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9183185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学生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生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学生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抓好预习环节 预习,即课前的自学。指在教师讲课之前,自己先独立地阅读新课内容 初步理解内容,是上课做好接受新知识的准备过程。 (二)注重听课环节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中度过的。因此,听课是学生接受教师指导,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中心环节。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保证高效率学习的关键。听课时,有的学生全神贯注,专心听讲;有的分心走神,萎靡不振,打瞌睡。有的像录音机,全听全录;有的边听边记,基本上能把教师讲的内容都记下来;有的以听为主,边听边思考,有了问题记下来;有的干脆不记,只顾听讲;有的边听边划边思考。思考时,有的思考当堂内容,有的思考与本课相关的知识体系,

2、有的思考教师的思路,有的拿自己的思路与教师的思路比较。 (三)紧抓复习环节 复习是对前面已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再加工,并根据学习情况对学习进行适当调整,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因此,每上完一节课,每学完一篇课文,一个单元,一册书都要及时复习。若复习适时恰当,知识遗忘就少。早在1885年,德国的心理学家艾滨浩斯,通过实验发现刚记住的材料,一小时后只能保持44%;一天后能记住33%;两天后留下的只有28%;六天后为25%。所有的人,学习的知识都会发生先快后慢的遗忘过程。一些记性好的学生是因为能经常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上进行复习,做到“每天有复习,每周有小结,每章有总结”,从而形成了惊人的记忆力

3、。因此,很多学生对所学知识记不住,并不是脑子笨,而是不善于复习,或复习功夫不深。 (四)独立完成作业环节 独立完成作业是深化知识,巩固知识,检查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复习与应用相结合的主要形式。然而,有些学生没有真正利用好这个环节。他们一下课就抢着做作业,作业一完,万事大吉。更有些学生课上根本没听懂,下课后也不问,作业抄袭后向老师交差完事。其实,做好作业有以下意义: 1.可以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通过做作业可以发现问题,以便及时补救。 2.通过做作业时的思考,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把易混淆的概念搞清楚,把公式的变换搞熟练。总之,有利于把书本上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知识。 3.可以培养思维能力。因为

4、作业中提出的各种问题,必然会促使自己积极思考,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做完作业后,不能把它一扔了事,而应当定期进行分类整理,为总复习积累资料。复习时,翻阅一下记录的作业,既方便省事,又印象深刻。 (五)认真记好课堂笔记 记笔记是为了学,为了懂,为了用。记笔记的原则是以听为主,以记为辅。简练明白,提纲挈领,详略得当。难点不放过,疑点有标记。不乱,不混,条理明。对联想、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记。笔记要留有空白处,便于复习时补缺。 语文就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我们从读、说、写三方面去学习,去品味,去发扬,读就是要去获取知识,去欣赏。语文这门艺术,而说与写则是我们对语文的体现,是我们学习语文真正的目的。既然就样,我校就更应该利用空闲的时间去练习写作,多写才能提高,才能真正把文章写好,在与别人的交谈中,学会运用自己从阅读中获取的知识,这样,我们就能将语文与生活联系起来。 懂得了这些,再来学习语文时,便不会觉得枯燥无味了,反而会觉得是一种享受,当我们把学习当作是一种享受时,不学好也难了! 1、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2、把语文当成很容易学的学科来学习。 3、用娱乐性的学习方式来学习,使自己吸收得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