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山中》古诗原文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9180842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勃《山中》古诗原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王勃《山中》古诗原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王勃《山中》古诗原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王勃《山中》古诗原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勃《山中》古诗原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王勃山中古诗原文王勃山中古诗原文古诗山中年代:唐作者: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作品赏析【注释】:滞:留滞。念将归:有归乡之愿,但不能成行。况属:何况是。高风:秋风,指高风送秋的季节。这是写旅愁归思的一首五言绝句,大约作于王勃被贬斥后在巴蜀 作客时,客中逢秋,因见万木凋零,因起思家之念长江滚滚东去, 而自己却留滞在这里不能归家,身在万里之外,虽有归家的愿望,但 是不能成行;何况现正逢高风送秋的季节,黄叶纷飞,万木凋零,更 增加了思乡的愁绪。诗中情景互为作用,彼此渗透,将久客异乡之悲, 思归之情,与眼前所见之典型环境融合为一。寥寥二十字,将江山寥 廓,风木萧瑟,苍茫悠远

2、,气象雄奇尽情道出。末句以景结情,向来 称妙。这是一首抒写旅愁归思的诗,大概作于王勃被废斥后在巴蜀作客 期间。诗的前半首是一联对句。诗人以“万里”对“长江”,是从地理 概念上写远在异乡、归路迢迢的处境;以“将归”对“已滞”,是从 时间概念上写客旅久滞、思归未归的状况。两句中的“悲”和“念” 二字,则是用来点出因上述境况而产生的感慨和意愿。诗的后半首, 即景点染,用眼前“高风晚”、“黄叶飞”的深秋景色,进一步烘托 出这个“悲”和“念”的心情。首句“长江悲已滞”,在字面上也许应解释为因长期滞留在长江 边而悲叹。可以参证的有他的羁游饯别诗中的“游子倦江干”及 别人四首之四中的“雾色笼江际”、“何为久

3、留滞”诸句。但如 果与下面“万里”句合看,可能诗人还想到长江万里、路途遥远而引 起羁旅之悲。这首诗的题目是山中,也可能是诗人在山上望到长 江而起兴,是以日夜滚滚东流的江水来对照自己长期滞留的 .旅况而产 生悲思。与这句诗相似的有杜甫成都府诗中的“大江东流去,游 子日月长”,以及谢朓的名句“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这里, “长江”与“已滞”以及“大江”与“游子”、“客心”的关系,诗 人自己可以有各种联想,也任读者作各种联想。在一定范围内,理解 可以因人而异,即所谓“诗无达诂”。次句“万里念将归”,似出自宋玉九辩“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句,而九辩的“送将归”,至少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为送别将 归之

4、人;一为送别将尽之岁。至于这句诗里的“将归”,如果从前面 提到的羁游饯别、别人四首以及王子安文集中另外一些 客中送别的诗看,可以采前一解释;如果从本诗后半首的内容看,也 可以取后一解释。但联系本句中的“念”字,则以解释为思归之念较 好,也就是说,这句的“将归”和上句的“已滞”一样,都指望远怀 乡之人,即诗人自己。但另有一说,把上句的“已滞”看作在异乡的 客子之“悲”,把这句的“将归”看作万里外的家人之“念”,似也 可通。这又是一个“诗无达诂”的例子。三四两句“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写诗人在山中望见的实 景,也含有从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遥落而变衰” 两句化出的意境。就整首诗来说,

5、这两句所写之景是对一二两句所写 之情起衬映作用的,而又有以景喻情的成分。这里,秋风萧瑟、黄叶 飘零的景象,既用来衬映旅思乡愁,也可以说是用来比拟诗人的萧瑟 心境、飘零旅况。当然,这个比拟是若即若离的。同时,把“山山黄 叶飞”这样一个纯景色描写的句子安排在篇末,在写法上又是以景结 情。南宋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说:“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 之意,以景结情最好。”这首诗的结句就有宕出远神、耐人寻味之妙。诗歌在艺术上常常是抒情与写景两相结合、交织成篇的。明代谢 榛在四溟诗话中说:“作诗本乎情、景。景乃诗之媒,情乃诗 之胚,合而为诗。”这首诗,前半抒情,后半写景。但诗人在山中、 江边望见的高风送秋、黄叶

6、纷飞之景,正是产生久客之悲、思归之念 的触媒;而他登山临水之际又不能不是以我观物,执笔运思之时也不 能不是缘情写景,因此,后半首所写之景又必然以前半首所怀之情为 胚胎。诗中的情与景是互相作用、彼此渗透、融合为一的。前半首的 久客思归之情,正因深秋景色的点染而加浓了它的悲怆色彩;后半首 的风吹叶落之景,也因旅思乡情的注入而加强了它的感染力量。王勃还有一首羁春诗:“客心千里倦,春事一朝归。还伤北 园里,重见落花飞。”诗的韵脚与这首山中诗完全相同,抒写的 也是羁旅之思,只是一首写于暮春,一首写于晚秋,季节不同,用来 衬托情意的景物就有“落花飞”与“黄叶飞”之异。两诗参读,有助 于进一步了解诗人的感情并领会诗笔的运用和变化。古诗雍和年代:唐作者:贺知章夙夜宥密,不敢宁宴。五齐既陈,八音在县。粢盛以洁,房俎斯荐。惟德惟馨,尚兹克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