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鉴赏评价能力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9192158 上传时间:2022-07-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鉴赏评价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诗歌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鉴赏评价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诗歌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鉴赏评价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诗歌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鉴赏评价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鉴赏评价能力(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歌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鉴赏评价能力曹芳君 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之一,怎样才能有效地突破这一重难点?教法可以灵活多变,却不可以丢弃其“宗”,这“宗”便是培养学生鉴赏评价诗歌的能力。课堂是培养学生鉴赏评价诗歌能力的主阵地,教师一定要充分有效地利用这短短四十五分钟,有的放矢,营造氛围,让鉴赏评价能力在一种美丽情感氛围的包裹中树般一点一点生长,最终长成一棵枝繁叶茂伟岸挺拔的大树。1反复吟诵。语云:熟读唐诗三百篇,不会作诗也会吟。又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见反复吟诵之于读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一个缺乏语感的人很难进行审美意义上的鉴赏性阅读,而反复吟诵则是培养语感的一条最有效的途径。音乐美是诗歌的基

2、本特点之一,它主要体现在鲜明的节奏和和谐的韵律上,读来琅琅上口,听来悦耳动听,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只有反复吟诵,才能在音乐般的美感享受中咀嚼品味字里行间蕴涵的情感,才能领会到作者的用心。当然,这吟诵也并不是漫无目的。教师要指导学生依据作品所蕴情感的流动把握好诵读音调的高低、节奏的缓急、语气的轻重,同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反复吟诵,让学生在注入情感的吟诵中去感知体会诗意诗情,而不可以代替学生去感悟理解,学生的语感最终会在这反复吟诵中逐渐增强,形成较强的感知能力。2 联想和想像。想像是诗歌的翅膀,当某种情感在诗人心中海涛般奔涌,不吐不快时,他的形象思维便会在自由而大胆的飞翔盘旋中开出联想和想像的缤纷花

3、朵。“白发三千丈. .何处得秋霜?”诗人的飞扬才情和凌云之志眨眼之际就被“赐金放还”,纵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依旧又如何?诗人亦只有如此来自解怀才不遇的愁情了。试想,诗人如果没有放飞大胆奇特的联想和想象,读者如何感受得来他这份不敢放弃却又无奈的愁情?所以,诗人的情感只有借助联想和想象才能最大限度的倾泄出来,也才能吸引读者进入他的情感世界当中,和他一起经历感悟人生。从而丰富情感、深刻认识,获得一种美好人生的向往和追求。所以鉴赏诗歌时,教师很有必要营造氛围把学生带入诗歌所创设的意境当中,让学生亦在联想和想像中,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真切体验作者彼时彼境的情感,达到情感的共鸣。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个

4、性想像空间,又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调动了学习热情。最终达到丰富学生的感知,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像能力的目的。3知人论世。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任何作品都烙有时代的印迹,能够奏出时代强音的作品无疑是能够行而远之的好作品。古典诗歌距离我们的年代较远,要让学生领会上百年前上千年前的诗歌确是不易,加之诗歌语言凝练、意蕴含蓄,能以有尽之言传无穷之意,鉴赏难度怎能不大?只有了解作家的生平经历、思想状况、诗歌风格及其所处的时代环境,知其人,论其世,才能更确切的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同是盛唐时期诗坛的代表人物,李白和杜甫的诗风却截然不同。如果不了解李白的身世经历、思想性格以及他当时所处

5、的盛唐前期的大背景,就很难准确鉴赏评价他诗歌中复杂的情感态度和诗歌特色。而杜甫身历唐王朝的由盛至衰,社会动荡不安,百姓流离失所,诗人又仕途失意、生活窘迫,这些使他比较客观的认识到统治者的腐败、政治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忧国忧民之情便成了他诗歌的主基调。 所以必须知人论世,鉴赏时要注意联想作者创作诗歌所处的时代背景、作者的处境,这些往往是作者情感的触发点。由于受到时代、阅历、知识、情感体验、认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学生对诗歌深层次的理解是有限的,通过指导反复诵读和激发联想与想像两个环节要让学生准确感悟诗意诗情、理解作品主旨自然不能达到理想效果,所以第三个环节“知人论世“是提升学生鉴赏评价能力的一个关

6、键,所以这个环节一定要重视教师的讲解。再拿琵琶行一课的教学来说,学生在反复吟诵和联想想像中不难感受到琵琶女和诗人的“天涯沦落”之苦,可是要理解其为何悲苦,则需要启发学生联系他们各自的经历遭遇,更主要的是联系他们所处的时代环境来探究。教师需要启发学生从当时妇女所处的经济社会地位、思想观念以及当时整个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等方面去思索探讨,由琵琶女个人的不幸引申到整个封建社会妇女的不幸,并引导学生从当时和现代两个社会的对比中寻找答案,从而深刻认识、丰富情感,提高品评能力。对于诗人 “沦落”的原因,既要了解他刚直不阿的思想性格和他不幸的个人遭遇,也要从当时的腐败黑暗的政治环境角度去思索,也同样需要引导学

7、生通过古今对比体会认识诗人的不幸不仅仅只是他个人的不幸,亦是历代胸怀天下却遭压制而壮志难酬的所有仁人志士的不幸。这样,学生在教师的讲解引导中既丰富深刻了思想认识,又陶冶了美好的情操,同时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提升鉴赏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每首诗歌都有其社会环境和性格根源,要深入理解,就需要对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及个人遭遇、思想性格做详细介绍。但是不一定非要放在一节课的开头去讲,可以根据实际灵活处理。琵琶行一课就可以将作者的个人遭遇及其所处的时代环境放在探究作品主旨的程中渗透,这样更有助于帮助学深刻全面的理解诗歌准确把握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及认识。4训练巩固。当然仅仅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诗歌

8、鉴赏评价能力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课后大量的实践非常重要,学生只有在反复的鉴赏实践中才能形成比较稳固的鉴赏评价能力。所以,学生还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鉴赏实践。教师需要自己搜集整理一些优秀的诗歌介绍给学生,也需要指导学生搜集积累其喜欢的诗歌,然后找时间和学生一起进行鉴赏实践。有一千个观众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欣赏个体都会从欣赏对象中寻找自身的情感体验进行再创造形成个性化的感悟。思想性格、阅历、知识水平不同体验就会有差异,但是无论差异大小,只要作品激发了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那这种感悟就值得肯定。所以,在鉴赏实践中要重视学生的自我感悟,及时给予肯定与指导,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总之,诗歌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掌握鉴赏评价诗歌的方法,并通过鉴赏评价实践来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诗歌鉴赏评价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