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9184625 上传时间:2024-02-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阳光教育 http:/ 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营养状态评价 1标准体重(还包括三头肌皮皱厚度、上臂周径) 2化验 内脏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 淋巴细胞计数(1500提示营养不良) 三甲基组氨酸测定 3氮平衡试验2000 A2型题99.机体处于应激如创伤、手术、感染等情况下,能量代谢的变化中,错误的是A.机体出现高代谢和分解代谢B.脂肪动员加速C.蛋白质分解加速D.处理葡萄糖能力增强(D)E.机体处于负氮平衡2001 A1型题22.机体对创伤或感染代谢反应不同于禁食代谢反应的主要特点是A.机体能量消耗减少B.处理葡萄糖的能力降低(B)C.体内蛋白质分解减慢D.尿氮减少E.脂肪动用减慢胃肠外

2、营养 新阳光 适应症 凡不能活不宜经口进食超过57天的病人。具 体:营养不良、消化道瘘、急性重症胰腺炎、短长综合症、严重感染、大面积烧伤、肝肾衰竭、复杂大手术后、溃疡性结肠炎、Crohn病、恶性肿瘤化疗期间等肠外营养制剂 1 葡萄糖 2 脂肪乳剂(10%溶液为等渗) 3 复方氨基酸溶液 4 电解质 5 维生素 6 微量元素 7 生长激素肠外营养要求 1 每日热量4045Kcal/kg (基本需要量25Kcal/kg) 2 每日供氮量0.20.24g/kg 3 氮(g)和热量之比1:150200 Kcal 4 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1:2 5 10%脂肪乳剂2g/kg.d并发症 1 技术性气胸

3、、血管损伤、神经或胸导管损伤。空气栓塞(最严重) 2 代谢性补充不足:电解质紊乱、微量元素缺乏、必需脂肪酸缺乏、 糖代谢紊乱:低或高血糖(高渗性非酮性昏迷)、肝功能损害 3 肠道性胆囊结石、胆汁淤积、肝酶谱升高、肠屏障功能减退 4 感染性导管性脓毒症2004 A3/A4型题男性,74岁,体重60kg,全胃切除术后5天,大量肠液自腹腔引流管引出,左上腹疼痛。查体:左上腹轻压痛,无肌紧张。130该病人热量每天基本需要量是A800kcalB1200kcalC1500kcalD2000kcalE2500kcal (E)2000 A1型题24.全胃肠外营养治疗时,补充氮(g)和热量(kcal)的比例一般

4、为A.1:10B.1:50C.1:100D.1:150(D)E.1:3002001 A1型题23.长期全胃肠外营养治疗一般采用的置管途径是A.股静脉B.大隐静脉C.贵要静脉D.锁骨下静脉(D)E.小隐静脉解不超过2周的胃肠外营养,取周围静脉 长期的,取中心静脉(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插管(到上腔静脉),24小时连续滴注。2001 A3/A4型题女,50岁,因患短肠综合症,予全胃肠外营养(TPN)治疗。应用一周时病人出现昏迷,但尿内无酮体。病人既往曾有空腹血糖高(11mmolL)。135.此病人的诊断是A.高渗性非酮性昏迷 (A)B.肝性昏迷C.导管感染败血症D.糖尿病昏迷E.代谢性酸中毒136

5、.此病的发病机制是由于A.内源性胰岛素分泌不足()B.等渗性脱水C.输液导管细菌滋生D.肝功能损害E.肾功能损害137.此病的预防主要是A.开始一周内注意葡萄糖输注的浓度、速度和与胰岛素的比例()B.加强保肝C.加强导管护理、无菌操作D.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预防酸中毒发生E.保护肾功能2002 A1型题118.全胃肠外营养的指征不包括A.短肠综合征B.大面积烧伤C.急性坏死性胰腺炎D.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期E.肢体外伤性失血(E)2003 A1型题108.应用全胃肠外营养时,氮和热量之比应为A.1:5080KcalB.1:100-120KcalC.1:150200Kcal ()D.1:210-24

6、0KcalE.1:250Kcal以上2004 A1型题50长期肠外营养支持者,应选择的穿刺血管是A。颈内静脉(A)B大隐静脉C颈外静脉D足背静脉E头静脉胃肠内营养肠内营养适应症凡胃肠道功能正常,或存在部分功能者,营养支持时应首选肠内营养2004 A1型题51肠内营养并发症与输入速度及溶液浓度有关的是 A误吸B腹胀、腹泻(B)C肠炎D肠道细菌移位E胆囊结石2004 A3/A4型题男性,74岁,体重60kg,全胃切除术后5天,大量肠液自腹腔引流管引出,左上腹疼痛。查体:左上腹轻压痛,无肌紧张。129首选的治疗措施是A急症手术B肠外营养C要素饮食(C)D普通饮食E输血 肿 瘤细目一:概述 肿瘤是机体

7、中的正常细胞,在不同始动与促进因素的长期作用下所产生的过度增生和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 来自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癌 来自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肉瘤 来自胚胎组织的恶性肿瘤母细胞瘤病因 外界因素 1 化学因素 烷化剂(有机农药):肺癌、造血器官肿瘤 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煤焦油、沥青):皮肤癌、肺癌 氨基偶氮类:膀胱癌、肝癌 亚硝胺类:食管癌、胃癌、肝癌 黄曲霉素:肝癌 2 物理因素 放射污染粉尘:骨肉瘤 紫外线:皮肤癌 3 生物因素 EB病毒:鼻咽癌 单纯疱疹病毒:宫颈癌 乙型肝炎病毒:肝癌 埃及血吸虫:膀胱癌 华枝睾吸虫:肝癌临床表现诊断辅助检查 一 实验室检查(定性)酶1 骨肉瘤碱性磷酸酶(AK

8、P) 酸性磷酸酶2 胃、肝癌、恶性淋巴瘤乳酸脱氢酶3 肺鳞状细胞癌脂酶4 前列腺癌酸性磷酸酶5 小细胞肺癌、神经母细胞癌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激素1绒毛膜上皮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2 垂体瘤抗利尿激素和生长激素 3胰岛细胞瘤胰岛素糖蛋白1 肺癌酸性糖蛋白 2 消化系统癌(胃肠癌、胆囊癌、胆管壶腹癌)糖链抗原19-9(CA19-9)糖链抗原50(CA50)3 甲状腺癌甲状腺球蛋白(TG)4 淋巴瘤、骨髓瘤、睾丸癌铁蛋白(FT)5 前列腺癌-精浆蛋白免疫学检查(一) 胚胎抗原1 癌胚抗原(CEA):结肠癌、胃癌、乳腺癌、胆囊癌 2 胚胎抗原(AFP)、甲胎蛋白(AFP):肝癌、恶性畸胎瘤 3

9、 癌抗原(CA125):卵巢癌、胆囊癌 4 癌抗原15-3(CA15-3):乳腺癌 5 癌抗原19-9:胆囊癌(二)相关抗原 肿瘤相关抗原;抗EB病毒抗原的IgA抗体(VCAIgA抗体):鼻咽癌 二 影像学检查(定位) 1 透视与平片:肺、骨肿瘤 2 造影:(1)钡剂:胃肠 (2)碘剂:泌尿器官 3 干板、钼靶:乳腺 4 CT:颅脑、实质性器官 5 超声:肝、胆、胰、脾、颅脑、子宫、卵巢 6 放射性核素显影:骨、甲状腺、肝、脑 三 内窥镜检查 可肉眼观察,可取病理活检 四 病理学检查(定性质) 1 细胞学检查 2 病理组织学检查恶性肿瘤 1诊断方法 2 分期与转移方式转移方式 1 直接蔓延 2

10、 淋巴道转移 有时出现“跳跃式” 3 种植性转移 4 血道转移:腹内肿瘤经门脉道肝;四肢经体循环到肺;肺经动脉到全身(骨、脑) 椎旁系统转移:乳癌转移到锥体;甲状腺癌转移到颅骨;前列腺癌转移到骨盆。肿瘤分期I 期 T1 N0 M0II 期 T0-2 N1 M0III期 T1-2 N2 M0 或T3 N0-2 M0IV期 T1-3 N 0-2 M1 或T0 N0-1 M1治疗治疗(一)良性肿瘤 以手术切除为主。(二)恶性肿瘤 期以手术治疗为主。期先力争手术治疗,在原发肿瘤切除后,配合放疗或化疗,包括转移灶的治疗,辅以有效的全身化疗。期采用综合治疗,手术前、后及术中放疗或化疗。期全身治疗为主,辅以

11、局部、对症治疗。 1 手术治疗:根治性手术;扩大根治手术;姑息性手术。 2 化学疗法: 抗癌药有细胞毒素类(环磷酰胺等)、抗代谢类(氟尿嘧啶等)、抗生素类(阿霉素等)、生物碱类(长春新碱等)、激素类(三苯氧胺等)等。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腹泻、口腔溃疡等消化道反应。毛发脱落。免疫功能降低。 3 放射疗法: 高度敏感的肿瘤有:性腺肿瘤、淋巴造血系统肿瘤等低分化肿瘤。 中度敏感:乳腺癌、肺癌、食管癌等。 低度敏感:胃肠道腺癌、软组织及骨肉瘤等。 4 生物治疗 包括免疫疗法及基因疗法。 5 中医中药治疗。 6 其他治疗方法 近年来,为了根治肿瘤,各种新的疗法不断出现。如高温疗法、冷冻疗法、基因疗法等。其中基因疗法刚刚起步,其前景是令人寄托很大希望。2002 A1型题108.交界性或临界性肿瘤是指A.良性肿瘤位于两个脏器交界处B.良性肿瘤米源于两种组织者C.形态属良性,但浸润性生长(C)D.良性肿瘤位于重要器官E.有内分泌功能的良性肿瘤2002 B型题A.癌B.肉瘤C.母细胞瘤D.精原细胞瘤E.霍奇金病140.胚胎性肿瘤是(C)141.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是(B)142.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A)2000 A1型题29.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