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20年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总结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9196875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2.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2020年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2020年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2020年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最新2020年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最新2020年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2020年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2020年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总结(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总结XX医院2020年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总结根据市卫生计生委关于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 方案(20202020年)的通知(市卫计2020 号)精神,我院 积极响应,认真贯彻落实,加强内部管理,强化服务意识,改善 服务流程,努力做到让人民群众便捷就医、安全就医、有效就医、 明白就医。现将我院2020年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 划”活动总结如下:一、深入理解,高度重视(一)召开全院动员大会。2020年3月19日医院召开了2020 年“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动员会,会上 XX 院长就 2020 年我院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重点工作, 进行了全面

2、动员和部署,要求全院职工认真贯彻落实“行动计 划”。(二)健全机构,明确工作任务。医院成立了“进一步改善 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员职责分工明确,形 成医院第一负责人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合力抓, 层层抓落实的领导体系和工作格局。并在全院全体干部职工会议 上号召医务人员多换位思考,创新、改善医疗服务措施,以实际 行动让人民群众便捷就医、安全就医、有效就医、明白就医。三)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为使“进一步改善 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活动深入人心,我院利用电子显示屏、微信、 宣传栏等进行宣传,让全院广大干部职工更加深刻认识活动的重 要意义和重点内容,全面掌握活动的进展情

3、况。(四)查找问题,持续改进。医院通过开展病人满意度调查、 座谈会、意见箱等方式收集群众意见,并及时反馈相关科室,提 高服务水平。在听取民意的同时,医院也积极进行自查,对存在 的问题及时讨论研究,确定有效整改措施,持续改进,确保活动 取得实效。二、围绕工作重点,持续改进(一)规范预约诊疗制度。我院通过现场预约及电话预约为患 者提供预约诊疗服务,进一步增加预约诊疗服务比例,大力推行 分时段预约诊疗和集中预约检查检验,引导基层首诊、双向转诊。 进一步拓展预约就诊模式,充实预约服务内容,逐步完善住院预 约等服务。对于预约患者和预约转诊患者实行优先就诊、优先检 查、优先住院。(二)落实远程医疗制度。在

4、医联体内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医 联体牵头医院建立远程医疗中心,向医联体内医疗机构提供远程 会诊、远程影像、远程超声、远程心电、远程病理、远程查房、 远程监护、远程培训等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扩大远程医 疗服务范围,使更多的适宜患者能够在家门口获得上级医院诊疗 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以探索为签约患者提供适宜的远程医 疗、远程健康监测、远程健康教育等服务。(三)完善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实现临床路径管理信息化,逐 步将药学服务、检查检验服务等纳入临床路径管理,增加住院患 者临床路径管理比例,实现临床路径“医、护、患”一体化,增 强临床诊疗行为规范度和透明度。探索建立一体化临床路径,为 患者提供顺畅

5、转诊和连续诊疗服务。(四)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实现医学检验、医学影像、 病理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全覆盖。通过省级、市级等相关专业医 疗质量控制合格的,在相应级别行政区域内检查检验结果实行互 认。医联体内实现医学影像、医学检验、病理检查等资料和信息 共享,实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五)建立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制度。设立医务社工岗位,负责 协助开展医患沟通,提供诊疗、生活、法务、援助等患者支持等 服务,开通患者服务呼叫中心,统筹协调解决患者相关需求。大 力推行志愿者服务,鼓励医务人员、医学生、有爱心的社会人士 等,经过培训后为患者提供志愿者服务。三、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满足医疗服务新需求(一)以病人为

6、中心,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针对肿瘤、疑难 复杂疾病、多系统多器官疾病等,开设多学科诊疗门诊,为患者 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针对住院患者,可以探索以循证医学 为依据,制定单病种多学科诊疗规范,建立单病种多学科病例讨 论和联合查房制度,为住院患者提供多学科诊疗服务。将麻醉、 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病理、药学等专业技术人员纳入多学科诊 疗团队,促进各专业协同协调发展,提升疾病综合诊疗水平和患 者医疗服务舒适性。持续探索建立符合中医学术特点,有利于发 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中 医综合治疗、多专业联合诊疗等模式。(二)以危急重症为重点,创新急诊急救服务。加快建立胸痛 中心

7、、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 新生儿救治中心。实现各中心相关专业统筹协调,为患者提供医 疗救治绿色通道和一体化综合救治服务,提升重大急性病医疗救 治质量和效率。院前医疗急救机构与各中心形成网络,实现患者 信息院前院内共享,构建快速、高效、全覆盖的急危重症医疗救 治体系。(三)以医联体为载体,提供连续医疗服务。医联体内实现电 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信息共享,以单病种一体化临床路径为基 础,明确分工协作任务,以病人为中心,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 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护理等连续医疗服务,完整记录 健康信息。加强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医联体连续医 疗服务各环节的医疗

8、质量控制,推动基层医疗质量有效提升,保 障医疗安全。医联体内以信息化为手段,形成患者有序流动、医 疗资源按需调配、医疗服务一体化的分级诊疗格局。(四)以日间服务为切入点,推进实现急慢分治。稳步开展日 间手术,完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逐步扩大日间手术病种范围, 逐年增加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例,缩短患者等待住院和等待 手术时间,提高医疗服务效率。设置日间病房、日间治疗中心等, 为患者提供日间化疗、新生儿日间蓝光照射治疗等日间服务,提 高床单元使用效率,惠及更多患者。医联体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为日间手术和日间治疗的患者提供随访等后续服务。(五)以“互联网+”为手段,建设智慧医院。围绕患者医疗服 务

9、需求,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扩展医疗服务空间和内容,提供与 其诊疗科目相一致的、适宜的医疗服务。利用互联网技术不断优 化医疗服务流程,为患者提供预约诊疗、移动支付、床旁结算、 就诊提醒、结果查询、信息推送等便捷服务;加强以门诊和住院 电子病历为核心的综合信息系统建设,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为医 疗质量控制、规范诊疗行为、评估合理用药、优化服务流程、调 配医疗资源等提供支撑;(六)以“一卡通”为目标,加强就诊信息互联互通。加强居 民健康卡、医保卡等应用,继续推动落实全省医疗机构就诊“一 卡通”,患者使用统一的就诊卡可以在任一医疗机构就诊。逐步 增加、整合就诊卡的就诊、结算、支付、查询、挂号等功能。(七)

10、以社会新需求为导向,延伸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进一步 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逐步实现优质护理服务全覆盖,逐步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在医联体内实现优质护理服务下沉,通过培 训、指导、帮带、远程等方式,将老年护理、康复护理、安宁疗 护等延伸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以探索为患者提供上门护理、 居家护理指导等服务。(八)以签约服务为依托,拓展药学服务新领域。逐步实现药 学服务全覆盖,临床药师利用信息化手段,为门诊和住院患者提 供个性化的合理用药指导。加强医联体内各级医疗机构用药衔 接,对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延伸的处方进行审核,实现药学服务 下沉。临床药师通过现场指导或者远程方式,指导基层医疗卫生 机构医务人员

11、提高合理用药水平,重点为签约服务的慢性病患者 提供用药指导,满足患者新需求。为患者提供中药个体化用药加 工等个性化服务,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中药饮片配送等服 务,缩短患者取药等环节等候时间。(九)以人文服务为媒介,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加强医务人员 人文教育,提升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各项诊疗服务要有爱心、 耐心、责任心,及时了解患者需求,做好宣教、解释和沟通。推 进以告知为中心的医患沟通平台建设,严格落实医疗告知各项要 求,及时、准确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通过告知,进一步 普及医疗知识,规范医疗行为,增进医患互信。建立医务人员和 窗口服务人员服务用语和服务行为规范,并落实日常培训与考 核。加

12、强患者隐私保护,在关键区域和关键部门完善私密性保护 设施。探索开展心血管疾病、肿瘤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相关临 床科室与精神科、心理科的协作,为患者同步提供诊疗服务和心 理指导。实施有创诊疗操作时采取措施舒缓患者情绪。(十)以后勤服务为突破,全面提升患者满意度。不断改善设 施环境,标识清晰,布局合理。加强后勤服务管理,重点提升膳 食质量和卫生间洁净状况。在公共区域为候诊患者提供网络、阅 读、餐饮等舒缓情绪服务,为有需要的住院患者提供健康指导和 治疗饮食。解决医院停车难、院内交通秩序乱等问题,进一步提 升后勤人员服务意识,重点规范保安、保洁、电梯引导员等物业 管理岗位的服务用语和行为规范,改善服务

13、态度,严厉查处利用 岗位便利的“医托”、倒卖号源等不当行为。四、加强内涵建设,突出亮点(一)医疗核心制度落实年。我院围绕“行动计划”,在院内 开展以“制度在心中,落实见行动”为主题的 “医疗核心制度 落实年”系列活动,如“医疗核心制度知识竞赛”、“三基”培 训及考核、护理课堂教学大赛、全院疑难病例讨论等活动。(二)创造真诚的爱心服务环境,把患者当成自己的亲人。让 患者对医院产生信任和满意度。在亲情化服务中要求医务换位思 考,观察自己的职责,探索亲情化服务的作用,把患者当做“熟 人”、“亲人”,理解和尊重。关爱患者,主动关心、解决患者 的生活需要和困难。与患者交流时态度和蔼,为患者所想,不断 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让患者感觉到亲情的温暖,给患者以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之感。使文化与医疗工作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得到广大患者的肯定。五、下一步工作安排“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是一项长期工程、系统工程,我院将 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卫健委各项工作要求,结合医院实际,创新服 务举措,不断改善医疗服务行为。对工作中发现的好的做法和工 作模式做好宣传和推广,并通过制度予以固化;对于发现的问题 按要求及时整改,切实改进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打造“满意在医 院”服务品牌。XX医院2020年6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