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六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9187108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第六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三章--第六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三章--第六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三章--第六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三章--第六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第六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第六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1.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称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2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它们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是同种性质的力。一、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这种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另一个物体一定同时对这个物体也有力的作用。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对力,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若把其中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力就叫做反作用力。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一性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二、牛顿第三定

2、律1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表达式:FF,负号表示作用力F与反用作力F方向相反。1自主思考判一判(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受力物体是同一物体。()(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4)一个人在用力打拳,可见一个力可以只有施力物体没有受力物体。()(5)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6)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性质的力。()2合作探究议一议(1)“叶落归根”这一自然现象说明了树叶受到了地球的吸引力作用,树叶对地球有没有反作用力?提示:有,树叶对地球的吸引力。(2)如图3

3、61所示,甲、乙两同学想通过测力计A、B的读数来比较出谁的力气大,这有可能吗?图361提示:不可能。因为两个测力计的示数始终相同。(3)“掰腕子”是比较臂力大小的一种常见比赛。在一次“掰腕子”比赛中,甲轻松地胜了乙,是否是因为甲对乙的作用力大于乙对甲的作用力?提示:不是。甲、乙两手间的力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这两个力大小相等,甲之所以胜了乙,那是因为甲手腕能承受的力大于乙手腕能承受的力。实验: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1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两只),方木板,白纸,图钉,细线等。2实验设计通过两只弹簧测力计之间的作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3实验步骤(1)在桌上放一块方木

4、板,在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2)用铁钉把弹簧测力计甲的一端固定在方木板上的A点,另一端用一条细线与弹簧测力计乙相连。(如图362所示)图362(3)用手拉弹簧测力计乙,可以看到两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同时移动。(4)用铅笔记下细线的方向,读出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弹簧测力计乙的示数是弹簧测力计甲对它的作用力F的大小,弹簧测力计甲的示数是弹簧测力计乙对它的反作用力F的大小)。(5)用铅笔和刻度尺在白纸上沿细线的方向画直线,按一定的标度作出作用力F和反作用力F的图示。(6)改变拉力的大小,重复(3)(4)(5)步骤510次。4数据处理123456作用力大小作用力方向反作用力大小反作

5、用力方向5注意事项(1)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要注意弹簧测力计与木板平面平行。(2)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对实验带来系统误差。(3)人为读数对实验带来偶然误差。1(多选)如图363所示,图甲为传感器显示变速运动中两物体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实验装置,图乙为两个钩子的受力情况,横坐标是时间,纵坐标是力的大小,假设桌面是光滑的。则从图象上可以获得的信息有()图363A任何时刻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任何时刻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但不同时消失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解析:选AD从图乙的图象可发现两钩子的拉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时产生、同时变化、

6、同时消失。且它们之间的关系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故A、D说法正确。2如图364所示,将两弹簧测力计a、b连在一起,用力缓慢拉a弹簧测力计时,发现不管拉力F多大,a、b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总是相等。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图364答案: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1如图365所示,一个大人甲跟一个小孩乙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拉手比力气,结果大人把小孩拉过来了。对这个过程中作用于双方的力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图365A大人拉小孩的力一定比小孩拉大人的力大B大人与小孩间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大人拉小孩的力与小孩拉大人的力的合力一定为零D只有在大人

7、把小孩拉动的过程中,大人的力才比小孩的力大,有可能出现的短暂相持过程中,两人的拉力一样大解析:选B大人拉小孩与小孩拉大人构成一对相互作用力,它们之间的关系满足牛顿第三定律,所以二者永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力作用在不同的人身体上,不能求合力,小孩被拉动是因为他受的拉力大于他所受摩擦力的缘故。故选项B正确。2下列各对力中,是相互作用力的是()A悬绳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的重力B电灯拉悬绳的力与悬绳拉电灯的力C悬绳拉天花板的力和电灯拉悬绳的力D悬绳拉天花板的力和电灯的重力解析:选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选项A、C、D都不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3(多选)马拉车运动时,设马对车的作用力

8、为F,车对马的作用力为F。关于F和F的说法正确的是()AF和F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当马与车做加速运动时,FFC当马与车做减速运动时,FFD无论马与车做什么运动,F和F的大小总是相等的解析:选AD马与车之间的两个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这两个力大小一定相等,故A、D项正确;车做加速(减速)运动的原因是马拉车的力大于(小车)车所受的阻力,故B、C项错误。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比较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之间最直观的不同就是受力物体不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平衡力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不同点受力物体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性质相同不一定相同依存关系同时产

9、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相互依存,不可单独存在无依存关系,撤销其中一个,另一个仍可存在,只是不再平衡叠加性不可叠加求合力,两力作用效果不会抵消可以叠加求合力,合力为零,两力作用效果相互抵消典例(多选)如图366所示,水平力F把一个物体紧压在竖直的墙壁上静止不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366A作用力F跟墙壁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作用力F与物体对墙壁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物体的重力跟墙壁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D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与墙壁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思路点拨先对物体受力分析,找出相互平衡的力,然后找出每个力的施力物体,对施力物体的作用力是反作用力。解析作用力

10、F跟墙壁对物体的支持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A错。作用力F作用在物体上而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作用在墙壁上,这两个力不能成为平衡力,也不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错。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墙壁对物体竖直向上的静摩擦力,因物体处于静止,故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C对。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与墙壁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对。答案CD辨别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方法 1下列关于作用力、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认识,正确的是()A一对平衡力的合力为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合力也为零,作用效果也相互

11、抵消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且性质相同,一对平衡力的性质不一定相同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一对平衡力也是如此D先有作用力,接着才有反作用力,一对平衡力却是同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解析:选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的,作用效果不能抵消,选项A错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具有同时性、同性质的特点,而一对平衡力不一定具有这些特点,选项B正确,C、D错误。2.如图367所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367A绳对物体的拉力和物体对绳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物体的重力和物体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C物体的重力和绳对物体的拉力

12、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物体的重力的反作用力作用在绳上解析:选A绳对物体的拉力和物体对绳的拉力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符合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条件,故选项A正确;物体的重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对绳的拉力作用在绳上,作用对象不同,不是一对平衡力,故选项B错误;物体的重力与绳对物体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故选项C错误;物体的重力的反作用力作用在地球上,而非作用在绳上,故选项D错误。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打乙一拳,乙感到痛,而甲未感觉到痛,说明甲对乙施加了力,而乙未对甲施加力B“风吹草动”,草受到了力,但没有施力物体,说明没有施力物体的力也是有的C施力物体施力在先,受力物体受力

13、在后D网球运动员用力击网球,网球飞出后,网球受力的施力物体不是人解析:选D甲对乙施力的同时,乙对甲也施力,只不过甲的“拳头”比乙“被打的部位”如肚子、脸部等更能承受打击罢了,所以乙感到痛而甲未感到痛,A错;“风吹草动”的施力物体是空气,B错;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产生无先后之分,即施力物体施力与受力物体受力是同时的,故C错;网球飞出后受重力和阻力作用,施力物体是地球和空气,故D正确。2对于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作用力产生后,再产生反作用力;当作用力消失后,反作用力才慢慢消失B弹力和摩擦力都有反作用力,而重力无反作用力C甲物体对乙物体的作用力是弹力,乙物体对甲物体的作用力可以

14、是摩擦力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这两个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平衡解析:选D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性质相同,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故可判定A、B、C错误,D正确。3.如图1所示,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测力计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A人对测力计的压力和测力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人对测力计的压力和测力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人对测力计的压力大于测力计对人的支持力D人对测力计的压力小于人的重力解析:选A人对测力计的压力和测力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A正确,B、C错误;人对测力计的压力等于人的重力,D错误。4(多选)如图2所示,用绳把桶悬挂在天花板上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2A桶受到的重力和绳受到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桶受到的重力和桶受到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C桶受到的重力和桶受到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桶受到的拉力和绳受到桶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解析:选BD桶受到的重力和绳受到的拉力只是大小相等,二者既非平衡力,也非作用力与反作用力,A错。桶受到的重力和绳对它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