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倾斜的伞》教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9183062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0.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倾斜的伞》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三年级语文《倾斜的伞》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三年级语文《倾斜的伞》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三年级语文《倾斜的伞》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三年级语文《倾斜的伞》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倾斜的伞》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倾斜的伞》教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语文倾斜的伞教案三年级语文倾斜的伞教案【内容简析】本课写了“我”小时候下雨时外公总是把伞倾向“我”这边;“我”长大后开始懂得在下雨时把伞倾向外公那边。那把倾斜的伞体现了外公和“我”之间温馨的情感。【设计理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识字,自主探究,自主发展想象;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在朗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 . 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教学目标】1 认识“逢、挽”等6 个生字,会写“喜、逢”等14 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边读边体会外公和“我”之间那种温馨的情感。【重点难

2、点】边读边体会外公和“我”之间那种温馨的情感,激发自己学会关爱他人,做一个充满爱心的人。【教具准备】课件或挂图。【教学时间】23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1 同学们,在这一单元里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篇课文,认识了一 位充满爱心的小姑娘和一位无私奉献爱的小男孩儿。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两位充满爱心的人,好吗?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3质疑: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学生设疑,互相 释疑。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1 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字可以查字典,也可 以请教同学。2再读课文,把生字词和自然段序号注出来。3出示生字词。自由读,想想在字音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同学的。4读生

3、字词正音。同桌互读、“开火车”读、齐读。5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不能加字或 漏字。6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认真 听他们读得是否正确、流利。7听录音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写的是谁和谁的什么事?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1认读有拼音的生字词,再读没有拼音的生字词。2识记生字。自主选择生字识记,组内交流,全班反馈,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3指导书写较难写的字。让学生先观察字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说说发现了些什么,最后教师示范,指导学生书写。4互相欣赏,检查订正。四、总结课文,布置作业1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课后认真朗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第

4、二课时一、复习引入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想想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二、朗读感悟1.学习课文15自然段。(1)指名读15自然段。想一想:这5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2 )看文中的第一幅插图,图中画了些什么?人物的心情怎样?画的是课文哪几个自然段的内容?( 3)默读2 、 3 自然段,找出表达了“我”和外公很开心的句子读一读。( 4)再自由读2、 3 自然段,想一想:你认为哪些句子写得最好、最令你感动?你是怎样把这些句子读好的?( 5)自由读4、 5 自然段,看看你明白了什么。( 6)教师小结。2.学习第68自然段。(1)指名读68自然段,想一想:68自然段写了什么?(2)文中第二

5、幅图画的是67自然段的内容,比较一下第一幅 图和第二幅图有什么不同。( 3)自由读第6 自然段,想一想:这句一共用了多少个“仍然”?该怎样读好这段话?( 4)自由读7、 8 自然段,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你现在最想说些什么?3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你认为该怎样把这句话读好?三、总结全文( 1 )课文题目为什么叫“倾斜的伞”?这里面包含了什么意思?( 2)你现在想对课文中的外公或小作者说些什么?四、布置作业跟同学讲一讲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充满爱心的事情。精选初中语文教案范文教学目标:1、顺畅朗读,了解人物,分析概括段意。2、了解包拯为官刚正、执法严明等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6、:整体感知课文,分析人物性格、品质。 难点:文言词句的分析讲解。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大家对包公这个人物再熟悉不过了,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他的传记。二、全班齐读课文,列出生字三、串讲课文1、第一节 解词: 知,主持,掌管。诉,告状。第,尽管。 寻,不久。何为,为什么。惊服,震惊,服气。 指名朗读并翻译。简析:这一节写包拯为官机智。文字简洁、生动,几十个字就交 代了智服盗贼的过程。解词:徙,调职。迁,调动官职,一般是升官。遗,送。才,仅仅。岁,一年。指名朗读,同桌翻译。简析:这一节写包拯为官清廉,他煞住了利用端砚 以遗权贵 的不正之风,而且带头不

7、受端砚, 岁满不持一砚归 ,表现了他 廉洁的作风。3、第三节解词:使,出使。谓,告诉,对说。诱,引诱,诱惑。刺,刺探。遂,于是,就。全班朗读,指名翻译。简析:写包拯出使契丹,面对契丹典客的带有挑衅的质问,包拯反唇相讥,严词反问,不辱使命。4、第四节全班朗读解词:召,召令权,权且,暂且。敛,收整,约束。惮,畏惧。径,直接。造,到,往。陈,陈述。曲直,是非。指名翻译。简析:通过写贪官污吏、皇宗国戚对包拯的惧怕,百姓对他的赞扬之声,从侧面表现他为官刚正,执法严峻的可贵性格。解词:恶,憎恶,讨厌。苛刻,待人狠而刻薄。敦厚,待人忠厚温和。未尝,不曾。推,推行,施行。务,追求。苟,随便。悦,取悦。从,听从

8、。志,意志。若,和。指名朗读并翻译。简析:写出包拯的鲜明性格:克己奉公,品行端正,诚信待人,身居高位而不奢华。他对子孙为官者的告诫,掷地有声,表现出他 的无私。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请同学复述故事内容。2、全班齐读课文,要求顺畅,正确句读。3、讲评思考题一。4、考察翻译准确与否,请数名学生逐段翻译课文。二、分析本课刻画人物的表现方法1、提问:第一节写了包拯破获割牛舌案件,表现了他的什么性格,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讨论 )回答:写出他的聪明机智,语言十分简洁,运用了人物的语言描写来体现人物性格。点拨:包拯的两句话很简单却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回味无穷。第三节也是通过人物语言突出人物巧

9、言善辩,不辱使命的性格。这些都是正面描写。2、提问:第四节与其他段相比,有什么特点 ?(讨论 )回答:这一段写人们对他的看法和评价,写他为官刚正不阿,这主要是通过侧面描写来表现的。3、小结:全文五节,每段重点写人物的一个性格特点,有详有略,文中有正面描写: 1、 2、 3、 4节; 有侧面描写:第 4 节。从不同角度刻画人物鲜明性格。作者把概括描写第 2、 4 、 5 段与具体描写第 1 、 3 节 结合起来,相互配合,富于变化。三、本课小结这篇文章通过写包拯的典型事例,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为民请命的好官形象。写人离不开写事,写事运用正侧面相结合的手法,表现效果更佳。教学目标:1、自读自译,疏通课

10、文,积累文言词语。2、通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解岳飞的性格特征,了解岳飞的事迹,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 1、疏通文意,理解重点字词含义。2、分析文中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难点:领会岳飞精神的内涵。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二、全班齐读课文,正音。毕沅y u an吴玲j i e名姝shu宵阡g a n掳l S掠束刍chu颁犒ka o蹙cU额三、讲解课文1、解词 ( 课下注解除外) :事,侍奉。姝,这里指美女。却,推脱,推却。宁乎,Xt道吗?舍,停留、休息。掳,抢取。颁,颁发。犒,犒劳,犒赏。众,多。尽,都,全。召,召集。所向,达到的地方。克捷,获胜。缺,缺。竭,尽。辞官

11、,辞谢升官。何功之有,有什么功劳。2、分层次指名朗读,同桌翻译。3、全班朗诵。第二课时一、昨天让同学们回去之后把岳飞这篇课文串译一遍,然后总结出岳飞的三大品格,现在我请几个同学讲一讲。(1) 至孝至忠 (2) 治军有方 (3) 爱民如子二、能不能具体分析一下三、岳飞这个名字太响亮了,我们总是能够通过各种路径听到关于岳飞的故事,我也布置大家去搜集了,根据你们搜集到的资料,你们还知道岳飞还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和性格特点,小组交流补充一下,各推举一个代表发言。 (小组交流、讨论)如:他国尔忘身,爱民如母; 力挽狂澜,无私奉献; 沥血衔冤,忠贞不渝 ; 他为抗金大业视死如归,气贯长虹,志酬乾坤。 ( 学生

12、举例说明 )这一切,铸就他成为万世楷模。岳飞的出现,不仅中国人民引以自豪,也为世界人民所敬仰。四、同学们搜集的资料很丰富,那么历史发展到了今天,我们怎样认识岳飞这个人物,是不是他所做的一切都值得颂扬 ?如:我们要学习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学习他“仁,信,智,勇,严”的品格,当然他的一些“愚忠”的行为值得我们反思。五、课文最后还谈到岳飞还是个“好礼贤下士,雅歌投壶”的“恂恂儒生”,他还创作了很多诗词,你们知道的最多的恐怕要数那首脍炙人口的满江红了,下课之前我们全班同学一齐朗诵一遍。教学目标:1、顺畅朗读,准确翻译,概括寓意。2、了解寓言故事蕴涵的深刻寓意,正确认识客观事物。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课

13、文内容,理解课文中蕴涵的深刻寓意。难点:顺畅朗读,准确翻译。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朗读课文,正音。二、解释重点字词三、个别学生朗读、翻译,边明确。四、学生讨论这则寓言的寓意。1、讨论:如何理解“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这句话?这句话的意思是:日月星辰,也不过是聚集在一起的有光的气体,即使坠落,也不会击中甚至打伤人。这句话揭示了杞人的无根据的瞎担心。2、讨论:从这则故事中你了解到“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这是庸人自扰,毫无根据地瞎担心,后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3、讨论:如何看待杞人忧天中那个好心人的解释?寓言中那位热心人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

14、,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诱导的做法,还是值得称赞的。第二课时一、全班齐读,正音。二、解释重点词语三、串讲课文。四讨论:如何理解“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这句话?这句话的意思是:你不要打它,你自己也会是这样的。刚才合情合理你的狗白着出去,黑着回来,你难道会不觉得奇怪吗 ?这句话揭示了一种现象:现实社会中有很多人,只看现象,不看本质,结果往往出错。所以,杨布打狗这则故事批评了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只看现象,不看本质,结果往往出错。一、教材分析1、课文所处地位七律长征是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的第一篇课文,它是毛泽东在1935年 10 月写的红军战胜长征艰险而满怀战斗豪情的诗篇。2、教学目的(1) 知识目标a、理清本诗结构b、揣摩关键字词含义及其饱含的感情(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学会艺术的概括和夸张手法的运用(3)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领会红军长征在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英雄气慨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3、教材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感情,以及领会艺术的概括和夸张的手法来讴歌红军战士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难点是艺术的概括写法。二、教学方法1、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