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之常用的谦敬词语总结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09190931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之常用的谦敬词语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之常用的谦敬词语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之常用的谦敬词语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之常用的谦敬词语总结(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掌握常见的谦敬词语中华民族崇德尚礼,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作为礼仪之邦,讲究礼尚往来,卑己达人。在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往往要运用到一些敬谦辞。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一般对人。谦辞是表示谦虚或谦恭的言辞,一般对己。古代谦称一、王侯自称【朕】本为古人自称之词,意谓“我”“我的”,后为自称专用。从秦始皇时专为皇帝自称,他人不得擅用。如史记:“朕为始皇帝。”【寡人】皇帝的谦称,译为“我”。如孟子梁惠王上:“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孤】皇帝王侯的谦称,汉以后盛行,译为“我”。如赤壁之战:“诸人持议,甚失孤望。”【寡君】臣下对别国谦称本国君主。如左传:“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

2、者。”【不毂】不善,古代诸侯的谦称,译为“我”。如左传僖公四年:“岂不毂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二、臣子自称【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男性谦称,可译为“我”。如鸿门宴:“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老臣】官吏对君主的自称,多指年长者。如战国策赵策:“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三、一般人自称【仆】谦称,译为“我”。如报任安书:“仆非敢如此也。”【愚】谦称,译为“我”。如赤壁之战:“愚谓大计不如迎之。”【某】代替自己的名字,谦称,译为“我”。如答司马谏议书:“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小人】谦称,译为“我”。如左传隐公元年:“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鄙

3、人】古人表谦卑的自称。本指居住于郊野之人,又引申为见识短浅的“鄙俗”之人、“鄙陋”之人,后常用以表示自己地位不高,见识浅薄。如韩非子:“宋之鄙人,得璞玉而献之子罕。”【不才】本意为没有才能的人,古人表谦卑的自称。如报刘一丈书:“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不肖】即“不贤”,旧时表谦卑的自称,自谦自己没有本事,不能继承祖辈德行。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臣等不肖,请辞去。”【不佞】同“不才”。如战国策赵策二:“不佞寝疾,不能趋走。”【后学】学者或读书人的自称。如朝阳岩铭:“零邑后学田玉书石。”【贱子】谦称自己。如无家别:“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四、女子自称【妾】古代妇女对自己

4、的谦称。如乐羊子妻:“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贱妾】女子自称。如孔雀东南飞并序:“贱妾留空房。”【婢子】古代妇人自称的谦辞,译为“我”。如左传僖公十五年:“若晋君朝以入,则婢子夕以死。”五、自称家人【家严】亦称“家君”“家尊”,在别人面前对自己父亲的谦称。如陈梦雷绝交书:“先慈恐不孝激烈难堪,遣人呼入。家严出,以婉词相讽。”【家慈】旧时对别人称自己母亲的谦辞。旧俗有“严父慈母”之说,故有此称。【舍弟】对自己弟弟的谦称(称比自己辈分小或年龄小的家里人,称呼前常加“舍”)。【拙荆】又作“山荆”“荆室”,旧时丈夫对妻子的一种谦称。“荆”本为一种灌木,荆钗布裙为古代贫寒人家妇女的穿

5、着,故以此代称。【贱息】古人对自己子女的谦称。如战国策赵策:“老臣贱息舒祺,最少。”【犬子】对人称自己的儿子。如鹧鸪天为老母寿:“同犬子,祝龟龄,天教二老鬓长青。”又指对别人儿子的鄙称。如三国演义:“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弱息】原指年幼弱小的子女,后多指幼弱的女儿。【息女】古人对外人称自己的女儿。如汉书高帝纪:“臣有息女,愿为箕帚妾。”【小女】对人称自己的女儿。如宋史:“贫贱有小女。”【从子】侄子。古代称堂兄弟为从兄弟,侄为从子,伯叔父为从父。如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后还朝,求太监后,得二从子。”【季父】父亲最小的弟弟。如鸿门宴:“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小姑】对丈夫妹妹的称呼。如孔雀东

6、南飞:“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大母、大父】(外)祖母、祖父。如项脊轩志:“一日,大母过余曰”。韩非子五蠹:“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古代敬辞一、称君王【陛下】对帝王的尊称,译为“您”。如秦始皇本纪:“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庙号】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追尊某祖某宗的名号。庙号,是对已死皇帝的敬称。如海瑞传:“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殿下】古代对仅次于天子的侯王或皇太子的尊称。“殿”即“宫殿”,“殿下”本为宫殿的陛阶之下。古代天子宫中可称宫、称殿,丞相府中只可称殿,不能称宫。汉代在称天子为“陛下”的同时,称侯王为“殿下”。唐以后只称皇太子为“殿下”,侯王不称。二、称臣

7、子【麾下】古代对将帅的一种尊称。麾是古时军中将帅指挥用的旌旗,为将帅指挥权力的象征,故以此称之。如三国志吴志:“愿麾下重天授之姿,副四海之望。”【足下】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辞,译为“您”。如荆轲刺秦王:“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执事】侍从。不直接称对方,而称执事,表示尊敬对方。如烛之武退秦师:“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阁下】尊称,译为“您”。如与于襄阳书:“侧闻阁下抱不世之才,特立而独行。”【左右】在左右的侍臣。对人不称其名,只称“左右”,表示尊敬对方。如报任安书:“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君】尊称,译为“您”。如冯谖客孟尝君:“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

8、也。”三、称师、长【夫子】尊称,译为“老师”或“您”。【丈人】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与今之“岳父”不同,译为“您”。【老】对老年人的尊称。如张老、谢老等。【父(f)】 古代对男子的美称或对老年人的尊称。【亚父】亚,仅次一等的。古代侯王往往称自己尊敬的贤臣为“亚父”。意为仅次于父亲的人。如项羽本纪:“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甫】同“父(f)”,古代男子的美称。【膝下】古代儿女对父母的敬称。往往用于书面语。如报母书:“违离膝下,三十五年。”【爷】旧称父亲或尊贵者。如木兰诗:“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高堂】古称父母为高堂。【泰山】旧时称妻父为泰山。四、称朋友、同辈的人【先生】尊称

9、,译为“您”或者“先生”。【卿】尊称,译为“您”。【子】尊称,译为“您”。【公】尊称,译为“您”。【吾子】尊称,比称“子”更亲热,译为“您”。五、称对方亲眷【令堂】对对方母亲的敬称。【令尊】对对方父亲的敬称。【令兄】对对方哥哥的敬称。【令弟】对对方弟弟的敬称。【令妹】对对方妹妹的敬称。【令坦】对对方女婿的敬称。【令郎】对对方儿子的敬称。【令爱】对对方女儿的敬称。【千金】旧时尊称别人的女儿为千金。一、敬辞前缀例释敬辞前缀:屈老俯光请,雅芳拜华令。叨玉垂大贤,高贵恭惠奉。1“敬”字一族。常用于自己的行为涉及别人。如敬告:告诉。敬贺:祝贺。敬候:等候。敬礼(用于书信结尾):表示恭敬。敬请:请。敬佩:

10、敬重佩服。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不敏:没有才能)。2“屈”字一族。如屈驾:委屈大驾(多用于邀请人)。屈就:多用于请人担任职务,委屈就任。屈居:委屈地处于(较低的地位)。屈尊:降低身份俯就。3“老”字一族。用来尊称别人,有时特指老年人。如老伯、老大爷、老太爷:可尊称老年男子。老前辈:尊称同行里年纪较大、资格较老、经验较丰富的人。老兄:尊称男性朋友。老总:尊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某些高级领导人(多和姓连用);现也指一些公司的总经理或董事长。“老”字用于表示姓氏的词后,也可以表示尊重,如称巴金为巴老。4“俯”字一族。旧时公文书信中用来称对方对自己的行动。如俯察:称对方或上级对自己理解。俯就:用于请

11、对方同意担任职务。俯念:称对方或上级体念。俯允:称对方或上级允许。5“光”字一族。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如光顾(多用于商家欢迎顾客):称客人来到。光临:称宾客到来。6“请”字一族。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如请进:请对方进来。请坐:请求对方坐下。请问:用于请求对方回答问题。7“雅”字一族。用于称对方的情意、举动。如雅教:称对方的指教。雅量:称对方的度量大。雅兴:称对方的兴趣大。雅意:称对方的情意或意见。雅正:把自己的诗文书画等送给人时请对方指教或改正批评。8“芳”字一族。用于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芳邻:称对方的邻居。芳龄:称对方(多用于年轻女子)的年龄。芳名:称对方(多用于年轻女子)的名字。9

12、“拜”字一族。人事来往中用于自己的行为动作涉及对方。如拜辞:指告辞对方。拜读:指阅读(对方的文章)。拜访:指访问对方(朋友)。拜服:指佩服对方。拜识:结识。拜贺:指祝贺对方。拜识:指结识对方。拜托:指托对方办事情。拜望:指探望(对方)。10“华”字一族。称对方的有关事物。如华诞:称对方生日。华翰:称对方的书信。华堂:称对方的房屋。华宗:称人同族或同姓者。11“令”字一族。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如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令郎:尊称对方的儿子。令爱:尊称对方的女儿。令兄:尊称对方的兄长。令弟:尊称对方的弟弟。令婿(令袒):尊称对方的女婿。令侄:尊称对方的侄子。令亲:尊称对

13、方的亲戚。12“叨”字一族。如叨光:沾光(受到好处,表示感谢)。叨教:领教(受到指教,表示感谢)。叨扰:打扰(受到款待,表示感谢)。13“玉”字一族。指对方身体或行动。如玉成:成全。玉音:尊称对方的书信、言辞(多用于书信)。玉体:称对方身体。玉照:称对方的照片。14“垂”字一族。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如垂爱:称对方(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多用于书信)。垂念:称别人对自己的思念。垂青:称对方对自己的重视。垂问、垂询: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15“大”字一族。尊称对方或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大伯:除了指伯父外,也可尊称年长的男人。大哥:可尊称与自己年龄相仿的男人。大姐:可尊称

14、女性朋友或熟人。大妈、大娘:尊称年长的妇女。大爷:尊称年长的男子。大人(多用于书信):称长辈。大驾:称对方。大师(大师傅):尊称和尚。大名:称对方的名字。大庆:称老年人的寿辰。大作:称对方的著作。大札:称对方的书信。16“贤”字一族。用于平辈或晚辈。如贤弟:称自己的弟弟或比自己年龄小的男性。贤侄:称侄子。17“高”字一族。称别人的事物。如高见:高明的见解。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高龄:称老人(多指六十岁以上)的年龄。高论:称别人的议论。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纪。高足:称呼别人的学生。18“贵”字一族。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贵干:问人要做什么。贵庚:问人年龄。贵国:称对方国家。贵姓

15、:问人姓。贵校:称对方学校。贵恙:称对方的病。贵子:称对方的儿子(含祝福之意)。19“恭”字一族。表示恭敬地对待对方。如恭贺:恭敬地祝贺。恭候:恭敬地等候。恭请:恭敬地邀请。恭迎:恭敬地迎接。恭喜:祝贺对方的喜事。20“惠”字一族。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如惠存:请保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惠顾:惠临(多用于商店对顾客)。惠临: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惠赠:指对方赠予(财物)。21“宝”字一族。用于称呼对方的店铺等。如:“宝地”,用于称对方所在的地方;“宝号”,用于称呼对方的店铺或名字。22“光”字一族。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例如:“光临”,称宾客到来;“光顾”,称客人到来,商家多用来欢迎顾客。23“奉”字一族。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如奉达:告诉,表达(多用于书信)。奉复:回复(多用于书信)。奉告:告诉。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