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3第3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复习中图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9180897 上传时间:2023-12-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必修3第3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复习中图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必修3第3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复习中图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必修3第3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复习中图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必修3第3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复习中图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必修3第3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复习中图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必修3第3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复习中图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必修3第3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复习中图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一、选择题棉花遥感识别是棉花种植面积遥感估算的关键,以下是我国北疆地区不同日期棉花光谱信息与其他作物光谱信息的曲线分析图(下图)。图中前3个波段为可见光波段(分别为蓝波段、绿波段、红波段),第4波段为近红外波段。读图回答13题。1容易将棉花从其他作物中识别出来的最佳波段是()A蓝波段 B绿波段C红波段 D近红外波段解析:第4波段为近红外波段,棉花与番茄、玉米反射率差异明显,故选D。答案:D2根据图中信息及相关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6月份和9月份相比,棉花遥感识别最佳时期在6月份B盛絮期棉花反射率明显降低C北疆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棉花产区

2、D棉花随着植株增高、叶片增多,叶面积系数增大,覆盖率增大,反射率逐渐降低解析:从坐标图可知,棉花盛絮期为棉花遥感识别最佳时期,这一时期棉花反射率明显降低。我国有三大产棉区,南疆地区是其中之一。棉花随着植株增高、叶片增多,叶面积系数增大,覆盖率增大,反射率逐渐升高。答案:B3不同的地物和地物的不同状况有不同的反射率,据此原理,可以利用遥感监测的有()近海赤潮灾害人口分布海上石油污染工业生产总值A B C D解析:遥感不能监测人口分布和工业生产总值,故选D。答案:D读黄河流域图,回答45题。4甲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要及时获取湖泊面积变化情况,最快捷的途径是()A借助RS技术 B借助GPS技术C借助G

3、IS技术 D实地考察解析:获取地物的变化信息,最快捷的途径是借助RS技术。答案:A5图中乙、丙、丁三地主要的环境问题分别是()A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B酸雨、水土流失、赤潮C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D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解析:乙地位于内蒙古高原,主要的环境问题是荒漠化;丙地位于黄土高原,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丁地位于渤海,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海洋污染。答案:C(2010山东临沂)下图是华北地区某地实测的海拔高度数据分布,读图回答67题。6测量图中各地海拔高度,所用最精准、便捷的技术是()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C数字地球 D地理信息系统解析:全球定位系统可以测量一个地区的精确

4、的三维坐标,即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等。考查GPS技术的作用。答案:B7对图示区域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海拔:甲丙 B坡度:甲乙C气温:丙丁 D降水:乙丁解析:将图中高度相同的点连线,就可以得到等高线地形图,由图可知,甲的海拔高度在200300米之间,而丙在500600米之间;甲坡等高线较乙坡稀疏,坡度较小;丙的海拔高度较丁高,正常情况下气温较低;乙坡位于东坡,是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华北地区),而丁坡位于西坡,处背风坡,所以乙坡的降水较多。答案:D下图示意为某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图层。据此完成89题。8该专题研究可能是()A耕地分类和评价 B工业分布与交通的关系C商业分布和

5、规划 D学校布局解析:题干地理信息图层涉及有水系、地形、土壤、居民点以及土地利用,综合分析各选项可知工业分布与交通的关系与它们的相关性不明显,商业分布和规划、学校布局应该与交通运输、人口数量有更密切联系,只有耕地分类和评价与上述图层联系密切。答案:A9若利用该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深埋垃圾场选址,在下列图层中应增加()大气污染区域规划造纸厂、印刷厂分布水文地质A B C D解析:垃圾深埋易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并且会对某些地表功能区的布局产生影响。答案:D(2007北京文综)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可应用于鲁尔区煤矿整治研究。读图完成1012题。10GIS技术的()A关键装置是传感器 B数据模型用点、

6、线、面表达C主要功能是空间定位 D数据库由若干图层组成解析:考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技术装备、环节、特征、应用等。传感器是遥感技术的关键装置;空间模型用点、线、面表达;GIS技术的主要功能是采集、管理、分析、输出地物空间信息,进行空间分析,多要素、综合动态预测;数据库是地物空间特征和属性的各项数据的结合,应由若干个图层组成。答案:D11图中城市()A位于规划区 B位于非矿区C位于现矿区 D位于原矿区解析:对比上下图可知:城市位于非矿区,位于原矿区,位于现矿区。答案:C12图示地区采矿业向西、向北迁移,主要是趋向()A原料地 B消费地 C水资源 D交通线解析:由图知图示地区向西向北迁移,停用矿井减

7、少,现矿井、规划矿井增多,故主要是接近原料地。答案:A(2010福建厦门质检)某调查小组对某地方圆1 000米范围内进行了生态调查,其生态状况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314题。13要对该地这种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进行宏观监控,宜选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RS BGPSCGIS D人工科学考察14控制该生态现象的发展和蔓延,所采取的最合理的措施是()A退耕还林 B退耕还牧C规定合理载畜量 D防止过度樵采解析:该生态现象为过度放牧引起的荒漠化的发展和蔓延,要对该地这种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进行宏观监控,宜选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RS。答案:13.A14.C二、综合题15目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加剧、自然灾害频繁发

8、生,这就要求我们加强环境监测和对自然灾害的防治,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用于温室气体浓度监测的“呼吸”号卫星于2009年1月21日在日本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升空。“呼吸”号是日本宇航研究开发机构与日本环境省、国立环境研究所的共同研究项目。该卫星装备了高精度的监测设备,将利用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吸收特定波长辐射的特点,通过监测地表反射的能量变化来推算温室气体的浓度。材料二2009年2月12日下午,泸州、宜宾南部一带天气异常燥热,宜宾筠连县在下午4时气温达到26,1小时后气温骤然升高10,达到36!接下来的一个小时,气温又像坐过山车一般下降,在下午6时降到了23。当地居民感觉2小时内,气温从

9、初夏一下子迈入盛夏,接着一场大风又把大家从盛夏刮到了秋天。而按照当地的气候特征,2月中旬仅仅是冬末初春的季节。四川省气象台台长范晓宏介绍,根据昨日的气象资料初步判定,筠连县出现了焚风现象,这种现象在四川属于历史罕见。(1)材料一所述技术被称为_。“呼吸”号卫星装备的高精度的监测设备属于该技术中的_,该技术原理中,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吸收的特定波长辐射属于_辐射,用此技术便可监测全球变暖的发展情况,目前全球变暖的影响有哪些?(2)焚风对农业生产有哪些危害?为什么四川很少出现焚风现象?(3)为防治环境问题,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填出下列地区对应的典型退耕措施。黄土高原:_;内蒙古高原:_;三江

10、平原:_;洞庭湖平原: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类型、分布及防治措施。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全球环境变化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已经是各国普遍的做法。焚风是出现在背风坡,由山地引发的一种局部范围内的空气运动形式过山气流在背风坡下沉而变得干热的一种地方性风。焚风往往会使农作物早熟,影响产量;严重的焚风可造成农作物枯萎、死亡;森林地区还可引发森林火灾等。焚风现象在四川历史上并不多见,因为四川盆地周围地势高,不易形成焚风。答案:(1)遥感或RS传感器红外线或长波全球变暖的影响: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多发;影响生物分布,

11、影响人类健康。(2)可促使作物、水果等早熟,产量下降;强大的焚风可造成农作物枯萎、死亡,还可能引起森林火灾。原因:四川大部分地区处于盆地地形中,受周围高大山地的阻挡,很少出现焚风现象。(3)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湿地退耕还湖16图甲为某区域的空间数字模型,每个栅格的面积为250 m2,r表示林地,s表示滩地,p表示水体;图乙中的数值表示该区域内各栅格的平均海拔高度。完成下列问题。rrrrrrrrrrrrprrrsprrrspsrrppsrrspsrrspsrrssrrrrsrrrrrrr4444443.53.53.543.83.51.03.543.82.51.03.543.82.002.544

12、1.512.5442.002.544.52.01.02.544.52.52.03.544.84.53.03.5454.54.544 甲 乙(1)在甲图中描画出水体的范围。(2)图中水体的类型是_,计算出其常年水体的面积是_,汛期水体的面积是_。(3)据此原理示意图,可知遥感可以用比较准确的_来显示地理事物。解析: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分析题干与图可知p所代表的栅格是水体,只需将含p的方格画出即可表示出水体的范围。据此区域的封闭性可知其为湖泊,常年水体的面积即p方格代表的面积。汛期含s的方格也是水体的面积。由以上读图过程可知遥感可以用比较准确的数据反映地理事物。答案:(1)略(提示:将含p的方格画出即可)(2)湖泊1 750 m24 500 m2(3)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