关系中,不宜作为小班数学教育容的是(A )0A.数字书写B.区分“1”和许多C.认识正方形D.比较大小2 .幼儿在学习加减运算时表现出的特点是( A )oA.学习加法比学习减法容易 B.学习减法比学习加法容易C.加减小数比加减大数难

11、D.加减大数比加减小数容易3 .儿童数概念发展的转折点(或明显的飞跃期)一般出现在(D )。A. 2-3 岁 B. 3-4 岁 C. 4-5 岁 D. 5-6 岁4 .教师让幼儿自己进行排序活动,不仅能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其(B )0A.合作意识B.主动意识 C.守恒意识D.规则意识5 .根据我国心理学家研究,3岁左右幼儿的数概念发展处于(B )。A.数词和物体数量间的联系建立阶段B.数量的感知动作阶段C.数的运算初期阶段D.数的运算阶段6 .幼小儿童在数学学习中只关注自己的动作,而不能与同伴产生有效的合作和交流,这反映了此时儿 童学习数学具有(D )0A.外部动作的心理特点

12、B.不能顺应的心理特点C.不自觉的心理特点D.自我中心的心理特点7 .学前数学教育活动中,对一组物体确定多种标准进行分类,一个物体可以划分到不同的类别中,这 种分类活动称为(B )0A.按物体的两个特征分类B.多角度(或多重)分类C.层级分类D.按物体的数量分类1 .筒述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总目标。3-46答:(1)激发幼儿认识和探索环境中数量、形状等的兴趣,使他们愿意并喜欢参加数学活动。(2)引导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有关数、形、量、时间和空间的感性经验,使幼儿逐步形成一些 初级的数学概念。(3)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初步能力,并学习独立选择数学活动的容和按照要求

13、检查自己活动 的情况、活动的结果。(4)培养幼儿正确使用数学活动操作材料的技能和良好的学习习惯。2 口述应用题设计要点:1、渗透生活情景,唤起幼儿经验2、应用题难度要适宜,语义结构有变化。3、教师口述应用题和幼儿编应用题相结合。4、关注集体的交流讨论,提示儿童的准确表达3、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有哪些特点?答: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具有以下特点:(1)儿童数学教学活动是幼儿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2)儿童数学教学活动具有情景性、操作性和游戏性特点。(3)儿童数学教学活动一般为教师组织、并在教师直接指导下进行的活动。4为什么要对学前儿童进行数学教育?答案:早期数学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培养儿童基本的数

14、学素养。包括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主动学习数 学和运用数学的态度等。学前儿童学习数学,不仅对学前阶段的发展,而且对他们今后学习,乃至一 生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具体概括如下:(1)数学教育帮助学前儿童正确地认识世界;(2)数学教育促进学前儿童的思维发展;(3)数学教育促进学前儿童的情感和个性发展5 口述应用题在学前儿童学习加减运算中有何作用? 7-192答:(1)口述应用题是学前儿童掌握加减运算的工具和基础口述应用题在幼儿学习加减运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幼儿掌握加减运算的工具和基础。(2) 口述应用题有助于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促进了幼儿思维分析、综合能力的发展;促进了幼儿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3)学

15、前儿童解答和自编应用题的心理特点幼儿在解答加、减应用题时,常会受题目中容和情节的影响,他们往往把应用题当作一个故事或谜语,而不注意题 目中的数量关系和问题,也有时是被题目中情节容所吸引而忘记计算的任务。幼儿在学习自编应用题时,常常因为 对应用题的结构理解、掌握较差,常表现出以下问题:多数幼儿不会提出问题,常直接说出答案;有的幼儿不会提 问,编题也不完整;还有的幼儿所编的应用题不符合生活逻辑或事物发展的规律。7幼儿计数能力发展的顺序怎样?影响幼儿计数活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口头数数 按物点数 说出总数 按数取物(1)在物体空间分布相同的情况下,点数物体的大小对幼儿计数活动会产生影响(2)计数物体的空间分布对计数活动也有影响。(3)幼儿计数活动的方式也会影响其计数活动的成绩。(4)同时呈现并继续保持不变的计数对象对幼儿的计数活动有利,而相继呈现并先后更替的计数 对象则较难。8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中,如何正确使用操作法?明确操作目标创设操作条件交待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