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诊断、并发症、护理措施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9179677 上传时间:2023-09-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诊断、并发症、护理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护理诊断、并发症、护理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护理诊断、并发症、护理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护理诊断、并发症、护理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护理诊断、并发症、护理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护理诊断、并发症、护理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诊断、并发症、护理措施(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甲状腺瘤【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焦虑 与颈部肿块性质不明、环境改变、担心手术及预后有关。2. 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咽喉部及气管受刺激、分泌物增多及切口疼痛有关.【潜在并发症】呼吸困难和窒息、喉返和(或)喉上神经损伤、手足抽搐等.【护理措施】1。有效缓解焦虑(1)术前:热情接待病人,介绍住院环境。告知病人有关甲状腺肿瘤及手术方面的知识, 说明手术必要性及术前准备的意义.1)多与病人交谈,消除其顾虑和恐惧;了解其对所患疾病的感受、认识和对拟行治疗方 案的想法。2)指导病人进行手术体位的练习(将软枕垫于肩部,保持头低、颈过伸位),以利于术 中手术野的暴露。3)对精神过度紧张或失眠者,遵医嘱适当应用镇

2、静剂或安眠药物,使其处于接受手术 的最佳身心状态。(2)术后:指导病人保持头颈部于舒适体位,在改变卧位、起身和咳嗽时可用手固定颈 部,以减少震动和保持舒适。行颈淋巴结清扫术者,因手术创伤大,疼痛不适会加重病人对 预后的担忧,故需遵医嘱及时给予镇痛,以利于休息和缓解焦虑。此外,对已被证实为患恶 性肿瘤的病人,加强心理安慰,引导其能正视现实,积极配合后续治疗。2。有效预防或及时处理并发症(1)术前:充分而完善的术前准备和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预防甲状腺手术术后并 发症的关键。1)影像学检查:甲状腺巨大肿块者术前除需完善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化验检查外, 还需作颈部透视或摄片,了解气管有无受压或移

3、位.2)喉镜检查:确定声带功能。3)血清电解质检测:测定血磷和血钙的含量,了解甲状腺功能状态。(2)术后:护士在重视术后病人主诉的同时,通过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呼吸、发音和 吞咽状况、及早发现甲状腺术后常见并发症,并及时通知医师、配合抢救。1)呼吸困难和窒息:主要预防和急救措施包括: 体位:病人回病房后取平卧位,待其血压平稳后或全麻清醒后取后高坡位,以利于呼吸 和引流。引流:对手术野放置橡皮片或引流管者,护士应告知病人一般引流会持续24-48 小时, 引流目的为便于观察切口内出血情况和及时引流切口内的积血,预防术后气管受压.此外护 士还应定期观察引流是否有效。饮食:颈丛麻醉者,术后 6小时起可

4、进少量温或凉流质,禁忌过热流质,以免诱发手术部 位血管扩张,加重创口渗血;急救准备:常规在床旁放置无菌气管切开包和手套,以备急用;急救配合:对因血肿压迫所致呼吸困难和窒息者,须立即配合进行床边抢救,即剪开缝 线,敞开伤口,迅速除去血肿,结扎出血的血管.若病人呼吸仍无改善则需行气管切开、吸 氧;待病情好转,再送手术室作进一步检查、止血和其他处理。对喉头水肿所致呼吸困难或窒 息者,应即刻遵医嘱应用大剂量激素,如地塞米松30mg静脉滴入,如呼吸困难无好转,可 行环甲膜穿刺或气管切开.2)喉返和喉上神经损伤:鼓励术后病人发音,注意有无声调降低或声音嘶哑,以及早 发现喉返神经损伤的征象、及早对症护理。缝

5、扎引起的神经损伤属永久性;钳夹、牵拉或血 肿压迫所致损伤者多为暂时性的,经理疗等处理后,一般在3-6 个月内可逐渐恢复;若严重 损伤所致呼吸困难和窒息者多需即刻作气管切开。喉上神经内支受损者,因喉部粘膜感觉丧 失所致反射性咳嗽消失,病人在进食、尤其饮水时,易发生误吸和呛咳;故要加强对该病人在 饮食过程中得观察和护理,并鼓励其多进固体类食物,一般经理疗后可自行恢复。3)手足抽搐:主要措施包括: 观察:加强血钙浓度动态变化的监测; 饮食:适当限制肉类、乳品和蛋类等含磷高食品的摄入,以免影响钙的吸收;补钙:指导病人口服补充钙剂;症状较重或长期不能恢复者,可加服维生素D3,以促进钙在肠道内吸收。最有效

6、的治疗是口服双氢速固醇油剂,有提高血钙含量的特殊作用; 预防:关键在于切除甲状腺时,注意保留腺体背面的甲状腺旁腺。3。保持呼吸道通畅(1)术前:指导病人深呼吸,学会有效咳嗽的方法。(2)术后:1)保持引流通畅,注意避免因引流阻塞导致颈部积血、积液、压迫气管而引起呼吸不畅。2)鼓励和协助病人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必要时行超声雾化吸入,以助痰液及时排出。3)对于手术范围较大,如进行颈淋巴结清扫者,可遵医嘱给予适量镇痛剂,以减轻病人 因切开疼痛而不敢或不愿排痰的现象,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和预防肺部并发症。【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 自我形象紊乱 与手术前胆小乳房缺失、术后乳房切除影响自我形象与婚姻质 量

7、有关.2. 有组织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留置引流管、患侧上肢淋巴结引流不畅、头静脉 被结扎、腋静脉栓塞或感染有关。3. 知识缺乏:缺乏有关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知识.【护理措施】1。正确对待手术引起的自我形象改变(1)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多了解和关心病人, 向病人和家属耐心解释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鼓励病人表述创伤对自己今后角色的影响, 介绍病人与曾接受类似手术且痊愈的妇女联系,通过成功的现身说法帮助病人渡过心理调适 期,使之相信一侧乳房切除将不影响正常的家庭生活、工作和社交;告知病人今后行乳房重 建的可能,鼓励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和治疗.(2)取

8、得其丈夫的理解和支持:对已婚病人,应同时对其丈夫进行心理辅导,鼓励夫妻 双方坦诚相待,让丈夫认识其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手术对病改变.人的影响,取得丈 夫的理解、关心和支持,并能接受妻子手术后身体形象的2. 促进伤口愈合、预防术后并发症(1)术前严格备皮:对手术范围大、需要植皮的病人,除常规备皮外,同时做好供皮区 (如腹部或同侧大腿区)的皮肤准备。乳房皮肤溃疡者,术前每天换药至创面好转,乳头凹陷 者应清洁局部.(2)体位:术后麻醉清醒、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以利于呼吸和引流。(3)加强病情观察: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切口敷料渗血、渗液的情况 并予以记录。乳房癌扩大根治术有损伤胸膜可能

9、,病人若感胸闷、呼吸困难,应及时报告医 师,以便于早期发现和协助处理肺部并发症,如气胸等。(4)加强伤口护理1)保持皮瓣血供良好错误!手术部位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使其皮瓣紧贴胸壁,防止积气积液。包扎松紧度 以能容纳一手指、能维持正常血供、不影响病人呼吸为宜。 观察皮瓣颜色及创面愈合情况,正常皮瓣的温度较健侧略低,颜色红润,并与胸壁紧 贴;若皮瓣颜色暗红,则提示血循环欠佳,有可能坏死,应报告医生及时处理.错误!观察患侧上肢远端血循环状况,若手指发麻、皮温下降、动脉搏动不能扪及提示 腋窝部血管受压,应及时调整绷带的松紧度。错误!绷带加压包扎一般维持710 日,包扎期间告知病人不能自行松解绷带,瘙痒

10、时 不能将手指伸入敷料下抓搔。若绷带松脱,应及时重新加压包扎。2)维持有效引流:乳房癌根治术后,皮瓣下常规放置引流管并接负压吸引,以便于及 时、有效地吸出残腔内的积液、积血,并使皮肤紧贴胸壁,从而有利于皮瓣愈合.护理时应 保持有效的负压吸引:负压吸引的压力大小要适宜。若负压过高可导致引流管腔瘪陷, 致引流不畅;过低则不能达到有效引流的目的,易致皮下积液、积血。若引流管外形无改变 但闻及负压抽吸声,应观察连接是否紧密,压力调节是否适当. 妥善固定引流管:引流管的长度要适宜,病人卧床时将其固定于床旁,起床时固定于 上身衣服。 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引流管受压和扭曲。引流过程中若有局部积液、皮瓣不能紧贴

11、胸 壁且有波动感,应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术后1-2日,每日引流血性液体约50200ml,以后颜色及 逐渐变淡、减少。 拔管:术后45日,每日引流液转为淡黄色、量少于1015ml、仓U面与皮肤紧贴, 手指按压伤口周围皮肤无空虚感,即可考虑拔管.若拔管后仍有皮下积液,可在严格消毒后抽 液并局部加压包扎。预防患侧上肢肿胀:患侧上肢肿胀系患侧腋窝淋巴结切除、头静脉被结扎、腋静 脉栓塞、局部积液或感染等因素导致上肢淋巴回流不畅静脉回流障碍所致。护理:1)勿在患侧上肢测血压、抽血、做静脉或皮下注射等。2)指导病人保护患侧上肢:平卧时患肢下方垫枕抬高 1015,肘关节轻度屈曲; 半卧

12、位时屈肘 90放于胸腹部;下床活动时用吊带托或用健侧手将患肢抬高于胸前,需他 人扶持时只能扶健侧,以防腋窝皮瓣滑动而影响愈合;避免患肢下垂过久。3)按摩患侧上肢或进行握拳、屈、伸肘运动、以促进淋巴回流。肢体肿胀严重者,可戴 弹力袖促进淋巴回流;局部感染者,及时应用抗菌药治疗。3. 指导病人作患侧肢体功能锻炼 由于手术切除了胸部肌肉、筋膜和皮肤,使患侧肩关 节活动明显受限制。随时间推移,肩关节挛缩可导致冰冻肩。术后加强肩关节活动可增强肌 肉力量、松解和预防粘连,最大程度地恢复肩关节的活动范围。为减少和避免术后残疾,鼓 励和协助病人早期开始患侧上肢的功能锻炼.术后 24小时内:活动手指及腕部、可作

13、伸指、握拳、屈腕等锻炼.术后13日:进行上肢肌肉的等长收缩,利用肌肉泵作用促进血液、淋巴回流;可 用健侧上肢或他人协助患侧上肢进行屈肘、伸臂等锻炼,逐渐过渡到肩关节的小复位前屈、 后伸运动(前屈小于 30,后伸小于 15)。术后47日:病人可坐起,鼓励病人用患侧手洗脸、刷牙、进食等,并作以患侧手 摸对侧肩部或同侧耳朵的锻炼。术后12周:术后1周皮瓣基本愈合后,开始作肩关节活动,以肩部为中心,前后摆 臂。术后10日左右皮瓣与胸壁粘附已较牢固,循序渐进地作抬高患侧上肢(将患侧的肘关节 伸屈、手掌置于对侧肩部,直至患侧肘关节与肩平)、手指爬墙(每天标记高度,逐渐递增幅 度,直至患侧手指能高举过头)、

14、梳头(以患侧手越过头顶梳对侧头发、扪对侧耳朵)等锻 炼。指导病人作患肢功能锻炼时应注意锻炼的内容和活动量应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而定,一 般以每日 34次,每次2030分钟为宜;循序渐进,功能锻炼的内容应逐渐增加;术后7 10日内不外展肩关节,不要以患侧肢体支撑身体,以防皮瓣移动而影响仓面愈合。腹股沟疝【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知识缺乏:缺乏预防腹内压升高的有关知识.2疼痛 与疝块突出、嵌顿或绞窄及术后切口张力大有关.3体液不足与嵌顿疝或绞窄性疝引起的机械性肠梗阻有关.【潜在并发症】术后阴囊水肿、切口感染。【护理措施】1提供病人预防腹内压增高的相关知识。术前1)择期手术病人术前须注意有无存在腹内压升

15、高的因素,如咳嗽、便秘,排尿困难或腹 水,应先期处理.因这些使腹内压增高的因素存在,会影响修补部位的愈合,可使手术失败。2)积极治疗支气管炎、慢性前列腺炎和便秘等。吸烟者应在术前2 周戒烟,注意保暖, 预防受凉感冒;鼓励病人多饮水、多吃蔬菜等粗纤维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3)术前晚灌肠,清除肠内积粪,防止术后腹胀及排便困难。术后1)体位与活动:平卧3日,膝下垫一软枕,使髋关节微屈,减少腹壁张力.一般于术后 3-5 天考虑离床活动。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病人可以早期离床活动。年老体弱、复发性疝、 绞窄性疝、巨大疝病人可适当延迟下床活动时间。2)防止剧烈咳嗽:术后剧烈咳嗽可引起腹内压升高,不利于愈合。因此术后需注意保 暖,防止受凉而引起咳嗽;指导病人在咳嗽时用手掌按压、保护切口,以免缝线撕脱造成手术 失败.3)保持排便通畅:给予便秘者通便药物,嘱病人避免用力排便。4)积极处理尿潴留:手术后因麻醉或手术刺激引起尿潴留者,可肌肉注射卡巴胆碱或 针灸,以促进膀胱平滑肌的收缩,必要时导尿。2减轻或有效缓解疼痛术前1)疝块较大者减少活动,多卧床休息;离床活动时,使用疝带压住疝环口,避免腹腔内 容物脱出而造成疝嵌顿.2)观察腹部情况,病人若出现明显腹痛,伴疝块突然增大,紧张发硬且触痛明显,不能 回纳腹腔,应高度警惕嵌顿疝发生的可能,需立即通知医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