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小试验课堂探究简易测量方法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9193948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19.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小试验课堂探究简易测量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小试验课堂探究简易测量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小试验课堂探究简易测量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小试验课堂探究简易测量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小试验课堂探究简易测量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小试验课堂探究简易测量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小试验课堂探究简易测量方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实验一取一玻璃杯用硬纸片把杯口盖严,手按住纸片把杯子倒置,放开手后,硬纸片立即下落。若在杯内盛满水后再用硬纸片把杯口盖严,手按住纸片将杯子倒置,放开手后,纸片不下落,水也不流出,这表白大气有压强。正是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纸片不下落。 实验二 取一注射器,把针筒倒夹在铁架台的铁夹中,先将活塞推到针筒顶端,排尽空气后用橡皮套将管口套牢,再在活塞颈上拴上细绳,绳下挂几种钩码,活塞也不易拉下来。 实验三 将两个带有软塑料托的压力衣钩的软塑料托相对,用力挤压,排出其间的部分空气,虽然在衣钩下挂一较重的物体,也不易将两个衣钩分开。 实验四将木凳面弄湿,把像皮吸盘直立在光滑的凳面上,握住木柄往下压,这时吸

2、盘内气体被挤压出来,再提起木柄,凳子亦被提起,可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实验五将钢笔插入墨水中,按下胶管外的弹簧片,将胶管中的空气排出一部分,松开弹簧片后墨水就被“吸”进了胶管中。分析可知,管内气体被排出部分后,管内气体压强不不小于管外大气压强,在墨水液面大气压强作用下,将墨水压进了胶管内,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实验六将粗试管装满水后,再将稍细的空试管插入粗试管中至一半深度处,将两试管迅速倒置过来,放开细试管后,则会看到细试管在粗试管内缓缓上升,这表白大气有压强 实验七 广口瓶内装少量细沙,将一块浸有酒精的纸点燃后投入瓶中,然后迅速把剥去壳的熟鸡蛋紧盖在瓶口上。待纸熄灭后,向瓶外浇冷水,瓶中气体

3、压强减少,不不小于外部大气压强,在大气压作用下鸡蛋被压入了瓶中。实验八在橡皮塞中插入两支细短玻璃管,一根玻璃管口套上一种小气球,并用线扎紧,另一根接厚橡胶管后与抽气筒相连。用橡皮塞塞紧广口瓶瓶口,用抽气筒抽出瓶中的部分空气,此时套在另一玻璃管口的小气球就膨胀起来。这是由于抽走瓶内部分气体后,瓶内压强减小并不不小于瓶外大气压强,因而大气压强将瓶外部分气体压进了气球。“瓶吞蛋”实验把烧瓶浸入热水中,如图所示。瓶内空气受热膨胀跑出一部分后,再放上蛋,然后便可清晰地看到烧瓶“吞食蛋”的“慢动作”,直至蛋落入烧瓶中。因瓶颈较长,“吞蛋”效果相称明显, :课堂内容完毕后,将烧瓶倒置并固定,用热水淋烧瓶,学

4、生又可看到蛋被烧瓶慢慢吐出。此虽本节内容,却能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思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步可一蛋多用,保证下次演示的成功。)1、 吹气球和吸气球 (见图)实验器材 侧面开口的椎形瓶、气球、橡皮塞、细玻璃管、橡皮筋、两用打气筒实验过程 将气球用橡皮筋固定在细玻璃管一端,玻璃管穿过橡皮塞,装在椎形瓶口处,用打气筒向气球内打气,气球鼓起来;再用抽气筒从侧面开口处向外抽气,气球也会鼓起来。实验分析:从侧面开口处向外抽气时,瓶内大气压减小,外面大气压沿玻璃管将空气压入,从而将气球吹得鼓起来。从而也验证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引起思考:运用该实验装置还能进行哪些实验?引导学生思考,学生思维受限,可提示:如果先

5、将气球吹鼓,堵住细管口,可采用什么措施让气球变瘪?。 图1 图2 图3 图42、 小试管爬升实验 (见图)实验器材 大试管、小试管、水实验过程 如图3所示,小试管的直径略不不小于大试管的内径,能在大试管内移动。若在大试管内装满水,然后套入小试管,手拿大试管并倒立放置。可以看到水从两个试管之间的间隙流出,同步小试管逐渐上升。实验分析:小试管下部是空的,与大气接触,受到大气的压强、压力。小试管上部与水接触,受到水的压强、压力。大试管内水的高度不大,远远不不小于1米。大气压相称于0米高水柱产生的压强,因此小试管受到大气向上的压力不小于试管上方水产生的向下压力。小试管受到的合力方向向上。小试管在向上合

6、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并且把大试管中的水从两试管的间隙中挤出。水从大试管中流出,小试管上升弥补里水流出后产生的空隙。规定小试管的直径略不不小于大试管的内径,是为了让水从两个试管的间隙中慢慢地流出,不让空气进入大试管。这样可以使大试管内的压强始终不不小于大气压,小试管逐渐上升。此实验可证明大气压的存在。3、 水漫“金山”灭烛火实验实验器材 水(热和冷)、水槽、蜡烛、火柴、烧杯实验过程 如图6所示,将点燃的蜡烛固定在水槽底部,倒入某些水,然后向烧杯底部浇某些热水,使杯内空气受热膨胀跑出一部分,倒罩在蜡烛上,使杯口浸入水中。可看到水面慢慢上升,没过蜡烛,将其熄灭。点燃蜡烛 浇热水排空气 灭烛图 实验

7、分析杯内空气排出后,气压减小,大气压将水压入杯内,水面升高,没过蜡烛,将其熄灭。证明大气压存在。总之,生活中有许多现象是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而产生的。这些现象也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例如,当我们用吸管迅速吸出饮料时,会看到饮料盒将变形(如图),事实上饮料盒是被外面的大气压强压瘪的。类似的例子诸多,可以让学生列举,教师给以指引,充足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如上这些实验设计出来后,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并由学生分析实验。这节实验探究课效果较好,它同步也探究出大气压的方向是向各个方向的。简介:用塑料可乐瓶制作了一种简朴的实验装置,运用它可以做诸多有关气体压强的实验。当橡皮管2用夹子夹上后,让水从玻璃管1中流

8、出,由于瓶内的压强变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塑料可乐瓶慢慢地变瘪。喷泉实验:在如图所示装置中,在一块大玻璃板上钻一小孔,后插入一小玻璃管(玻璃管与硬纸板之间用一小段胶管密封),把大硬纸板放在有红色水的水槽上(硬纸板与水槽间留有空隙),点燃两支蘸有酒精的棉花球,用一大烧杯(筒口涂凡士林)盖住,当蜡烛熄灭时,烧杯内气体冷却,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把红色水从水槽中向上压入烧杯内,喷射而出,形成美丽的喷泉。开放实验让学生自主测量大气压强是多少!二、提供器材、搭建平台、使自主建构成为也许:实验室提供“50ml,1ml,3ml三种不同规格的注射器;2.5N、5N、10N三种量程的弹簧测力各24只;刻度尺只;玻

9、璃板24块;钩码盒;细沙、部分小吸盘”,学生自备“3ml注射器(2人一种)、小桶(自己用饮料瓶和尼龙绳制作的、小朋友玩的小沙桶)、小吸盘等”,全班提成4组,2人一组。这样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探究资料,使学生充足地运用所提供的器材自主地尝试、自主地设计、在不断的尝试中试着建构。措施一:、将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的底端,排尽筒内的空气,然后用一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如图那样固定实验装置,然后水平慢慢向右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好移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即大气对活塞的压力F;、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所有刻度的长度L;、将测量的数值记录在实验表格中;大气对活塞的压力FN注射器的溶积V/l

10、注射器所有刻度的长度/cm活塞的横截面积S/cm2大气压的值P/Pa、运用公式计算大气压强的值。(附实验表格)措施二:如图2,将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的底端,排尽筒内的空气,然后用一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将注射器竖直在下面不断地加钩码直至活塞开始滑动,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的重力G,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所有刻度的长度L,即可算出大气压强值;措施三:如图,将蘸水的吸盘按在平滑的玻璃板上,挤出里面的空气,按住玻璃板,用弹簧测力计钩着吸盘上的挂钩,缓慢往上拉,记录吸盘刚刚脱离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再测量出吸盘与玻璃板的接触面积S,即可算出大气压的值;措施四:如图4:将蘸水的塑料挂钩吸盘按压在光滑

11、水平的玻璃板上,挤出塑料吸盘内的空气,测出吸盘的直径为d;将装有适量细砂的小桶轻轻地挂在吸盘的塑料挂钩上;用小勺轻轻地向小桶内加沙,直到塑料吸盘刚好脱离玻璃板,用弹簧测力计测出这时小桶和沙的重力G,即可算出大气压的值;措施五:如图5,将蘸水的塑料挂钩吸盘按压在光滑水平的玻璃板上,挤出塑料吸盘内的空气,测出吸盘的直径为d;将钩码挂在吸盘的塑料挂钩上不断地加钩码,直到塑料吸盘刚好脱离玻璃板,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的重力,即可算出大气压的值;措施六:如图6 :将蘸水的塑料挂钩吸盘按压在光滑水平的桌面下方,挤出塑料吸盘内的空气,测出吸盘的直径为d;将装有适量细砂的小桶轻轻地挂在吸盘的塑料挂钩上;用小勺轻

12、轻地向小桶内加沙,直到塑料吸盘刚好脱离玻璃板,用弹簧测力计测出这时小桶和沙的重力G,即可算出大气压的值。 交流评估,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表述能力:在学生实验之后,教师简介“托里拆利实验” 交代“人们一般把76厘米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叫原则大气压,约等于1.015Pa”,然后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实验方案进行反思、评估,几分钟之后让学生走上讲台进行表述、谈自己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自己的解决措施,实验注意事项、实验误差等。于是就有了学生下面的表述“在第一种措施中不断地尝试更换注射器的规格、弹簧测力的量程,最后选择3ml的注射器和N的弹簧测力完毕实验,实验中要注意排尽注射器(吸盘)中的空气,不能超过测力计的量程,可以先在注射器中吸入一部分水进行润滑减小摩擦,同步还能提高密闭性,实验中注意弹簧拉力方向与活塞的轴线方向在一条直线上;在实验中当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不能满足时,可以通过增添钩码的方式解决,用小桶和细沙进行实验比使用钩码要好,更精确等等;实验中注射器内空气与否排尽、活塞与筒壁之间的摩擦、吸盘内的空气与否排尽、吸盘直径测量(必须将吸盘完全铺平)等都会影响实验的误差等。”图2图1图6图4图3图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