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安装改造维修工艺手册范本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919614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133 大小:4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锅炉安装改造维修工艺手册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133页
锅炉安装改造维修工艺手册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133页
锅炉安装改造维修工艺手册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133页
锅炉安装改造维修工艺手册范本_第4页
第4页 / 共133页
锅炉安装改造维修工艺手册范本_第5页
第5页 / 共1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锅炉安装改造维修工艺手册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锅炉安装改造维修工艺手册范本(1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锅 炉 安 装 维 修工 艺 手 册二O一一年元月一日目 录颁布令一、炉排与辅机安装调试工艺3页二、矫正、组合工艺6页三、吊装工艺14页四、焊接工艺16页五、筑炉工艺25页六、锅炉水处理设备的安装与调试28页七、锅炉给水处理的安装与调试29页八、锅炉辅机的安装与调试32页九、锅炉除渣设备的安装38页十、锅炉除尘设备的安装39页十一、锅炉的水压试验41页十二、烘炉、煮炉47页十三、48小时试运行57页十四、炉管拆换和组装工艺58页十五、铜筒挖补和受压部件焊接工艺59页十六、锅炉安装胀接工艺62页十七、锅炉安装无损检测工艺76页十八、热处理工艺100页十九、锅炉整体风压试验工艺 105页二十、整装

2、锅炉安装通风工艺 108页颁 布 令锅炉安装改造修理工艺手册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锅炉安装改造单位管理规则、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与验收规、工业锅炉砌筑工程施工与验收规编制,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是本企业锅炉安装维修工程施工工艺必须遵循的纲领性文件,现予以颁布。所有参与锅炉安装维修管理、施工和验证活动的人员,都必须严格执行本手册规定的工艺要求,确保锅炉安装质量,实现安装队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锅炉安装维修工艺手册自2011年1月1日起实施。经理:二O一一年一月一日一、炉排与辅机安装调试工艺:1减速机安装:在炉排主动轴(多为前轴)的一侧,设置炉排转动用的减速机。检

3、查减速机的基础是否合格。减速机基础是与锅炉基础为一体的。若不连为一体,而设平台,锅炉的自重下沉量会超过平台的下沉量,使减速机与前轴间的不同心度增大,从而发生联轴节损坏、停炉的事故。减速机就位后进行找正,经二次灌浆,待基础强度达到要求后,作单机试运行,并调整转动方向。2、链条炉排冷态试运转:按减速箱具有的各挡转速分别运转,不应少于8小时,先从低速开始。并将此试运转作好记录。查链条松紧程度。检查链条与墙板之间隙。若技术文件未明确规定,其每侧间隙应为1012mm,炉排与防集箱的间隙允差为5mm,不得偏小。检查齿轮箱润滑油温,其温升应不大于60;电动机电流应小于设计额定值;电动机表面温度升高值不大于6

4、0。炉排片能自由翻转,无卡住与脱落、无凸起、无跑偏和不跳动现象。炉排的线速度符合设计要求。后轴冷却水温不超过50.冷态试运转合格后,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应签证认定。3、加煤斗安装安装前按制造厂提供的技术文件和图纸检查各项质量要否相符合。清洗转动部分并测量和调整螺杆、轴颈和轴承的间隙约0.5mm;煤闸板与煤斗的侧板间隙约12mm;煤门与煤斗侧板间隙5mm,且煤闸板的上下运动和煤门的转动都应轻便灵活。4、老鹰铁安装老鹰铁由耐热铸铁制定。安装后每块老鹰铁之间的间隙应3mm,老鹰铁与侧墙的间隙5mm。5、往复炉排冷态试运转:将减速箱二次灌浆固定,待混凝土强度达70%时再次找正并拧紧螺母。对炉排以最大行程

5、与最快速度作冷态试运转。试运转时间为4小时。冷试时对炉排作总体检查,容包括:A.电动机温升60;B.减速箱轴承的温长60;C.炉排推动、往复平稳,无卡住、跑偏与杂音;6、填写冷态运转记录。7、加煤斗的安装安装加煤斗外形尺寸与闸门的灵活性,包括:A. 尺寸符合设计图纸要求;B. 闸门上下升降无卡住、手轮转动灵活、闸板开度符合要求;C. 闸门与端板的间隙12mm,闸门与侧板的间隙5mm。加煤斗的吊装就位。按已制定好的吊装方案将加煤斗吊装到位,并拧紧螺栓予以固定。加煤斗与炉膛相接处用石棉绳填补堵严,使密封口不漏风,不冒火。对炉膛为微正压燃烧的锅炉,此处尤其应堵严,必要时,可用耐火砖密封。用软管将水引

6、入煤闸门上冷却水管,并以0.3Mpa的压力进行水压试验,不漏水为合格。二、矫正、组合工艺、钢架与平台安装前的校正与组合1、检查校正矫正的方法分冷态矫正、加热矫正、假焊法矫正三种。可视具体情况选用。冷态矫正。此法适用于变形量不大、刚性较小的钢构件的矫正。所需装置风图3-1所示。加热矫正此方法是利用金属受热后冷却所产生收缩的特性进行矫正的,适用于变形量大、刚性较大的钢构件。加热方法:可在专用加热炉将钢构件加热至呈暗红色,加热温度800,加热长度1.2m。亦可用呈中性的乙炔氧火焰加热,防止过氧造成构体氧化或脱碳。其加热长度应0.5m。不同的加热位置可以矫正不同方向的变形;不同的加热量可以获得不同的矫

7、正能力。一旦选错加热部位,使变形反而增大。当仅是弯曲变形时,应使其受拉的一侧加热,才能使弯曲消失。当构件上有角板、缀条、隔板等附件防碍矫正时,应在加热前拆除附件,矫正后恢复原状。加热法分为:.点状加热法。此法多用于发生波浪状变形的薄板。根据结构的特点和变形的情况,加热一个或多个点位。对较厚的板其加热点的直径应销大,对较薄的板其加热点的直径应较小。加热点的直径通常15m。变形量大时,各加热点之间的距离应较近,一般取15100mm之间。B.线状加热法。此法多用于变形较大或刚性较大的构件。加热前先测量弯曲变形量和最高部位,然后用呈中性的乙快氧火焰在最高部位作线状加热,并沿直线方向移动,同时作横向摆动

8、,如图3-1所示。加热炬弯曲变形最高部位图3-1 钢板弯曲变形加热矫正示意线状加热的横向收缩量大于纵向收缩量,且横向收缩量随加热的宽度增大而增大。在实际使用中,只要掌握得当。效果很明显。C.三角形加热法。此法用于厚度较大、刚性较大的构件的弯曲变形的矫正。图3-2为三角形加热法矫正丁字梁弯曲变形的示意。呈三角形分区加热的三角形底边应放在被矫正构件钢板的边缘处,三角形的顶端朝向构件方。由于三角形的面积较大,所以其收缩量也大。可用一个或多个加热火炬同时加热,矫正效果更好。上拱底拱图3-2三角形加热法矫正丁字梁的弯曲变形假焊法矫正。此法适用于发生局部变形且变形不大的不重要的构件。利用焊缝冷却产生收缩的

9、特性,在构件变形的相应位置的表面进行堆焊,依靠焊缝的收缩变形达到矫正目的。对已矫正的立柱、横梁等应划出中心线,并打上标记,待安装时使用。2、钢架组合在组织平台的型钢上划出各立柱的中心位置与边缘轮廓线。采用拉对角线的方法检查所划线的准确性,并标明立柱中心距尺寸A、B、C、见图2-6。在各立柱边缘轮廓线处设置角钢定位(焊在平台的型钢上)以保证其平行度,见图2-6。将各立柱吊运到组合平台上接划好的各线分别就位,并使立柱的柱脚底部保持在同一直线,以便下一步安装横梁时能从底部测量尺寸c、(b+c)与(a+b+c)、见图2-6。横梁的组装。在组装立柱底和顶两端的横梁后,组装中间梁。然后安装托板、托架。组对

10、时用定位焊定位(也可用螺栓)。整片钢架定位焊接后进行全面检查,测量各部几何尺寸,查明有无变形。钢架组合焊接。全部施焊后,应再次检查各部尺寸与有无变形发生。若超差,必须作出修整或返工,直至合格。最后,在两根边柱和一根中间柱顶端侧面的中心线位置上点焊6mm圆钢,长度为50-100mm,作为安装过程中悬挂线锤校正位置使用。焊装平台扶梯支架,并去除全部临时焊件。油漆。、受热面管子的检查校正和组合1、放样平台的搭设根据设计图纸的受热面管子立面图(侧向),按其所占面积的长、宽尺寸(以1:1的比例)搭设钢板平台。地面平整后,铺设道木或型钢垫底,上铺8mm厚的钢板。要求钢板表面平整,其不平度应3mm,不平整时

11、在下面用垫铁找平。将钢板点焊,使之无架空发颤现象。2、放样受热面水管系统图(轴侧图)核对无误后按1:1的实样划在钢板平台上。其步骤大致如下:在平台上划出上、下锅筒的纵、横中心线。画面确定上、下锅筒的横截面圆心。按上、下锅筒的、外径划圆线。划出上、下锅筒之间以与各集箱与锅筒连接的管子中心线。对于管子中心线与锅筒水平中心线之间的夹角,采用下列公式计算出圆心角的对应外圆上的弧长。然后在外圆上用钢卷尺量各管子的中心线,按此交点画出管子轮廓线。 孤长=孤度圆心角0.017445R式中:图纸给出的圆心角,(); R锅筒的外圆半径,(mm)。按图纸给出的弯曲半径,找出各弯管曲率的圆心,并画出此段弯曲的中心线

12、与轮廓线。将各管的地段轮廓线划出,并与自己画弯曲段轮廓线相切并划出伸入锅筒的长度轮廓线最长与最短线,就得到管束的放样。在管子上下弯曲段与直段的转角处,点焊各一对定位角铁(角铁规格25或30)。角铁棱角针对管子轮廓线处。此定位角铁作为检查弯管的样板。对已放样的划线作认真检查。确认无误后,在管子的重要部位(如管子与锅筒连接处、弯管处)打上冲眼作标记。采用拉对角线的方法检查上下锅筒纵向与横向中主线是否垂直。若O1O2=AB9,说明两中心线是垂直的,同是O1A=O2B,O1B=O2A分别等于上下锅筒中心的水平和垂直距离。放样平台与大样见图3-3示意。定位角铁上下锅筒垂直距离图3-3 放样平台3、受热面

13、管子的检查与校验受热面管子的编号。排列排列行例行例事先画出受热面管子的位置编号排列图。图上应表明受热面管子的排数与行数,并显示上下端的位置,为防止左右搞错,不应从中心开始向两端排列,而应从一端开始向另一端依次排列编号。如图3-4所示。图3-4 对流管编号示意受热面管的检查与校验的依据。管子必须具有出厂材质证明书。其钢号应与设计要求相符。对出厂材质证明书或其材质有疑问时,应做化学成分分析和机械性能试验。材质不合格,不得使用。管子外观不得有裂纹、重皮、压扁、严重锈蚀。管壁要均匀。管子公称外径为3242mm,其外径偏差0.45mm;公称外径为51mm,其外径偏差为1%。直管的弯曲度1mm/m,全长3mm。其长度偏差3mm。管子的椭圆度应满足胀接或焊接的要求。对受热面管子应逐根进行通球试验,通球球径按表3-2规定选取。 表3-2 通球球径管子的弯曲半径2.5Dw2.5Dw,3.5Dw3.5Dw通球球径不应小于0.70Dn0.80Dn0.85Dn注:表中Dw为管子的公称外径:Dn为管子的公称径。通常在管子校正后进行通球试验。所用通球常用钢成木材制成。不得用易变形的材料制球。通球试验结果应详细记录。管子弯曲状的外形偏差应符合图3-5与表3-3规定。表3-3 弯曲管外形偏差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