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单格式(共8篇)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9196601 上传时间:2024-02-1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报告单格式(共8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实验报告单格式(共8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实验报告单格式(共8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实验报告单格式(共8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实验报告单格式(共8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报告单格式(共8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报告单格式(共8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篇一:实验报告格式模板-供参考实验名称:粉体真密度的测定粉体真密度是粉体质量与其真体积之比值,其真体积不包括存在于粉体颗粒内部的封闭 空洞。所以,测定粉体的真密度必须采用无孔材料。根据测定介质的不同,粉体真密度的主 要测定方法可分为气体容积法和浸液法。气体容积法是以气体取代液体测定试样所排出的体积。此法排除了浸液法对试样溶解的 可能性,具有不损坏试样的优点。但测定时易受温度的影响,还需注意漏气问题。气体容积 法又分为定容积法与不定容积法。浸液法是将粉末浸入在易润湿颗粒表面的浸液中,测定其所排除液体的体积。此法必须 真空脱气以完全排除气泡。真空脱气操作可采用加热(煮沸)法和减压法,或两法同时并用

2、。 浸液法主要有比重瓶法和悬吊法。其中,比重瓶法具有仪器简单、操作方便、结果可靠等优 点,已成为目前应用较多的测定真密度的方法之一。因此,本实验采用比重瓶法。一实验目的1. 了解粉体真密度的概念及其在科研与生产中的作用; 2. 掌握浸液法比重瓶法 测定粉末真密度的原理及方法;3通过实验方案设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实验原理比重瓶法测定粉体真密度基于“阿基米德原理”。将待测粉末浸入对其润湿而不溶解的浸 液中,抽真空除气泡,求出粉末试样从已知容量的容器中排出已知密度的液体,就可计算所 测粉末的真密度。真密度P计算式为:式中:mO 比重瓶的质重,g;ms(比重瓶+粉体)的质重,g; ms

3、l(比重瓶+液体)的质重,g; P l 测定温度下浸液密度;g/cm3; p 粉体的真密 度,g/cm3; 三实验器材:实验仪器:真空干燥器,比重瓶(2-4 个);分析天平;烧杯。 实验原料:金刚砂。四实验过程1. 将比重瓶洗净编号,放入烘箱中于110C下烘干冷却备用。2.用电子天平称量每个 比重瓶的质量 mO。3. 每次测定所需试样的题记约占比重瓶容量的1/3,所以应预先用四分法缩分待测试样4. 取300ml的浸液(实际实验中为去离子水)倒入烧杯中,再将烧杯放进真空干燥器内预先 脱气。浸液的密度可以查表得知。5. 在已干燥的比重瓶(mO),装入约为比重瓶容量1/3的粉体试样,精确称量比重瓶和

4、 试样的的质量 ms。6. 将预先脱气的去离子水注入有试样的的比重瓶内,到容器容量的2/3处为止,放入真 空干燥器内。启动真空泵,抽气约20-30min时暂停抽气。7. 从真空干燥器中取出比重瓶,向瓶内加满浸液并在电子天平上称其质量msl。&洗 净该比重瓶,向瓶内加满浸液,称其质量为ml。9.重复操作5.6.7.8测下一组数据,多次 测量取平均值。五数据记录与处理1. 数据记录2. 数据处理:根据公式实验室室温为23.4C,查表得此温度下水的密度是0.9969g/ml3,因此所以平均?真值 ?3.1939g/ml3d?绝对偏差:六思考题1. 测定真密度的意义是什么 ?(1) 在测定粉体的比表面

5、积时需要粉体真密度的数据进行计算。(2) 许多无机非金属材料都采用粉末原料来制造,因此在科研或生产中经常需要测定粉体 真密度。(3) 在水泥或陶瓷材料制造中,需要对粘土的颗粒分布球磨泥浆细度进行测定,都需要真 密度的数据.(4) 尤其对于水泥材料,其最终产品就是粉体,测定水泥的真密度对生产单位和使用单位 都具有很大的实用意义。2. 浸液法-比重瓶法测定真密度的原理是什么?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浮力的大小等于被 该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七实验心得(没有强制要求,可选写) 以往的实验都是比着实验书本操作,而本次实验实验方案则是自己自主完成的,毫无经 ?12?

6、(4(4?3.22705mlg3/?平均 -?真值 3.22705-3.1939?*100%?1.037%?真值 3.1931 验可谈,但是实验过程中享受到了独立自主的乐趣。这种实验课堂方式极大的激发了同学们 对实验的探索能力和对未知的好奇心。继续下去,会有更大的收获。篇二:有关实验报告的书写格式 有关实验报告的书写格式江苏省泗阳县李口中学 沈正中一、完整实验报告的书写 完整的一份实验报告一般包括以下项目: 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及处理: 实验结论(结果推导): 实验讨论或分析等。二、实验报告书写方法 1、实验名称:就是这个实验是做什么的。2、

7、实验目的:一般都写掌握什么方法啊;了解什么啊;知道什么啊;会什么啊; 等。3、实验器材:就是做这个实验需要的所有器材(仪器)。4、实验原理:就是这个实验是根据什么来做的,一般书上会写,抄一下也就可以啦。5、实验步骤:就是你做实验的过程,开始操作时,( 1)做什么;(2)做什么;(3)做什么;6、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及处理:根据实验中涉及以及实验得到的数据,设计表格,将 有关数据填在表格相应的位置;数据处理,就是该计算的,按要求计算后填入表格对应位置。7、实验结论(结果推导):就是做这个实验要得到的结果。8、分析于讨论:写你的实验结果是否适合真实值?如果有误差要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还有 实验的一

8、些比较关键的步骤的注意事项等。对于初中生或小学生来说,书写的实验报告也可简单一点,有时也可不要分析于讨论, 也可不写实验原理等。三、探究实验书写一般有七个环节 1提出问题:就是在生活中发现、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发现问题,就要弄清楚问题,在没有搞清楚之前总有基本的猜测和设想, 这就是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有了猜想,就有了实验的目的,再根据实验的目的设计实验方 案,制定实验计划,包括取得证据的途径和方法,确定收集证据的范围。包括实验的理论依 据(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等。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上一步是动脑、思维活动,这一步是手脑并用的实验过程。 5分析与论证:通过上面的实验

9、,收集到一些数据,观察到一些现象,对其分析,得出 事实与假设的关系,通过归纳、概括等方法,得到结论。6评估:这是对整个过程的回顾,将实验数据等证据与已有的科学知识建立联系,不足 地方需改进,进一步实验探究。7交流与合作:包括同学间的交流与讨论和交给老师批改的书面的实验报告。 篇三:实验报告 范本研究生实验报告(范本)实验课程:实验名称: 实验地点:学生姓名:学 号:指导教师:(范本)实验时间:年 月 日一、实验目的熟悉电阻型气体传感器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基于聚苯胺敏感薄膜的气体传感器的结构 设计、材料制作、材料表征、探测单元制作与测试、实验结果分析,通过该实验获得气体传 感器从设计到性能测试完

10、整的实验流程,锻炼同学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二、实验内容1、理解电阻式气体传感器工作原理2、进行传感器结构设计3、进行敏感材料的合成与测试4、开展气体传感器制作5、器件性能测试与分析讨论三、实验原理 气体传感器是化学传感器的一大门类,是气体检测系统的核心,通常安装在探测头内。从 本质上讲,气体传感器是一种将某种气体体积分数转化成对应电信号的转换器。根据气敏特 性来分类,主要分为半导体气体传感器、固体电解质气体传感器、接触燃烧式气体传感器、 光学式气体传感器、石英谐振式气体传感器、表面声波气体传感器等。气体传感器的检测原理一般是利用吸附气体与高分子半导体之间产生电子授受的关系, 通过

11、检测相互作用导致的物性变化从而得知检测气体分子存在的信息,大体上可以分为:(1) 气体分子的吸附引起聚合物材料表面电导率变化(2) p 型或 n 型有机半导体间结特性变化(3) 气体分子反应热引起导电率变化(4) 聚合物表面气体分子吸、脱附引起光学特性变化(5) 伴随气体吸附脱附引起微小量变化对于电阻型气体传感器,其基本的机理都是气体分子吸附于膜表面并扩散进体内,从而 引起膜电导的增加,电导变化量反应了气体的浓度情况。四、实验器材电子天平bs2245: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ksv5000 自组装超薄膜设备: 芬兰 ksv 设备公司keithley2700数据采集系统:美国keithley

12、公司 kw-4a 型匀胶机:chemat technologies inc.优普超纯水制造系统: 成都超纯科技有限公司动态配气装置 北京汇博隆仪器s-450 型扫描电镜:日本日立公司uv1700 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计: 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公司bsf-gx-2 型分流式标准湿度发生器: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北京耐思达新技术发展公 司五、实验步骤1、电阻型气体探测器工作原理认识(见三、实验原理)2、器件结构设计 电阻型气体探测器基于敏感薄膜电阻变化来进行气体浓度测定,因此电阻是探测器件的一个重要参数。叉指电极结构测量出的电导可由下式表示:其中l和w为叉指电极基底的长度和宽度,n为叉指电极的数目对数,

13、d为两相邻电极之间 的间距,O为薄膜的本征电导率。结合基底尺寸、材料电导率和工艺能力可以设计出结构优 化的叉指 结构,获得较显著的电学输出信号。图 1、基于敏感膜的气体传感器结构设计意图图1 为设计的电阻型气体传感器结构,在绝缘衬底上制作叉指电极,然后在叉指电极上 制作敏感薄膜,通过测试两个叉指电极间的电学信号,可获得敏感薄膜的电阻信息。设计完 成的整个气体传感器的制作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图 2、气体传感器制作工艺流程示意图详细流程可表述为:硅片清洗一硅片表面氧化一溅射生长nicr合金一溅射生长金一匀胶、 显影、曝光、去胶一刻蚀金属层(kl、硫酸)一中测一划片一测试在器件的制作中,所使用的

14、基片是电阻率为0.7-l?cm的n型单晶硅片(100取向)。其上氧化生长二氧化硅作为绝缘层, 然后溅射镍铬合金(200-300?),以提高金电极的附着性。其后再在镍铬合金上溅射导电的金 层(400500?),采用负胶光刻,电极间距和宽度相等,为50p m,整个器件尺寸大小为8*5mm2, 该设计由自己完成,工艺由成都亚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加工。3、聚苯胺复合薄膜制备(1) 基片预处理 本实验采用表面抛光的石英玻片和平面叉指金电极作为成膜基片。将表面抛光的石英基 片先后放在:(l)表面活性剂和水的混合液;(2)去离子水;(3)乙醇;(4)丙酮中分别超声清洗 0.5h,以除去表面污垢和油溃。然后将清

15、洗过的石英基片放入7:3浓硫酸/过氧化氢溶液及 1:1:5氨水/过氧化氢/水溶液中各超声清洗0.5h使得表面清洁,同时通过这一步使基片表面 亲水。处理后的石英基片存放在超纯水中待用。将清洗好的石英基片及平面叉指电极式器件浸入1%pdda水溶液15min,取出后用去离子 水洗涤,再用氮气吹干,此时基片表面呈正电性;再将基片浸入pss溶液(2mg/inl,盐酸调节 ph=12)中15min,取出后用去离子水洗涤并吹干,此时基片表面呈负电性。(2)聚苯胺pani/tio2复合薄膜制备方法对于经过聚电解质(pss)处理后的基片,聚电解质自组装膜在基片表面引入了极性基团, 在聚合反应的开始阶段,基片上-so-3基团与酸性条件下苯胺单体和聚苯胺低聚合物上的n+ 通过静电吸引作用形成离子对,将其吸附在基片表面,形成均匀的聚合中心,进行链生长。 同时,混合液中的 tio2 纳米粒子起着原位吸附聚合载体的作用,苯胺单体吸附在 tio2 纳米粒子表面,氧化剂 (nh4)2s2o8引发单体在tio2纳米粒子表面进行聚合,这导致了聚合物围绕tio2粒子的受限 生长,从而获得 tio2 纳米粒子表面覆盖 pani 的复合薄膜。用移液管取0.2 ml tio2溶胶,加去离子水稀释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