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和小树》教案和教学札记(人教版一年级第一册)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919603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2.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爷爷和小树》教案和教学札记(人教版一年级第一册)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爷爷和小树》教案和教学札记(人教版一年级第一册)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爷爷和小树》教案和教学札记(人教版一年级第一册)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爷爷和小树》教案和教学札记(人教版一年级第一册)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爷爷和小树》教案和教学札记(人教版一年级第一册)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爷爷和小树》教案和教学札记(人教版一年级第一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爷爷和小树》教案和教学札记(人教版一年级第一册)(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爷爷和小树?教案和教学札记(人教版一年级第一册)教材透视:这篇课文以一个儿童的口吻生动地说出人和树的关系:人类保护树木 ,树木为人类造福。课文内容简短 ,层次清晰。从冬天和夏天两个方面写了小树与爷爷的关系 ,渗透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文字活泼 ,富有情趣 ,且配有两幅生动形象的插图 ,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审美情趣和阅读心理。课文简短 ,内容通俗 ,可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活泼好动,注意力保持时间短 ,所以在教学中 ,要采取多种方法识字 ,激发学生的兴趣。要切实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准确地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同时要结合朗读 ,让

2、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爷爷保护小树的行为的感染 ,从小养成保护花草树木的意识。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 ,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认识1个笔画和4个偏旁。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 ,树立保护花草树木的意识。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2、理解重点词语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 ,了解人和花草树木的关系教学准备1、课件或挂图 ,生字卡片 ,“爷爷和“小树的头饰。2、收集有关“树木为人类做奉献 ,人类为保护树林做了哪些事的资料。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出示课件或挂图:猜想一下这两幅图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先说说图上都画了什么 ,再猜想故事。这节课我们就来

3、学习一个发生在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板书课题说说你怎样记住“爷字。充分利用课程资源 ,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 ,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2、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问:看了课题 ,你知道课文中写的是谁吗?指名答复一个是人 ,一个是树 ,人和树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呢?学了课文以后你就会明白了。教师设问 ,引发学生思考 ,激发学生读书的愿望。二、对话平台一初读1、爷爷和小树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请你大声地读一遍课文 ,然后说给同桌听。2、再读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 ,也可以向周围的小朋友请教 ,遇到难读的句子就画下来 ,多读几遍。3、指名读文 ,集体评议

4、,说说在爷爷和小树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引导他们整体感知课文 ,学会倾听 ,边听边思考 ,正确评价他人。二识字1、今天我们学习的这10个生字 ,你现在认识了几个?是怎样认识的?了解学生的认字情况 ,交流识字途径和识字方法 ,让学生充分表现自己 ,及时给予鼓励 ,激发学生课外识字的兴趣和愿望。2、出示“到、冷、伞、热你能说出这些字的偏旁吗?你怎样记住这四个偏旁?3、拿出生字卡片组内先交流识字方法 ,然后互考。4、比比谁的小主意最好 ,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记住这些字吗?比方用熟字换部件、换偏旁 ,用事物的样子记住字形 ,用看图猜字的方法识记等等。5、开火车读生字生词。6、游戏:找朋

5、友。将本课生字的偏旁和部件分开 ,做成头饰 ,让学生找朋友 ,组本钱课的生字。三朗读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2、请小朋友找一个自己读得最好的句子 ,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听一听谁读得最正确。3、指名分段读课文 ,及时纠正字音。“暖和的“和读“huo ,不要读成“hé ,要反复纠正。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让学生感受到读书成功的喜悦 ,从而对语文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四讨论1、思考:通过朗读课文 ,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2、小组合作 ,讨论交流。“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 ,那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采用质疑问难的方

6、法 ,来激发学生的想象 ,开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三、指导写字1、出示“不、开 ,认读。你会写这两个字吗?书空2、引导观察田字格中的字 ,看看每一笔都写在什么位置。3、指导书写。提示:“不字第三笔“竖从“撇上起笔 ,不要在横与撇的交叉点起笔。“开第三笔是“竖撇。4、自由练写。提示边写边观察 ,注意写好每一笔。5、展示学生作品 ,评出最正确作品在全班展出。让学生养成正确写字的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书写标准、端正、整洁。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读生字卡片 ,认读生字。2、游戏:小小擂台赛。男女生对抗 ,比赛认读生字和生词 ,其他同学当评委 ,最后的胜利者是小擂主。采用多种方式让

7、生字和学生屡次见面 ,在生字的复现中稳固了识字。二、熟读课文1、看课件或插图 ,多种方式练读课文 ,如:分组读 ,同桌练读 ,你读我听 ,男女生赛读 ,等等。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练读 ,要耐心地纠正学生的字音 ,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开展。2、课件演示冬天的情景 ,说说小树在寒风里会说什么?爷爷是怎么做的?边读文边想一想“暖和的衣裳指的是什么。3、演示夏天的情景 ,夏天到了 ,小树是怎么做的?他会说些什么?边读边想“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可做动作理解爷爷在树下乘凉心情怎么样?让学生读中体会。再现课文的情景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 ,渗透读书方法 ,

8、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同时创设了情境 ,让学生感受到爷爷美好的心灵 ,感悟人与树之间的和谐关系 ,突破了教学重点。4、课文表演让学生自编自演课本情节。根据学生爱表现、好玩的特点开展教学活动 ,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开展合作精神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三、知识积累出示课后“读读说说中的词语: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树、漂亮的衣服、雪白的云朵。指名读 ,你能仿照例子把后面的横线补充完整吗?四、小结人和树是有密切联系的 ,爷爷保护了小树 ,小树就能茁壮成长 ,并且为人们做许多的事情 ,如:可以乘凉 ,可以美化环境 ,可以净化空气等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爷爷那样保护小树!五、写字1、出示“四、五 ,指导认

9、读。请你试着写一下这两个字。书空 ,学习新笔画“竖弯 ,引导学生注意“四的笔顺规那么“先外后内再封口2、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字在田格中的位置 ,分析笔画的分布情况 ,特别是要注意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使学生逐步养成从整体观察 ,从主要特征着眼的好习惯。3、教师范写。注意示范“竖弯的写法:竖要直 ,转弯要圆 ,不要写成“竖折。“五第二笔是“竖 ,行笔略向左斜。4、学生练写。在写字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巡视 ,个别辅导 ,要结合学生的书写困难 ,针对性地给予指导。5、评议。六、扩展学习1、课件出示小树遇到长虫、干旱、缺乏养料、有人伤害等画面 ,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小树?2、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树木为人类做奉献

10、 ,人类为保护树木做了哪些事的资料。开“小记者会。此项活动如果课上时间不够 ,可以利用活动时间进行。板书设计:穿衣不冷爷爷和小树不热撑伞教学札记:一年级的阅读课怎么上?崔峦老师在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教材全国研讨会上说过这样一段话:“一年级的阅读课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读通顺 ,读流利 ,最好能读出感情。还有一个任务:认字学词 ,积累语言。此外 ,还要培养读书习惯 ,习得初步的读书方法 ,表达正确价值观的引导。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是阅读课最重要的任务。因此教学?爷爷和小树?时 ,我在谈话导入后 ,给了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 ,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然后在四人小组里互相读课文

11、、正音。这一环节的读主要是读正确 ,字音读准、不掉字、不添字。识字也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如果识字教学结合语言环境不够 ,抽读单个的生字花的时间太多 ,脱离语言环境 ,这样的识记难度是非常大的。学生字的根本顺序是由字到词再到句。由于学生识字的根本目的是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都要会认。因此 ,我反其道而行之 ,首先让学生在初读的同时在句中认识生字 ,然后呈现带生字的词语 ,最后呈现单个的生字。这样的识字提供了语言环境的帮助 ,降低了一定的难度 ,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识记。稳固识字的最正确途径是复现 ,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是不引导学生分析字形 ,学生就很难记住。但是一节课孩子们分析7、8个字形 ,少

12、数孩子在发言 ,多数孩子心不在焉 ,花费了很多时间 ,字形分析得很透彻 ,字音孩子不一定记住了 ,因为字音和字形是没有联系的 ,可见分析字形对识字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因此 ,在引导学生认识生字后 ,我把分析字形的时间给孩子们联系生活实际组词来稳固识字。新课标强调低年级的课文重在朗读 ,不要刻意去理解 ,那么一年级的课要引导学生多读书 ,有没有需要理解的呢?有 ,那就是要读出作者写这些话含着的感情。怎么读呢?我在学生借助拼音读正确课文后 ,再给学生时间读给自己的小伙伴听 ,这一次读 ,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 ,直至把课文读通顺、流畅。在学生读通、读流利后 ,我又引导学生分段读懂课文 ,同时指导朗读。读懂课文 ,就是要读出对语言文字的感悟 ,对文章的理解。虽然是低年级 ,这一步却必不可少 ,否那么就会走入泛泛读读的误区 ,这一步不是分析课文 ,而是根据课文具体情况 ,用生动有趣的形式帮助学生去感悟语言。在分段指导学生读课文的时候 ,我运用插图由生字到词 ,再到句子和段落引导学生理解“暖和的衣裳和“绿色的小伞等重点词句 ,同时结合课后联系培养学生的语感。最后 ,在学生读懂课文的根底上 ,通过朗读比赛的形式 ,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感情。学生在前面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获得了情感体验 ,对课文有了自己的感悟 ,便能逐渐读出感情并熟读成诵 ,这样的感情也是发自学生内心的。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