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第一章联系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9196398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2第一章联系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必修2第一章联系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必修2第一章联系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必修2第一章联系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必修2第一章联系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2第一章联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2第一章联系(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检测试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知识点题号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1、2、3、4、5、7、8、10、11、14、16、21人口的迁移6、9、12、13、15、22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17、18、19、20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对应学生用书第101103页)读“世界人口增长趋势图”,回答12题:1.关于各阶段人口增长趋势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除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外,也与国家的人口政策有关B.各阶段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决定,与其他因素无关C.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世界各国的人口政策D.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受自然条件

2、的影响较大2.在世界人口增长过程中,人口增长速度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有差别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产业革命后人口增长最快B.“二战”后人口增长最快C.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增长速度最快D.地势平坦地区增长速度最快解析:1.A2.B第1题,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主要受生产力水平影响,同时也与国家人口政策有关。第2题,从图中可知“二战后”人口增长最快,战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较快,医疗卫生条件改善,死亡率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人口增长速度加快。(2011年沈阳高二检测)读“不同国家出生率、死亡率统计图”(图中112代表国家),回答35题:3.图中出生率、死亡率最高的国家分别是() A.10、11B.11

3、、12C.11、10D.12、104.图中呈现“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特点的一组国家是()A.1、2、3B.4、5、8C.7、9、10D.6、11、125.图中11、12两个国家最有可能位于()A.欧洲B.北美洲C.大洋洲D.非洲解析:3.C4.A5.D第3、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1代表的国家出生率最高,10代表的国家死亡率最高,1、2、3代表的国家的“三率”都很低。第5题,图中11、12两个国家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故两国家最可能位于非洲。下图显示某国19512000年每10年的人口变化。读图,回答67题:6.19512000年,该国()A.是人口净迁入国B.人口

4、的迁入是维持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C.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D.人口增长了15.1%7.据图示资料推测,该国()A.自20世纪70年代,人口再生产进入“三低”模式B.可能位于欧洲C.1990年人口达到900万D.20世纪末青壮年人口比重偏大解析:6.A7.B第6题,人口变化包括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人口迁移)。19512000年,该国人口迁入人口数为正,该国为人口净迁入国。第7题,近年来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甚至为负数,是发达国家,可能位于欧洲。如图代表中国、印度、美国近年新增人口结构图。读图,回答89题:8.图a、图b、图c对应的国家依次是()A.中国、印度、美国B.印度、 中国、美国C.中

5、国、美国、印度D.印度、美国、中国9.据图c所在国人口普查局统计,人口增长大部分发生在南部和西部地区。下列关于这两个地区人口增长的说法错误的是()A.西部和南部环境优美B.西部和南部基础设施日趋完善C.新兴工业最发达的地区D.西部和南部的自然增长率高解析:8.B9.D第8题,由新增人口结构图可判断三图所对应的国家。印度主体民族少于其他少数民族新增人口;中国汉族占绝大多数;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第9题,美国西部和南部的人口增长多是人口大量迁入的结果。读“新华网所引用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资料图片”,回答1011题:10.关于该图反映的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A.015岁人口过少,需要提高人口生育率B.

6、2035年,1659岁人口达57.9%,劳动力较2011年充足C.2005年2035年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D.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11.上述问题产生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我国人口出生率从建国后一直维持在高水平波动B.建国后我国人口死亡率逐渐下降,出生的人口成活率高C.生活质量提高,人均寿命提高,高龄化累积了老年人口D.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解析:10.D11.A第10题,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仍要维持低生育水平,老龄化问题越严重,劳动力短缺问题越突出,图中反映的中心问题是我国老龄化问题。第11题,我国人口出生率从建国后到实行计划生育以前一直维持在高水平波动,而实施计划生育后,出生率已明显

7、下降。(2011年福建文综)如表为20022007年我国某特大城市郊区年平均人口迁移统计资料,迁入人口以初中学历的外来人口为主。读表,回答1213题:年龄段(岁)迁出人数(人)迁入人数(人)6070080045591 6005 00025442 00030 00015242 40027 5000146405 00012.上表反映的人口迁移对该市的影响是()A.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B.扩大环境人口容量C.加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D.加快人口老龄化进程13.为了社会和谐发展,该市郊区最需要增加的职业人员是()A.环卫人员B.中小幼教师C.工程技术人员D.建筑设计师解析:12.C13.B第12题,本

8、题主要考查迁入人口对城市的影响,从材料中某特大城市郊区人口迁移统计表,迁入人口以初中学历的外来人口为主,60岁及以上人口迁入、迁出几乎相当,而59岁以下人口迁入远大于迁出。从中获取关键信息进而分析各个选项的差异,应选C。第13题,从统计表中我们获取信息:大量劳动力的迁入,同时也伴随着014岁的学龄儿童迁入,而这一部分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农民工所关心的重要事情,因而最需要增加的职业人员为中小幼教师,解决学龄儿童教育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应选B。下表为两个地区的人口指标。据此回答1416题:地区出生率死亡率A1.1%1.0%B2.5%0.9%14.如果A、B分别表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两个国家,则表中

9、A国人口的死亡率高于B国的原因是()A.A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医疗卫生条件比B国低B.A国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大C.A国各年龄段人口的死亡率皆高于B国D.A国人口再生产类型还未转型,死亡率居高不下15.如果表中A、B分别表示我国城、乡两种不同地域的人口指标,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一般情况下,B地人口向A地迁移B.一般情况下,A、B两地人口互相迁移的数量相当C.B地的人口因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可能向A地迁移D.如果A地人口向B地迁移,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城市化16.如果A、B分别表示世界人口增长的两种模式,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B模式的人口结构图都呈金字塔形B.A、B模式都可

10、能导致劳动力资源缺乏、社会负担加重C.以B模式发展的国家很容易造成生态环境问题D.以A模式发展的国家一定是因为经济水平低下,从而导致人口增长缓慢解析:14.B15.A16.C第14题,根据表格可知,A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为发达国家;B国人口增长迅速,为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各年龄段人口的死亡率都低于发展中国家,但老龄人口比重大,故总死亡率较高。第15题,如果A、B为我国城、乡两种不同地域,则自然增长率低的A表示城市;在目前情况下,我国正大力地推进城市化,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数量较大。第16题,B模式人口增长较快,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如果对资源利用不合理,很容易造成生态环境问题。A模式的人口结构一

11、般呈倒金字塔形,增长缓慢是社会等因素的结果。新华网消息,广州近日提出到2020年末常住人口控制在1 500万以内,应该说,这1 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据此回答1718题: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是指环境人口容量B.该指标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C.该指标与资源数量、科技发展水平呈负相关D.该指标与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呈正相关18.针对人口合理容量的要求,广州应()提倡高消费建立公平的秩序,使多数人有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权利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加快人口的增长,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A.B.C.D.解析:17.B18

12、.B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应为广州的人口合理容量,它是一个“虚数”,与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呈负相关,与资源数量、科技发展水平等呈正相关。人类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人类的发展要受到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据此回答1920题:19.我国北方地区比西北地区承载着更多的人口,这说明北方地区比西北地区()A.空间条件优越B.矿产资源丰富C.资源利用条件优越D.草场资源丰富20.如图中显示能提高青藏地区人口合理容量的有效途径是()A.B.C.D.解析:19.C20.B第19题,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草场、矿产资源丰富,但地广人稀,经济欠发达,资源优势没有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第20题,结

13、合图可知,增加人口合理容量可以从增加耕地和提高科技应用方面来采取措施。但青藏地区增加耕地潜力有限,同时还需要保护生态,因此科技水平的提高才是提高青藏地区人口合理容量的有效途径。二、综合题(共50分)(对应学生用书第103104页)21.利用地理统计图可以使枯燥的数据变得直观、生动,便于分析和比较各种地理事物“量”的变化和相互关系。读“人口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22分)(1)甲图中第阶段和第阶段人口增长速度均十分缓慢,试分别分析其人口增长缓慢的原因。(2)从人口增长特征看,乙图中B国处于甲图中第阶段,A国的人口出生率较。(3)分析B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问题:。措施:。解析:第(1

14、)题,第一阶段是“高高低”增长模式,主要原因是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死亡率高,所以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第四阶段是“三低”模式,该模式是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高, 抚养孩子成本高,及人们的生育观念改变,导致出生率很低,所以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第(2)题,乙图中B国老龄化严重,青少年比重低,应属“三低”增长模式。A国少年儿童比重较高,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高,应属于“高高低”模式。第(3)题,B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低,老年人口比重大,人口增长缓慢。答案:(1)一四第一阶段因为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死亡率很高,所以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第四阶段因为社会生产力水平高,人们生育观念改变导致出生率很低,所以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12分)(2)四高(4分)(3)人口增长缓慢和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吸纳移民(6分)22.近年来,“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为全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以我国四川省为例,该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但人口分布不均,以平武至盐源一线为界,东西人口差异悬殊。四川许多地方的小城镇和农村出现“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等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的现象。据此回答下列问题:(28分)(1)试比较川东和川西的人口分布情况。(2)“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3)四川民工流出,主要流往何地?为什么?(4)人口流动对流出地有什么影响?解析: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