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轨道交通二十一号线工程【监理 9标】土建工程盾构管片生产监理实施细则编制 审核: 审批: 广州二^一号线监理9标土建工程项目监理部2014年3月1日目 录、工程概况 2二、 编制依据 6三. 监理组织及工作流程 6四•材料及配合比要求 7五、 前期准备工作监理 8六、 模具检验 9七、 钢筋骨架成型的监理 9八、 隐蔽工程验收 10九、 混凝土浇注监理 10十、管片养护 11十^一、成品检测 11十二、管片修补 12钢筋混凝土管片生产监理实施细则一、工程概况1. 工程和线路概况黄村站黄村站西接棠东站,东联世界大观站,是本线的第 4个车站,地下换乘车站,与既有4 号线通道换乘车站位于在大观南路与奥体路交叉路口, 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CK5+756.000,设计起终点里程为CK5+673.00旷CK5+962.000,线间距14.0米本站为地下两层三跨结构, 14m岛式站台,明挖法施工车站南端、北端均盾构接收车站周边建筑西侧为东环高架, 东侧地下建筑为4号线黄村站,南端为大观南路跨线桥,车站占用跨线桥路基段车站沿大 观南路南北走向,道路两侧有电力、电信、路灯、雨污水等管线,主体施工时管线均需迁改 至车站基坑外侧,附属施工时也需对管线进行改迁,局部悬吊保护。
车站总建筑面积:17007.5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面积:13536平方米、附属建筑面 积:3471.5平方米);外包总长:289.0米;外包总宽:22.7米车站基坑开挖深度约17 米,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主体、出入口通道、换乘通道及风道围护结构均采用地下连续墙 加内支撑体系站址范围内地层从上至下<1>素填土、<2-4>粉质粘性土、<3-1>粉细砂、<3-2>中粗砂、 <6>全风化粉砂岩、<7>强风化粉砂岩、<8>中风化粉砂岩、<9>微风化粉砂岩基底主要位于 全强风化粉砂岩中棠东站〜黄村站区间本区间线路于棠德东路口设棠东站,之后线路向东行进,下穿车陂路、车陂涌、广深铁 路(3股轨道)、广园东快速路、东环高速立交桥和大观南路立交桥后转向正北方向,在奥 林匹克体育中心西侧设黄村站,与既有 4号线平行通道换乘;线路两边多为小区、商铺、市 政设施,地形平坦,但路面条件复杂,管线繁多复杂、多处立交桥桩基与隧道冲突,需提前 进行托换处理本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盾构由棠东站始发,黄村站接收区间右线起讫里程为 YCK3+736终点里程为 YCK5+667.3右线全长1931.3m;左线短 链 27.671m,全长 1903.629m。
本区间共设3个联络通道,2#联络通道与水泵房合建联络通道均采用矿山法施工本区间隧道埋深约10m~17m根据地质勘察资料可知,洞身主要穿越地层为粉质粘土、 全、强泥质粉砂岩,中等风化砾岩(天然单轴极限抗压强度均低于 45Mpa,区间隧道进出车站段隧道洞身及顶部分布较厚中砂及粉砂层,为强富水流砂层呆东U占棠东站为21号线的第三个车站,车站位于棠德南路与棠东东路交汇十字路口下, 主体沿棠德南路东西向布置,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CK3+679.000,车站设计起点里程为CK3+524.7, 车站设计终点里程为CK3+761.7本站为地下二层11米岛式站台车站车站两个端头均为盾 构始发井车站总建筑面积:12073.5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面积:9812.62平方米、附属建筑面积: 2260.88平方米);外包总长:237米;外包总宽:19.7米车站基坑开挖深度约16.7米,采 用明挖顺作法施工主体围护采用地下连续墙加内支撑体系;附属结构(出入口、风亭)围 护采用钻孔桩加内支撑体系,桩间采用双管旋喷桩止水站址范围内地质属瘦狗岭以南的红层基岩区棠东地形标高 11.45〜12.31m场地土自上而下依次为杂填土、粉质黏土、中粗砂、冲积〜洪积土、白垩系红层强风化带、白垩系红层 中风化带、白垩系红层微风化带。
天河公园站〜棠东站区间天河公园站〜棠东站区间区间右线全长 2942.4m,左线全长2965.7m,包含明挖段区间及区 间中间风井线路自天河公园站北端引出后沿东北方向穿过天河公园内湖、中山大道及 BRT上社站,接着下穿地块内成片建筑物,主要有天河区看守所、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等,之后下 穿天濠大酒店,于科韵路口到达中间风井沿棠德南路呈西东向敷设,下穿乐天大厦,正达 写字楼和棠下上社村居民自建房后沿棠德南路一直向西, 于棠东东路口到达棠东站本区间线路的控制点主要有:天河公园内湖、 BRTh社站、天河区看守所、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区交通局、同乐花园、武警总队住宅小区、天濠大酒店、有乐天大厦、正达写字楼、北棠 变电所、棠德综合楼、迎翠春庭小区、棠德小学、安达大厦、棠德花苑、龙盛花园、泰安小 区等本段线路属于珠江冲积平原地貌,本段区间地貌起伏较大,地面高程 9.2〜22m路面条件 复杂,管线繁多复杂主要穿过地层有:填土层、冲洪积层、河湖沉积层、坡积层及残积层本区间明挖段长266m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加内支撑体系本区间设5个联络通道,3号联络通道与泵房合设,1#联络通道设于明挖段内,其余四个 均米用暗挖法施工。
区间中间风井位于科韵路西侧,天豪大酒店停车场内,主体结构为 3层2跨结构,采用明挖法施工,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加内支撑体系2. 地形地貌1) 棠东站位于棠德南路与棠东东路交汇十字路口下, 主体沿棠德南路东西向布置拟建场地现状主要为棠德南路及其北侧空地,场地内除临时搭建的房舍及部分低矮平房外无永久性建构筑 物,勘察期间测得各勘探点地面标高 11.36〜12.19 m场地周边城郊公路网密布,交通条件便利,本场地地貌属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区,地势较为平坦2) 岩土分层棠东站站址范围内由上至下按土层岩性主要有:<1>人工填土层(Q4m)<3-1>粉细砂层<3-3>中粗砂层<4N-2>可塑状粉质粘土<4-2B>河湖相沉积淤泥质土<5N-1>可塑状残积土层<5N-2><塑状残积土层<6>全风化白垩系碎屑岩<7-3>白垩系强风化泥质粉砂岩<8-3>白垩系中风化泥质粉砂岩<9-3>白垩系微风化泥质粉砂岩主体结构底板位于<7-3>强风化泥质粉砂岩、<8-3>中风化泥质粉砂岩、<9-3>微风化泥 质粉砂岩地层3 )水文地质概况(1)地表水、地下水的赋存及类型:车站范围地下水水位埋深变化较大,初见水位埋深为 1.4〜3.20m,标高为8.60〜10.07m;稳定水位埋深为1.60〜3.40m,标高为8.42〜10.28m。
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地下水的 赋存、补给及排泄关系密切,每年 4〜9月为雨季,大气降雨充沛,水位会明显上升,而在 冬季因降水减少,地下水位随之下降场地地下水按含水介质类型(含水层的空隙性质)不同可分为第四系浅部土层中的孔隙 水和深部基岩裂隙水孔隙水主要分布在海陆交互相沉积层、冲洪积砂层中,其含水性能与砂的颗粒级配及粘 粒含量等有密切关系基岩裂隙水主要为风化裂隙水,具微承压性主要分布在深部岩石强、 中风化带中含水量与岩体的裂隙程度密切相关, 而岩体的裂隙发育程度往往风化程度及断 裂有关根据水质分析结果,本场地的地下水腐蚀性综合评价为: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2. 工程地质概况1) 地形地貌天河公园站〜棠东站区间明挖段 线路为地下线,以天河公园站为起点,明挖部分及盾 构井位于天河公园内,区间自天河公园站北端引出后沿东北方向穿过天河公园内湖、中山 大道及BRT上社站,接着下穿地块内成片建筑物,之后下穿天豪大酒店,科韵路口,于科 韵路口西侧设置中间风井,继续沿棠德南路呈西东向敷设,下穿乐天大厦,正达写字楼和 棠下上社村居民自建房后沿棠德南路一直向西,于棠东东路口到达棠东站线路全长约 2965m沿线除天河公园外地势起伏变化不大,地表主要为民居、道路及厂房。
2) 岩土分层特性根据勘察资料显示,各岩土分层及其特征如下:人工填土层<1>陆相冲洪积砂层粉细砂层<3-1>中粗砂层<3-2>冲洪坡积土层软塑状粉质粘土 <4N-1>可塑状粉质粘土 <4N-2>河湖相沉积淤泥质土 <4-2B>坡积粉质黏土 <4-3>残积土层(Qel)可塑状残积粉质黏土 <5N-1>硬塑状残积粉质黏土 <5N-2> 白垩系全风化碎屑岩<6>白垩系强风化砾岩<7-1>白垩系强风化泥质粉砂岩<7-3>白垩系中风化砾岩<8-1>白垩系中风化泥质粉砂岩<8-3>白垩系微风化砾岩<9-1>白垩系微风化泥质粉砂岩<9-3>3 )水文地质概况线路范围内,YDK0+800~YDK0+92段下穿天河公园内多个水塘,面积约为 660~13600卅,水深约0.5~1.2m ,水面标高11.11m,池塘底有0.5~1.5m 厚相对隔水层; YDK2+338~YDK2+36线路南侧约100m处分布棠下涌,河涌宽约 16m水深约0.5~1.5m ; YDK3+345~YDK3+5(段线路南侧约100m出分布一个鱼塘,面积约6000叭 水深约0.3~1.0m本次详细勘察所揭露的地下水水位埋深变化稍大, 初见水位埋深为0.00〜9.10m,标高为6.35〜20.84m;稳定水位埋深为 0.00〜10.30m,标高为6.15〜19.54m。
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地下水的赋存、补给及排泄关系密切,每年 4〜9月为雨季,大气降雨充沛,水位会明显上升,而在冬季因降水减少,地下水位随之下降场地地下水按含水介质类型(含水层的空隙性质)不同可分为第四系浅部土层中的孔 隙水和深部基岩裂隙水根据搜集勘察资料及施工钻孔水质分析结果,本场地的地下水腐蚀性综合评价为:对 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弱腐蚀性3. 设计范围大洲车辆段出入段线拟采用两种不同宽度的管片,管片宽度分别为 1.5米和1.2米两种管片按0.5mm纵向间隙排版,1.2米管片里程暂定如下:入段线:RDK0+146.103~RDK0+554.158 340 环 1.2 米管片);出段线:CDK0+238.817~CDK0+731.180(41 环 1.5 米管片);1.5米管片里程暂定如下:入段线:RDKO+554.158~RDK1+384.360554 环 1.5 米管片);出段线:CCKO+147.584~CDKO+238.817CDKO+731.18O~CDK1+675.OO069O 环 1.5 米管 片)二、编制依据1•《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 GB5O44— 2OO82. 大洲车辆段出入段线管片模板及配筋图3. 广州轨道交通七号线一期[施工1标]土建工程《监理规划》、《监理合同》4. 已批准的管片生产《施工组织设计》5. 广州市针对地铁工程的相关规定。
三. 监理组织及工作流程1. 管片生产过程监理工作流程2. 监理组织四. 材料及配合比要求1. 原材料要求① 水泥:强度等级》42.5MPa的PI或PU型水泥② 细骨料:中沙河沙,含泥量w 1.5%,泥块含量w 1.0%③ 粗骨料:5-25伽连续粒级碎石,含泥量w 1.0%,泥块含量w 0.5%.④ 掺和料:不小于二级的低钙粉煤灰⑤ 外加剂:减少率》18%勺高效减水剂⑥ 钢筋采用HPB235级和HRB335级钢⑦ 预埋件用Q235B钢2. 配合比要求①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抗渗等级为P12.② 胶凝材料用料》4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