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单元测试题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918458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单元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单元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单元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单元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单元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单元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单元测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单元测试题一单元寄语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安定的时代,没有硝烟,没有战争,而是桃红柳绿,月白风清,但我们也有必要重温一下鼓角争鸣、刀光剑影的岁月。是的,就在那峥嵘岁月里,我们仍然能体味到生活之乐趣,但是这种生活与我们这个时代的又有和不同?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仔细阅读本单元的课文,完成这套试题,我们会在平庸的生活中异常感动的。一积累与运用(30分)1.请用规范、美观的字体写出下面拼音对应的句子。(2分)sh ji h sh zh jin wi l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3题。(8分)孩子们对未来的的 A ,对生命的 B ,对死亡的

2、C ,对亲人的 D ,父母失子的哀伤和控诉,塞尔维亚人对暴力的反抗和对自由的执著世世代代“人”的声音,在诗和音乐的yn( )律中,响切云霄,响遍山谷.回音在顷泻的雨中lio( )绕不绝.2、改正加点词中书写有误的字,根据拼音书写汉字,并将其依次工整地书写在下面方格内.(4分)3、请从下列选项中给文中A.B.C.D处选填合适的词语. (4分)选项: 恐惧 呼唤 憧憬 喜悦 反抗 哀伤A. B. C. D. 4.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探究的结果。(2分)材料一:据统计,从公元前3200年到公元1964年这5164年中,世界共发生战争14 513次只有329年是和平的。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

3、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性大战,61个国家和地区,20多亿人口被卷入其中。参战兵力超过一亿人,大约9 000万士兵和平民伤亡,3 000万人流离失所。其空前的广度、深度和烈度成为人类战争史上的一次大革命,给予军事战略和战争观以巨大影响。回首二战,那一幅幅残酷而血腥、雄伟而悲壮的历史画面,永远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令人难以忘怀。 材料三: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国主义战争的完全胜利。中国人民在战争中付出了巨大代价。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平民共伤亡1 800余万,军队伤亡380万人。财产损失和战争消耗l 000多亿美元。日军被中国军队歼灭133万余人(不包括在东北地区前6年伤亡数和在滇缅作

4、战中被中国军队毙伤数)。日本战败后。向中国军队投降的日军共128万人。材料四:20世纪50年代以来。像两次世界大战这样大的战争没有了,但是人类并没有得到安宁。一些相邻国家或者相距遥远的国家为了不同的目的和各自的利益继续点燃战火,如1967年黎以战争,20纪80年代两伊战争、90年代海湾战争,2006年黎以冲突等。我的探究:_5。默写。(10分)(1)_,_。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长歌行(1分)(2)_,_。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野望(1分)(3)伴随着战争,产生了丰富的战争文化。了解它们可以丰富我们的文化积累,请你展示:成语:_ _(2分)名言:_(1分)古今描写战争的诗词。(4分) 文学作

5、品中塑造的有关战争的英雄:(2分)(1分)_6简要分析下列对话的言外之意。(4分)50年代初,中国在百废待兴、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为了保卫朝鲜,冒着极大的风险,不惜与美国一战,并帮助朝鲜把美国侵略者赶到了38线以南。就在这个时候,周总理接受了美国记者的采访。在采访过程中,周总理随手将一支美国派克钢笔放在桌上。以下是他们之间的一段对话,你能读出他们的言外之意吗?记者: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生产的钢笔呢7总理:提起这支笔啊,那话可就长了。这不是一支普通的笔,而是一个朝鲜朋友在朝鲜战场上的胜利品,是作为礼物送给我的。我觉得有意义,就收下了贵国的这支笔。美国记者:_周总理:_7

6、.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段话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引以为座右铭。它出自_(书名),作者是_(国籍)的_(作者),文中的主人公是_。(4分)二现代文阅读(4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题。(一)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

7、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 )江阴要塞,( )长江。我军前锋,业已( )镇江无锡段铁路线。8选段中括号里应填的词语依次是_、_、_。(3分)9文中“至发电时止”从新闻角度考虑,它的作用是什么?(2分)1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2分)11文中画线句“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包含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具体分析。(2分)(二)在人民解放军伟大

8、的胜利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在过去一年中,蒋介石极重视南阳,曾于此设立所谓绥靖区以王凌云为司令官,企图阻遏人民解放军向南发展的道路。上月白崇禧使用黄维兵团三个军的力量经营整月,企图打通信阳、南阳间的运输道路,始终未能达到目的。最近蒋军因全局败坏,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两星期前已放弃开封现又放弃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豫北之新乡

9、、安阳,豫西之灵宝,闽乡,豫南之确山、信阳、潢川、光山、商城、固始等地尚有残敌外,已全部为我解放。12这则消息最核心的内容应是什么?( 2分)13本段表达方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分)14用横线画出说明的文字。这段说明文字主要介绍了什么?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三)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

10、。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卜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

11、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15用一句话概括上文的故事情节。(1分)16“张皇失措”的本义是什么?这里为什么写老头子张皇失措?(1分)17文段交代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有什么用意?(1分)18这几段文字写老头子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突出了老头子的什么性格?(1分)19“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中加点词“找”用得妙,为什么?(1分)(四)血色黄昏血色黄昏,硝烟滚滚。日军56师团长驱直入,已彻底切断滇缅国际通道,进占怒江西岸,在惠通桥沿岸同国军接火中日双方几十万部队摆开了决战架势。怒江不保。昆明危在旦夕。整个大后方已感触到战争的迫近。距惠通桥不到50公里的泥泞

12、公路上,开来5辆重型卡车。第一辆车上,坐着一个少校制服的大胡子。两小时前,他接到集团军总部的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将弹药及食品送上惠通桥南高地。这里。国军耿振华师已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一个师打到不到一团的兵力了,全体官兵已有4天没进过一口食物,士兵们连枪都端不起来了,而他们接到的命令是必须再坚守24小时,不惜一兵一卒。惠通桥不保,怒江防线必毁于一旦。后果将不堪设想。卡车在公路上疯狂地弹跳着向前冲去。大胡子少校手提一挺轻机枪,两眼血红。作为带队长官,他明白迟到一个小时的后果是什么。不该发生的事发生了。第一辆卡车扎进炮弹坑里,熄火了。随后的4辆卡车也被迫停下来。前面的路面都布满炮弹坑。押车官兵全部下

13、了车,奔跑着搬石头填炮弹坑,推车,累得气喘吁吁。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四野里聚集来不少饿得皮包骨头的饥民,怯生生地围着卡车转,也不知是谁喊了一声:车里有白馍!顿时四野里的饥民打了强心针般振奋起来,呼啦冲上去钻进车厢,抢吃起馒头来!大胡子少校手提轻机枪冲到被抢的车前,嘴角抽搐着,两眼滴血,一咬牙将枪端起来对准饥民只听一片哗哗的枪栓声,全体押车官兵持枪围住了饥民。就在这时,大胡子少校的双眼直直盯着车尾然后痛苦地闭上了双眼。在车尾,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饿得双眼深陷,珲身瘦骨骇人地撑着肉皮,一双脏兮兮的手抓住馒头,嘴里还咬着一只馒头,遮住了半张瘦脸,双眼惊骇而哀怜地望着大胡子少校。大胡子少校浑身战栗着,两幅画面在眼前交替晃过:一边,是饿着肚子同鬼子拼命的国军兄弟;一边是手无寸铁娥得只剩一口气的小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