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拼组教学设计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9183295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形拼组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图形拼组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图形拼组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图形拼组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图形拼组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图形拼组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形拼组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教学基本信息课题图形的拼组学科数学学段低年级年级一年级相关领域空间与图形教材书名: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数学 一年级 下册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07.7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设计者实施者指导者课件制作者其他参与者1.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图形的拼组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新课标指出: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直观经验。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基本图形的基本特点,发展空间观念。几何图形的抽象性与低年级学生认知的直观性存在一定的矛盾,要想让学生真正了解这些基本图形,体会它们的基本特点,发展空间观念,

2、就要注意一定要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来观察、体验、比较、概括,从而达到最终的认知目的,体验图形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发展了空间观念,为今后的几何学习打下了基础。本节课,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感悟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及关系,进行图形的拼组。2.教学背景分析(一)教材分析1对教材的整体分析 一年级上初步认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本册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及关系为三、四年级学习平面图形和五、六年级学习立体图形打下基础 2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图形的拼组是第三单元的起始课,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辨认和区

3、分所学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本节课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一些特征和关系。(二)学情分析1、知识基础学生能从众多平面图形中找出长方形、正方形。2、学习该内容的分析为了解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特点了解多少,对一年级40人进行了调研。题目:用小棒摆平面图形。结果如下:(1)87.5%的学生能正确摆出平面图形。其中32.5%的学生摆的是正方形,10%是长方形,37.5%的学生选择摆的是三角形。 (2)12.5%的学生不能正确地摆出平面图形。情况表明: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正确摆出平面图形。少数学生不清楚平面图形如何摆。我的思考:(1)会摆不

4、等于学生知道平面图形的特征。在动手操作活动中理解并掌握长、正方形的基本特征。(2)通过拼摆理解平面图形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使学生体会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特征。2、 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3、 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及用数学头脑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教学重点:在观察和动手实践中体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学难点:在摆一摆中体验各种图形之间的转换与联系。 教学流程示意 4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产生需求创设情景,复习平面图形谈话:假如你是它们(ppt出示长方形

5、、正方形、三角形、圆),你会怎样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呢?四位小朋友以扮演图形的身份介绍了自己的特征。设问:为什么长方形,上下、左右的两条边是一样长?你是怎么知道的?【设计意图】学生扮演图形的身份,来自我介绍,促使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能够知道学生对以前学过知识的掌握程度。二、 动手操作,探索新知1.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折一折 摆一摆 量一量(感知什么是对边)引导发现长方形特征(找对边,通过折、摆、量发现: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特征(比一比四条边,对角折、量度等方法发现:正方形四条边都是一样长)教师归纳: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设计意图】提出质疑,让学生和学生之间开展讨论,在讨论中

6、互相启发、互相帮助。进一步探索实践,获取新知。2.变魔术(1)长方形变正方形设问:你们手上都有一张长方形的纸,能不能通过你们的手把它变成一个正方形来呢?而且还是要最大的,说说你是怎么变的?(2)三角形变正方形能不能把这样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也给它变成正方形?(3)圆变正方形能不能把圆也变成正方形?小结:我们知道了正方形的特征,不管给你们怎样形状的纸,都能把它变成一个正方形。【设计意图】不同图形可以转变成正方形,通过易到难的变法,让学生放手去观察摸索,遇到困难时,大家同心协力一起解决。一方面是让学生懂得图形之间可以转换的,另一方面是为了制作风车打下基础。3.出示风车,制作风车【设计意图】体会平

7、面图形的特征及关系。三、拼拼摆摆,感知关系1. 出示2个大小一样的长方形拼在一起(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拼法)。2拿出四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拼在一起。3选一些形状一样的三角形卡片拼一拼,看能拼出哪些图形?4换成小棒拼拼看。【设计意图】利用图形卡片的拼组,体会图形间的联系及边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对于学生的不同拼法,教师应给以鼓励,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新理念。四、动手实践、拓展延伸1学生独立完成第28页的“做一做”。2第29页的第1题。四人小组使用,用红、绿两种颜色的三角形卡片,试一试能拼成什么样的图案呢?比一比哪个小组拼出的图案最漂亮?3小朋友通过小组合作拼出了许多美丽的图案

8、,一个个都是很棒的图案设计师,现在就请你们帮小强家一个忙,他们家买了许多地板砖,一般4个地板砖就能拼成一个图案,现在老师这儿就有4个地板砖的样本,请你们发挥想象为小强家设计地板图案吧,小小设计师你们准备好了吗?(第29页的第2题。)【设计意图】以帮助小强设计地砖为引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用地板砖的样本拼组,感受图形的对称之美。小结:这节课我们进行了图形的拼摆,同学们学得很投入,课下请大家留心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基本图形拼成的图案,说不定会有更多更好的发现。【设计意图】将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拓展到课外,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板书设计 平面图形的拼组长方形 正方形对边相等 四边相等 5学习效果评价设计问题

9、:缺了( )块砖。根据上图,写出结果。2、评价标准:(1)学生能够正确写出结果。 (2)访谈:学生能够说出结果的由来。 6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它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1、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长正方形的特征及关系。“数学学习是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而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学生的参与是他们学习空间和图形的基础,对于图形的认识也是由动手操作得来的。在本节课中,我不放过任何一个让孩子动手的机会。在刚开始时,我先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边,激发他们提出猜想,再通过动手折叠、比较等方法去进行验证,并得出正确的结论。在后半节课学生拼摆图形时,我又设计了“做风车”“拼拼摆摆”和“小小设计师”等既富童趣又是挑战性的数学实践活动,形式新颖多样,尽可能地让孩子多尝试,多动手,让他们在有趣的活动中去探索,去体验,去创造。2、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操作,使他们初步体会到了图形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达到了一举两得的教学效果。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