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与农村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9189974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3.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集聚与农村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产业集聚与农村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产业集聚与农村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产业集聚与农村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产业集聚与农村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业集聚与农村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集聚与农村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产业集聚与农村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摘要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伴随着非农产业向沿海地区集聚的是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的跨省流动转移。本文以一个新国际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为框架详细分析了这一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的结构、数量、城镇类别选择、行业选择等等,发现跨省流动的绝大部分劳动力是从人口较为密集的中部地区和西南地区向产业已有一定集聚优势的沿海地区转移。文章最后以广东省为案例,分析了外来农民工的进入与流入地、流出地的经济发展关系,发现它符合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推断。本文最后得出的政策含义是推动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对发展中西部经济、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产业集聚/劳动力流动/地区差

2、距一、引言1978年以来中国的改革事业和经济发展一直是沿着两条主线同时展开的:一是对外开放,大量外资涌入中国沿海地区,特别是处于开放前沿的广东省获得了港、台、澳、欧美数量巨大的直接投资,快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二是改革率先在农村试行、然后延伸到城市,使得农村劳动力从先前低效的集体农业劳动中解脱出来,为农村快速工业化创造了制度上的前提条件,而且更深的意义是,当城市经济活力不强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差异决定了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上述两种因素综合起来,导致中国近二十年来的大规模工业化在各地区取得的进展差异极大。有的地区已进入工业化后期或后工业化时期,东部沿海地区、东北三省已进入工业化中期,而中

3、部地区和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则仍处于工业化的中前期。外资投资区位的非均衡性、各地区的市场规模与自然资源禀赋的迥异共同决定了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同时也决定了产业在空间上发生集聚的动态演变过程。由于一国之内地区间的劳动力流动相对自由,这种产业集聚必然伴随着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特别是由相对贫穷的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向东部沿海地区转移就业。本文探讨的是产业集聚与农村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之间的这种必然关系,定量描述这种受产业集聚影响的中西部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方向与数量。本文一定程度上是作者以前相关地区差距研究的延续。在这些相关研究中,范剑勇、朱国林分别按三次产业与亚地区间差距将地区差距详细分解并发现,从产业

4、角度讲,地区差距主要是由第二产业在东部沿海地区集聚与非农产业在地区间不均衡分布引起的,从亚地区间的差距演变来看,地区差距主要表现在东部沿海地区与内地之间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因此,两个角度综合起来,地区差距持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非农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在沿海地区集聚。袁志刚、范剑勇从各地区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差异上实证分析并进一步阐明了制造业在东部沿海地区集聚,东部沿海地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中国的制造业中心。范剑勇从制造业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地区市场规模差异与要素流动性四者相互作用的角度阐述了引发地区差距持续扩大的产业集聚机制。他发现,东部沿海地区高的人口密度导致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5、、FDI 向东部沿海地区涌入、中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沿海地区转移是改革以来制造业向东部沿海地区集聚的主要原因。本文则从中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的角度进一步详细举证其对产业在空间上集聚的贡献。诚然,有关地区差距、产业集聚、要素流动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本文的研究着眼点也仅限于数据描述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的结构。在具体展开分析前,我们先作以下说明:1)、本文的产业聚集是比较宏观意义上的聚集,这种集聚区别于更低层次上的集聚,是在一个国家内区域层面上的产业空间转移与聚集;2)、根据各地区工业化阶段和体制条件不同,本文应用类聚方法把中国分为六大区域:原来的三大直辖市、东部沿海各省、东北三省

6、、中部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1;3)、本文使用的数据除作特别说明外均来自当年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联合调查所得。该次调查的网点遍布全国31个省市、区、市,共有857个调查县、5000多个乡、8000多个村和68000多个农户。调查不涉及被调查者是否为城镇户口的问题,对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定义界定为,劳动力转移乡外就业6个月以上,或劳动力未发生地域性转移、但在本乡内到非农产业就业6个月以上均计入为农村转移劳动力,同时由于婚姻关系、考取大中专院校和参军离开农村的均不视为转移劳动力。本文的结构安排第二部分简单说明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对产业集聚的作用机理;第三部分是农村劳动力

7、跨区域流动的详细结构描述;第四部分则是结论。二、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对产业集聚的作用机理根据笔者理解,区域层面上产业集聚的起因一般说来有三种:一是地理位置等自然资源特征差异引起的,如沿海地区的开放首先是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而这完全是外生的,也是属于比较优势理念范畴的;二是市场规模大小差异引起的,如沿海地区丰富的人口资源等,这虽是外生的,但属于新国际贸易理论范围,它已假设了不完全竞争与产品差异性,当人口丰富的地区易于实现产品生产的规模经济和对产品差异性的追求,当地区一体化水平从低水平向中间水平转化时,市场规模大的地区易于实现规模经济并成为制造业产品的净出口者,这是一种温和的产业集聚;三是新经济地理

8、学范畴的产业集聚,它假定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地区,由于某种偶然的因素导致一个地区演变为产业集聚区、而另一地区则沦落为低效率的农业区,这是一种极端的产业集聚。本部分首先简单介绍新国际贸易理论的产业集聚理论,然后阐述新经济地理学关于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对地区间的产业集聚影响。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出现的产业向沿海地区集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任何一种单一理论都不可能完全解释中国的产业集聚现象。本文也仅是从劳动力要素流动、市场规模概念来理解中国产业集聚现象。1、新国际贸易理论对产业集聚的解释新国际贸易理论的模型结构存在地区1和地区2,各个地区都有制造业和农业部门,其中制造业部门生产的是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有差异性产品

9、、农业部门生产的是常规模报酬的同质农产品。同时,该模型还规定,地区1为核心地区,它占有世界资源禀赋的60%,而地区2为外围区域,它占有世界资源禀赋的40%,但两地区的人口也分别为60%和40%,因此任何一地区没有相对比较优势。这时,我们发现地区一体化进程与地区生产结构存在一种非线性的对应关系。当一体化水平处于中间水平时,核心地区1的制造业份额超过它的要素禀赋份额60%;而当一体化水平很低时,各地区为满足当地需求而处于自给自足水平,其制造业份额等于其要素禀赋份额;当一体化水平很高时,地区间的专业化分工选择又取决于各地区要素的价格差异,地区制造业份额又回到要素禀赋份额。上述一体化与地区制造业份额之

10、间的机理可以描述如下。当处于一体化水平低时,各地区市场厂商的竞争取决于产品市场的竞争,当产品市场竞争激烈时,迫使一部分厂商退出。当一体化水平增强时,两地区发生贸易往来,由于制造业的报酬递增使然,地区1生产的产品开始运往地区2并在地区2市场份额开始增多,从而缓解了地区1的产品市场竞争,同时也意味着地区1的厂商利润开始增多,进而吸引了更多的厂商进入,由于规模经济最终导致地区1的制造业份额超过了其要素禀赋份额。但是随着一体化水平更进一步提高,地区1厂商对要素需求量进一步增多时,地区1的要素价格上升增长较快,迫使一部分厂商被迫转移到地区2,此时地区2的制造业份额开始上升并趋向其要素禀赋份额,地区间的要

11、素价格差异也随之消失。新国际贸易理论对中国产业在东部沿海地区产业集聚的含义是,由于东部沿海地区市场规模远远高于其它地区,外部投资者一般倾向于这一区域投资,同时由于制造业的规模报酬递增性质和地区一体化水平达到中间水平时,制造业的产出份额高于其资源占有份额,使该区域成为制造业对其他区域的净出口者,并使产业在这一区域发生了温和的集聚。但不可否认,新国际贸易理论的最大缺陷是决定制造业份额的源头仍是外生给定的要素禀赋差异,忽视了内生的劳动力等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对产业集聚影响,而新经济地理学则避免了这一点。图1新国际贸易理论下的一体化与产业集聚的关系注:s1是地区1的制造业份额,s2是地区2的制造业份额。横

12、轴表示运输成本,当等于0时为运输成本最小,一体化水平最高,当等于1时则相反,纵轴表示制造业份额。2、新经济地理学对产业集聚与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解释新经济地理学仍然假定制造业产品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与地区间具有运输成本,它区别于新国际贸易理论的是地区间的劳动力要素是完全流动的。其核心思想是报酬递增、运输成本与要素流动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向心力导致两个起先完全相同的地区演变成一个核心与外围的产业集聚模式,其中的关键是保持工资和收入水平对劳动力流动的高度弹性和敏感。模型的结构内容是,两个地区与两个部门,两地区最初是完全相同的,两个部门分别是报酬递增、产品具差异性的制造业与报酬不变、产品同质的农业部门。其

13、中两部门使用的生产要素都是劳动力,同一地区内的农民不能向制造业部门流动,反之亦然;但制造业部门的工人却可以实现跨地区的在同一部门内流动。现在我们描述一下模型作用的全过程。当两地区都处于自给自足状态时,制造业部门生产都是为了满足当地的需求,此时两地区的生产结构完全相同。但是,一个偶然的因素使得地区2的制造业厂商向地区1迁移,当这个厂商进入地区1后,一个直观的判断是它增加了地区1的产品竞争,使产品价格下降。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个厂商也将退出地区1,地区1与地区2的制造业份额回到s1=s2状态。但事实不是如此,当厂商进入地区1后,实际上它不仅增加了地区1的产品数量和种类数、提高了对劳动力的需求,而且增

14、加了消费者的产品消费支出,以致于地区1能够持续不断吸引地区2的劳动力流入。这一预期的厂商利润增加又吸引了地区2的制造业厂商进一步流入,直到掏空地区2的制造业为止。图2新经济地理学意义上的一体化与产业集聚的关系不可否认,这是一个理论的极端产业集聚理论框架,但它对中国地区间的产业集聚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当我们完全撇开外生的地区禀赋差异时,引起地区差距的诸多因素中应该还有比外生的比较优势理论更深层的原因,这就是劳动力跨地区流动所引起的产业在空间上发生转移与集聚的机制。中国的地区差距扩大,我们不否认某些外生因素所起的作用,但我们更应看到劳动力流动所起的推波助澜作用。同时,我们还应提醒读者的是,图2是K

15、rugman的原意,但更为一般意义上的新经济地理学揭示,当地区一体化水平非常高时,产业将从核心区向外围区域扩散,即在图2中当运输成本接近于0时,两地区的制造业份额是相等的。因此,地区一体化与产业集聚呈现出典型的倒“U ”字型曲线关系。这对中国地区差距有直接启示意义,当地区一体化水平处于中间水平时,地区间可流动的要素所导致的产业集聚是最容易发生的,此时地区差距也最大。本文接下来的部分将实证描述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对中国产业集聚的影响。三、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数据描述大量研究表明,东部沿海地区已经成为中国的制造业中心。相关的贸易理论显示,这一区域性的产业集聚不仅取决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市场

16、规模优势,而且也取决于大量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向东部转移因素。本部分将首先描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地区性差异和转移的总体地域方向,然后分别从流入地与流出地、行业选择、城镇类别等方面描述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状况,最后以广东省为案例分析东部的产业集聚很可能是以中西部地区牺牲自身的工业化为代价取得的。另外,一般说来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主要是指省内县外与省外两种,本处主要偏向于后者。1、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总体情况1997、1998、1999年调查农户中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分别为%、%、%,另据中国统计年鉴,2000,中国乡村劳动力总数为46897万人,我们可以推算出1999全国农村转移劳动力数为10107万人。我们又按地区分别计算了199899年期间各地区的平均农村转移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发现各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状况十分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