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秋天阅读答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9192156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南的秋天阅读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济南的秋天阅读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济南的秋天阅读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南的秋天阅读答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济南的秋天阅读答案 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红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红袍绿裤的小妞儿。你的幻想中要是有这么个境界,那便是济南。设若你幻想不出许多人是不会幻想的请到济南来看看吧。 请你在秋天来。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终年给你预备着的。可是,加上济南的秋色,济南便由古朴的画境转入静美的诗境中了。这个诗意秋光秋色是济南独有的。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秋和冬是不好分开的。秋睡熟了一点便是冬,上帝不愿意把它忽然唤醒,所以做了个整人情,连秋带冬全部给了济南。 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请看

2、济南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色了。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位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山影是镶着各色绦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山顶的色儿也随着大阳的转移而不同。山顶的颜色不同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诗。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化,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忽然又温暖一会儿,这个变化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也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变换。忽然黄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滚动,忽然像有股细风

3、替“自然”调和着彩色,轻轻地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色,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完全绿了,晴暖得像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凉风,正像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那山的高低也更显然了。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少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看山顶上那个塔! 再看水。以量说,以质说,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有泉到处是泉有河,有湖,这是由形式上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哎呀,济南是“自然”的情人吧?大明湖夏日的莲花,城河的绿柳,自然是好美的了。可是看水,是要看秋水的。济南有秋山,又有秋水,这个秋才算个秋

4、,因为秋神在济南住家的。先不说别的,只说水中的绿藻吧,那份儿绿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的,这种鲜绿全凭着水的清澄显露出来,好像美人借着镜子鉴赏自己的美。是的,这些绿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为谁看的,它们知道它们那点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那浮着水皮,做绿色的香梦。淘气的鸭子,用黄金的脚掌碰它们一两下,浣女的影儿,吻它们的绿叶一两下。只有这个,是它们香甜的烦恼,羡慕死诗人呀! 在秋天,水和蓝天一样的清凉。天上微微有些白云,水上微微有些波皱。天水之间,全是清明,温暖的空气,带着一点桂花的香味。山影儿也更真了。秋山秋水虚幻地吻着。山儿不动,水儿微响。那中古的老城,带着这片秋色

5、秋声,是济南,是诗。1.第1自然段的横线上应填入的句子是()(3分) A、济南的秋天是静谧的B、济南的秋天是温和的 C、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D、济南的秋天是虚幻的2.第1自然段写作者幻想中的济南的特征是_、_、_。(3分)3.第3、4自然段,作者从不同角度展开了对济南秋山秋水具体景象的描摹。山是从_、_、_的不同来写的;水是从_、_、_上来写的,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6分)4.第3自然段写秋山的颜色,没有按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的顺序,而是先写山腰,再写“山脚”和“山顶”,其原因是_。(2分)5.第3自然段写山腰的变化,连用了六个“忽然”,其作用是什么?(4分)6.第3自然段最后一句的感叹句,它具体

6、赞美的是_。(2分)7、第4自然段描写绿藻的“绿”,其用意是_。(2分)8.第4自然段中“它们知道它们的那点绿的心事”一句,两个“它们”都是指代_。(2分)9、从全文看,作者是抓住景物的特征和变化来写的。济南秋天的景物特征是_的;写景物的变化,则融合了_和客观景物的变化。全文着力写景,但又在描绘景物中渗透了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丰富感情,诗情画意融为一体。贯穿以全文的线索应是_。(4分)济南的秋天答案1.C2.古朴、安静、秀美3.颜色、方向、高矮;量、质、形式4.既符合人们日常的观察习惯,又为下文重点写山腰做垫。5.突出颜色变化莫测,给人以动感。6.赞美塔在蓝天映衬和阳光照耀下,更高了些,棱角曲线更真、更分明、更瘦硬了。7.用绿藻的“绿”来突出水的澄清。8.“绿藻”9.诗境的;作者的主观想像;对济南秋天的赞美(情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